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卓瑤,1957年5月29日(ri)出生于中(zhong)國(guo)澳門(men),華(hua)語影視導演、編(bian)劇、制作人,畢業于香港(gang)大學英文系。
1985年(nian)(nian)(nian)(nian),執導(dao)(dao)個(ge)人首部(bu)電(dian)(dian)影(ying)(ying)《外國(guo)(guo)(guo)的月亮圓些?》,從而開啟其(qi)導(dao)(dao)演(yan)生涯。1988年(nian)(nian)(nian)(nian),執導(dao)(dao)的愛情(qing)喜(xi)(xi)劇(ju)(ju)電(dian)(dian)影(ying)(ying)《我(wo)愛太空人》在(zai)中國(guo)(guo)(guo)大(da)陸上映。1990年(nian)(nian)(nian)(nian),執導(dao)(dao)的劇(ju)(ju)情(qing)電(dian)(dian)影(ying)(ying)《愛在(zai)他鄉(xiang)的季節》入圍第(di)(di)(di)10屆(jie)(jie)香港(gang)電(dian)(dian)影(ying)(ying)金(jin)像獎最佳影(ying)(ying)片(pian)(pian)(pian)(pian)。1992年(nian)(nian)(nian)(nian),執導(dao)(dao)喜(xi)(xi)劇(ju)(ju)電(dian)(dian)影(ying)(ying)《秋月》,憑(ping)借(jie)該(gai)(gai)片(pian)(pian)(pian)(pian)獲得(de)第(di)(di)(di)45屆(jie)(jie)洛迦(jia)諾國(guo)(guo)(guo)際電(dian)(dian)影(ying)(ying)節金(jin)豹(bao)獎。1993年(nian)(nian)(nian)(nian),憑(ping)借(jie)古裝愛情(qing)電(dian)(dian)影(ying)(ying)《誘僧》入圍第(di)(di)(di)13屆(jie)(jie)香港(gang)電(dian)(dian)影(ying)(ying)金(jin)像獎最佳導(dao)(dao)演(yan)。1996年(nian)(nian)(nian)(nian),憑(ping)借(jie)劇(ju)(ju)情(qing)電(dian)(dian)影(ying)(ying)《浮生》獲得(de)第(di)(di)(di)49屆(jie)(jie)洛迦(jia)諾國(guo)(guo)(guo)際電(dian)(dian)影(ying)(ying)節銀(yin)豹(bao)獎。2000年(nian)(nian)(nian)(nian),執導(dao)(dao)愛情(qing)電(dian)(dian)影(ying)(ying)《遇上1967的女神(shen)》,該(gai)(gai)片(pian)(pian)(pian)(pian)入圍第(di)(di)(di)57屆(jie)(jie)威尼斯(si)(si)國(guo)(guo)(guo)際電(dian)(dian)影(ying)(ying)節主競(jing)賽(sai)單元。2004年(nian)(nian)(nian)(nian),執導(dao)(dao)紀錄(lu)片(pian)(pian)(pian)(pian)《給阿里的信(xin)》,并擔(dan)任該(gai)(gai)片(pian)(pian)(pian)(pian)的制片(pian)(pian)(pian)(pian)人。2009年(nian)(nian)(nian)(nian),憑(ping)借(jie)劇(ju)(ju)情(qing)電(dian)(dian)影(ying)(ying)《如夢》入圍第(di)(di)(di)46屆(jie)(jie)臺灣電(dian)(dian)影(ying)(ying)金(jin)馬獎最佳導(dao)(dao)演(yan)。2010年(nian)(nian)(nian)(nian),執導(dao)(dao)劇(ju)(ju)情(qing)電(dian)(dian)影(ying)(ying)《赤地》,該(gai)(gai)片(pian)(pian)(pian)(pian)成為唯一一部(bu)入圍第(di)(di)(di)67屆(jie)(jie)威尼斯(si)(si)國(guo)(guo)(guo)際電(dian)(dian)影(ying)(ying)節地平(ping)線(xian)單元的華語(yu)電(dian)(dian)影(ying)(ying)。2015年(nian)(nian)(nian)(nian),自(zi)編(bian)自(zi)導(dao)(dao)的喜(xi)(xi)劇(ju)(ju)電(dian)(dian)影(ying)(ying)《暴走神(shen)探》在(zai)中國(guo)(guo)(guo)大(da)陸上映。
