于天(tian)墀(1816~1878)本名于華(hua)春,字天(tian)墀,自稱半山亭主人(ren),今遼(liao)寧省蓋州市楊運鎮鮑屯(tun)村人(ren)。同(tong)治年間任(ren)辰(chen)州(今蓋州鎮)書院山長,后久居鄉里,業(ye)為塾師(shi)。
于(yu)(yu)天(tian)(tian)墀(chi)(chi)是道(dao)光年間的歲貢生(sheng),科(ke)場(chang)失意后,不求仕進(jin),設(she)館授徒,且一生(sheng)陶醉于(yu)(yu)詩(shi)畫之中,寫(xie)詩(shi)萬余首(shou),傳世千余首(shou)。傳世著作(zuo)有《于(yu)(yu)天(tian)(tian)墀(chi)(chi)詩(shi)稿(gao)》、《于(yu)(yu)華春文稿(gao)》、《天(tian)(tian)文學》、《易學》,并多有繪畫流傳民(min)間。1996年,營口詩(shi)詞學會綜合(he)所有版本,進(jin)行比對校正,出版《于(yu)(yu)天(tian)(tian)墀(chi)(chi)詩(shi)集》,共收錄(lu)其遺作(zuo)1212首(shou)。
于天(tian)墀(chi)(chi)的(de)(de)詩大部分為歌詠自然萬物(wu),把景物(wu)描(miao)繪得淋漓盡致。他(ta)(ta)所處的(de)(de)年代,政治腐敗,時局(ju)混亂。在大量的(de)(de)詩作(zuo)中(zhong),不時流露出憤世嫉俗、傷世感懷的(de)(de)心境(jing)和憂(you)國憂(you)民的(de)(de)情懷。例如(ru)他(ta)(ta)的(de)(de)七絕《捕蟹》:“畢竟世人無(wu)辣手,江湖多少尚橫行。”則是(shi)先生(sheng)(sheng)對(dui)那個(ge)時代的(de)(de)真實(shi)寫(xie)照。一(yi)生(sheng)(sheng)畫(hua)作(zuo)千幅,留傳僅百余幅。他(ta)(ta)的(de)(de)畫(hua)多為寫(xie)意人物(wu)畫(hua),線條簡(jian)練(lian),不加修飾,寓意深刻,亦(yi)詼亦(yi)諧,自成一(yi)家。他(ta)(ta)的(de)(de)畫(hua)作(zuo)《月(yue)》,畫(hua)一(yi)醉翁雙手向(xiang)后,撐坐于地,仰面向(xiang)天(tian),面前放著一(yi)個(ge)碩大的(de)(de)酒壇(tan)。畫(hua)中(zhong)之人亦(yi)無(wu)奈、亦(yi)憤懣,一(yi)副(fu)一(yi)醉方休的(de)(de)神(shen)態(tai)。還(huan)有一(yi)幅畫(hua)《釣魚閑帶小孫來》,畫(hua)中(zhong)的(de)(de)祖孫倆相攜而行,怡(yi)然自得,這一(yi)簡(jian)簡(jian)單單的(de)(de)畫(hua)面,充滿生(sheng)(sheng)活(huo)的(de)(de)情趣,體現了于天(tian)墀(chi)(chi)領悟生(sheng)(sheng)活(huo)、捕捉生(sheng)(sheng)活(huo)的(de)(de)藝術(shu)功力。
