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li)蘭娟,女(nv),1947年9月13日出生(sheng)(sheng)于浙(zhe)江紹(shao)興,感染病(bing)(傳(chuan)染病(bing))學(xue)家(jia)、中國(guo)人工(gong)肝開拓者(zhe)、國(guo)家(jia)傳(chuan)染病(bing)重點學(xue)科(ke)帶(dai)頭人,中國(guo)工(gong)程院(yuan)院(yuan)士,浙(zhe)江大(da)學(xue)醫學(xue)部教授、博士生(sheng)(sheng)導師,浙(zhe)江大(da)學(xue)附屬第(di)一醫院(yuan)主(zhu)任(ren)醫師、傳(chuan)染病(bing)診(zhen)治國(guo)家(jia)重點實驗(yan)室主(zhu)任(ren)、國(guo)家(jia)衛健委高級別專家(jia)組成(cheng)員(yuan),國(guo)家(jia)健康科(ke)普(pu)專家(jia)庫第(di)一批成(cheng)員(yuan)。
李蘭娟主要從(cong)事傳染(ran)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擅長(chang)各類肝炎(yan)、感(gan)染(ran)性(xing)疾病、新發突發傳染(ran)病診治,尤(you)其是肝衰(shuai)竭、病毒性(xing)肝炎(yan)、肝病微(wei)生態研究 。
1947年9月13日,李蘭娟出生于浙(zhe)江(jiang)省紹興縣夏履(lv)鎮夏履(lv)橋村。
1960年7月,李蘭(lan)娟從紹興夏履中心小學畢業后,被保送(song)到紹興三中。
1963年,李蘭娟被浙(zhe)江省杭州市第一中(zhong)學(xue)(現浙(zhe)江省杭州高(gao)級(ji)中(zhong)學(xue))錄取(qu)。高(gao)中(zhong)畢業后,她回到(dao)夏履(lv)鎮做教師,并在省中(zhong)醫(yi)院學(xue)了針(zhen)灸。之(zhi)后,大(da)隊籌辦農(nong)村合作醫(yi)療,大(da)隊支部(bu)書記請她去做赤腳醫(yi)生,李蘭娟的從醫(yi)之(zhi)路從此開啟。
1970年,李蘭娟被大隊推薦到(dao)浙(zhe)江醫(yi)科(ke)大學(xue)(xue)學(xue)(xue)習。
1972年4月,在校期間(jian)的(de)李蘭娟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3年(nian)6月,李蘭娟從浙江(jiang)醫科大學畢(bi)業后,在浙江(jiang)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擔任主治(zhi)醫師(至1993年(nian)10月)。
1974年9月—1975年6月,李蘭娟在浙江醫(yi)科大(da)學(xue)基礎醫(yi)學(xue)系學(xue)習(xi)。
1983年9月—1984年1月,李蘭娟在浙江省衛(wei)生(sheng)英語進修(xiu)學校(xiao)英語口語班學習。
1984年8月,李蘭(lan)娟(juan)在中(zhong)國(guo)丹麥培(pei)訓(xun)中(zhong)心學習了兩個月的微(wei)生物學。
1986年,李蘭娟申(shen)請到了人(ren)工(gong)肝(gan)治療重型肝(gan)炎(yan)的青年科研基金,開(kai)始進行(xing)人(ren)工(gong)肝(gan)技術的研究。
1993年10月—1996年10月,李(li)蘭娟(juan)擔任浙(zhe)江醫科大(da)學附屬(shu)第(di)一醫院副院長。
1996年10月,李蘭(lan)娟擔(dan)任浙(zhe)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教(jiao)授(shou)。
1996年11月—2002年6月,擔任衛生部傳(chuan)染病重點實驗室(shi)副主任。
1998年3月—2008年3月,李蘭娟擔任浙江(jiang)省(sheng)衛生廳廳長(chang)、黨組書記。
2002年6月(yue)—2007年6月(yue),李蘭娟擔任(ren)衛生部傳染病(bing)重點實驗室主任(ren)。
2002年,擔(dan)任肝衰竭與人(ren)(ren)工肝學(xue)組組長,主持制定了中國《人(ren)(ren)工肝支(zhi)持系統的治療指南(nan)》。
