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紅(hong),1955年7月17日出生于江蘇(su)蘇(su)州(zhou),華語影(ying)視導演,畢業(ye)于北京電影(ying)學院導演系。
1969年(nian)(nian)(nian),參(can)軍(jun)到(dao)四川軍(jun)區獨(du)立第(di)2師成(cheng)為宣傳(chuan)兵。1978年(nian)(nian)(nian),考入北(bei)京(jing)電(dian)影(ying)(ying)(ying)(ying)學院導(dao)(dao)演(yan)(yan)系。1982年(nian)(nian)(nian),畢業后分配到(dao)北(bei)京(jing)電(dian)影(ying)(ying)(ying)(ying)制(zhi)片(pian)(pian)(pian)廠任導(dao)(dao)演(yan)(yan)。1990年(nian)(nian)(nian),執(zhi)(zhi)導(dao)(dao)犯罪影(ying)(ying)(ying)(ying)片(pian)(pian)(pian)《血(xue)色清晨(chen)》。1992年(nian)(nian)(nian),執(zhi)(zhi)導(dao)(dao)家庭劇(ju)情影(ying)(ying)(ying)(ying)片(pian)(pian)(pian)《四十(shi)不惑》,該(gai)片(pian)(pian)(pian)獲(huo)得(de)第(di)45屆洛迦諾國(guo)(guo)(guo)際(ji)電(dian)影(ying)(ying)(ying)(ying)節天主教(jiao)人道精神獎。1995年(nian)(nian)(nian),執(zhi)(zhi)導(dao)(dao)影(ying)(ying)(ying)(ying)片(pian)(pian)(pian)《紅粉(fen)》,憑借該(gai)片(pian)(pian)(pian)獲(huo)得(de)第(di)45屆柏(bo)林國(guo)(guo)(guo)際(ji)電(dian)影(ying)(ying)(ying)(ying)節杰出(chu)(chu)個(ge)人成(cheng)就銀熊獎、第(di)3屆北(bei)京(jing)大學生電(dian)影(ying)(ying)(ying)(ying)節最佳導(dao)(dao)演(yan)(yan)獎。1998年(nian)(nian)(nian),執(zhi)(zhi)導(dao)(dao)古(gu)裝劇(ju)《大明宮(gong)詞》,次年(nian)(nian)(nian)該(gai)片(pian)(pian)(pian)獲(huo)得(de)第(di)18屆中國(guo)(guo)(guo)電(dian)視金鷹獎長(chang)篇(pian)電(dian)視劇(ju)類優秀(xiu)獎。2001年(nian)(nian)(nian),執(zhi)(zhi)導(dao)(dao)民國(guo)(guo)(guo)劇(ju)《橘子(zi)紅了》。2006年(nian)(nian)(nian),執(zhi)(zhi)導(dao)(dao)劇(ju)情片(pian)(pian)(pian)《生死劫(jie)》。2010年(nian)(nian)(nian),執(zhi)(zhi)導(dao)(dao)的(de)古(gu)裝劇(ju)《紅樓夢(meng)》播出(chu)(chu)。2013年(nian)(nian)(nian),擔任民國(guo)(guo)(guo)劇(ju)《繭鎮(zhen)奇緣》的(de)制(zhi)片(pian)(pian)(pian)人。2018年(nian)(nian)(nian),執(zhi)(zhi)導(dao)(dao)古(gu)裝劇(ju)《大宋宮(gong)詞》。2019年(nian)(nian)(nian),擔任戰爭電(dian)影(ying)(ying)(ying)(ying)《解放·終局營(ying)救(jiu)》的(de)總(zong)(zong)監(jian)制(zhi)及總(zong)(zong)導(dao)(dao)演(yan)(yan)。