他(ta)(ta)一生不巴結(jie)權貴,更不同流合(he)污,情愿(yuan)過(guo)著(zhu)(zhu)“風(feng)月隨心賞,波濤待夢過(guo),且同二三(san)子,排(pai)日登高歌”的(de)(de)(de)(de)清悠生活(huo)。他(ta)(ta)有(you)兩個(ge)門生,是清末有(you)名(ming)的(de)(de)(de)(de)韓、傅(fu)二將軍(jun),見師長貧困鄉(xiang)里,想(xiang)給先生找個(ge)官(guan)作,于天墀(chi)(chi)斷然謝(xie)絕(jue)。在于天墀(chi)(chi)的(de)(de)(de)(de)家鄉(xiang),還流傳(chuan)著(zhu)(zhu)他(ta)(ta)的(de)(de)(de)(de)一些傳(chuan)聞逸事(shi)。傳(chuan)說有(you)一年(nian),于天墀(chi)(chi)去京城(cheng)會(hui)試,主(zhu)考(kao)官(guan)得(de)知遼東來(lai)了(le)(le)名(ming)才子,便想(xiang)先考(kao)考(kao)他(ta)(ta)。這位主(zhu)考(kao)官(guan)約于天墀(chi)(chi)到街上(shang)游(you)玩。走(zou)著(zhu)(zhu)走(zou)著(zhu)(zhu),主(zhu)考(kao)官(guan)指著(zhu)(zhu)一座橋(qiao)道,“八(ba)(ba)方(fang)(fang)橋(qiao),橋(qiao)八(ba)(ba)方(fang)(fang),八(ba)(ba)方(fang)(fang)橋(qiao)上(shang)觀八(ba)(ba)方(fang)(fang),八(ba)(ba)方(fang)(fang)八(ba)(ba)方(fang)(fang)八(ba)(ba)八(ba)(ba)方(fang)(fang)”,讓于天墀(chi)(chi)對(dui)答(da)。于天墀(chi)(chi)望了(le)(le)望遍布京城(cheng)的(de)(de)(de)(de)樓(lou)閣,遂即答(da)曰(yue):“萬歲(sui)樓(lou),樓(lou)萬歲(sui),萬歲(sui)樓(lou)上(shang)坐萬歲(sui),萬歲(sui)萬歲(sui)萬萬歲(sui)。”主(zhu)考(kao)官(guan)一聽果然名(ming)不虛傳(chuan),真乃才子也(ye)。又(you)轉(zhuan)念一想(xiang):如果讓這樣才華(hua)橫溢的(de)(de)(de)(de)人考(kao)中,我們豈(qi)不容身無地了(le)(le)嗎?于是于天墀(chi)(chi)名(ming)落孫(sun)山。于天墀(chi)(chi)回到家里,憤慨滿(man)胸,執意(yi)不再進取(qu),從(cong)此作畫目不點睛,意(yi)為“當今(jin)朝廷,有(you)眼無珠”。此事(shi)或屬(shu)虛構,但足以說明人們對(dui)先生才學的(de)(de)(de)(de)崇敬。
個人作品
于(yu)天墀《雪(xue)》(六十首)
一 (一東韻)
誰家曉唱玉玲(ling)瓏,寫(xie)照傳神(shen)在個中(zhong)。
不信萬(wan)花開頃刻,渾(hun)疑六(liu)劍舞虛空。
江山各有驚寒色,天地當留太素風。
為報玉堂吟(yin)絮客,無庸依例更題紅。
二(一東韻)
不聞環佩響璁(cong)瓏,妙舞(wu)居然在掌中,
萬變畫圖高太素,九天游(you)戲李騰空。
驚(jing)看鶴駕排仙(xian)馭(yu),都(dou)是鴻毛遇順風。
此即白描高手法,莫愁花樣(yang)不飛(fei)紅。
三(二冬韻)
霜(shuang)華嫌(xian)淡露(lu)嫌(xian)濃,催促奇(qi)花鬧一冬。
直使月光(guang)無著落,偏于山色有包容。
塞邊(bian)城郭凝寒色,海內人家入(ru)素(su)封(feng)。
似此荒(huang)涼誰耐得,合將高臥讓青松。
四(二冬韻)
半(ban)空篩落凍云濃,理得群山睡一冬(dong)。
風在人間常是戲,花多天上不能(neng)容(rong)。
萬家都入瓊林會,四海新應玉帝封。
