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zhan)分(fen)類
登錄 |    
陳灝珠
0 票數:0 #醫生#
陳灝珠,1924年11月6日出生于香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縣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科教授,心血管病內科專家。其在2017年度“國之名醫”大型評選活動獲獎醫師。陳灝珠是我國心血管病介入性診治的奠基人之一,堪稱內科十大名醫之一。他開創性地使用了“心肌梗死”這一病名,并且完成了三個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首例”:安置埋藏式心臟起搏器、施行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以及血管腔內超聲檢查。10月30日凌晨3點09分,中國工程院院士、“當代心臟病學之父”陳灝珠院士逝世,享年96歲。
  • 中文名: 陳(chen)灝珠
  • 出生日期: 1924年11月6日
  • 性別:
  • 國籍: 中國(guo)
  • 民族: 漢族(zu)
  • 籍貫: 廣東(dong)省江門市(shi)新會(hui)區
  • 出生地: 香(xiang)港(gang)
  • 畢業院校: 前國立中正(zheng)醫學院
  • 去世日期: 2020年(nian)10月30日
  • 職業職位: 教育科研(yan)工作者
  • 主要成就: 中國工程院院士(1997年)
詳細(xi)介紹 PROFILE +

人物簡介

陳灝珠,男,漢(han)族,1924年11月6日出(chu)生于香港,廣(guang)東省江門市新會縣人,中(zhong)國(guo)工(gong)程院(yuan)(yuan)院(yuan)(yuan)士(shi),內科心血管病專(zhuan)家,上海(hai)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譽所長(chang),復旦大學附(fu)屬中(zhong)山醫院(yuan)(yuan)內科教授(shou)、博(bo)士(shi)生導師。

陳灝珠主要從事內科(ke)領域特(te)別是心血(xue)管(guan)病的臨床方面的研(yan)究工作。

主要經歷

1924年11月6日,陳灝(hao)珠出生于(yu)香港,廣東省(sheng)新會(hui)(今江門(men)市新會(hui)區)人。

1943年(nian)9月(yue)—1949年(nian)6月(yue),在前國立中正醫學(xue)院醫學(xue)專(zhuan)業學(xue)習,畢業后獲(huo)得(de)學(xue)士(shi)學(xue)位。

1949年7月(yue)—1957年1月(yue),在上海第一(yi)醫學(xue)院(即復旦大學(xue)上海醫學(xue)院)工作。

1957年,到北京協(xie)和(he)醫(yi)學院心腎科進(jin)修。 ?

1957年1月(yue)(yue)—1972年1月(yue)(yue),在(zai)上(shang)海第一(yi)醫學院工作。

1972年(nian)(nian)1月—1978年(nian)(nian)1月,擔任上海第一醫學(xue)院附屬中(zhong)山醫院心內科主任。

1978年(nian)1月—1980年(nian)1月,在上海(hai)第(di)一醫學(xue)院(yuan)工(gong)作。

1978年1月(yue)—1984年1月(yue),擔任上(shang)海(hai)市心血管(guan)病研究所副所長。

1984年1月,擔(dan)任上海市心(xin)血管病研究所(suo)所(suo)長。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cheng)院(yuan)院(yuan)士(醫藥衛生(sheng)學(xue)部)。

