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an)縣興安(an)中學(xue)(xue)是興安(an)縣教(jiao)(jiao)育(yu)局主管的一所公辦(ban)高(gao)級中學(xue)(xue),是廣(guang)西(xi)壯(zhuang)族自治區示(shi)范性普通高(gao)中,是全(quan)國(guo)語文(wen)學(xue)(xue)習科學(xue)(xue)實(shi)驗(yan)學(xue)(xue)校(xiao),教(jiao)(jiao)育(yu)部重點(dian)課題(ti)專題(ti)項目(mu)實(shi)驗(yan)學(xue)(xue)校(xiao),誘(you)思(si)探究(jiu)(jiu)重點(dian)研(yan)(yan)究(jiu)(jiu)基地(di),廣(guang)西(xi)現代(dai)教(jiao)(jiao)育(yu)技術實(shi)驗(yan)學(xue)(xue)校(xiao),廣(guang)西(xi)教(jiao)(jiao)育(yu)科學(xue)(xue)研(yan)(yan)究(jiu)(jiu)所實(shi)驗(yan)高(gao)中,廣(guang)西(xi)中小學(xue)(xue)校(xiao)長、教(jiao)(jiao)師培訓研(yan)(yan)修基地(di)學(xue)(xue)校(xiao)。
1931年7月(yue),學(xue)(xue)校創辦,時(shi)為(wei)“興安縣立初級中(zhong)學(xue)(xue)”。1953年,學(xue)(xue)校改名為(wei)“興安縣興安中(zhong)學(xue)(xue)”。2004年1月(yue),學(xue)(xue)校被(bei)評為(wei)廣西壯(zhuang)族自(zi)治區(qu)示(shi)范性普(pu)通高中(zhong)。
截至2018年(nian)11月(yue),學(xue)校有(you)在職(zhi)教職(zhi)工(gong)159人(ren),其中(zhong)專任教師148人(ren),專任教師中(zhong)研(yan)究生學(xue)歷(li)7人(ren),本科(ke)學(xue)歷(li)141人(ren),特級教師4人(ren),中(zhong)學(xue)高級教師62人(ren),有(you)86人(ren)完成了碩(shuo)士或研(yan)究生課程的學(xue)習(xi)。
該校(xiao)(xiao)校(xiao)(xiao)徽外(wai)圍(wei)是(shi)學校(xiao)(xiao)中文名與(yu)英文名,中心是(shi)雄(xiong)鷹(ying)狀的紅(hong)色圖案與(yu)代表河(he)流的藍色圖案,最下(xia)方(fang)是(shi)建(jian)校(xiao)(xiao)時(shi)間。
校訓
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校風
豁達有志,文(wen)明上進
教風
博學善導,奉獻愛生
學風
勤學精思,創新有(you)為(wei)
學生社團
學(xue)(xue)校成立(li)了學(xue)(xue)生(sheng)籃球隊(dui)、合唱團(tuan)、管樂隊(dui)、學(xue)(xue)生(sheng)電視臺(tai)、文學(xue)(xue)社、科普(pu)活動小組(zu)等學(xue)(xue)生(sheng)社團(tuan)。
學生活動
學校有田徑運動(dong)會、校園科(ke)技文(wen)化藝術節(jie)、防空疏(shu)散隱蔽、防災避險(xian)演(yan)練、育苗植樹(shu)、安全(quan)教育活動(dong)、消防安全(quan)知識培訓
民國(guo)20年(nian)(1931年(nian))7月,學校創辦,校舍(she)是借用(yong)當(dang)時(shi)的舊漓江(jiang)書院,校名(ming)為“興安縣(xian)立初級中學”,開始招收初中一個班,學生49人。