2020年(nian)(nian)(nian),聯合執(zhi)(zhi)導(dao)(dao)電(dian)影(ying)(ying)(ying)(ying)《世間有她》;同年(nian)(nian)(nian)獲(huo)得(de)第(di)十(shi)一屆中國(guo)(guo)(guo)電(dian)影(ying)(ying)(ying)(ying)導(dao)(dao)演(yan)(yan)協會(hui)2019年(nian)(nian)(nian)度獎杰出(chu)(chu)貢獻導(dao)(dao)演(yan)(yan)獎。
1969年,在北(bei)京(jing)第(di)十一中學就讀初(chu)中的(de)李(li)少紅參(can)軍入伍,成為了四川軍區(qu)獨立(li)第(di)2師(shi)的(de)宣傳兵。1978年,只有小學學歷的(de)李(li)少紅報考了北(bei)京(jing)電影(ying)(ying)學院(yuan)導(dao)演系,因各科考試成績(ji)優秀順(shun)利(li)被(bei)錄取。1982年,李(li)少紅在畢(bi)業后分配到北(bei)京(jing)電影(ying)(ying)制(zhi)片廠任導(dao)演。
1983年,李少紅開始參與影片導(dao)演(yan)(yan)的(de)工作(zuo);并擔任了劇情片《包(bao)氏父子》的(de)副導(dao)演(yan)(yan);同年,她還作(zuo)為副導(dao)演(yan)(yan)參與了劇情片《出(chu)門(men)掙(zheng)錢的(de)人》的(de)拍攝。
1984年(nian),執(zhi)導愛情電影(ying)《清水(shui)(shui)灣,淡(dan)水(shui)(shui)灣》,隨后因家(jia)庭(ting)原因暫停導演工作(zuo)。1988年(nian),李(li)少(shao)紅復出,完成了驚悚影(ying)片(pian)《銀蛇謀殺案(an)》的拍攝,該片(pian)是李(li)少(shao)紅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導演作(zuo)品,隨即她也獲(huo)得了影(ying)片(pian)的獨(du)立執(zhi)導權。
1990年(nian),執導(dao)犯罪影(ying)片(pian)(pian)《血色清晨》,該片(pian)(pian)獲(huo)得第(di)(di)14屆(jie)(jie)法國(guo)南特(te)三(san)大洲電影(ying)節(jie)最佳影(ying)片(pian)(pian)金(jin)獎(jiang)(jiang)。1992年(nian),李(li)少(shao)紅執導(dao)家庭劇情電影(ying)《四十不惑》,該片(pian)(pian)入(ru)圍第(di)(di)45屆(jie)(jie)洛迦諾國(guo)際(ji)電影(ying)節(jie)主(zhu)競賽單元金(jin)豹獎(jiang)(jiang),同時李(li)少(shao)紅作為(wei)導(dao)演獲(huo)得第(di)(di)45屆(jie)(jie)洛迦諾國(guo)際(ji)電影(ying)節(jie)天(tian)主(zhu)教人道精神獎(jiang)(jiang)。
1994年(nian),執導(dao)倫理劇(ju)情影(ying)(ying)片《紅(hong)粉》,1995年(nian)該片第45屆(jie)柏林國際(ji)電(dian)影(ying)(ying)節影(ying)(ying)視效果銀(yin)熊獎(jiang),1996年(nian)該片獲得第27屆(jie)印度(du)國際(ji)電(dian)影(ying)(ying)節最(zui)佳(jia)(jia)影(ying)(ying)片獎(jiang)金(jin)孔雀獎(jiang),李少紅(hong)同(tong)時憑(ping)借影(ying)(ying)片獲得第3屆(jie)北京大學(xue)生電(dian)影(ying)(ying)節最(zui)佳(jia)(jia)導(dao)演獎(jiang)。1996年(nian),李少紅(hong)開(kai)始轉型(xing)執導(dao)電(dian)視劇(ju),同(tong)年(nian)執導(dao)由曹禺(yu)所著(zhu)話(hua)劇(ju)改編(bian)的電(dian)視劇(ju)《雷(lei)雨(yu)》。