主要作品

1964年《默克老(lao)年病(bing)手冊(ce)》

2000年(nian)1月《心臟病學(xue)》

1998年12月(yue)《實(shi)用(yong)內科(ke)學(xue)下(xia)冊》

2017年11月《實用內科學(第15版)》

《Braunwald心臟病學·心血管內科學教科書(上、下冊)》

2014年7月《海河心臟病(bing)學理論與臨床(chuang)2014》

2013年(nian)9月(yue)《實(shi)用內科學(第14版(ban))》

2009年9月《實用內(nei)科學(第13版(ban))》

2008年《心臟急重(zhong)癥(zheng)監護治療學》

2007年《實(shi)用心臟(zang)病學》

2005年8月《專家解答心肌(ji)梗死》

2005年(nian)5月《實用內科學(第(di)12版(ban))》

2005年《實用內科學》

2003年《高血(xue)壓(ya)與相關疾病》

2003年《心血管病診斷治(zhi)療學(xue)》

2000年《心血管(guan)病學新(xin)理論與(yu)新(xin)技術》

1996年《心血管病(bing)鑒(jian)別(bie)診斷學》

1996年《內科學(xue)》

1982年《中國醫學百科全書-心臟(zang)病學》

1980年《心臟導管術(shu)的臨(lin)床應用》

1979年《臨床心(xin)電圖幻燈片及說明(ming)書》

貢獻影響

成立基金

2007年(nian),在(zai)女兒陳(chen)蕓、夫人(ren)韓(han)慧(hui)華的(de)共同(tong)支持下(xia),陳(chen)灝(hao)珠向復(fu)旦(dan)大學(xue)(xue)教育發展基金(jin)會捐資100萬成立“復(fu)旦(dan)大學(xue)(xue)陳(chen)灝(hao)珠醫(yi)學(xue)(xue)獎助(zhu)學(xue)(xue)基金(jin)”,為了幫助(zhu)更(geng)多(duo)醫(yi)學(xue)(xue)生(sheng)和青年(nian)醫(yi)務人(ren)員成才(cai),陳(chen)灝(hao)珠于2014年(nian)把基金(jin)更(geng)名為“復(fu)旦(dan)大學(xue)(xue)陳(chen)灝(hao)珠院(yuan)士(shi)醫(yi)學(xue)(xue)人(ren)才(cai)培養基金(jin)”,動員更(geng)多(duo)愛心人(ren)士(shi)參與。基金(jin)下(xia)設“生(sheng)命之花”項(xiang)目(mu),主要支持西(xi)部地(di)區醫(yi)學(xue)(xue)人(ren)才(cai)培養,開展西(xi)部地(di)區醫(yi)療精(jing)準(zhun)扶貧;并(bing)于2017年(nian)8月啟動首個(ge)救助(zhu)計劃(hua)——“心·肝(gan)寶貝(bei)”計劃(hua),分別(bie)由葛均(jun)波(bo)院(yuan)士(shi)和樊嘉(jia)教授(shou)團隊為來自云南的(de)貧困患者實施手(shou)術。

社會任職

陳(chen)灝珠兼(jian)任上海(hai)市(shi)政協第(di)五屆(jie)(jie)委(wei)員(yuan)(yuan)(yuan)(yuan)(1978年(nian)(nian)(nian)1月(yue)(yue)(yue)—1983年(nian)(nian)(nian)1月(yue)(yue)(yue)),上海(hai)市(shi)政協第(di)六屆(jie)(jie)常(chang)務委(wei)員(yuan)(yuan)(yuan)(yuan)(1983年(nian)(nian)(nian)1月(yue)(yue)(yue)—1988年(nian)(nian)(nian)1月(yue)(yue)(yue)),第(di)七屆(jie)(jie)全(quan)國政協常(chang)委(wei)(1988年(nian)(nian)(nian)4月(yue)(yue)(yue)—1993年(nian)(nian)(nian)3月(yue)(yue)(yue)),上海(hai)市(shi)政協第(di)七、八、九(jiu)屆(jie)(jie)副(fu)主席(1989年(nian)(nian)(nian)1月(yue)(yue)(yue)—2003年(nian)(nian)(nian)1月(yue)(yue)(yue)),第(di)八、九(jiu)屆(jie)(jie)全(quan)國政協委(wei)員(yuan)(yuan)(yuan)(yuan)(1993年(nian)(nian)(nian)3月(yue)(yue)(yue)—2003年(nian)(nian)(nian)3月(yue)(yue)(yue)),復旦大(da)學附屬中山醫(yi)院專(zhuan)(zhuan)家(jia)(jia),總后勤部科(ke)學技術委(wei)員(yuan)(yuan)(yuan)(yuan)會副(fu)主任,《中國臨床神經(jing)科(ke)學》《微侵襲神經(jing)外(wai)科(ke)雜志》等副(fu)主編,中華醫(yi)學會副(fu)會長(chang),《中華醫(yi)學》副(fu)總編輯(ji),世界(jie)衛生(sheng)組織心(xin)血管病專(zhuan)(zhuan)家(jia)(jia)咨詢(xun)委(wei)員(yuan)(yuan)(yuan)(yuan)會委(wei)員(yuan)(yuan)(yuan)(yuan)。

獲獎記錄

2009年(nian)上海(hai)市科學技術進(jin)步獎

2007年血管內超(chao)聲(sheng)和(he)多普勒(le)技(ji)術在冠狀動脈疾病診治中的應用(yong)研究國(guo)家科學(xue)技(ji)術進步二等獎

2005年超聲(sheng)新技(ji)術評價(jia)心臟立體結(jie)構(gou)、節(jie)段及(ji)綜合功(gong)能的研究和應用(yong)上海(hai)市醫學(xue)科技(ji)三等獎

2005年中國人群(qun)心(xin)(xin)血(xue)管病(bing)危險因素和10年心(xin)(xin)血(xue)管病(bing)發(fa)病(bing)危險的前瞻(zhan)性隊列研究(jiu)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jiang)

2004年上(shang)海地區人(ren)群血(xue)脂水(shui)平和(he)住院心臟(zang)病(bing)病(bing)種構成(cheng)的長期趨勢上(shang)海市科學(xue)技術進步三等(deng)獎

2004年(nian)心肌橋的基礎研究及在缺(que)血性心臟(zang)病診(zhen)治中的作用中國高(gao)校(xiao)科學技(ji)術進(jin)步(bu)二等獎

2003年上海地區(qu)人群血脂水平(ping)和住(zhu)院心(xin)臟(zang)病病種構成的長期趨(qu)勢上海市醫學科技三等獎

1998年(nian)《內科(ke)學(第四版)》衛生部科(ke)技成(cheng)果(guo)二等(deng)獎(jiang)

1998年(nian)《實用(yong)內科學第九版》國(guo)家科學技(ji)術進步二(er)等(deng)獎(jiang)