1985年,執導(dao)個(ge)人首(shou)部(bu)(bu)電(dian)影《外國(guo)的(de)月(yue)亮圓些?》,從而開啟了她的(de)導(dao)演生涯。1987年,進(jin)入(ru)香港電(dian)臺電(dian)視部(bu)(bu)工作,擔任(ren)助理編導(dao)。
1988年4月(yue)16日,執導(dao)的愛情(qing)喜劇(ju)電(dian)影《我愛太空人》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由甘國亮、恬妞、曾(ceng)志偉聯合(he)主演(yan)。1989年,執導(dao)由王(wang)祖賢(xian)、單立(li)文(wen)合(he)作主演(yan)的劇(ju)情(qing)電(dian)影《潘(pan)金蓮之(zhi)前世今生》。
1990年12月6日,執導的(de)(de)劇情電(dian)影《愛在他鄉的(de)(de)季(ji)節》在中(zhong)國大陸上映,該(gai)片(pian)入(ru)圍第10屆(jie)香(xiang)港電(dian)影金(jin)像獎(jiang)(jiang)(jiang)最(zui)佳(jia)影片(pian)獎(jiang)(jiang)(jiang)、第27屆(jie)臺灣(wan)電(dian)影金(jin)馬獎(jiang)(jiang)(jiang)最(zui)佳(jia)影片(pian)獎(jiang)(jiang)(jiang),她憑(ping)借(jie)該(gai)片(pian)入(ru)圍第10屆(jie)香(xiang)港電(dian)影金(jin)像獎(jiang)(jiang)(jiang)最(zui)佳(jia)導演獎(jiang)(jiang)(jiang)、第27屆(jie)臺灣(wan)電(dian)影金(jin)馬獎(jiang)(jiang)(jiang)最(zui)佳(jia)導演獎(jiang)(jiang)(jiang)。
1991年(nian),執導(dao)由黎明、李(li)克(ke)勤共(gong)同主演的勵志電(dian)(dian)影(ying)(ying)《YES一族》。1992年(nian),執導(dao)由永瀨正敏、李(li)佩(pei)蕙、蔡少(shao)云聯合主演的喜(xi)劇電(dian)(dian)影(ying)(ying)《秋月》,該片(pian)獲(huo)得第45屆(jie)(jie)(jie)洛(luo)迦諾國際(ji)電(dian)(dian)影(ying)(ying)節(jie)金豹獎、入(ru)圍(wei)第30屆(jie)(jie)(jie)臺灣電(dian)(dian)影(ying)(ying)金馬獎最佳(jia)影(ying)(ying)片(pian)獎,她憑借該片(pian)入(ru)圍(wei)第30屆(jie)(jie)(jie)臺灣電(dian)(dian)影(ying)(ying)金馬獎最佳(jia)導(dao)演獎。
1993年,執導(dao)由吳興國、陳沖合作主演的(de)古裝愛(ai)情電(dian)影(ying)(ying)(ying)《誘僧(seng)》,該片(pian)(pian)(pian)根據李碧華的(de)同名小說(shuo)改編(bian),入(ru)圍(wei)第(di)50屆(jie)威尼斯國際電(dian)影(ying)(ying)(ying)節主競賽單元、第(di)13屆(jie)香港(gang)電(dian)影(ying)(ying)(ying)金(jin)像獎最佳影(ying)(ying)(ying)片(pian)(pian)(pian)獎,她憑借(jie)該片(pian)(pian)(pian)入(ru)圍(wei)第(di)13屆(jie)香港(gang)電(dian)影(ying)(ying)(ying)金(jin)像獎最佳導(dao)演獎。1994年6月9日,執導(dao)的(de)戰爭電(dian)影(ying)(ying)(ying)《西楚霸王》在中(zhong)國香港(gang)上映。