1997年,李少紅(hong)執(zhi)導劇情電影(ying)《紅(hong)西服》,該片獲得中國政府華表(biao)獎“最(zui)佳(jia)故事(shi)片獎”,同時李少紅(hong)獲得上(shang)海影(ying)評協(xie)會(hui)“最(zui)佳(jia)導演(yan)獎”。1998年,與曾念(nian)平共同執(zhi)導由歸(gui)亞蕾、趙(zhao)文瑄等主演(yan)的古裝劇《大明宮詞》。
2001年(nian)(nian),李少紅執(zhi)導(dao)(dao)歸(gui)亞蕾(lei)、周迅、黃磊等主演的(de)(de)愛(ai)情劇《橘(ju)子(zi)紅了》。2004年(nian)(nian),執(zhi)導(dao)(dao)愛(ai)情電影(ying)《戀(lian)愛(ai)中(zhong)的(de)(de)寶貝》,憑借該片(pian)獲得第5屆華語電影(ying)傳媒大獎(jiang)(jiang)(jiang)最(zui)佳(jia)(jia)導(dao)(dao)演獎(jiang)(jiang)(jiang)。2006年(nian)(nian),執(zhi)導(dao)(dao)劇情片(pian)《生死劫》,該片(pian)獲得2005年(nian)(nian)美國(guo)(guo)翠貝卡國(guo)(guo)際(ji)(ji)電影(ying)節“最(zui)佳(jia)(jia)故事片(pian)獎(jiang)(jiang)(jiang)”、2005年(nian)(nian)印度喀(ka)拉拉邦國(guo)(guo)際(ji)(ji)電影(ying)節最(zui)高(gao)獎(jiang)(jiang)(jiang)項“金雀(que)獎(jiang)(jiang)(jiang)”、第五屆蒂龍國(guo)(guo)際(ji)(ji)電影(ying)節“2006年(nian)(nian)金片(pian)盤(pan)最(zui)佳(jia)(jia)故事片(pian)獎(jiang)(jiang)(jiang)”、第16屆亞洲及拉美地區電影(ying)節“最(zui)佳(jia)(jia)故事片(pian)獎(jiang)(jiang)(jiang)”。2010年(nian)(nian),執(zhi)導(dao)(dao)清代曹雪(xue)芹著章回體小說改編的(de)(de)同名(ming)電視(shi)劇《紅樓夢(meng)》。
2012年(nian)(nian),擔(dan)任(ren)都市(shi)愛情(qing)劇《花開(kai)半(ban)夏》的監(jian)制,同年(nian)(nian),與李小婉共同制作近(jin)代傳奇電視劇《娘心計(ji)》。2013年(nian)(nian),擔(dan)任(ren)由宋茜、蔣勁夫主演的民(min)國電視劇《繭鎮奇緣》的制片人(ren);同年(nian)(nian),擔(dan)任(ren)都市(shi)偶(ou)像劇《億萬繼承人(ren)》的監(jian)制。2018年(nian)(nian),執(zhi)導由劉濤(tao)、周渝民(min)主演的古代傳奇劇《大(da)宋宮詞》。
2019年5月17日,其執(zhi)導的劇(ju)情片《媽閣(ge)是座城》上(shang)映,該片改編自嚴歌苓(ling)同名小說,由(you)蘆葦(wei)、嚴歌苓(ling)、陳文(wen)強(qiang)擔任編劇(ju),白百何(he)、吳(wu)剛、黃覺領銜(xian)主演(yan)(yan)(yan)。9月23日,加盟導演(yan)(yan)(yan)選(xuan)角真人秀《演(yan)(yan)(yan)員請(qing)就位》。12月,獲得第四(si)屆澳門國際影(ying)(ying)展電影(ying)(ying)精神成就獎。12月27日,由(you)李少紅任總(zong)監制兼總(zong)導演(yan)(yan)(yan)的戰爭電影(ying)(ying)《解(jie)放·終局營救》上(shang)映。