儂道寒時無別業(ye),開門先欲掃青松。
五(三江韻)
晚(wan)鐘搖曳帶寒撞(zhuang),打點冰(bing)心隔(ge)夜降。
近岸埋(mai)深新(xin)酒舍,因風糊(hu)住(zhu)破書窗。
蕉邊畫稿添(tian)三絕(jue),座上詩思凍一腔(qiang)。
吟(yin)道孤舟垂(chui)釣處,便攜蓑(suo)笠去寒江(jiang)。
六(三江韻)
嶺(ling)頭匝匼亂垂撞,云外瓊瑤作(zuo)陣降。
凍折老梅時(shi)搶(qiang)地,壓頹枯(ku)枝忽穿窗。
詩惟禁體無塵氣(qi),曲是陽(yang)春(chun)有妙腔。
莫(mo)道調高人和寡,還將詩瘦讓長江。
七(四支韻)
的是花(hua)神按隊時,凌虛躡(nie)影各爭奇(qi)。
吹來片片仙心雜,舞(wu)到空空妙手知。
上帝(di)果能為玉戲,常人應(ying)許住瑤(yao)池。
從今算(suan)舐淮南鼎(ding),便著家雞化鷺鷥。
八(四支韻)
大似群花及第時,不(bu)粘不(bu)脫各爭奇(qi)。
光搖紙閣窗先覺,寒入詩(shi)樓酒已知。
晴后尚看糊(hu)破壁(bi),掃除多半聚空池。
回頭(tou)笑殺梅(mei)梢(shao)鵲,妝(zhuang)作沙鷗伴鷺(lu)鷥。
九(五微韻)
天開(kai)奇想入非非,付與云師替(ti)發揮。
能使(shi)虛(xu)空皆(jie)粉碎,不妨山水并癡肥。
光搖白晝神先(xian)眩,寒壓紅(hong)樓(lou)夢不飛。
為(wei)喚探(tan)花人早(zao)起,好從高處踏瓊歸。
十(五微韻)
玉兒端合(he)號非(fei)非(fei),十萬霜毫任意(yi)揮。
畫為題梅花并(bing)瘦,詩因詠絮(xu)字偏(pian)肥。
烘云有法都能活,振采無邊(bian)各(ge)欲飛。
誰在雁門關(guan)外賞,等閑博得錦(jin)衣歸。
十一(六魚韻)
誰從(cong)寒季倒鹽車,匝(za)地(di)平鋪數尺余。
八(ba)駿新從瑤圃過(guo),萬家同買玉田居。
縱無數亦稱花縣,況有(you)梅能護草廬。
我在個中成(cheng)底事,教(jiao)人(ren)爭寫快晴書。
十二(六魚韻)
只憑飛(fei)霰(xian)助(zhu)前車,戰入寒風勇有余。
節到落花容易晚,天留奇(qi)貨更難居。
且穿東郭(guo)先生履(lv),去訪(fang)南陽處士廬(lu)。
解得綈袍堪換酒,不須(xu)重廣絕(jue)交書。
十三(七虞韻)
不是(shi)秋風卷荻(di)蘆,何來(lai)花片撲吟(yin)胡。
青童(tong)巧(qiao)試裁云(yun)法(fa),白帝新開益地(di)圖。
盡許多(duo)山留粉本,從(cong)教高士(shi)出泥涂(tu)。
旁人莫笑袁(yuan)安懶,別(bie)有清心在玉壺。
十四(七虞韻)
云梢無影壓江蘆,平灑飛灰上竹胡(hu)。
冷入一瓢東野(ye)飯(fan),寒(han)翻四壁北風圖。
巷無(wu)車(che)馬嫌人掃,門(men)有光輝借爾涂(tu)。
守歲生涯清得(de)甚,好將(jiang)鄉夢貯冰壺。
十五(八齊韻)
出門(men)真(zhen)覺沒高(gao)低(di),就曲隨方總不齊。
世路于(yu)今多粉(fen)飾(shi),人情自(zi)古為花迷。
到(dao)頭同作風前絮,轉眼(yan)休看屐上(shang)泥。
欲向此中尋凈土,修因嶺在亂云西。
十六(八齊韻)
群(qun)山合凍影全低,破碎天光(guang)一(yi)望齊(qi)。
滾萬重云龍乍斗,飛三四里鶴(he)先(xian)迷。
寒生別(bie)墅全(quan)堆玉(yu),暖(nuan)入晴街半作泥。
更向城頭窮(qiong)白眼,幾多珠樹在村(cun)西。
十七(九佳韻)
錦繡全教凈六街,安知天上費安排。
