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chen)州市(shi)一(yi)中(zhong)創(chuang)辦于1906年。1959年定(ding)為(wei)省重點中(zhong)學(xue),1989年又定(ding)為(wei)省實(shi)(shi)驗(yan)中(zhong)學(xue)。1995年,郴(chen)州撤地建市(shi)后,學(xue)校歸市(shi)直轄,定(ding)為(wei)副處級(ji)單位(wei),學(xue)校按照“辦學(xue)體制(zhi)多元化,辦學(xue)規模集團化”的(de)思(si)路,除校本部外,還創(chuang)辦了郴(chen)州桔井實(shi)(shi)驗(yan)中(zhong)學(xue)和郴(chen)州中(zhong)澳(ao)合作國(guo)際實(shi)(shi)驗(yan)學(xue)校。
郴州市一(yi)中系湖南省示(shi)范性普通高(gao)級中學,湖南省重(zhong)點中學之一(yi)。
教研(yan)教改上(shang),學(xue)校現有立項的(de)國家級(ji)(ji)科(ke)研(yan)課題5個,省(sheng)級(ji)(ji)科(ke)研(yan)課題6個。已結題的(de)兩個課題分(fen)獲省(sheng)一等獎(jiang)、二等獎(jiang)。教師(shi)省(sheng)級(ji)(ji)以上(shang)獲獎(jiang)和發表的(de)論(lun)文每年200多篇。
彭太軍老(lao)師(shi)每年發表(biao)論(lun)文(wen)數十(shi)篇。在歷(li)次省、市(shi)教學(xue)比武中(zhong),該(gai)校教師(shi)均獲一等(deng)獎,為郴(chen)州市(shi)獲得(de)了榮譽;侯賦非老(lao)師(shi)為國(guo)家(jia)物理奧賽金牌教練(lian)。王逢春(chun)老(lao)師(shi)為高考考綱編(bian)寫人(ren)之(zhi)一,高考數學(xue)命題(ti)組專家(jia)。
學校先(xian)(xian)(xian)后獲得“全國(guo)(guo)體(ti)育(yu)衛生先(xian)(xian)(xian)進集體(ti)”、“全國(guo)(guo)藝術教育(yu)先(xian)(xian)(xian)進集體(ti)”、“省(sheng)(sheng)(sheng)教育(yu)戰線(xian)先(xian)(xian)(xian)進單(dan)位(wei)”、“省(sheng)(sheng)(sheng)文明單(dan)位(wei)”、“省(sheng)(sheng)(sheng)德育(yu)工作先(xian)(xian)(xian)進單(dan)位(wei)”、“全省(sheng)(sheng)(sheng)政(zheng)務公開,民主治校先(xian)(xian)(xian)進單(dan)位(wei)”、“國(guo)(guo)家教育(yu)部重點科(ke)研基地(di)”、“清華大(da)學優質生源基地(di)”、“廣東軍區國(guo)(guo)防生源基地(di)”、“國(guo)(guo)家安全教育(yu)基地(di)”等榮譽和稱號。
2021年(nian)3月(yue)25日,被湖(hu)南(nan)省文(wen)明委授予“2020屆湖(hu)南(nan)省文(wen)明標兵校園(yuan)”稱號。
學(xue)(xue)(xue)校(xiao)原有(you)桔井(jing)校(xiao)區投入1億元,新建(jian)(jian)了(le)(le)學(xue)(xue)(xue)生公寓、學(xue)(xue)(xue)生食堂、教(jiao)學(xue)(xue)(xue)樓、體藝館、圖(tu)(tu)書館、現代技術教(jiao)育中心,美化綠化了(le)(le)校(xiao)園(yuan)(yuan)環境,改善了(le)(le)辦學(xue)(xue)(xue)條件,提升 了(le)(le)辦學(xue)(xue)(xue)品位。教(jiao)學(xue)(xue)(xue)手段(duan)超前 學(xue)(xue)(xue)校(xiao)建(jian)(jian)有(you)技術先進(jin)、功能強(qiang)大的(de)計(ji)算機網絡,實(shi)現校(xiao)園(yuan)(yuan)網、高速寬帶網、教(jiao)育網三網合(he)一。有(you)多媒體網絡教(jiao)學(xue)(xue)(xue)系統、圖(tu)(tu)書館電子系統、雙(shuang)向控制系統、遠程(cheng)教(jiao)學(xue)(xue)(xue)系統、智能語(yu)音(yin)廣播(bo)系統等現代教(jiao)育網絡系統,并率先在全(quan)省將每個教(jiao)室建(jian)(jian)成了(le)(le)多媒體教(jiao)室,班級(ji)教(jiao)學(xue)(xue)(xue)均使用多媒體,每位教(jiao)師配備了(le)(le)筆記(ji)本電腦(nao)。
