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nian)至1946年(nian),在云南(nan)昆明國立西(xi)南(nan)聯合大(da)學(xue)經濟(ji)系學(xue)習,畢業考入北平(現北京(jing))清華大(da)學(xue)研究(jiu)院,旋(xuan)即轉到天津(jin)南(nan)開(kai)大(da)學(xue)經濟(ji)系任助教。
1948年9月,轉到南京中央研究(jiu)院社會研究(jiu)所任助(zhu)理(li)研究(jiu)員。
1951年(nian),被(bei)派往蘇(su)聯莫斯科(ke)經濟(ji)學(xue)院國民經濟(ji)計劃教研室當研究生。
1955年,畢業并獲(huo)副博士(shi)學位。
回國(guo)后,入中(zhong)國(guo)科學(xue)院(yuan)(現為中(zhong)國(guo)社會(hui)科學(xue)院(yuan))經濟研(yan)究(jiu)(jiu)所(suo)從(cong)事研(yan)究(jiu)(jiu)工作,歷任助理研(yan)究(jiu)(jiu)員(yuan)、研(yan)究(jiu)(jiu)員(yuan)、所(suo)學(xue)術秘書、研(yan)究(jiu)(jiu)室(shi)主任、《經濟研(yan)究(jiu)(jiu)》雜志副總編(bian)和主編(bian)、副所(suo)長(chang)、所(suo)長(chang)等職(zhi)務。
1981年(nian)-1982年(nian),期間兼任國(guo)家統計(ji)局副(fu)局長。
1982年-1993年11月,任(ren)中國(guo)(guo)(guo)社會(hui)科學院副(fu)院長,期間在中國(guo)(guo)(guo)共產黨第(di)十(shi)二次和第(di)十(shi)三次全國(guo)(guo)(guo)代表大會(hui)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會(hui)候補委員。
1993年11月起(qi),任中國社(she)會科學(xue)院特邀顧問。
1993年(nian)(nian)-1998年(nian)(nian)3月,任全國人民代表大(da)會(hui)第八屆常(chang)務委(wei)(wei)員會(hui)委(wei)(wei)員。兼(jian)任北京大(da)學、浙江大(da)學、東北財經大(da)學、上海財經大(da)學等大(da)學教授。
1988年被波蘭科學院選(xuan)為(wei)該院外國(guo)院士。
1.《社(she)會主義再(zai)生產問題》(1980年(nian)10月生活讀(du)書新知識三聯書店(dian)出版)
2.《南斯拉夫的計劃與市場》(1981年4月吉(ji)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3.《論(lun)經濟改(gai)革與經濟調整》(1983年12月江蘇(su)人民(min)出(chu)版社出(chu)版)
4.《蘇聯東歐(ou)幾國(guo)的經濟理論和經濟體制》(1984年11月中國(guo)展(zhan)望出版社)
5.《劉國光選集》(1986年12月山(shan)西人民出版(ban)社)
6.《中國經(jing)(jing)濟大變(bian)動與(yu)馬克思(si)主義經(jing)(jing)濟理論的發展》(1988年8月江蘇(su)人民出版社(she))
7.《改革、穩定、發展》(1991年(nian)7月(yue)經濟管理出版社)
8.《劉國光經(jing)(jing)濟文選(xuan)》(1991-1992)(1993年10月(yue)經(jing)(jing)濟管理出版社)
9.《中國經濟改(gai)革和發展的新階段》(1996年1月經濟管(guan)理出版(ban)社)
10.《中(zhong)國(guo)經(jing)濟(ji)(ji)走向一宏觀經(jing)濟(ji)(ji)運行與微觀經(jing)濟(ji)(ji)改革》(1998年11月江蘇人民出版社)
11.《中國經濟運行(xing)與發展》(2001年9月(yue)廣東經濟出版社)
1.《匈(xiong)牙利(li)經濟(ji)體制考察報告》(劉國光等著)(1981年8月中國社會(hui)科學出版(ban)社出版(ban))
2.1977--1980《中國(guo)的(de)經(jing)濟體制改革(ge)》(劉國(guo)光等(deng)著)(1982年(nian)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
3.《蘇聯經濟管理(li)體制(zhi)考察(cha)資料》(劉國光(guang)等著)(1983年(nian)8月中國社會(hui)科學出(chu)版(ban)社出(chu)版(ban))
4.《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jiu)》(1984年1月上海人民(min)出(chu)版社出(chu)版)
5.《中國社(she)(she)會(hui)主義經(jing)濟(ji)的改(gai)革(ge)、開放和發展》(劉(liu)國光等著(zhu))(1987年1月(yue)經(jing)濟(ji)管理出版社(she)(she))
6.《中國經(jing)(jing)濟(ji)(ji)(ji)體制(zhi)改革的摸式研究》(1988年(nian)7月中國社科出版(ban)社出版(ban))(1998年(nian)9月由(you)廣東經(jing)(jing)濟(ji)(ji)(ji)出版(ban)社作為影響中國經(jing)(jing)濟(ji)(ji)(ji)建設(she)的10本經(jing)(jing)濟(ji)(ji)(ji)學著作之(zhi)一出版(ban))
7.《80年(nian)代中國經濟(ji)改(gai)革與發展》(劉國光等(deng)著(zhu))(1991年(nian)7月經濟(ji)管(guan)理出版社)