1996年(nian),執(zhi)導的(de)劇情電(dian)影(ying)《浮生》上映,該(gai)(gai)片入(ru)圍(wei)第33屆臺(tai)灣電(dian)影(ying)金馬獎最(zui)佳影(ying)片獎,她(ta)憑(ping)借(jie)該(gai)(gai)片入(ru)圍(wei)第33屆臺(tai)灣電(dian)影(ying)金馬獎最(zui)佳導演(yan)獎。2000年(nian),執(zhi)導愛情電(dian)影(ying)《遇上1967的(de)女神(shen)》,該(gai)(gai)片入(ru)圍(wei)第57屆威尼斯(si)國際電(dian)影(ying)節主競賽單元,她(ta)憑(ping)借(jie)該(gai)(gai)片獲得芝加哥(ge)國際電(dian)影(ying)節最(zui)佳導演(yan)獎。2004年(nian),執(zhi)導紀錄片《給阿(a)里的(de)信》,并擔任該(gai)(gai)片的(de)制片人。
2009年(nian),自編自導(dao)由吳彥(yan)祖(zu)、袁泉共同主(zhu)演(yan)的(de)劇情(qing)電(dian)(dian)影(ying)(ying)《如(ru)夢》,該(gai)片入(ru)圍(wei)第46屆臺(tai)(tai)灣電(dian)(dian)影(ying)(ying)金(jin)馬獎(jiang)(jiang)最佳原著劇本獎(jiang)(jiang),她憑(ping)借(jie)該(gai)片入(ru)圍(wei)第46屆臺(tai)(tai)灣電(dian)(dian)影(ying)(ying)金(jin)馬獎(jiang)(jiang)最佳導(dao)演(yan)獎(jiang)(jiang)。2010年(nian),與邱禮濤、麥曦茵、陳果聯合執導(dao)劇情(qing)短片《香(xiang)港四重(zhong)奏》;同年(nian),執導(dao)由吳彥(yan)祖(zu)主(zhu)演(yan)的(de)劇情(qing)電(dian)(dian)影(ying)(ying)《赤地》,該(gai)片講述了一個關于(yu)環保、關于(yu)末世的(de)故事,成為唯一一部入(ru)圍(wei)第67屆威尼斯(si)國際電(dian)(dian)影(ying)(ying)節地平線(xian)單元的(de)華語電(dian)(dian)影(ying)(ying)。
2015年1月16日,自編自導(dao)的喜(xi)劇(ju)電(dian)影《暴(bao)走(zou)神探》在(zai)中國大陸上映,該片由阮經天、周(zhou)冬雨、楊子姍聯合主(zhu)演,主(zhu)要講述了(le)民國時期的上海法租(zu)界(jie)警(jing)探范如一與富家女(nv)宋(song)小(xiao)喬、盲女(nv)慧(hui)蘭等之(zhi)間(jian)發(fa)生(sheng)的一系列故事。
2015年 《暴走神探》 電影(ying)
2010年 《赤地(di)》 電影
2010年 《香(xiang)港四重奏》 電影
2009年 《如夢》 電影(ying)
2004年 《給阿(a)里的(de)信》 電影(ying)
2000年 《1967的女神》 電影
1996年 《浮生》 電影
1994年 《西楚霸(ba)王(wang)》 電影(ying)
1993年 《誘僧(seng)》 電影(ying)
1992年 《秋月》 電影
1991年 《YES一族》 電影(ying)
1990年(nian) 《愛在他(ta)鄉的季節》 電影
1989年(nian) 《潘(pan)金蓮之(zhi)前世今生(sheng)》 電影(ying)
1988年(nian) 《我愛太空(kong)人》 電影(ying)
1985年 《外國(guo)的月亮是否圓(yuan)些(xie)?》 電影
2015年 《暴走神探》 電影
2009年 《如夢》 電(dian)影
2004年 《給阿(a)里的信》 電影(ying)
2000年 《女神(shen)1967》 電影(ying)
1996年 《浮生》 電(dian)影
2004年 《給阿里(li)的(de)信》 電影
1992年 《秋月》 電影
? 1996 ? ?第49屆 ? ?洛迦諾國際(ji)電影節主(zhu)競(jing)賽單元-銀豹獎 ? ? 浮生 ? ?(獲獎) ? ?