光緒32年3月(1906.4),郴(chen)州市一中(zhong)(zhong)的前身——郴(chen)州官立中(zhong)(zhong)學堂,由郴(chen)州牧金鏡(jing)蓉牽頭創辦。校址設在(zai)東塔嶺原寶塔下的東山(shan)書院(yuan)(今(jin)湘南起義紀念碑所(suo)在(zai)地)。
光(guang)緒32年閏4月(yue)(1906.6),學校遷入郴(chen)州考棚(今165部隊(dui)駐地),考棚校址地處郴(chen)州城中心,東(dong)臨北街(校門在(zai)東(dong)面),南依城墻。
民國元(yuan)年(nian)(1912),廢除府州制,學校改為(wei)郴(chen)郡六城(cheng)(郴(chen)、永、宜(yi)、資、汝、桂)聯立中學。
民國三年(1914),學校改為湖南省第七聯(lian)合中學。
民國8年(nian)(1919),譚延闿(kai)進駐(zhu)郴城,稱湘軍總司令和湖(hu)南督軍,占用考棚,學校遷(qian)回東山(shan)書院。
民國10年(1921),學(xue)校又(you)遷入考棚。
民國15年(1926),國民革(ge)命軍(jun)出師(shi)北(bei)伐,郴州地處西線戰(zhan)場,當年下期(qi)學(xue)校停課,翌年春開(kai)學(xue)復課。
民國21年(nian)(1932),學(xue)校(xiao)改名郴(chen)郡聯立初(chu)級中學(xue)。
民國(guo)27年7月(1938.8),為避日寇空襲,學(xue)校被(bei)迫(po)遷到郴縣(xian)棲風(feng)渡(du)老崗腳(jiao)李(li)家村。
民(min)國31年(nian)7月(1942.9),日(ri)寇侵犯日(ri)益猖獗,京(jing)漢線上很不安寧(ning),學(xue)校又遷到郴縣(xian)橋口(kou)。
民國34年元(yuan)月(yue)(1945.3),日軍侵占郴(chen)州,學校被迫(po)停辦。
抗戰(zhan)勝利(li)后(hou),學(xue)校于(yu)民(min)國35年9月(1946.10)重新復辦,改名郴郡聯立(li)高級中學(xue)(全辦高中),校址在白(bai)鹿洞(dong)。
民國36年上(shang)期(1947),學校遷(qian)到中山西街濂溪祠內辦(ban)學(借(jie)用(yong))。
民國36年下期(1947),學校遷(qian)回考棚,正(zheng)名郴(chen)郡聯立中學(完(wan)全中學)。
新中(zhong)國(guo)建立后,1949年12月(yue)1日,郴(chen)郡聯立中(zhong)學與郴(chen)縣縣中(zhong)(創辦于1943年秋)合并,定名郴(chen)縣區立中(zhong)學,校址暫(zan)在考棚。
1951年(nian)暑假,學校遷到桔井觀(guan)(原郴(chen)縣(xian)縣(xian)中校址(zhi),現學校南端家(jia)屬(shu)區所在地(di))。
1952年(nian)下期(qi),學校(xiao)(xiao)使用新(xin)教學樓(現新(xin)修水(shui)泥球(qiu)場(chang)所在地,原工字樓),學校(xiao)(xiao)被定為湘南地區(qu)重點(dian)中(zhong)學。
1953年,學校更名為郴(chen)縣第一(yi)中(zhong)學。
1959年(nian),郴州(zhou)撤鎮建市后,學(xue)(xue)校改稱郴州(zhou)市第(di)一完(wan)全中(zhong)學(xue)(xue)。
1960年(nian),學校被定為省(sheng)屬重(zhong)點中(zhong)學。
1978年,學校又被定為省(sheng)屬重點中學。
1994年2月,省(sheng)教(jiao)委授予學(xue)校“湖南(nan)省(sheng)重點(dian)中(zhong)學(xue)”、“湖南(nan)省(sheng)實驗中(zhong)學(xue)”兩塊匾牌。
1995年(nian),郴(chen)州撤地建市后(hou),學校收(shou)歸市(地級(ji)管),被定(ding)位副(fu)處級(ji)單位。
2005年,學校開始籌(chou)建五嶺閣新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