2003年,在抗擊“非典”的工作中,李(li)蘭娟對浙江省“非典”防治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創新性措施。
2005年,李蘭娟當(dang)選中國工程院院士(shi),隸(li)屬(shu)于醫(yi)藥(yao)衛生學部(感染(ran)性疾病(bing)與傳(chuan)染(ran)病(bing)學)。
2014年,獲(huo)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xue)與(yu)技術(shu)進步獎;
2016年,獲得第十一屆光(guang)華工程(cheng)科技獎。
2018年1月(yue),李蘭娟團(tuan)隊獲2017度(du)國家(jia)科學技術進(jin)步(bu)獎特等獎。
2020年2月11日,李蘭娟院士進入湖北省人民(min)醫院東院區ICU,分析了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并給出(chu)治療(liao)方案。她的防護服上,寫有(you)“武漢加油”幾個(ge)大(da)字(zi)。
2020年3月31日,浙江省援鄂(e)重癥(zheng)新冠肺炎李蘭(lan)娟院士醫(yi)療隊凱;4月,擔任溫州醫(yi)科大學病毒研(yan)究院學術(shu)委員會主席。
2018.08《本(ben)科臨床(chuang)傳(chuan)染病學配增值第9版》李蘭(lan)娟,任紅北(bei)京:人(ren)民衛生(sheng)出版社
2018.08《傳染病學第9版(ban)人(ren)衛版(ban)》李蘭娟北京(jing):人(ren)民衛生出版(ban)社
2018.03《傳染病學第3版(ban)》李蘭(lan)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ban)社(she)
2017.05《感(gan)染病學學習指(zhi)導及習題集》李蘭娟,王宇(yu)明(ming)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chu)版社
2017.03《肝衰(shuai)竭新進展》李蘭娟著(zhu)北京(jing):科學技術文獻出(chu)版社
2016.10《中醫學(xue)臨床百家肝衰竭新進展》李(li)蘭娟著(zhu)北京:科學(xue)技術(shu)文(wen)獻出版社
2015.10《數字醫學(xue)導論》張紹祥,譚立(li)文,李蘭娟主編北京:科學(xue)出版社
2015.07《感染病學八年(nian)制/配增(zeng)值》李蘭娟(juan),王宇明主編北京:人民衛(wei)生出(chu)版社(she)
2015.07《新型智能醫(yi)院(yuan)第3冊》李(li)蘭(lan)娟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5.06《埃博拉病(bing)毒病(bing)》李蘭(lan)娟主編杭州:浙江(jiang)大學出(chu)版社
2015.02《傳染病學高級教程珍藏本》李蘭娟(juan)主編(bian)北京(jing):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5.02《人感染H7N9禽流感》李蘭娟著北京(jing):科(ke)學出版社
2014.11《李(li)蘭(lan)娟院士集》李(li)蘭(lan)娟編著北京:人民軍醫出(chu)版(ban)社
2014.11《走出就(jiu)醫的(de)誤區(qu)感染科》李蘭娟主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4.08《感染(ran)病學(xue)研(yan)究生第2版》李(li)蘭娟主編北京(jing):人民衛(wei)生出版社
2014.07《感染微生態(tai)學(xue)理論(lun)與(yu)實(shi)踐(jian)英文版》李(li)蘭娟主(zhu)編杭州:浙江大(da)學(xue)出(chu)版社(she)
2014.07《醫學微(wei)生態學研(yan)究生》李蘭娟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she)
2014.06《臨床病例(li)會診與點評傳染病分冊》李蘭娟主編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4.03《傳染病學學習指導及習題集第2版》李(li)蘭娟主(zhu)編北(bei)京:人(ren)民衛生出版社
