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qing)探(tan)》,傳(chuan)統越(yue)劇劇目,出自明傳(chuan)奇《焚(fen)香記》,該(gai)劇為(wei)上海越(yue)劇院保留劇目,傅(fu)全香代表作之一(yi);有同名(ming)中國(guo)電(dian)影(ying),由江南電(dian)影(ying)制片廠在1958年攝制,其主要劇情(qing)為(wei):落(luo)第舉人王(wang)魁(kui)與名(ming)妓敫桂(gui)英(ying)相遇,結為(wei)夫妻(qi),王(wang)魁(kui)赴京趕(gan)考,得中狀元后忘恩(en)負義,桂(gui)英(ying)接到休書后到海神廟哭訴(su)王(wang)魁(kui)罪狀,自縊自死,最后判官(guan)司小鬼活捉王(wang)魁(kui)。另有1995年出品的波蘭電(dian)影(ying)《情(qing)探(tan)》。
一、陽(yang)告、二(er)、行路、三(san)、情探
名妓敫(jiao)桂英周濟秀才王魁,又以身相許,兩人恩(en)情繾綣(quan),盟誓于海神(shen)廟,互不變心。
兩年(nian)后,王魁(kui)入(ru)京中魁(kui),在名利誘(you)惑(huo)下,遣書休棄桂英,另與(yu)官家(jia)之女成婚。
桂英憤而訴于海神(shen)廟,自縊身死。海神(shen)爺準了她的(de)訴狀(zhuang),命判官引桂英鬼魂進京與王魁折證。
桂英不舍夫妻恩義,再次以(yi)"情(qing)"試探,不料王魁(kui)果然負(fu)心絕情(qing),桂英盛怒之下,活捉王魁(kui)。
1950年代初,范(fan)瑞娟等人演出《情探》,范(fan)瑞娟飾(shi)演王魁,并留存錄(lu)音(yin)。
1957年,上海越劇院特約(yue)田漢(han)、安娥編劇,陳(chen)鵬導(dao)演,聘請川劇演員(yuan)陽友鶴、周慕蓮和(he)昆(kun)劇藝人薛傳(chuan)綱為顧問(wen),杜春陽音樂整理,顧大良舞(wu)美(mei)設計(ji),吳(wu)報章燈(deng)光設計(ji),陳(chen)利華造型設計(ji)。起初定(ding)由陳(chen)少春扮演王魁,因劇本不過關(guan),該(gai)版劇本于排練階段便被淘汰。后重新制定(ding)劇本,并(bing)由傅全香飾(shi)(shi)(shi)敫桂英(ying)、陸錦花(hua)飾(shi)(shi)(shi)王魁。張桂鳳飾(shi)(shi)(shi)王忠(zhong),吳(wu)小樓飾(shi)(shi)(shi)張行簡,王培珍(zhen)飾(shi)(shi)(shi)小菊,陳(chen)蘭芳飾(shi)(shi)(shi)彩云,葛玉卿飾(shi)(shi)(shi)翠屏,沈紅(hong)笑(xiao)飾(shi)(shi)(shi)李老(lao)爺,王忠(zhong)蟬飾(shi)(shi)(shi)門吏,任梅仙(xian)飾(shi)(shi)(shi)女店主,竺菊香飾(shi)(shi)(shi)判(pan)官,毛順(shun)海飾(shi)(shi)(shi)小鬼
10月(yue)28日,首演于大眾劇(ju)(ju)場。該劇(ju)(ju)為上海越劇(ju)(ju)院保留(liu)劇(ju)(ju)目(mu),傅全香代表作之一。
她在"陽告"、"行(xing)路(lu)"、"情(qing)探(tan)"等場(chang)戲(xi)中,學習、借鑒(jian)了(le)川劇、昆(kun)劇的(de)(de)表演(yan)技(ji)藝。在"行(xing)路(lu)"的(de)(de)戲(xi)里,運用四尺長袖,邊歌邊舞,表現出敫桂英美麗動(dong)人的(de)(de)鬼魂(hun)形象。其中一段〔弦下(xia)調〕唱腔(qiang),聲情(qing)并茂,宣泄出人物滿腔(qiang)哀怨、悲傷之情(qing),成了(le)傅(fu)派唱腔(qiang)的(de)(de)精品。《行(xing)路(lu)》、《陽告》兩場(chang)戲(xi),常作(zuo)為兩個(ge)優(you)秀折子戲(xi)演(yan)出和(he)教學之用。
1958年(nian)初,傅全(quan)香陸錦花灌錄該劇“送別”、“陽告”、“行路”粗紋唱片8面,同年(nian)4月,由(you)江南電影(ying)制片廠拍成電影(ying)。
上海越(yue)劇(ju)院(yuan)于1960年(nian)、1980年(nian)、1985年(nian)、1986年(nian),四度赴香港演出,都曾攜帶《行路(lu)》和《陽(yang)告》。這兩折(zhe)戲的劇(ju)本,已由香港萬里書店(dian)編入(ru)《越(yue)劇(ju)精(jing)華》第一集出版,劇(ju)中精(jing)彩(cai)唱腔(qiang)已由音(yin)像出版單位制成(cheng)唱片和音(yin)帶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