拈花奇法參(can)諸(zhu)佛,鋪地新功騰女媧。
萬古塵都從此洗,一(yi)冬愁并仗(zhang)他埋。
癡兒不用(yong)頻來掃,留取清輝(hui)照(zhao)小(xiao)齋。
十八(九佳韻)
細(xi)補長安白(bai)玉街,黃(huang)庭深(shen)巷(xiang)任安排。
灑(sa)來萬(wan)片(pian)贏天(tian)女,卷起千堆讓(rang)海媧。
似怕梅疏偏(pian)亂點,為防(fang)春漏故深埋。
呼兒掃去供茶料,好(hao)待今宵吃冷(leng)齋。
十九(十灰韻)
珠(zhu)光劍氣(qi)攪風回,如此精神鶴(he)亦猜。
一夜(ye)平臺(tai)銀海去(qu),半(ban)空傾(qing)倒玉山(shan)來。
人(ren)當不夜(ye)城中看,酒自無遮會上開。
醉(zui)臥花(hua)前誰伴我,沖寒先問隔墻梅。
二十(十灰韻)
鸞飄鳳泊向空回,盡作(zuo)霓裳妙(miao)舞(wu)猜(cai)。
弄玉幾曾離世去(qu),飛瓊(qiong)果是步(bu)虛(xu)來。
為(wei)將(jiang)仙蕊(rui)當風灑,能使天花滿地開。
從此人間無俗艷,不需(xu)更(geng)重嶺(ling)頭梅。
二十一(yi)(十一(yi)真韻)
梅(mei)花世界不嫌貧,明月清風盡化身。
但(dan)使(shi)冰心能照我,何(he)妨冷(leng)眼更逢人。
從今品重連城玉,詠古詩消萬斛塵。
莫(mo)怪吟(yin)魂(hun)偏太瘦,本來清凈是(shi)前(qian)因(yin)。
二(er)十二(er)(十一真韻)
休將冷落(luo)笑(xiao)花貧,太白才(cai)能化此身。
但遇吹噓能得(de)地,由(you)來尺寸不依人。
縱教當路(lu)無多(duo)日,也勝登(deng)門竭后塵(chen)。
卻怪近今趣熱(re)客(ke),冰山(shan)倚慣竟(jing)何因。
二(er)十三(十二(er)文韻)
指揮如意并紛(fen)紛(fen),但見花飛不見云。
天向清空傳妙(miao)舞,人(ren)將(jiang)白戰賞奇文。
烹(peng)茶好(hao)煮梅(mei)千片(pian),賭韻爭搜月二(er)分。
吟罷卻從簾外看,北(bei)風吹處雁呼群(qun)。
二(er)十(shi)四(十(shi)二(er)文韻)
千頭(tou)萬緒各繽紛,辨(bian)是梨花辨(bian)是云。
極費周旋出(chu)妙法,最(zui)關飛動亦(yi)高(gao)文。
雄蜂雌蝶交加(jia)落,活虎生龍歷亂(luan)分。
好殺寒流(liu)門對處,幾多(duo)銀鶴(he)不(bu)離群。
二十五(十三元韻(yun))
誰翻花海洗乾坤,素(su)手揮來不(bu)見痕。
十月(yue)風云從此會,一冬(dong)草(cao)木被其(qi)恩。
拼教(jiao)沽(gu)酒人迷路,卻省催租客到門。
料得詩懷(huai)清(qing)似水(shui),朗吟(yin)擬(ni)在月明村(cun)。
二十六(十三元韻)
妙(miao)手旋乾更轉坤,虛空雕刻總無(wu)痕。
披離松影皆天趣,添(tian)補梅花亦(yi)帝恩。
好(hao)借清(qing)光(guang)輝白屋,莫因(yin)余熱叩朱門。
無端(duan)笑殺林家鶴,何事沖寒到別村(cun)。
二十(shi)七(十(shi)四寒韻)
冰(bing)窗失色夜(ye)生寒,坐(zuo)覺(jue)紅燈影(ying)自單。
照壁(bi)只當明月賞(shang),點衣(yi)權作繡(xiu)花看,
門(men)無(wu)俗客(ke)關(guan)原易(yi),榻有(you)余書(shu)臥易(yi)難。
且學咽梅雙(shuang)赤(chi)腳(jiao),嚼(jiao)來端亞八瓊丹。
