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cheng)瑤族自(zi)治縣(xian)恭城(cheng)中學是(shi)恭城(cheng)瑤族自(zi)治縣(xian)教育局(ju)主管的一所公辦高級中學,是(shi)廣西壯(zhuang)族自(zi)治區示范性(xing)普通高中,是(shi)中國(guo)師德建設示范基地,是(shi)廣西田徑、足球(qiu)傳(chuan)統項目學校。
1938年,學(xue)校(xiao)(xiao)創辦,時稱“恭城縣立(li)國民(min)中(zhong)學(xue)”。1944年,改為普(pu)通中(zhong)學(xue),易(yi)名(ming)為“恭城縣立(li)初(chu)級中(zhong)學(xue)”。1958年,始(shi)設高(gao)(gao)(gao)中(zhong)班(ban),發展為完全中(zhong)學(xue)。1964年,因(yin)師資不足(zu)撤(che)恭城中(zhong)學(xue)高(gao)(gao)(gao)中(zhong)班(ban),學(xue)生(sheng)轉到(dao)平樂縣平樂中(zhong)學(xue)就讀。2000年,因(yin)創建示范性(xing)高(gao)(gao)(gao)中(zhong)而撤(che)銷(xiao)初(chu)中(zhong)部。2003年,學(xue)校(xiao)(xiao)被(bei)評為廣西壯族自(zi)治區(qu)示范性(xing)普(pu)通高(gao)(gao)(gao)中(zhong)。
截(jie)至(zhi)2016年3月,學校共(gong)有專(zhuan)任教(jiao)師(shi)149人,其中高級教(jiao)師(shi)75人,研究生(sheng)以上學歷(li)20人,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優(you)秀教(jiao)師(shi)共(gong)27人,市、縣級學科帶頭、教(jiao)學能(neng)手37人。
校訓
篤志(zhi)博(bo)學、質樸方正、嚴謹求實、團結奮進(jin)
社團名單
該校有數學、物理、化(hua)學、生物、計算機、天(tian)文、航模、攝影、書法繪畫(hua)等興趣(qu)小組,舞蹈隊(dui)(dui)、管樂隊(dui)(dui)、合唱團等社團。
該(gai)校有(you)中(zhong)英(ying)文(wen)手(shou)抄報、藝(yi)術節、歌詠晚會(hui)、革命(ming)歌曲演(yan)(yan)唱、文(wen)藝(yi)演(yan)(yan)出、演(yan)(yan)講、朗(lang)誦、社會(hui)調查、演(yan)(yan)講比賽(sai)、花卉盆景制作(zuo)、社會(hui)調查、師生運動(dong)會(hui)、科技運動(dong)會(hui)、班級球賽(sai)、拔河(he)以及踩(cai)高蹺等少數民族傳統(tong)體育(yu)比賽(sai)等活動(dong)。
王亞妮(ni):郵票(piao)設計者,曾獲(huo)美國(guo)迪(di)斯尼米老鼠金(jin)像獎,國(guo)畫作品曾在美國(guo)、德國(guo)、日(ri)本及臺灣地(di)區展(zhan)出(chu)。
民國27年(1938年)3月(yue)24日,學校創辦(ban),時稱“恭城縣立國民中(zhong)學”,學制兩年,招收學生(sheng)兩班(ban)共100人,初(chu)期(qi)借城廂鎮(zhen)中(zhong)心校上課。
民(min)國(guo)29年(1940年)秋,學校(xiao)遷燕(yan)巖山麓新(xin)校(xiao)舍,次年招普通初中班,學制3年。
民國35年(1944年),改(gai)為普通中學,易名為“恭城(cheng)縣立初級中學”,次年增招簡(jian)師(shi)訓練班(ban)2班(ban)。
民國(guo)37年(nian)(1946年(nian)),在縣城公共體育場建(jian)新(xin)校舍(即現址),用房面(mian)積1960平方米,1949年(nian)遷入(ru)。
1956年,學(xue)校成立黨支部(bu)。同年,學(xue)校在(zai)校園中建立測候站,動物飼養場及植(zhi)物實驗園地(di)。
1958年(nian),始(shi)設高中班,發(fa)展為完全中學。
1962年,學(xue)校(xiao)結合(he)茶江大橋的勞動任務,在工地(di)組織政治(zhi)、語文、數學(xue)、物理、化學(xue)、歷史、地(di)理等科(ke)的大型綜合(he)現場課。
1964年,因師資不足撤(che)恭城(cheng)中學(xue)高中班,學(xue)生轉到平樂縣平樂中學(xue)就讀。
1973年,恭城中學在鵝山弄農場設(she)分校,并在虎尾(wei)村建立勞(lao)動(dong)基地。
1973年(nian),城始辦(ban)青(qing)少年(nian)業(ye)余體(ti)校,學習(xi)期限兩(liang)年(nian),設(she)田徑、籃球(qiu)、足球(qiu)3個班。
1978年,學(xue)校(xiao)恢復“三(san)·三(san)制”(初、高中各三(san)年),使(shi)用全國統編教材。同(tong)年,學(xue)校(xiao)確定為恭(gong)城瑤族自治縣重點學(xue)校(xiao)。
1979年,恭城(cheng)中(zhong)(zhong)學開(kai)辦教(jiao)具廠,生產斜面(mian)小車、摩(mo)擦計、米尺、試管夾、漏斗架等(deng)。到1983年,該(gai)校勤(qin)工儉(jian)學年產值保持(chi)7至8萬元(yuan),按學生人數計,人均(jun)純(chun)收入35元(yuan)。同年,增設(she)武(wu)術班,由縣體委(wei)3名專職教(jiao)練(lian)(lian)和恭城(cheng)中(zhong)(zhong)學、恭城(cheng)鎮小13名兼職教(jiao)練(lian)(lian)任教(jiao),每天(tian)利(li)用早操和課外活動進行訓(xun)練(lian)(lian)。
2000年(nian),因創建(jian)示(shi)范性(xing)高中而撤銷初中部。
2003年,學校被評為廣西壯族(zu)自治(zhi)區示范(fan)性普通高中(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