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nian)10月(yue)4日(ri),出生于山(shan)東省(sheng)諸(zhu)城縣王(wang)家(jia)(jia)巴(ba)山(shan)村一個貧農(nong)家(jia)(jia)庭。1922年(nian),家(jia)(jia)鄉遭(zao)到(dao)荒旱,父親(qin)攜全(quan)家(jia)(jia)逃荒至青島(dao)叔父處謀生;同年(nian),進入青島(dao)四方小學讀書,同時幫助(zhu)母親(qin)擺(bai)香(xiang)煙攤。
1925年(nian),崔(cui)嵬因(yin)(yin)家(jia)境(jing)貧困而失學(xue);同年(nian),進入大英煙草(cao)公司當童工(gong)。1926年(nian),因(yin)(yin)與工(gong)頭爭執被開除。1927年(nian),考入青島(dao)禮賢中(zhong)(zhong)學(xue)。1929年(nian),因(yin)(yin)抗(kang)議當政而被學(xue)校開除,青島(dao)市教育局通知(zhi)各中(zhong)(zhong)學(xue)不(bu)準收留;同年(nian),考入青州第(di)十中(zhong)(zhong)學(xue),參加進步學(xue)生(sheng)組織(zhi)。
1930年(nian)2月(yue),考入(ru)山東(dong)省立實驗劇(ju)(ju)院(yuan)編劇(ju)(ju)組(zu)學習(xi);7月(yue),實驗劇(ju)(ju)院(yuan)停辦,返回(hui)青(qing)島(dao)。1931年(nian),組(zu)織海(hai)鷗劇(ju)(ju)社(she);同年(nian),改名崔嵬(wei)。1932年(nian)春,加入(ru)剛成立的青(qing)島(dao)左(zuo)翼戲劇(ju)(ju)家(jia)聯盟,負責組(zu)織各學校劇(ju)(ju)團的排(pai)練演出工作。
1933年(nian)2月(yue),與杜建(jian)地合作,把《放下(xia)你的鞭子》(陳鯉(li)庭編(bian))改(gai)為廣場劇(ju)(ju)《饑(ji)餓線(xian)上》;同年(nian),青(qing)島地下(xia)黨(dang)被(bei)破壞后逃亡北平,以(yi)崔(cui)浚名(ming)和假(jia)文(wen)憑考(kao)入私立民國大學體育專修科(ke)。1935年(nian)8月(yue),赴(fu)上海從事(shi)戲劇(ju)(ju)電(dian)影(ying)活動(dong),進月(yue)明電(dian)影(ying)公司附(fu)屬的東(dong)方(fang)劇(ju)(ju)社;12月(yue)初,東(dong)方(fang)劇(ju)(ju)社解散。1936年(nian),加入上海劇(ju)(ju)作者協會;同年(nian),編(bian)寫(xie)話劇(ju)(ju)《察(cha)東(dong)之夜》;此外(wai),還編(bian)寫(xie)了兒童劇(ju)(ju)《墻》。
1937年1月(yue)9日,隨上(shang)海婦(fu)女(nv)兒童慰問(wen)團(tuan)乘(cheng)太古輪離滬北上(shang);1月(yue)28日,從(cong)綏遠前線返(fan)回(hui)北平(ping);4月(yue),參加(jia)北平(ping)各校民(min)族解(jie)放先鋒隊組(zu)織在香山集會(hui)活動,與張瑞芳(fang)合作演出(chu)話劇《放下(xia)你的(de)鞭(bian)子》;6月(yue),從(cong)北平(ping)返(fan)回(hui)上(shang)海;8月(yue),參加(jia)創作的(de)劇本《保衛(wei)盧溝橋(qiao)》由上(shang)海戲劇時代出(chu)版(ban)社出(chu)版(ban)。“八·一三”后,參加(jia)救亡演劇第一隊,從(cong)上(shang)海出(chu)發,到南(nan)京、武漢、開封、西安等地宣傳(chuan)抗日救亡。
1938年(nian)2月(yue),應延(yan)安中宣部邀請,赴延(yan)安籌辦魯迅藝(yi)術(shu)學院;7月(yue),加(jia)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nian)7月(yue),告別(bie)延(yan)安向敵(di)后挺進;9月(yue)底,到(dao)達晉察冀抗(kang)日根據地,在華北聯合大學文(wen)藝(yi)學院任戲(xi)劇(ju)系(xi)主任。1940年(nian)4月(yue),創(chuang)作三幕話劇(ju)《礦工(gong)隊》;11月(yue),編寫快(kuai)板劇(ju)《堅壁要徹底》;同年(nian),晉察冀邊(bian)區文(wen)聯成立,崔嵬擔任文(wen)聯委員。