2013.08《區域醫療建設指南電子健康檔案(an)臨(lin)床文檔規范應用示例》李蘭(lan)娟(juan)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3.03《數(shu)字(zi)衛生(sheng)標準(zhun)化(hua)》李(li)蘭娟主編(bian)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3《2011年度衛生(sheng)部(bu)全國細菌耐藥(yao)監(jian)測報告(gao)》肖永(yong)紅,李蘭(lan)娟主編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3《十二(er)五教材傳(chuan)染(ran)病學第8版》李(li)蘭娟,任紅主(zhu)編北京(jing):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10《區域衛生信息平臺(tai)建設與利(li)用》李(li)蘭(lan)娟主(zhu)編(bian)北京(jing):科(ke)學出版(ban)社(she)
2012.10《感染微生(sheng)(sheng)態學》李蘭(lan)娟主編北京:人民衛生(sheng)(sheng)出版社
2012.09《人工(gong)肝(gan)臟》李(li)蘭娟主編杭州:浙(zhe)江大學(xue)出版社(she)
2012.05《重大傳染(ran)病(bing)社(she)區綜合(he)防治實施方案和(he)操作規程試(shi)行版(ban)》李蘭娟主編北京:科學出(chu)版(ban)社(she)
2012.01《2010年度衛生部全(quan)國細菌耐藥(yao)監測(Mohnarin)報告》肖永紅,李蘭(lan)娟(juan)主編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chu)版社
2011.09《感染與化療研究進展》李蘭娟(juan)主編北京:人民軍(jun)醫出(chu)版社
2011.05《傳染病學(xue)》馬亦林,李蘭娟著(zhu)上海:上海科學(xue)技術(shu)出版社
2011.04《傳(chuan)染病學高級(ji)教程》李蘭娟(juan)編(bian)北京:人(ren)民軍醫出版社
2011.03《傳染(ran)病(bing)學第(di)2版》李蘭娟主(zhu)編北(bei)京:高等教育出版社(she)
2010.07《傳染科疾病臨床診療思(si)維》李蘭娟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0.04《傳染(ran)病學》李蘭(lan)娟北京:人民衛生出版(ban)社
2008.06《傳染病學》李蘭娟(juan)主編北(bei)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06《手(shou)足口(kou)病》李蘭娟主編(bian)杭州:浙江科學技(ji)術(shu)出(chu)版社
2008.04《醫務管(guan)理工作實用手冊》李蘭娟編(bian)著(zhu)杭州:浙江大學(xue)出版社
2008.04《感染科常見病用藥》李蘭娟主(zhu)編北(bei)京(jing):人(ren)民(min)衛生(sheng)出版社
2007.12《醫防整合:醫療機構(gou)公共(gong)衛生(sheng)工作理論與實踐》李蘭娟主編(bian)杭州:浙(zhe)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7.05《農村社區常見(jian)多(duo)發疾病科(ke)普手冊》李蘭娟杭州(zhou):浙江文藝出版社
2006.12《健康體檢指南》李蘭娟,駱(luo)華偉,陳衛東主編杭(hang)州:浙江科(ke)學技術出版社
2006.12《浙江省(sheng)衛生強(qiang)省(sheng)建設(she)課題研究報告(gao)》李蘭娟(juan)主編(bian)杭州:浙江大學出(chu)版社(she)
2006.03《重點傳染病的防治》李(li)蘭娟主編北京:中(zhong)國時代經濟(ji)出版社
2004.01《傳染病學》李蘭娟主編(bian)北京:高(gao)等教育出版(ban)社
2003《傳染性非典(dian)型肺炎(yan)SARS》李蘭娟主編杭州:浙江科(ke)學技術(shu)出版社
2002.10《感染微生態學2版(ban)》李蘭娟主編(bian)北(bei)京:人民衛生出版(ban)社(she)