二十(shi)八(十(shi)四寒(han)韻(yun))
地爐葑火耐宵寒,陡(dou)覺冬衣分外單。
山冷不妨連日睡(shui),花(hua)多僅許一冬看。
因人(ren)休(xiu)說(shuo)平(ping)吳易,作客方知訪戴難。
爭似嚙氈蘇(su)屬國,千秋明月(yue)照心(xin)丹。
二十九(十五(wu)刪(shan)韻)
昨宵滕六醉中還,掉(diao)弄(nong)風(feng)威不肯(ken)閑。
地白人驚鹽煮(zhu)海,年豐天(tian)似(si)米為山(shan)。
琪(qi)花貝(bei)樹螺鬟上,珠闕瓊(qiong)樓蜃市間。
便擬(ni)此(ci)中常住我,塵心魔夢兩無關。
三十(十五刪韻)
行(xing)過秋雨已(yi)空還(huan),底(di)事云心(xin)不(bu)放閑。
似恐塵埃留世界(jie),故將金(jin)粉畫江(jiang)山。
五(wu)更天入冰(bing)壺里,一(yi)舉(ju)人登(deng)玉(yu)府(fu)間。
莫問湖州新刺史,于(yu)今撫馬(ma)在(zai)藍關。
三十一(一先韻)
御(yu)風列子度(du)翩(pian)翩(pian),萬轉千回總自(zi)然。
盡可呼龍種(zhong)瑤草,應愁化蝶費金錢(qian)。
填深坎陷如平地,凈極(ji)聰明是上天。
我亦玉(yu)帝香(xiang)案吏,冬來清福更無(wu)邊(bian)。
三十二(一(yi)先韻(yun))
化鶴(he)歸來玉(yu)羽翩,凌空起步(bu)亦超(chao)然。
素封飛報三千(qian)字,白打平拋十(shi)萬錢。
不(bu)是拈花偏(pian)惹草,果能蓋地并遮天。
群(qun)花買盡誰知笑,只有寒梅倚竹邊(bian)。
三(san)十三(san)(二(er)蕭韻)
枯寒一夜入詩瓢(piao),萬樹銀花降紫(zi)霄。
世路(lu)埋深(shen)門易杜,人情(qing)冷極酒難消。
貧中訪戴誰還識(shi),客里逢韓我亦驕。
畢竟不如(ru)歸去好,小(xiao)窗烘(hong)硯畫芭蕉(jiao)。
三十四(二蕭韻)
撐(cheng)破風囊撲酒瓢,此花(hua)多是號(hao)凌(ling)霄。
重將粉(fen)去妝山看,一任春來作水消。
投壑自甘為玉碎,問(wen)心何敢怨梅驕(jiao)。
替(ti)他好謝(xie)王(wang)摩詰(jie),莫費工夫畫綠(lv)蕉。
三十五(三肴韻)
疑將軟玉(yu)帶云敲,灑滿雞(ji)棲并鶴巢。
松(song)竹梅皆(jie)饒(rao)冷趣,風花月本是(shi)深交。
快晴帖好鵝爭(zheng)換(huan),飛白書成雁替捎。
為意(yi)長安玄室座,夜來(lai)寒具費烹炮。
三(san)(san)十六(三(san)(san)肴韻)
尖叉(cha)奇韻是(shi)誰敲,驚說(shuo)詩魂動酒巢。
雨(yu)露不爭秋后(hou)冷,冰霜又結歲(sui)寒交(jiao)。
花因有樹和云補(bu),蝶為(wei)無鶯替鶴捎。
此景好當春色賞,問誰切(qie)玉費燔(fan)炮。
三十七(四豪韻)
黃云凍裂雁聲號,卷地風(feng)回力更(geng)饕。
量出(chu)玉塵(chen)仙補債,鋪來(lai)木(mu)屑(xie)吏分曹。
煙(yan)迷野塢人蹤斷,寒入(ru)山城酒價高。
猶勝(sheng)遼東征馬路(lu),紛紛十月(yue)滿弓(gong)刀。
三十八(四(si)豪韻)
孤燈無焰曉雞號(hao),起撥(bo)銀爐酒意饕。
詠絮風流宜(yi)我輩,尋梅(mei)活(huo)計讓(rang)兒曹。
貧還學戴人(ren)羞訪(fang),懶要過袁士(shi)更高。
可有(you)熱官來案(an)視,重重小隊(dui)燦銀刀。
三(san)十九(五歌(ge)韻(yun))