1941年,創作話(hua)劇《黃鼠狼給(gei)雞拜年的故事》;同年,擔任晉察冀(ji)(ji)中共北方分局文化工作委(wei)員會委(wei)員;1月22日(ri),撰寫(xie)《迎接困難(nan)和克服困難(nan)》一文發表在(zai)《晉察冀(ji)(ji)日(ri)報》;11月底,在(zai)反“掃蕩(dang)”中跟老鄉們(men)生活(huo)在(zai)一起,根據收集(ji)的許多素(su)材開始創作多幕話(hua)劇《燈蛾記》。
1942年8月(yue),《燈(deng)蛾記》由“聯大(da)”文工團排(pai)演(yan),崔嵬擔任(ren)導(dao)演(yan);11月(yue)底,調冀(ji)(ji)中軍區火(huo)線劇社,擔任(ren)社長(chang)。1943年1月(yue),擔任(ren)晉察冀(ji)(ji)邊區文化界(jie)整頓三風委員會委員。
1944年,根據反(fan)“掃蕩”中(zhong)的英(ying)雄事跡編(bian)寫(xie)(xie)現代(dai)京戲《老英(ying)雄》;同(tong)年,編(bian)導(dao)京戲《岳飛(fei)之死》。1945年春,編(bian)寫(xie)(xie)多場(chang)快板劇(ju)《對癥下(xia)藥》;6月,排(pai)演(yan)話劇(ju)《李(li)國瑞》,擔任(ren)導(dao)演(yan);12月21日,編(bian)寫(xie)(xie)、趕(gan)排(pai)的文章《反(fan)敵偽頑(wan)合流(liu)》發表在《冀中(zhong)導(dao)報》。
1946年春,任冀(ji)中(zhong)(zhong)區文(wen)協(xie)副主(zhu)任。撰寫指導村劇(ju)團活動(dong)的(de)文(wen)章《把握(wo)方向(xiang)》發表(biao)在冀(ji)中(zhong)(zhong)《歌與劇(ju)》第(di)一期。8月24日,編寫的(de)歌活報《軍(jun)民合作打老蔣》發表(biao)在《冀(ji)中(zhong)(zhong)導報》。1947年秋,調任華北大(da)學(xue)文(wen)藝(yi)學(xue)院任創(chuang)作研究(jiu)室(shi)主(zhu)任;11月下(xia)旬,石家(jia)莊(zhuang)解放,跟隨部隊入城(cheng),在市委領導下(xia)接管(guan)文(wen)藝(yi)部門。
1948年2月24日,編寫的(de)(de)宣(xuan)傳黨(dang)的(de)(de)工商業政策的(de)(de)大鼓《自找麻(ma)煩》連載于《石家(jia)莊日報》;10月,受華北(bei)局(ju)派遣,帶隊南下中原(yuan),開(kai)辟新(xin)解放區的(de)(de)文(wen)藝工作(zuo);12月,在開(kai)封中原(yuan)大學(xue)組建文(wen)藝研(yan)究室(shi)并擔任主任;同年,創作(zuo)歌劇《是假見不得真》。
1949年春,參加中原局召開的中原文藝(yi)工作會議,擔(dan)任(ren)中原文協副主任(ren);5月(yue),跟隨大軍(jun)南下武漢,擔(dan)任(ren)武漢軍(jun)事管制(zhi)委員會文教接(jie)管部(bu)文藝(yi)處處長(chang);7月(yue),擔(dan)任(ren)文研(yan)室改建的中原大學文藝(yi)學院院長(chang);7月(yue)上旬,被選(xuan)為中華全(quan)國文學藝(yi)術界聯合會常務理事。
1950年2月,被任命為(wei)(wei)中南(nan)(nan)(nan)軍政(zheng)委(wei)員(yuan)(yuan)會(hui)文(wen)化教育委(wei)員(yuan)(yuan)會(hui)委(wei)員(yuan)(yuan),兼任中南(nan)(nan)(nan)軍政(zheng)委(wei)員(yuan)(yuan)會(hui)文(wen)化部(bu)戲(xi)曲(qu)改進處處長。1951年,當選為(wei)(wei)中南(nan)(nan)(nan)文(wen)聯副主席。1952年10月,擔任中南(nan)(nan)(nan)戲(xi)曲(qu)代表(biao)團團長。