2020年8月22日(ri),電影(ying)《世間有她》正(zheng)式(shi)官宣導(dao)演(yan)陣容。該(gai)片由(you)張(zhang)艾嘉、李少紅、陳沖、俞飛鴻(hong)四位女(nv)性(xing)導(dao)演(yan)合(he)作執導(dao),以(yi)2020年為時間背景,講述四位女(nv)性(xing)的四個故事。
2020年與劉(liu)家成、滕(teng)華濤、高群書、惠(hui)楷棟等聯合(he)執(zhi)導扶貧題材電影《石頭開花》,定檔11月17日(ri)。
年份 作品(pin) 職位 作品(pin)類(lei)型
1983 《包(bao)氏父子》 副導演 電影
1983 《出(chu)門掙(zheng)錢的(de)人》 副導演 電影
1984 《清水灣(wan),淡水灣(wan)》 副導演 電影
1988 《銀(yin)蛇謀(mou)殺案》 導(dao)演 電(dian)影
1990 《血(xue)色清晨》 導演(yan) 電影
1992 《四十不惑》 導演 電(dian)影
1994 《紅粉》 導演 電影(ying)
1996 《雷雨》 導演 電視劇
1997 《紅西服》 導演 電影
1998 《大明宮詞》 導演 電視劇(ju)
2001 《橘(ju)子紅了(le)》 導演 電視劇
2004 《買辦之家》 導演 電視(shi)劇
2004 《戀愛(ai)中(zhong)的寶貝》 導演(yan) 電影
2005 《生(sheng)死劫》 導演 電(dian)影(ying)
2006 《門》 導(dao)演 電影
2006 《絕(jue)對隱私》系列 導演(yan)、出品人(ren) 電影
2010 《紅樓(lou)夢》 導演 電視劇
2018 《媽(ma)閣是座城(cheng)》 導演 電影(ying)
2018 《大宋宮詞》 導(dao)演 電視劇(ju)
2019 《解放·終局營救》 導演 電影
2020 《世間有她》 導演 電影(ying)
2020 《石頭開花》 導(dao)演(聯合指導(dao)) 電影
年份 作品 職(zhi)位
2012 《繭(jian)鎮奇(qi)緣(yuan)》 制片人(ren)
年份 作(zuo)品 職位
2000 《人間(jian)四月(yue)天》 監制(zhi)
2006 《絕對隱私》系列 監制
2012 《花(hua)開半夏》 監制
2014 《億萬繼承人(ren)》 監制
社會職務
2011年-2019年,擔(dan)任(ren)中國電(dian)影(ying)導演協會(hui)會(hui)長。
? 2020 ? ?第11屆中國電影(ying)導演(yan)協會2019年度表(biao)彰大會杰出貢獻導演(yan)? ? (獲(huo)獎)
? 2019 ? ?第4屆澳門(men)國際影(ying)展-電影(ying)精神成就獎 ? ?(獲獎)
? 2019 ? ?建國70周年全國十佳電視劇導演(yan)獎(jiang) ? ?(獲獎(jiang))
? 2005 ? ?第(di)5屆(jie)華語(yu)電影傳媒大(da)獎-最(zui)佳導(dao)演 ? ?戀愛中的寶(bao)貝 ? ?(提名(ming))
? 1996 ? ?第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jiang) ? ?紅粉 ? ?(獲獎(jiang))
? 1995 ? ?第(di)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杰出個(ge)人成就獎? ? 紅粉? ? (獲獎)
? 1992 ? ?第45屆洛迦諾(nuo)國際電影(ying)節-天(tian)主教人道(dao)精神獎(jiang)? ?四十不惑? ? ?(獲獎(jiang))
影視劇類獎項
? 2006 ? ?意(yi)大利米蘭亞、非、拉美電影(ying)節最佳影(ying)片獎 ? ?生死劫 ? ?(獲獎)
