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guo)希安(1886年(nian)-1977年(nian)),字(zi)輔仁,陜(shan)西省西安府藍田(tian)縣(xian)孟村鄉姚(yao)村人(ren),男(nan),漢族。民(min)國(guo)碑石鐫(juan)刻家。奏刀鐫(juan)石以嚴謹且迅疾,生動而傳(chuan)神、舒張兼厚重、細致乃精巧著稱,為(wei)民(min)國(guo)關中刻石第一人(ren)。書(shu)法家馮恕贊其(qi)鐫(juan)刻技藝曰(yue)「指腕齊(qi)力精入毫芒 弄刀如飛 神合古人(ren) 冥(ming)入無間」。
郭希安(an),字輔仁,生(sheng)於(wu)(wu)清光緒十二(er)年(nian)(nian)(nian)(nian)(西(xi)元1886年(nian)(nian)(nian)(nian)),卒於(wu)(wu)西(xi)元1977年(nian)(nian)(nian)(nian)。陜西(xi)藍田(tian)孟村鄉姚(yao)村人,家(jia)中兄妹五(wu)人,先(xian)生(sheng)行二(er)。少時喪父,因家(jia)貧而未嘗讀書,光緒二(er)十七年(nian)(nian)(nian)(nian)(西(xi)元1901年(nian)(nian)(nian)(nian))至西(xi)安(an)府學習碑(bei)刻(ke)技(ji)藝,由其宿慧頗髙亦善鉆研,年(nian)(nian)(nian)(nian)過弱冠已在(zai)業界頗負盛名。
民國八(ba)(ba)(ba)年(西元(yuan)1919年),輔仁先生(sheng)應北洋政(zheng)府總統徐(xu)(xu)世(shi)(shi)昌(chang)之邀(yao),赴北京鐫(juan)刻(ke)(ke)(ke)徐(xu)(xu)世(shi)(shi)昌(chang)所(suo)臨蘇軾(shi)《西樓帖》,幷(bing)為(wei)徐(xu)(xu)世(shi)(shi)昌(chang)之弟徐(xu)(xu)世(shi)(shi)綱所(suo)藏趙孟頫《洞(dong)玉(yu)經》刻(ke)(ke)(ke)石(shi),共歷時(shi)五(wu)載。期(qi)間結識碑(bei)(bei)帖鑒定專家馬(ma)子云先生(sheng),相(xiang)(xiang)交甚厚,解放後馬(ma)子云回陜曾屢(lv)次專程探望(wang)先生(sheng)。民國十(shi)三年(西元(yuan)1924年)受書(shu)(shu)法家馮恕所(suo)邀(yao)繼續滯留於京,刻(ke)(ke)(ke)《蘊真堂法帖》、《纂懿流光錄》兩種,共計六十(shi)八(ba)(ba)(ba)石(shi)。又為(wei)馮氏(shi)所(suo)藏二百(bai)馀(yu)方端硯(yan)、歙(she)硯(yan),刻(ke)(ke)(ke)金(jin)文(wen)等(deng)文(wen)字於硯(yan)背之上(shang),以及鐫(juan)刻(ke)(ke)(ke)其他(ta)碑(bei)(bei)志,又逾七(qi)載之久。此後,相(xiang)(xiang)邀(yao)刻(ke)(ke)(ke)石(shi)者絡繹不絕,耐先生(sheng)思鄉心切,遂一一婉(wan)拒。民國十(shi)九年(西元(yuan)1930年)攜眷屬返回陜西,鄰西安關中書(shu)(shu)院(yuan)(yuan)置(zhi)宅安家,繼以鐫(juan)刻(ke)(ke)(ke)為(wei)業。曾為(wei)西安碑(bei)(bei)林(lin)博(bo)物舘、大慈恩寺、興教寺、驪山(shan)、華山(shan)、八(ba)(ba)(ba)仙庵等(deng)寺院(yuan)(yuan)名勝鐫(juan)刻(ke)(ke)(ke)石(shi)碑(bei)(bei)數(shu)十(shi)件;為(wei)宋伯(bo)魯、宋聯奎、于(yu)右任(ren)、賀伯(bo)箴、寇遐(xia)、茹(ru)欲(yu)立(li)等(deng)陜西書(shu)(shu)法家所(suo)書(shu)(shu)碑(bei)(bei)志刻(ke)(ke)(ke)石(shi)數(shu)十(shi)件。還曾受邀(yao)至(zhi)渭(wei)南、咸陽、商洛、榆林(lin)、漢中等(deng)地(di)刻(ke)(ke)(ke)石(shi),先後共刻(ke)(ke)(ke)碑(bei)(bei)碣墓(mu)志數(shu)百(bai)件,名噪三秦,上(shang)世(shi)(shi)紀五(wu)十(shi)年代後因年邁乃告封刀。