1953年(nian)4月,被任命為中(zhong)南文(wen)化局局長(chang),兼中(zhong)南人民藝術(shu)劇(ju)院院長(chang)。1955年(nian),在(zai)劇(ju)情(qing)電影《宋景詩》中(zhong)飾演(yan)清末農民起義(yi)領袖(xiu)宋景詩;同年(nian),在(zai)期(qi)刊(kan)《大(da)眾電影》第18期(qi)發表文(wen)章《俺們大(da)帥——宋克義(yi)的(de)描繪、深刻(ke)的(de)階級(ji)感情(qing)、一份可貴的(de)史(shi)料、我演(yan)宋景詩》。
1956年(nian),出(chu)演(yan)由徐韜執(zhi)導的(de)劇(ju)情(qing)電影(ying)《海魂》,在影(ying)片(pian)中飾演(yan)竇二鵬;4月11日,被選為中國電影(ying)工作者聯誼會(hui)理(li)事。1959年(nian),執(zhi)導由謝芳、于洋共同(tong)主演(yan)的(de)劇(ju)情(qing)電影(ying)《青春之歌》,該(gai)片(pian)根據楊沫的(de)同(tong)名小說(shuo)改編(bian);11月,擔任昆曲戲曲片(pian)《游園驚(jing)夢》的(de)藝術指導;同(tong)年(nian),在期(qi)刊《大(da)眾電影(ying)》第(di)18期(qi)發表文章《我喜歡(huan)老戰——創作手記(ji)的(de)一個片(pian)斷》。
1960年,與(yu)陳(chen)懷(huai)皚聯(lian)(lian)合執(zhi)導(dao)戲曲電(dian)(dian)影(ying)《楊門女將》,該片(pian)獲得第1屆電(dian)(dian)影(ying)百花獎最佳戲曲片(pian)獎。1961年,與(yu)陳(chen)懷(huai)皚聯(lian)(lian)合執(zhi)導(dao)劇情電(dian)(dian)影(ying)《北大荒人(ren)》,并在(zai)該片(pian)中(zhong)飾演(yan)黃老(lao)清;同(tong)年,當選為(wei)中(zhong)國(guo)電(dian)(dian)影(ying)工作者協會(hui)常(chang)務(wu)理事;10月19日,在(zai)《文匯報》第3版上(shang)發(fa)表撰寫的文章《戲曲藝術片(pian)的探索——電(dian)(dian)影(ying)〈楊門女將〉導(dao)演(yan)雜談》。
1962年(nian),由其執導(dao)的戲(xi)(xi)曲片(pian)《野(ye)豬林》上映;同(tong)(tong)(tong)年(nian),與蔡松齡(ling)合作主演(yan)(yan)根(gen)據梁斌(bin)同(tong)(tong)(tong)名(ming)小說改(gai)編的劇情電影(ying)《紅旗譜(pu)》,他憑借該(gai)片(pian)獲(huo)得第1屆(jie)電影(ying)百花(hua)獎(jiang)最(zui)佳男演(yan)(yan)員獎(jiang)。1963年(nian),執導(dao)抗日電影(ying)《小兵張嘎(ga)》,該(gai)片(pian)改(gai)編自徐光耀的同(tong)(tong)(tong)名(ming)中篇小說,影(ying)片(pian)獲(huo)得第2屆(jie)中國(guo)少年(nian)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jiang);同(tong)(tong)(tong)年(nian),執導(dao)京劇戲(xi)(xi)曲片(pian)《穆桂英大戰洪州》。
1964年,與(yu)陳(chen)懷皚、劉保德聯合(he)執導(dao)劇情電(dian)影《天山(shan)的紅花》;12月21日,當選(xuan)為(wei)全國(guo)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6年,“文(wen)化大革(ge)命(ming)”開始后(hou)(hou),被(bei)迫在(zai)文(wen)藝界集(ji)中的社會主義學院講習班(ban)“學習”;8月,講習班(ban)撤(che)銷后(hou)(hou),被(bei)紅衛兵揪回北(bei)京(jing)電(dian)影制片廠,關押在(zai)勞改隊(dui)示眾、批(pi)斗。1968年2月,被(bei)關在(zai)北(bei)京(jing)電(dian)影制片廠,失去(qu)了行動自由(you),后(hou)(hou)被(bei)關押在(zai)北(bei)京(jing)衛戍區及(ji)秦城監(jian)獄。