2001.04《人工肝臟》李(li)蘭娟(juan)主編杭(hang)州:浙江(jiang)大學出(chu)版社
2001《慢性(xing)病預防(fang)與(yu)保健》李(li)蘭娟(juan)主編(bian)成都:四川科(ke)學技(ji)術出版社
2001《醫療設備管理(li)實用手冊》李蘭(lan)娟主(zhu)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ban)社
1999《青春期(qi)教(jiao)育(yu)讀本》李蘭娟主編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ban)社
1999《健康教育讀本》李(li)蘭娟主編杭州:浙江科學(xue)技術(shu)出版社
樹(shu)森·蘭(lan)娟院士人才(cai)基金
5月25日上午,由浙江大(da)學醫(yi)(yi)學院(yuan)(yuan)附(fu)屬第一(yi)醫(yi)(yi)院(yuan)(yuan)鄭樹森、李蘭娟兩位(wei)院(yuan)(yuan)士(shi)發起設(she)立的(de)“樹森·蘭娟院(yuan)(yuan)士(shi)人才基(ji)金”在(zai)浙江大(da)學成立。該基(ji)金為專項公益基(ji)金,將重(zhong)點對(dui)在(zai)醫(yi)(yi)學科研與臨床(chuang)領域取得(de)突破性(xing)創(chuang)新成果的(de)中(zhong)國杰(jie)出科技人才進行(xing)獎勵,培育國際(ji)一(yi)流的(de)醫(yi)(yi)學科學家。
樹蘭醫學獎
2014年樹(shu)森·蘭娟院士人才基金理事會(hui)設立(li)了樹(shu)蘭醫(yi)(yi)學(xue)(xue)獎(jiang),致力于中國(guo)(guo)醫(yi)(yi)學(xue)(xue)人才培(pei)育,以(yi)發(fa)展(zhan)教育、扶植新秀(xiu)、獎(jiang)掖群賢(xian)為宗旨,重點對在(zai)醫(yi)(yi)學(xue)(xue)領域取得突破性(xing)創(chuang)新成果(guo)的(de)中國(guo)(guo)國(guo)(guo)籍(含港、澳、臺(tai)地區(qu))杰(jie)出科(ke)技人才進(jin)行(xing)獎(jiang)勵,培(pei)育國(guo)(guo)際一流的(de)醫(yi)(yi)學(xue)(xue)科(ke)學(xue)(xue)家,從而(er)進(jin)一步推動(dong)中國(guo)(guo)醫(yi)(yi)學(xue)(xue)科(ke)學(xue)(xue)的(de)發(fa)展(zhan)。
2006年11月—2011年11月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hui)第八(ba)屆(jie)主席
2007年—中國衛生(sheng)信息(xi)學會第(di)六、七屆副會長(chang)
2008年(nian)01月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hui)常務委(wei)員會(hui)常委(wei)、教科文衛(wei)委(wei)員會(hui)副主任
2008年(nian)03月—2013年(nian)03月中國(guo)人(ren)民政治協商會(hui)議(yi)第十一(yi)屆全國(guo)委(wei)員(yuan)會(hui)委(wei)員(yuan)
中(zhong)華醫(yi)學會理事、副會長
中(zhong)華(hua)醫學(xue)會浙江(jiang)省分(fen)會會長
中華(hua)醫學會(hui)感(gan)染病學分會(hui)主任(ren)委員(yuan)、肝衰(shuai)竭與人(ren)工肝學組(zu)(zu)組(zu)(zu)長
中國(guo)女(nv)醫師協(xie)會(hui)常務理事
中(zhong)華預防醫(yi)學會(hui)微生(sheng)態專業委(wei)員會(hui)副(fu)主任委(wei)員
全國(guo)高等學校醫學規劃教材《傳染病(bing)學》主編
全國人工肝培訓基地主任
教(jiao)育部生物與醫學學部主任(ren)
中國生物醫學工(gong)程學會副理事(shi)長
中國(guo)醫師協會(hui)(hui)副會(hui)(hui)長、中國(guo)醫師協會(hui)(hui)感(gan)染(ran)病專科醫師分會(hui)(hui)會(hui)(hui)長
國際血液凈(jing)化學會(hui)理事