民國(guo)21年(nian)(1932年(nian)),遷到(dao)城臺(tai)嶺新建的校(xiao)舍,招收初(chu)中新生1個班60人。同年(nian),興安縣高級小(xiao)學(xue)、明(ming)倫國(guo)民學(xue)校(xiao)、縣第(di)一高小(xiao)與(yu)第(di)一初(chu)小(xiao)合并(bing)隸屬(shu)興安中學(xue),名為“興安中學(xue)實驗小(xiao)學(xue)”。同年(nian)8月,招收簡易師范1個班48人。
民國26年(1937年),興安中學實(shi)驗小(xiao)學從(cong)該校分離。
民國27年(1938年)12月,因日軍(jun)空(kong)襲被迫遷往縣屬西安鄉中心(xin)校(xiao)。
民國30年(1941年)春,遷回城(cheng)臺(tai)嶺。解放前(qian),共辦簡師3個(ge)班(ban)全部畢業(ye);辦初中33個(ge)班(ban),畢業(ye)26個(ge)班(ban),共計(ji)666人。
1953年辦有15個班,其中(zhong)高中(zhong)2個班,成為興安(an)縣(xian)第一(yi)所完(wan)全中(zhong)學,并開始在全州、灌陽、資(zi)源、靈川(chuan)等縣(xian)招收高中(zhong)生。
1958年,興安中學辦起了硫酸(suan)廠(chang)(chang)、機(ji)械廠(chang)(chang)、肥皂廠(chang)(chang)、磚(zhuan)瓦廠(chang)(chang)、野生植(zhi)物(wu)提煉(lian)廠(chang)(chang);辦農場(chang)1個(ge),種水稻11畝(mu),種旱地作物(wu)150畝(mu);辦豬(zhu)場(chang)1個(ge),養豬(zhu)75頭,廠(chang)(chang)場(chang)產(chan)值1.3萬元。
1959年,學(xue)校校辦工廠停辦。
1960-1963年,學(xue)校學(xue)習“南(nan)泥灣精神”開展大(da)生產運動,大(da)操場種了(le)蔬菜。
1966年-1967年,學校停止招(zhao)生。
1968年10月,工人(ren)宣傳隊進駐學校,停止招(zhao)收初中(zhong)生,只在縣(xian)內招(zhao)收高中(zhong)生7個班。
1968年12月底,嚴關(guan)教(jiao)育會(hui)議后,興(xing)安中學(xue)(xue)被(bei)解散(san),學(xue)(xue)生回各(ge)公(gong)社(she)就地讀(du)書,教(jiao)師多數被(bei)借到建筑(zhu)公(gong)司、機(ji)械廠“五(wu)·七”學(xue)(xue)校(xiao)任教(jiao);校(xiao)舍(she)被(bei)興(xing)安鎮小、機(ji)械廠、酒廠“五(wu)·七”學(xue)(xue)校(xiao)占用。
1972年(nian),恢復(fu)興安中學,逐(zhu)步恢復(fu)各種教學規章制(zhi)度。
1977年(nian),興安中(zhong)(zhong)學恢(hui)復初中(zhong)(zhong)三年(nian)、高中(zhong)(zhong)三年(nian)。
1978年(nian),在高(gao)三年(nian)級實行文理分科,當年(nian)被錄取(qu)大、中專(zhuan)生15人,其中大專(zhuan)7人。
1979年,學校平(ping)反冤、假、錯(cuo)案(an),18位教師重新回(hui)到興安中(zhong)學任教。
1993年,學校被確定為首批建好(hao)的區(qu)級示范學校。
1998年6月,通過廣西壯(zhuang)族(zu)自治區檢查組的考(kao)評(ping),成為“全(quan)區中小學示(shi)范(fan)學校建設裝備達標學校”繼而又被確定為全(quan)區“現代教(jiao)育技(ji)術實驗學校”“科(ke)技(ji)教(jiao)育示(shi)范(fan)學校”和“計(ji)算機網絡建設實驗學校”。
2001年7月,學校被自治(zhi)區(qu)教育廳確定為自治(zhi)區(qu)示范性普(pu)通高中第(di)一批立項建設(she)學校。
2004年1月,學校被評為廣西(xi)壯族自治(zhi)區示范(fan)性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