8.《不(bu)寬(kuan)松的(de)現實和寬(kuan)松的(de)現實--雙重體制下的(de)宏觀經(jing)濟管理》(劉國(guo)光等(deng)著)(1991年8月(yue)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9.《中國(guo)經(jing)濟的兩(liang)個根本性轉(zhuan)變》(劉國(guo)光等著)(1996年12月上海遠東出(chu)版社)
10.《國(guo)民經濟管理(li)體制改(gai)革的若(ruo)干(gan)理(li)論問題(ti)》(1980年5月中國(guo)社科(ke)出版社)
11.《國民經濟綜合平衡(heng)的若干理(li)論問題》(1981年(nian)10月中國社科出版社)
12.《深圳特區發展戰略研究》(1985年12月香港經(jing)濟導報社)
13.《中國(guo)經(jing)濟(ji)建設的若(ruo)干理(li)論問(wen)題》(1986年4月江蘇(su)人民(min)出版(ban)社)
14.《海南經濟發展(zhan)戰略》(1988年(nian)6月經濟管理出版社)
15.《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1991年(nian)卷(juan)~2003年(nian)卷(juan))(中國社科(ke)出版(ban)社、社科(ke)文獻出版(ban)社出版(ban))
16.《為什么(me)三蛺工程應盡快(kuai)上馬(ma)》(1992年(nian)1月(yue)社科院數量經(jing)濟與技(ji)術經(jing)濟研究雜志社)
17.《深(shen)圳經濟(ji)(ji)特區(qu)90年(nian)(nian)代經濟(ji)(ji)發(fa)展(zhan)戰略》(1993年(nian)(nian)4月經濟(ji)(ji)管(guan)理出(chu)版社)
劉國光對中(zhong)(zhong)國經(jing)濟(ji)(ji)(ji)改(gai)(gai)革(ge)發(fa)展以及宏觀經(jing)濟(ji)(ji)(ji)管理(li)進行了深(shen)(shen)入(ru)系(xi)統(tong)的(de)研究,提出(chu)(chu)了一(yi)系(xi)列精辟而深(shen)(shen)邃的(de)理(li)論觀點和政策建(jian)議。1979年(nian)他(ta)(ta)提出(chu)(chu)了中(zhong)(zhong)國經(jing)濟(ji)(ji)(ji)改(gai)(gai)革(ge)要采取計劃(hua)與市場相結(jie)合的(de)模(mo)式。1984年(nian),區別于單純以價格(ge)改(gai)(gai)革(ge)為(wei)(wei)(wei)中(zhong)(zhong)心或以所(suo)(suo)有(you)制(zhi)(zhi)改(gai)(gai)革(ge)為(wei)(wei)(wei)關(guan)鍵,他(ta)(ta)主張(zhang)按“企業—所(suo)(suo)有(you)制(zhi)(zhi)改(gai)(gai)革(ge)與市場—價格(ge)改(gai)(gai)革(ge)”的(de)“雙向協同,穩中(zhong)(zhong)求進”的(de)改(gai)(gai)革(ge)戰略。1985年(nian),他(ta)(ta)指出(chu)(chu)我國經(jing)濟(ji)(ji)(ji)生(sheng)活的(de)深(shen)(shen)刻變(bian)化可以歸結(jie)為(wei)(wei)(wei)兩種模(mo)式(發(fa)展模(mo)式和體制(zhi)(zhi)模(mo)式)的(de)轉(zhuan)(zhuan)換(huan),并(bing)引申出(chu)(chu)“兩個根本(ben)性轉(zhuan)(zhuan)變(bian)”的(de)主張(zhang),即經(jing)濟(ji)(ji)(ji)體制(zhi)(zhi)從傳統(tong)的(de)計劃(hua)經(jing)濟(ji)(ji)(ji)體制(zhi)(zhi)向社(she)會主義市場經(jing)濟(ji)(ji)(ji)體制(zhi)(zhi)轉(zhuan)(zhuan)變(bian),經(jing)濟(ji)(ji)(ji)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zhuan)(zhuan)變(bian)。1992年(nian)黨的(de)十(shi)四大(da),他(ta)(ta)是(shi)確(que)立社(she)會主義市場經(jing)濟(ji)(ji)(ji)體制(zhi)(zhi)的(de)積極支持(chi)者。1997年(nian)至2002年(nian),他(ta)(ta)深(shen)(shen)入(ru)總結(jie)了“軟著陸”和治理(li)通貨膨脹的(de)經(jing)驗,剖(pou)析了通貨緊縮的(de)機理(li)和治理(li)思路。
曾獲(huo)首屆中國經(jing)濟(ji)學獎獲(huo)得(de)者(zhe)。
2005年被授予首(shou)屆(jie)中國經濟(ji)學(xue)杰出(chu)貢(gong)獻獎。
多年來,劉國(guo)光參加和領導(dao)過(guo)中國(guo)經(jing)濟發(fa)展、宏(hong)觀(guan)經(jing)濟管理、經(jing)濟體(ti)制改革等方面(mian)重大課題的(de)研究、論證(zheng)和咨詢(xun),是當前(qian)中國(guo)最(zui)著名和最(zui)有影響的(de)經(jing)濟學家(jia)之(zhi)一。是當代中國(guo)杰出經(jing)濟學家(jia),中國(guo)經(jing)濟學界(jie)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