浙江省醫學會(hui)(hui)第(di)九屆理事會(hui)(hui)名譽會(hui)(hui)長
傳染病診(zhen)治國家重點實驗(yan)室主(zhu)任
衛生部傳染病重點(dian)實驗室主任
浙江省傳染病重點實(shi)驗室(shi)主(zhu)任
浙江省人工(gong)肝(gan)中(zhong)心主(zhu)任
《中國(guo)微(wei)生態學雜志(zhi)》《感染病雜志(zhi)》主(zhu)編(bian)
《中華傳染(ran)(ran)病雜(za)志》《國際流行病學傳染(ran)(ran)病學雜(za)志》副主編(bian)
2020年2月(yue)國(guo)家健(jian)康(kang)科普專家庫(ku)第一批成員
1997年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重型(xing)病毒性肝炎研究省(sheng)科技進(jin)步一等獎
1998年(nian)人工肝(gan)支持系統治(zhi)療(liao)重型病(bing)毒性肝(gan)炎研究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1年重型肝炎腸道微生態變(bian)化的研究省(sheng)科(ke)技進步一等獎
2003年(nian)革蘭(lan)陰性菌超廣譜β-內酰(xian)胺酶及AmpC酶研(yan)究省科技進步一等獎(jiang)
2004年(nian)浙江省非(fei)典型(xing)性肺(fei)炎的病原學和(he)防治(zhi)策略研究(jiu)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6年生物人工(gong)肝用細胞源與混(hun)合型人工(gong)肝的研(yan)究浙江省科(ke)學技(ji)術進步一等(deng)獎
2007年感(gan)染微生(sheng)態學建(jian)立及(ji)應用研究國家(jia)科技進步獎(jiang)二(er)等獎(jiang)(排名第(di)一)
2011年肝衰竭人工(gong)器官替代(dai)治(zhi)療研究(jiu)省部級一等獎
2012年國家數(shu)字衛生(sheng)關鍵技術和區域(yu)示范應用研究省部級一等獎
2013年(nian)重(zhong)癥肝病診(zhen)治的理論創新與(yu)技術突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yi)等獎(排名第一(yi))
2014年首次對甲型H1N1流(liu)感大流(liu)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創新(xin)性研究(jiu)國家科技進(jin)步獎(jiang)一等獎(jiang)(排名第五)
2015年人感染(ran)H7N9禽流(liu)感診治研究(jiu)的理論創新和技術突破社會團體(ti)一等獎
2015年浙江大學(xue)醫學(xue)院附屬第一醫院終(zhong)末期肝病(bing)綜合診治國家(jia)科技進(jin)步獎創(chuang)新(xin)團隊(排名第二)
2016年《感染微(wei)生態學:理論與實踐》省部級(ji)
2017年以防(fang)(fang)控人感染H7N9禽流(liu)感為代表的新發傳染病防(fang)(fang)治體(ti)系重大創新和技術突破
國家(jia)科技進步獎(jiang)特等(deng)獎(jiang)(排名第一)
李蘭娟作(zuo)為中國人工肝(gan)的(de)開拓(tuo)者,她(ta)創建獨特有效的(de)人工肝(gan)支持(chi)系(xi)統(tong)治療重型肝(gan)炎獲重大突破(po)。首(shou)次提出感染微生態學理論(lun),從微生態角度(du)來審視感染的(de)發生、發展(zhan)和結局,為感染防(fang)治提供了嶄新(xin)的(de)思路。(杭州醫學院評)
李蘭娟承擔SARS、手足(zu)口(kou)病(bing)、地震災后防疫(yi)、甲型H1N1等傳(chuan)染病(bing)診治(zhi)研究(jiu)任務,尤其(qi)在(zai)防控(kong)人感染H7N9禽(qin)流(liu)感救(jiu)治(zhi)研究(jiu)中取得眾多原(yuan)創性成果,獲(huo)中國(guo)國(guo)內外高(gao)度評價,為(wei)中國(guo)傳(chuan)染病(bing)診治(zhi)做(zuo)出了重大貢獻(xian)。(浙江大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