郭(guo)希安先(xian)生(sheng)精(jing)湛(zhan)之技藝(yi),不(bu)但深受馮恕(shu)、宋(song)(song)聯奎、于右任、宋(song)(song)伯魯、茹欲立、胡笠(li)僧、張伯英、張寒杉(shan)等書家的青睞,且贏(ying)得文(wen)人學者之好評。當(dang)時陜西或書法大家、文(wen)人雅士,或仕紳(shen)名流、寺觀(guan)僧道(dao),凡欲立石者首選郭(guo)氏奏(zou)刀。
民國(guo)十三年(nian)(nian)(西元1924年(nian)(nian))先生在京之(zhi)時,宋(song)聯奎(kui)為(wei)媒,同(tong)宋(song)氏(shi)領(ling)養女傭(yong)趙氏(shi)結為(wei)伉儷(li),共(gong)有二(er)子(zi)一女,孫子(zi)三人,孫女四人,去(qu)世(shi)(shi)前已有一曾孫女,四世(shi)(shi)同(tong)堂。先生一生為(wei)人善良(liang),處世(shi)(shi)本分,待人寬厚,憐貧惜弱,救困濟難(nan),同(tong)王尚璽、白廷(ting)錫等(deng)鐫(juan)刻名家(jia)亦和諧相(xiang)處。封(feng)刀之(zhi)年(nian)(nian),喜種花草,操持(chi)家(jia)事,安享天倫,終年(nian)(nian)91歲。
年代 碑刻名稱
民(min)國四年(西元1915年)《召伯(bo)甘棠圖》
民國六年(nian)(nian)(西(xi)元(yuan)1917年(nian)(nian))《張世(shi)英(ying)墓志》
《固(gu)本堂記并跋》
《大龍興寺(si)崇福法師塔銘(ming)民國題(ti)記(ji)》
《淑貞壙記》
民(min)國八年至民(min)國十二年(西元1919年-1923年)《徐(xu)世昌臨蘇(su)軾西樓(lou)帖》
《趙松雪洞玉經(jing)》
民(min)國十一年(nian)(西元1922年(nian))《纂(zuan)懿流光(guang)錄》
民(min)國十四年(nian)(nian)(西(xi)元1925年(nian)(nian))《俞杰暨妻史氏合葬(zang)志(zhi)》
民國(guo)十(shi)(shi)一年至民國(guo)十(shi)(shi)八年(西元1922年-1929年)《蘊真堂(tang)法帖》
《馮恕(shu)藏硯銘(ming)文》
民(min)國十(shi)九年(西元1930年)《澄觀(清涼)和尚塔記》
《法(fa)順(杜(du)順)和(he)尚塔記》
民國二十年(西元1931年)《重修(xiu)興教塔寺記碑》
民國二(er)十一年(西元1932年)《慈恩寺功(gong)德碑》
《重修慈恩寺紀念碑(bei)》
《陳養虛墓表》
民國二(er)十二(er)年(西元(yuan)1933年)《玄(xuan)奘(zhuang)法師像(xiang)并(bing)贊(zan)》
《圓測(ce)法師像并贊(zan)》
《窺基法師像(xiang)并贊》
《劉古愚墓表》
民國二(er)十三年(西元1934年)《重修慈恩塔(ta)院(yuan)記》
民國二十四年(西元1935年)《桑(sang)春榮家傳》
《趙(zhao)壽(shou)山母曹太夫人(ren)墓志銘》
民國二(er)十五年(nian)(西元1936年(nian))《趙端甫墓表》
《趙母曹(cao)太夫人墓表》
《周石笙墓志》
《頤源詩刻》
民國(guo)二十七年(西元(yuan)1938年)《重修(xiu)西京萬(wan)壽(shou)八仙宮碑記》
《于右任書正(zheng)氣歌》
《牛兆濂墓志》
民國二十(shi)八年(nian)(西元1939年(nian))《李(li)雨田墓表》
民國(guo)二十九年(西元1940年)《楊仁天(tian)墓志》
民國三十年(西(xi)元1941年)《朱子橋墓志(zhi)》
民國(guo)三十二年(西元1943年)《王陸一墓志》
《鄭(zheng)母(mu)陳太夫人墓表》
《無(wu)名英烈紀念(nian)碑(bei)》
民國三(san)十三(san)年(nian)(西元1944年(nian))《張定九(jiu)墓志》
民(min)國(guo)三十(shi)四年(西元1945年)《鄧尚賢墓志(zhi)》
《胡景翼墓志》
《趙次庭墓志》
民國三十五(wu)年(西元1946年)《韓仲魯紀念碑記》
民國三十(shi)六(liu)年(nian)(西元1947年(nian))《潘德丞暨德配(pei)張夫人墓志(zhi)》
《張(zhang)孟(meng)襄先生墓志銘(ming)》
民國三十七年(nian)(西元1948年(nian))《高戒忍居士紀念碑(bei)》
《楊明甫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