1996年《實用內科學第(di)九版》衛(wei)生(sheng)部科技成果一等獎(jiang)

1988年(nian)簡便、快(kuai)速測定高密度(du)脂蛋白亞組分膽(dan)固醇的方(fang)法上海市(shi)科學技(ji)術進步三(san)等獎

1984年褐藻(zao)淀粉酯鈉研究廣東省科技進(jin)步(bu)二等獎

1983年上海縣衛生服務(wu)研究衛生部科技成果一等獎(jiang)

1978年血(xue)(xue)(xue)液流變學(xue)、微循環(huan)、血(xue)(xue)(xue)流動力(li)學(xue)與血(xue)(xue)(xue)瘀(yu)本(ben)質及活血(xue)(xue)(xue)化(hua)瘀(yu)原理的(de)研究(jiu)全(quan)國科學(xue)大會獎

1977年丹參治療冠心病等的研究上海市(shi)重大科技成(cheng)果(guo)獎

2002年《臨床(chuang)藥理學(xue)(第二版(ban))》全國(guo)高等學(xue)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1997年《內科(ke)學(第四版(ban))》上海市高(gao)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1996年《內(nei)科學(xue)(第三版)》全國高等學(xue)校優秀教(jiao)材二等獎

1993年《人體生理學(第二版)》全(quan)國(guo)優秀(xiu)科技(ji)圖書(shu)一等獎

人物評價

陳灝珠院士(shi)是(shi)中國(guo)著(zhu)名的心(xin)血管(guan)病(bing)(bing)(bing)學家和醫學教育家,是(shi)中國(guo)心(xin)血管(guan)病(bing)(bing)(bing)介入性診治法的的主要奠基人(ren),也(ye)是(shi)中國(guo)首位當選為中國(guo)工(gong)程院院士(shi)的心(xin)血管(guan)病(bing)(bing)(bing)內科專(zhuan)家,在65年(nian)的臨床醫療、教學和科研(yan)工(gong)作中,他精研(yan)醫術、妙手回(hui)春;為人(ren)師表、桃(tao)李滿園;刻苦鉆(zhan)研(yan),碩果累(lei)累(lei),為中國(guo)心(xin)血管(guan)病(bing)(bing)(bing)學科的發展做(zuo)出了(le)卓越(yue)貢獻。(第(di)十二屆全國(guo)人(ren)大常委會(hui)副委員長(chang)、農工(gong)黨中央主席陳竺評)

陳(chen)灝(hao)珠院士是中(zhong)(zhong)國(guo)著名的心(xin)臟病學(xue)家,中(zhong)(zhong)國(guo)心(xin)血管病介入性(xing)診斷和治療的奠基人之一(yi)。(中(zhong)(zhong)國(guo)科學(xue)院評)

陳灝珠在醫(yi)學(xue)(xue)上不斷攀登、不斷追求,他的人生際遇、個人發(fa)展與祖國(guo)(guo)時代(dai)變遷相互交(jiao)織(zhi),既代(dai)表了中(zhong)國(guo)(guo)醫(yi)學(xue)(xue)事業的探索、進步(bu)與成就,也折射出了中(zhong)國(guo)(guo)改革發(fa)展的跌宕(dang)起伏。(復(fu)旦大學(xue)(xue)黨(dang)委副書記(ji)、上海醫(yi)學(xue)(xue)院黨(dang)委書記(ji)袁正宏評)

作為中國(guo)心血管病研究的(de)先行者,陳灝(hao)珠70余載在醫路上。(新華社客(ke)戶端評(ping))

陳灝珠(zhu)以(yi)精深淵博的(de)(de)(de)知(zhi)識、深入淺(qian)出(chu)的(de)(de)(de)講授、嚴謹耐心的(de)(de)(de)教導、循(xun)循(xun)善誘的(de)(de)(de)態度、平易近(jin)人的(de)(de)(de)關(guan)懷,引導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學(xue)(xue)子繼承前(qian)輩求實、嚴謹、奉獻的(de)(de)(de)精神(shen),步入救死扶傷的(de)(de)(de)神(shen)圣殿(dian)堂,不斷為中(zhong)(zhong)國(guo)醫學(xue)(xue)健康事業的(de)(de)(de)發展作出(chu)貢(gong)獻。(《中(zhong)(zhong)國(guo)科(ke)學(xue)(xue)報》評)

詞條所在榜單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冊(ce)用(yong)戶提供信(xin)(xin)息(xi)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ji)上傳(chuan)(chuan)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ce)用(yong)戶自(zi)主(zhu)發(fa)布上傳(chuan)(chuan),不代(dai)表本站(zhan)觀點,版權(qua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qin)權(quan)、虛假信(xin)(xin)息(xi)、錯(cuo)誤信(xin)(xin)息(xi)或任(ren)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shi)間刪除或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息(xi)的(de)知識產(chan)權歸網(wang)站方所有(包括(kuo)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商(shang)標權、為用戶(hu)提供的(de)商(shang)業信息(xi)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xi)或(huo)使用。
提交說(shuo)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44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12990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571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