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真(1956年(nian)(nian)6月22日(ri)-2015年(nian)(nian)4月26日(ri)),男,1956年(nian)(nian)6月22日(ri)生于北(bei)京,祖籍(ji)福建廈門。當代(dai)詩(shi)人(ren)、書(shu)畫家。
1982年畢業于暨南大學中(zhong)文系。1984年發(fa)表第一(yi)首(shou)比較有影(ying)響的詩《我(wo)微笑著走向生(sheng)活》。1985年起將業余時間集(ji)中(zhong)于詩歌創作,期間一(yi)首(shou)打油詩《學校一(yi)天》刊(kan)登在《中(zhong)國青(qing)年報》上。1990年開始,汪國真擔任(ren)《遼寧青(qing)年》、《中(zhong)國青(qing)年》、《女友》的專欄(lan)撰稿人,掀(xian)起一(yi)股“汪國真熱(re)”。
2015年(nian)4月26日(ri)凌晨兩點十分(fen),汪國真去世,享年(nian)59歲。4月30日(ri),遺體(ti)告(gao)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guan)舉行。
1956年6月22日(ri)出生于(yu)北京,中(zhong)學畢業以后進入北京第(di)三(san)光學儀器廠(chang)當工(gong)人。
1982年畢(bi)業于暨南大學中文系。在(zai)學校時,喜(xi)歡讀寫詩(shi)歌。
1984年(nian)(nian),在(zai)湖南雜志《年(nian)(nian)輕人》第(di)10期上發(fa)表(biao)第(di)一(yi)首比較有(you)影響(xiang)的(de)詩《我(wo)微笑著走向生活》,后經《青(qing)年(nian)(nian)博覽》、《青(qing)年(nian)(nian)文(wen)摘》先后轉載(zai)。
1985年起,將業余時(shi)間集(ji)中(zhong)(zhong)于(yu)詩(shi)歌(ge)創作(zuo),期間一(yi)首打油詩(shi)《學校一(yi)天》刊(kan)登在(zai)(zai)《中(zhong)(zhong)國(guo)(guo)青年報(bao)》上。畢業后(hou),分配在(zai)(zai)中(zhong)(zhong)國(guo)(guo)藝術研(yan)究院,后(hou)任《中(zhong)(zhong)國(guo)(guo)文藝年鑒》編輯部副主任,中(zhong)(zhong)華(hua)書畫名家研(yan)究院顧問。
1990年(nian)(nian)開(kai)始,汪國真擔任《遼寧青(qing)年(nian)(nian)》、《中(zhong)國青(qing)年(nian)(nian)》、《女(nv)友》的(de)專欄撰(zhuan)稿人。
1990年4月20日,汪國真的第一部詩集(ji)《年輕的潮》交稿,5月21日由北(bei)京學苑出版(ban)社出版(ban)。
1991年春,上海(hai)《文學報》發(fa)表特(te)寫文章《美的征服(fu),始于“手抄(chao)本”》報導(dao)汪國真(zhen)的情況,這是他(ta)首次被完整(zheng)介紹到(dao)上海(hai)。
2005年始,他的書(shu)法(fa)作品(pin)作為中(zhong)央領(ling)導同志出訪的禮品(pin),贈送外國政黨和國家領(ling)導人。至今擔任中(zhong)國藝術(shu)研究院文學藝術(shu)創作中(zhong)心主(zhu)任。
2015年4月26日凌晨兩點十分去世,享年59歲(sui)。
2015年4月(yue)30日,詩人(ren)汪國真(zhen)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ju)行,其生前(qian)好友及粉絲前(qian)往送行。殯儀館門(men)前(qian)的臺階及其道路兩側,擺滿了各界(jie)人(ren)士送來的花圈,現場的屏幕(mu)也循環播放著汪國真(zhen)生前(qian)的點點滴滴。
《熱愛生命》《如果生活不夠(gou)慷(kang)慨》《我微笑(xiao)著走向生活》《倘若才華得不到(dao)承認》
《假如你不夠快(kuai)樂》《跨(kua)越自己》《擋不住(zhu)的青春》《只要明天還在》
《山高路遠》《旅(lv)程》《走向(xiang)遠方》《青春在路上——汪國(guo)真新詩精(jing)選(xuan)》
汪國真的詩(shi)歌,在主(zhu)題上(shang)積極向上(shang)、昂揚而又超脫(tuo)。作品的一個(ge)特征經常是提出(chu)問題,而這問題是每一個(ge)人生(sheng)活(huo)中常常會遇到的,其(qi)著眼點是生(sheng)活(huo)的導(dao)向實踐,并(bing)從中略加深化(hua),拿出(chu)一些人所共知的哲(zhe)理。
在當代從(cong)詩(shi)(shi)人華麗(li)轉身(shen)成為書(shu)畫(hua)家、作(zuo)曲家,在詩(shi)(shi)歌(ge)、書(shu)畫(hua)甚至還有(you)音樂作(zuo)曲等各個領域均(jun)游(you)刃(ren)有(you)余、得心(xin)應(ying)手并(bing)創出(chu)自(zi)己風格和特色,汪國真是引人注目的(de)(de),也是最(zui)成功的(de)(de)。汪國真是現在的(de)(de)詩(shi)(shi)歌(ge)有(you)點被邊緣化,而改變(bian)這種狀態最(zui)好(hao)的(de)(de)方(fang)式就是創作(zuo)更多優秀的(de)(de)詩(shi)(shi)歌(ge),他還寄(ji)語(yu)年輕詩(shi)(shi)歌(ge)創作(zuo)者深入生活、觀察生活,不斷積累(lei)進步。(新浪娛樂評)
汪國真詩歌的(de)盛行,是(shi)20世紀90年代(dai)給人留下最深印象(xiang)的(de)文(wen)化現象(xiang)之一。(北方網評)
汪國真的(de)詩歌自(zi)1990年(nian)(nian)至今(jin)一(yi)直備受青年(nian)(nian)讀者青睞(lai),20年(nian)(nian)來,汪國真的(de)詩集(ji)一(yi)直暢(chang)銷不(bu)衰,盜版不(bu)斷,并形成獨特的(de)“汪國真現象”,可謂中國詩歌界(jie)乃至中國出版界(jie)的(de)一(yi)個文化奇跡(ji)。(中國作家網評(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