? 2006 ? ?美國迪伯(bo)倫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jiang)(jiang)金膠片獎(jiang)(jiang) ? ?生死劫(jie) ? ?(獲(huo)獎(jiang)(jiang))
? 2005 ? ?印度喀拉拉邦國(guo)際電影節最高獎-金雀獎 ? ?生死劫 ? ?(獲獎)
? 2005 ? ?第(di)4屆美(mei)國(guo)翠(cui)貝(bei)卡(ka)國(guo)際電影(ying)節(jie)最佳故事片獎? ? 生死劫 ? ?(獲獎)
? 1996 ? ?第27屆印度國際電影(ying)節(jie)最(zui)佳影(ying)片金孔雀獎 ? ?紅(hong)粉 ? ?(獲(huo)獎)
? 1995 ? ?第45屆(jie)柏(bo)林國(guo)際電影節-金熊獎? ? ?紅(hong)粉 ? ?(提名)
? 1992 ? ?第45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主(zhu)競賽(sai)單元-金豹獎 ? ?四十不惑(huo) ? ?(提名)
? 1992 ? ?第14屆法國南特三大(da)洲(zhou)電影(ying)節最(zui)佳影(ying)片金獎(jiang) ? ?血色清晨 ? ?(獲獎(jiang))
李(li)少紅(hong)無論遭受怎樣(yang)的非議(yi)跟不理解,都頂住壓力,不改追(zhui)求藝術(shu)的初心,也正是因為這(zhe)種態度,她(ta)的作品被(bei)賦予(yu)了一種震撼人心的魅力,使人產生(sheng)共鳴(ming)。而她(ta)對于(yu)演(yan)員(yuan),嚴格(ge)中不失(shi)細(xi)膩關懷,贏得了眾多(duo)演(yan)員(yuan)的尊敬和(he)愛戴。(央視網評)
李(li)少(shao)紅(hong)(hong)的(de)(de)(de)作品一(yi)貫是(shi)強(qiang)調內涵的(de)(de)(de),但(dan)她(ta)又是(shi)從(cong)不(bu)拒絕商業(ye)的(de)(de)(de)。或(huo)(huo)許是(shi)女人天生的(de)(de)(de)中庸與(yu)調和能(neng)力在起作用,李(li)少(shao)紅(hong)(hong)從(cong)來(lai)沒有走到(dao)過藝術或(huo)(huo)者商業(ye)這兩個方向的(de)(de)(de)極(ji)端(duan),相反在藝術與(yu)商業(ye)的(de)(de)(de)結合上做得比她(ta)的(de)(de)(de)男同(tong)學們更好(hao)。李(li)少(shao)紅(hong)(hong)不(bu)是(shi)拍海巖電視劇(ju)的(de)(de)(de)合適人選,因為她(ta)對(dui)激烈的(de)(de)(de)情節缺乏創作的(de)(de)(de)激情,她(ta)喜歡(huan)的(de)(de)(de)是(shi)一(yi)種(zhong)格調、一(yi)種(zhong)氛圍、一(yi)種(zhong)美(mei)麗(li)、一(yi)種(zhong)悲情,這也正是(shi)她(ta)作為一(yi)位女性(xing)導演先天的(de)(de)(de)優勢與(yu)強(qiang)項。揚長避短就會出類拔萃,李(li)少(shao)紅(hong)(hong)的(de)(de)(de)成功就在于充(chong)分發揮了(le)自(zi)己(ji)。(《北京(jing)青年周(zhou)刊》評)
從《大明宮(gong)詞》、《橘子紅了(le)》,再到《門》,可以看出李(li)少紅的(de)喜(xi)好以及電影(ying)追求,她(ta)(ta)熱衷(zhong)黑暗(an)的(de)題材,喜(xi)歡用(yong)風格化的(de)影(ying)像,表達某(mou)種(zhong)詭異的(de)情調,她(ta)(ta)的(de)作品中,更(geng)重要的(de)是畫(hua)面、環境、氣氛、韻味,故事和演員(yuan),反而在相(xiang)對次要的(de)位置上。(《南方都市報》評(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