1969年4月(yue),從秦城監獄被釋放(fang)(fang)回北京電(dian)影制(zhi)片廠(chang);12月(yue),進“五七”干(gan)校監督勞動(dong)。1972年10月(yue),經過(guo)審查,獲得“解(jie)放(fang)(fang)”,但仍在干(gan)校勞動(dong)。1974年,與(yu)陳懷皚聯(lian)合執導(dao)京劇藝術電(dian)影《平原作(zuo)戰》,該片由李光、吳(wu)鈺章(zhang)、高玉倩等聯(lian)合主演。
1975年(nian),執導劇(ju)情(qing)電(dian)(dian)(dian)影(ying)(ying)《紅雨》,該(gai)片表(biao)現的是“赤(chi)腳醫(yi)生”為貧下中農送(song)醫(yi)送(song)藥(yao)的故事(shi)。1976年(nian),由其執導的劇(ju)情(qing)電(dian)(dian)(dian)影(ying)(ying)《山(shan)花》上映。1978年(nian),執導由高(gao)維(wei)啟(qi)、穆懷虎合作主演的劇(ju)情(qing)電(dian)(dian)(dian)影(ying)(ying)《風(feng)雨里程》;1月,成為北京電(dian)(dian)(dian)影(ying)(ying)制片廠領導小組成員;2月,被(bei)選(xuan)為全國政(zheng)協委員,出席第五屆政(zheng)協會議;同年(nian),在(zai)《人(ren)民(min)電(dian)(dian)(dian)影(ying)(ying)》第1期(qi)上發表(biao)文(wen)章(zhang)《新年(nian)展望》。
1979年2月7日,崔嵬因肝癌在(zai)北京逝(shi)世。1995年,在(zai)紀(ji)(ji)念世界電(dian)影誕生(sheng)100周年,中(zhong)國(guo)電(dian)影誕生(sheng)九十周年活(huo)動中(zhong)獲得中(zhong)國(guo)電(dian)影世紀(ji)(ji)獎(jiang)男演(yan)員(yuan)獎(jiang)。
時間 名稱 類型
1978年(nian) 《風雨里程》 電影
1976年 《山(shan)花》 電影(ying)
1975年 《紅雨(yu)》 電影(ying)
1974年 《平原作戰》 電影(ying)
1964年 《天山的紅花(hua)》 電影
1963年 《小兵張嘎》 電影
1963年 《穆桂英大(da)戰洪州(zhou)》 電影
1962年 《野豬林》 電影
1961年 《北大荒(huang)人》 電影
1960年(nian) 《楊門女將》 電(dian)影
1959年 《青春之歌》 電影
1945年(nian) 《李國瑞》 話劇
1942年 《燈蛾記》 話劇
時間 名稱(cheng) 類型
1978年 《風(feng)雨里程》 電影(ying)
1975年 《紅雨(yu)》 電影
1963年 《穆(mu)桂英大戰(zhan)洪州》 電影
1958年 《穆桂英掛帥》 電影
1957年 《蝴蝶杯(bei)》 電(dian)影
1948年 《是假見不得真》 歌劇
1945年 《對(dui)癥下藥》 快板劇
1944年 《岳飛之(zhi)死》 現代京戲(xi)
1944年 《老英雄》 現代京(jing)戲(xi)
1941年 《燈(deng)蛾記》 多幕話劇
1941年(nian)(nian) 《黃(huang)鼠狼給雞拜年(nian)(nian)的(de)故(gu)事》 話劇
1940年 《堅壁要(yao)徹底》 快板劇
1940年 《礦工隊》 話劇
1937年 《保衛盧溝橋》 話(hua)劇
1936年 《墻(qiang)》 兒童(tong)劇(ju)
1936年 《察(cha)東之(zhi)夜》 話劇
1933年(nian) 《饑餓線上》 廣場劇
時間(jian) 名稱(cheng) 備注
1978年(nian) 《新年(nian)展望》 《人民電影》第(di)1期
1961年 《戲曲藝(yi)術片的探索——電影〈楊門女將〉導演(yan)雜談》 《文匯報》第3版(ban)
1959年 《我喜歡老戰——創作手記的一個片斷》 《大眾電影(ying)》第18期
1953年 《俺們大帥——宋(song)克義的描繪、深刻的階(jie)級感情、一份可貴(gui)的史料、我(wo)演(yan)宋(song)景詩(shi)》 《大眾電影》第18期
1948年(nian) 《自找麻煩》 《石家莊(zhuang)日(ri)報》
