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nian)(清(qing)·光緒三十二年(nian))10月2日,孔從(cong)洲(zhou)生于(yu)陜(shan)西(xi)省西(xi)安(an)市灞橋鎮上橋梓口村(cun)一(yi)個書香(xiang)之家,從(cong)小(xiao)受到良好(hao)教育,15歲高小(xiao)畢業后,考入長安(an)民主中學。在此,他讀了一(yi)年(nian)書,旋因家境(jing)衰敗而失學。
1924年(民國(guo)十三年),孔從洲考入靖國(guo)軍楊(yang)虎城部開辦的教導(dao)隊,成(cheng)了一名軍人(ren)。歷任排長(chang)、連長(chang)、營長(chang)、團(tuan)長(chang),參(can)加了北伐戰爭。
1936年(nian)(民國(guo)二十(shi)五(wu)年(nian)),孔從洲任國(guo)民革命軍第17路軍警(jing)備第2旅(lv)旅(lv)長。西安事變(bian)中(zhong),指揮所部參加解除南京國(guo)民黨駐(zhu)西安軍、警(jing)、憲、特(te)武裝的(de)行(xing)動,為張學良、楊虎城(cheng)順利實施活捉蔣(jiang)介石起(qi)了重(zhong)要作用。
1938年(nian)(民(min)國(guo)二十七年(nian))起,孔從洲(zhou)任國(guo)民(min)黨(dang)軍(jun)(jun)(jun)第(di)4集(ji)團軍(jun)(jun)(jun)旅長(chang),第(di)38軍(jun)(jun)(jun)55師(shi)師(shi)長(chang)、副軍(jun)(jun)(jun)長(chang)。
1946年(nian)(nian)5月(yue)15日(民(min)(min)國(guo)三十五(wu)年(nian)(nian)),孔從洲率部(bu)于河南鞏縣起(qi)義,進入晉冀魯豫解(jie)放(fang)區參加中國(guo)人民(min)(min)解(jie)放(fang)軍(jun),后任西北民(min)(min)主聯軍(jun)第38軍(jun)軍(jun)長。同年(nian)(nian)10月(yue)加入中國(guo)共產黨(dang)。
1947年8月(民國三(san)十(shi)六(liu)年),孔從洲率部隨陳(chen)(賡(geng))謝(富治)集(ji)團南(nan)(nan)渡黃河,開辟豫陜鄂解放區(qu),參加了(le)解放陜縣、靈(ling)寶、盧(lu)化、陜南(nan)(nan)等戰斗。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孔從洲任豫西軍區(qu)副司令員(yuan)。
1949年(nian)2月(民國三(san)十八(ba)年(nian)),孔從洲任第(di)二野戰軍特種兵縱(zong)隊副司令(ling)員(yuan),參加了渡(du)江戰役。
新(xin)中(zhong)國成(cheng)立后,孔(kong)從洲任西南軍區炮兵(bing)司令員、兼第二(er)炮兵(bing)學(xue)校校長(chang)(chang),西南軍區軍械(xie)部(bu)部(bu)長(chang)(chang),高級炮兵(bing)學(xue)校校長(chang)(chang),炮兵(bing)工程學(xue)院(yuan)院(yuan)長(chang)(chang)。
1964年(nian)6月(yue)-1975年(nian)8月(yue),孔從洲任中(zhong)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副(fu)司(si)令員。
孔(kong)從洲是第(di)二、三屆(jie)(jie)國防委(wei)(wei)員(yuan)會委(wei)(wei)員(yuan),第(di)五屆(jie)(jie)全(quan)國政協常務委(wei)(wei)員(yuan),第(di)六(liu)屆(jie)(jie)全(quan)國人大(da)常委(wei)(wei)會委(wei)(wei)員(yuan)。
1991年6月7日(ri),孔從洲在(zai)北京逝世,終年85歲(sui)。
《血戰永濟》
《孔(kong)從洲回憶錄》(1989年09月,解(jie)放軍出版社出版)
《懷(huai)念(nian)趙壽(shou)山將軍》
《緬懷孫蔚如(ru)將軍》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四時,“西安事變”爆發,孔從洲指(zhi)揮警(jing)備旅解(jie)除了駐守西安的蔣(jiang)(jiang)系(xi)部隊的武裝,一網(wang)打盡(jin)西安城內(nei)所有南京國(guo)民黨的軍、政、憲、警(jing)、特人員,扣押了蔣(jiang)(jiang)介石、陳誠、朱紹良、衛立煌(huang)、蔣(jiang)(jiang)鼎文等軍政大員及其(qi)家(jia)屬共(gong)計五十六人,為第二(er)次國(guo)共(gong)合作和(he)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做出(chu)了重要貢獻。
1938年8月(yue)15日(ri),孔從洲(zhou)率領警備二旅在永濟同日(ri)軍(jun)牛(niu)島師團(tuan)3000多人激(ji)戰(zhan)八晝夜,以400多人的(de)代價,殲日(ri)軍(jun)1000余人,取得了永濟戰(zhan)役的(de)重大勝利,挫敗(bai)了日(ri)軍(jun)的(de)西進(jin)計劃。
1946年5月15日,率領(ling)國民黨軍(jun)(jun)第38軍(jun)(jun)55師于(yu)河南鞏(gong)縣起(qi)義(yi)。起(qi)義(yi)失敗后,先后輾轉登封、南陽、鎮平、鞏(gong)縣、開(kai)封、汲(ji)縣、荷(he)澤(ze)等地,于(yu)1946年8月回到人(ren)民解(jie)放軍(jun)(jun)的懷抱,受到劉伯(bo)承、鄧小平等領(ling)導人(ren)的親切(qie)接見和(he)慰(wei)問。
1955年7月,孔(kong)從洲調任沈(shen)陽高(gao)級炮(pao)兵(bing)學校校長,5年中(zhong),為中(zhong)國人(ren)民軍隊培(pei)養各種炮(pao)兵(bing)人(ren)才近(jin)4000名。
1955年,孔(kong)從洲被授予(yu)中將軍銜,獲一級(ji)解放勛章。
1988年,孔從(cong)洲(zhou)獲一級紅星功勛(xun)榮譽章。
中華人民共和(he)國主席毛澤(ze)東:孔(kong)從洲(zhou)是(shi)個老實人!
中華(hua)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習仲勛(xun):孔(kong)從洲大義凜然(ran)。
炮兵(bing)工程學院教務部部長(chang)蘇(su)廣義(yi):孔從洲是炮兵(bing)工程學院的中流(liu)砥柱!
中(zhong)國共(gong)產(chan)(chan)黨(dang)中(zhong)央委員會:孔(kong)從(cong)洲(zhou)是中(zhong)國共(gong)產(chan)(chan)黨(dang)的(de)(de)優秀黨(dang)員,久經考(kao)驗的(de)(de)忠誠的(de)(de)共(gong)產(chan)(chan)主義(yi)戰(zhan)士,無產(chan)(chan)階級(ji)革命家,優秀的(de)(de)軍事指(zhi)揮(hui)員。
《解放軍(jun)報》:孔從洲(zhou)是(shi)炮兵教育(yu)工作的杰(jie)出領導者,是(shi)炮兵科(ke)技(ji)戰(zhan)線的優秀指揮(hui)員(yuan)和開拓者。
中國軍網:孔從洲仰無愧于(yu)天、俯不怍于(yu)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