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出生于(yu)山東(dong)青(qing)島。
1958年,畢(bi)業于上海(hai)(hai)第一師(shi)范學院(yuan)(今上海(hai)(hai)師(shi)范大學)中文系,畢(bi)業后分配至河北省香河中學任(ren)教17年。
1975年,調入廊坊師范(fan)專科(ke)學校(今(jin)廊坊師范(fan)學院)工(gong)作。
1982年(nian)(nian),加(jia)入中(zhong)國(guo)作(zuo)家(jia)協會(hui)。曾任(ren)中(zhong)國(guo)小(xiao)說學會(hui)副會(hui)長(chang)兼(jian)秘書長(chang),中(zhong)國(guo)少年(nian)(nian)作(zuo)家(jia)班(ban)編委,《中(zhong)國(guo)少年(nian)(nian)作(zuo)家(jia)》副主編,“中(zhong)國(guo)少年(nian)(nian)作(zuo)家(jia)杯”全國(guo)征文大賽評委會(hui)副主任(ren)。
1984年起,任廊坊師范專科學校校長,并任河北省第四屆政協委員、河北省文聯委員、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等(deng)職。
1988年,奉調天津(jin)師范大學中文系,任教授、碩士研究(jiu)生導師。曾獲得(de)曾憲梓教育基金獎。
1999年起,湯吉夫(fu)擔任中國小(xiao)說學會(hui)常務(wu)副會(hui)長兼秘書(shu)長。
2017年(nian)11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xiao)在(zai)津去世,享年(nian)80歲。
長篇小(xiao)說《朝(chao)云暮(mu)雨》、雜文(wen)隨筆(bi)集(ji)《津門亂彈(dan)》,結集(ji)《湯吉夫短(duan)篇小(xiao)說集(ji)》《湯吉夫中篇小(xiao)說選》《湯吉夫小(xiao)說選》《遙(yao)遠(yuan)的祖父(fu)》。
《藍光在心頭閃(shan)耀(yao)》獲1983年鴨綠江文學獎。
《希望》《在古師(shi)傅的小店(dian)里》《老倫效其人》分別獲1983年(nian)、1985年(nian)、1987年(nian)河北(bei)省文藝振興獎。
《龔公之死(si)》獲1997年(nian)《芒(mang)種(zhong)》文學獎。
湯(tang)先生身為(wei)天(tian)津師大教(jiao)授(shou),教(jiao)書育人是(shi)主業,但他(ta)小說寫(xie)得好,同時也寫(xie)文學(xue)評(ping)論,是(shi)個全(quan)能型人才。他(ta)對(dui)中(zhong)(zhong)國當代文學(xue)最大的貢獻,我自(zi)己更認為(wei)是(shi)在中(zhong)(zhong)國小說學(xue)會(hui)成立后并落戶天(tian)津這些年,小說學(xue)會(hui)會(hui)長(chang)歷(li)經(jing)王(wang)蒙(meng)、馮(feng)驥才、雷達幾任(ren),但湯(tang)先生作為(wei)副會(hui)長(chang)兼秘書長(chang),做了大量的具(ju)體工作,“中(zhong)(zhong)國小說排行榜(bang)”在全(quan)國產(chan)生了極大影響,他(ta)功不(bu)可沒。——著(zhu)名文學(xue)評(ping)論家、天(tian)津師范(fan)大學(xue)教(jiao)授(shou)、原中(zhong)(zhong)文系主任(ren)夏康達
我這(zhe)一(yi)(yi)(yi)生(sheng),有幸成為了湯吉(ji)夫先(xian)生(sheng)的摯友。40多(duo)年來,我們之(zhi)(zhi)間(jian)雖為君子之(zhi)(zhi)交,卻是無話不談。我沒上過大(da)學,特(te)別崇拜像他(ta)(ta)這(zhe)樣集教授(shou)、評論家、作(zuo)家于一(yi)(yi)(yi)身的“三棲(qi)文人”。除(chu)了學問淵博之(zhi)(zhi)外(wai),最令我敬佩的,是湯先(xian)生(sheng)的人品:厚道、耿直、待人誠懇。他(ta)(ta)在廊坊師(shi)專(zhuan)當校長時(shi),就辦起了作(zuo)家班(ban),培(pei)養了許多(duo)作(zuo)家,同時(shi)他(ta)(ta)還是一(yi)(yi)(yi)位令人欽佩的好父(fu)親。——著(zhu)名作(zuo)家航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