為誰得(de)意舞婆娑,放大光明與月(yue)磨(mo)。
隨(sui)處方圓應似我,一(yi)生輕薄最愁他。
求(qiu)名(ming)客幸須(xu)邊(bian)少(shao),垂(chui)老(lao)人驚鬢上多(duo)。
且向溪山深處去,風前好散(san)醉顏酡。
四十(五歌韻)
作旋風(feng)舞(wu)自婆娑,拼(pin)用圭棱與世(shi)磨。
那有(you)一(yi)塵能著(zhu)我,從(cong)無(wu)二色最憐他。
梅堪(kan)作伴(ban)何嫌瘦,酒可消寒也怕多。
聞說巡檐宜白醉,不妨贏得面微酡。
四十一(yi)(六麻(ma)韻)
松亦支離竹亦斜,粗(cu)枝大葉各分華。
只(zhi)疑(yi)天上(shang)兜羅樹,開作人間寶相花(hua)。
是色是空皆妙(miao)諦,為生(sheng)為滅總無瑕。
從今逃出紅(hong)塵劫,抹(mo)月批(pi)風各一家。
四十(shi)二(六麻韻(yun))
呈諸變態(tai)各橫斜(xie),耀眼(yan)光明妒月(yue)華。
逢(feng)著(zhu)千山全是玉,妝來些樹半為(wei)花。
離徙鶴冷三更夢,瑟(se)縮鴉添(tian)一點瑕。
如許(xu)清(qing)光何處賞,凍云深鎖酒人(ren)家(jia)。
四十三(七陽韻)
憑空倒篋更傾囊,如(ru)此(ci)奇(qi)花不礙狂。
身在青云風易惹,才(cai)如白地斗難量。
得時應(ying)變為霖(lin)雨,欲去終須見太陽。
更喜(xi)書齋寒(han)素士,年年還(huan)許借余(yu)光。
四十四(七陽(yang)韻)
尖(jian)風透(tou)入(ru)辟寒囊,攪(jiao)得冬(dong)心也愛(ai)狂(kuang)。
玉本有苗(miao)云替種,珠雖無(wu)價(jia)谷爭(zheng)量。
誰將剪彩增隋苑,分作玫瑰贈洛陽。
果是絹(juan)多纏不盡(jin),南山樹色并生光。
四(si)十(shi)五(八庚韻)
風卷珠簾子夜傾,凌空妙(miao)是步虛(xu)行(xing)。
云低于樹為奇(qi)采,天從之花集(ji)大成。
從此平章梅減價,若(ruo)論培養草知情。
阿儂從(cong)未(wei)邀清(qing)賞,何用門前撲面迎(ying)。
四十六(八庚(geng)韻)
花(hua)國居(ju)然一顧傾,愁紅恨紫(zi)不同行(xing)。
任教世眼嗤寒(han)素(su),欲喜天心善(shan)玉成。
于冷落時(shi)留本色,即(ji)清白處見高情。
無須更學風前(qian)絮,苦(ku)替春光管送(song)迎。
四(si)十七(九青韻)
騰云骨節(jie)果通靈,漂泊無端亦幻形。
須作好(hao)花(hua)多著樹,莫如飛絮但為萍。
山(shan)偏易老峰先白,海本難填水更青(qing)。
笑我家(jia)貧(pin)容不得(de),年年何事占(zhan)空庭(ting)。
四十八(九青(qing)韻)
點染冬心分外(wai)靈(ling),翻(fan)江攪海各呈形。
平安(an)僧問(wen)千竿竹,獨釣(diao)人乘(cheng)一葉萍。
晴后月光初放(fang)白,襯來天(tian)影更含青(qing)。
癡兒不識(shi)天公(gong)戲,玉樹依然唱后庭。
四十九(十蒸(zheng)韻)
黃云(yun)作意厭山棱,劍(jian)影刀光滾萬(wan)層。
天(tian)上(shang)工(gong)夫(fu)偏瑣碎,畫中人物并(bing)飛騰。
寒深遠郭全疑霧,暖入疏廉半掛冰。
記得異鄉孤燭夜,一樓詩夢冷(leng)于僧。
五十(十蒸韻)
皮(pi)毛(mao)落盡骨棱棱,花一層(ceng)兼玉一層(ceng)。
天是補余(yu)終破(po)碎(sui),風(feng)于回處見(jian)翻(fan)騰(teng)。