? 1996 ? ?第49屆 ? ?洛迦諾國際(ji)電影(ying)節主競賽(sai)單元-最佳(jia)影(ying)片(pian) ? ?浮生 ? ?(提(ti)名) ? ?
? 1992 ? ?第45屆 ? ?洛迦(jia)諾國際電影節主競(jing)賽(sai)單(dan)元-金豹獎 ? ? 秋月 ? ?(獲獎) ? ?
? 2000 ? ?第57屆(jie) ? ?威尼斯國際電(dian)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shi)獎 ? ?《女神》 ? ?(提名) ? ?
? 1993 ? ?第(di)50屆 ? ?威(wei)尼(ni)斯國際電影(ying)節主(zhu)競賽單元-金獅獎 ? ?《誘僧》 ? ?(提名) ? ?
? 1994 ? ?第13屆(jie) ?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pian)獎 ? ? 《誘僧》 ? ?(提名) ? ?
? 1994 ? ?第13屆(jie) ? ?香港電影金像(xiang)獎(jiang)最佳導演(yan)獎(jiang) ? ? 《誘(you)僧》 ? ?(提名) ? ?
? 1991 ? ?第10屆 ? ?香(xiang)港電(dian)影金像(xiang)獎(jiang)最(zui)佳影片獎(jiang) ? ? 《愛在他鄉的季節》 ? ?(提(ti)名) ? ?
? 1991 ? ?第10屆 ? ?香港(gang)電影金像獎最(zui)佳導演獎 ? ? 《愛(ai)在他鄉的季節》 ? ?(提名) ? ?
文(wen)化精神(shen)(shen)的(de)(de)(de)建構一(yi)直是羅(luo)卓瑤電(dian)影(ying)(ying)創作(zuo)的(de)(de)(de)主旨(zhi)所在(zai)。無論是從對香港浮城與浮人(ren)精神(shen)(shen)實質的(de)(de)(de)揭示,還是跟(gen)隨全球化的(de)(de)(de)浪(lang)潮放眼本土(tu)(tu)與世(shi)界(jie)間人(ren)類(lei)文(wen)化精神(shen)(shen)的(de)(de)(de)變換(huan),及至跨越(yue)時空(kong)拷問人(ren)類(lei)生存的(de)(de)(de)本質,她(ta)的(de)(de)(de)電(dian)影(ying)(ying)都(dou)折射出對社(she)會(hui)人(ren)生深(shen)刻(ke)的(de)(de)(de)觀(guan)(guan)察與思考。她(ta)不(bu)(bu)是一(yi)個亦步亦趨于(yu)世(shi)界(jie)電(dian)影(ying)(ying)潮流之(zhi)中的(de)(de)(de)電(dian)影(ying)(ying)人(ren),她(ta)運用影(ying)(ying)像來觀(guan)(guan)照現(xian)實,并進行著(zhu)(zhu)超越(yue)現(xian)實的(de)(de)(de)深(shen)刻(ke)反(fan)思,彰顯了一(yi)位華裔電(dian)影(ying)(ying)人(ren)非一(yi)般(ban)的(de)(de)(de)胸襟與境界(jie),體(ti)現(xian)出了她(ta)對于(yu)電(dian)影(ying)(ying)執著(zhu)(zhu)而獨(du)到(dao)的(de)(de)(de)守望。她(ta)關注(zhu)城市(shi)與本土(tu)(tu)、關注(zhu)移民與異域(yu)目(mu)的(de)(de)(de)不(bu)(bu)僅僅只限于(yu)文(wen)化的(de)(de)(de)探討,更深(shen)的(de)(de)(de)目(mu)的(de)(de)(de)在(zai)于(yu)表達(da)對文(wen)化中人(ren)的(de)(de)(de)生存的(de)(de)(de)關注(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