1946年 《把握方(fang)向》 《歌(ge)與劇(ju)》第一期(qi)
1941年 《迎接困(kun)難和克服困(kun)難》 《晉(jin)察冀日報》
上映(ying)時(shi)間 劇名 扮(ban)演(yan)角色 導演(yan) 合作演(yan)員
1961 北大荒人 ---- 陳懷(huai)皚 張平(ping)
1960 紅(hong)旗譜(pu) 朱老鞏 凌(ling)子風 蔡松(song)齡
1960 為了六(liu)十一個(ge)階級(ji)弟(di)兄 ---- 謝添(tian) , 陳(chen)方(fang)千 田方(fang)
1959 老兵新傳 ---- 沈浮 高博(bo)
1959 風從東方來 市委(wei)書記 干學偉, E·吉甘 浦(pu)克 , V. Kondratyev
1957 海魂 ---- 徐(xu)韜(tao) 趙丹 , 王(wang)丹鳳
1956 黃花嶺 李洪奎 金山 張(zhang)云芳
1955 宋(song)景詩 ---- 鄭(zheng)君(jun)里(li) , 孫瑜 陶金
? 1962 第1屆百花(hua)獎(jiang)-最佳(jia)男主(zhu)角獎(jiang) 《紅旗(qi)譜》 (獲獎(jiang))
? 1962 第1屆百花(hua)獎-最佳(jia)戲曲片(pian)獎 《楊(yang)門女將(jiang)》 (獲獎)
? 1995 在紀念世界電影(ying)誕(dan)生100周年,中(zhong)國(guo)電影(ying)誕(dan)生九十周年活動中(zhong)獲(huo)中(zhong)國(guo)電影(ying)世紀獎(jiang)男(nan)演員獎(jiang) (獲(huo)獎(jiang))
? 1980 中(zhong)國少年兒童文藝(yi)創作一等獎 《小(xiao)兵張嘎》 (獲(huo)獎)
不管崔(cui)嵬(wei)演(yan)什么戲,他(ta)(ta)(ta)(ta)總是(shi)他(ta)(ta)(ta)(ta),而他(ta)(ta)(ta)(ta)又恰好(hao)是(shi)他(ta)(ta)(ta)(ta)所扮演(yan)的(de)人物。很少(shao)看出他(ta)(ta)(ta)(ta)作戲的(de)痕跡。他(ta)(ta)(ta)(ta)是(shi)那么從容不迫(po),親切可愛(ai),把他(ta)(ta)(ta)(ta)放在一(yi)個故事里,他(ta)(ta)(ta)(ta)就自(zi)自(zi)然然地(di)成(cheng)(cheng)為可愛(ai)的(de)劇中(zhong)人(作家老(lao)舍評)。他(ta)(ta)(ta)(ta)有(you)(you)著精深的(de)藝(yi)術造(zao)詣和(he)(he)不同凡響的(de)氣度和(he)(he)演(yan)技,以及(ji)得(de)天獨厚的(de)外形條件(jian),使他(ta)(ta)(ta)(ta)創(chuang)造(zao)的(de)朱老(lao)鞏、朱老(lao)忠(zhong)這(zhe)兩個角色(se)有(you)(you)一(yi)種渾然天成(cheng)(cheng)的(de)藝(yi)術美(mei)感。而且(qie),他(ta)(ta)(ta)(ta)是(shi)那個時代獨具中(zhong)國(guo)“血(xue)性”和(he)(he)豪邁之(zhi)氣的(de)導演(yan)和(he)(he)演(yan)員(yuan),在“北影四大(da)帥”中(zhong)他(ta)(ta)(ta)(ta)的(de)導演(yan)風格(ge)也(ye)是(shi)充滿了激情,他(ta)(ta)(ta)(ta)的(de)電影作品風格(ge)和(he)(he)他(ta)(ta)(ta)(ta)的(de)為人一(yi)樣(yang)“粗獷(guang)奔放,濃(nong)(nong)郁熾烈”。他(ta)(ta)(ta)(ta)將(jiang)不同個性的(de)角色(se)與自(zi)身豪邁的(de)氣質,水乳交融般地(di)結合(he)在一(yi)起,形成(cheng)(cheng)得(de)天獨厚的(de)中(zhong)國(guo)氣勢(shi)和(he)(he)濃(nong)(nong)厚的(de)民族風格(ge)(新京報評)。同時,他(ta)(ta)(ta)(ta)執(zhi)導的(de)故事片有(you)(you)一(yi)種氣勢(shi)磅礴(bo)、濃(nong)(nong)郁粗獷(guang)的(de)藝(yi)術風格(ge)(1905電影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