寒時煮酒壺噴火(huo),午夜題詩字帶冰(bing)。
我欲(yu)訪梅(mei)無好(hao)伴,呼(hu)兒掃徑待(dai)山僧(seng)。
五十一(十一尤韻)
散為(wei)余綺又為(wei)球,絕跡飛行得自由。
玉(yu)樹忽看(kan)移謝苑,瓊花不必在揚(yang)州。
千家平凍(dong)黃粱夢,萬戶(hu)全封白版侯。
為憶天恩應更渥,西(xi)征早已賜貂裘。
五十二(er)(十一尤韻)
翻空(kong)滾作白花球(qiu),云(yun)逗風爭各自由。
露布(bu)五更(geng)來玉海,版(ban)圖千里括銀州(zhou)。
冰心了(le)了(le)袁高(gao)士,仙骨珊(shan)珊(shan)李鄴侯。
參我(wo)在中皆韻友,何妨換酒解貂裘。
五十(shi)三(十(shi)二(er)侵韻)
此(ci)花端合在(zai)瓊林,墜向紅(hong)塵冷不禁。
終歲飄零原是命,一冬攪(jiao)擾果何心。
誰(shui)能似玉人頻倚,我(wo)乃(nai)如梅客慣尋。
領取眼(yan)前相賞意,無(wu)妨日日得(de)光(guang)臨(lin)。
五十(shi)四(十(shi)二侵韻)
飛白新(xin)書賜上林,當空(kong)捧出冷(leng)難禁(jin)。
直將(jiang)冰玉(yu)為(wei)之骨(gu),合與梅花說此心(xin)。
得(de)地(di)可能(neng)留幾日,離塵已覺(jue)有千尋。
從今門第真(zhen)清(qing)絕,不許人間俗客臨。
五十五(十三覃韻)
匝(za)地霏微玉(yu)屑參(can),是誰天(tian)上縱清談。
凍僵(jiang)云氣(qi)山無奈(nai),欺(qi)住梅花樹不堪。
為爾吹(chui)風(feng)惟巽二,憑他照讀(du)笑孫三。
個儂自有(you)消寒酒,好(hao)向冬來一(yi)放憨。
五十(shi)六(liu)(十(shi)三覃韻)
鏡(jing)花水(shui)月妙相參,奇(qi)絕天(tian)公未(wei)易談。
偌(ruo)大地還無處著,常忙風亦不能堪。
依稀紙剪蝶(die)千(qian)萬,隱約樹棲鴉兩三。
對此天真(zhen)都(dou)爛漫,何(he)妨小玉太狂(kuang)憨(han)。
五十七(十四鹽韻)
花花世界(jie)妙莊(zhuang)嚴,一(yi)色平教萬卉兼。
太有攢研風(feng)亦(yi)怪,全無(wu)根據樹交粘。
寒驚野渡鵝聲亂,晴(qing)入(ru)荒(huang)城虎(hu)跡添(tian)。
何處健兒方縱獵,馬(ma)蹄飛上玉山尖。
五十八(十四鹽(yan)韻)
飛來端合自華嚴,色(se)相平將(jiang)百寶兼(jian)。
不曰(yue)白乎于玉比,與其潔也似花粘。
人逢歲(sui)晚(wan)官銜冷,客(ke)為天寒酒債添。
只恐無詩嗤我俗,醉吟先(xian)聳兩樓尖(jian)。
五(wu)十九(十五(wu)咸(xian)韻)
粘皮帶骨(gu)壓空巖,草(cao)草(cao)塵心一并芟。
花不與鶯同此(ci)樂(le),梅還(huan)要鶴立(li)之監(jian)。
踏寒有(you)屐人思孟,垂(chui)釣無裘我(wo)愧(kui)嚴。
好向(xiang)宜春同詠去,撩他著意點(dian)朝衫(shan)。
六十(十五(wu)咸韻)
半空云氣壓枯巖,疑是(shi)瓊枝玉葉(xie)芟。
水盡(jin)山窮無地著,來明去(qu)白有(you)天(tian)監。
一塵不染(ran)身才潔,六垢(gou)全空戒(jie)自嚴(yan)。
獻佛借花(hua)非(fei)我意,何須飛舞上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