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nian)2月24日(ri)蘇(su)(su)文(wen)(wen)茂生于北京(jing)廣渠門外樓梓莊。因幼(you)年(nian)家貧,12歲時,蘇(su)(su)文(wen)(wen)茂到天津(jin)一(yi)家藥鋪當(dang)學徒。那時候(hou),他(ta)酷愛常(chang)寶堃、趙(zhao)佩茹的相聲。當(dang)時學徒期滿后每(mei)月的收入很(hen)少,只能買(mai)一(yi)袋(dai)面,蘇(su)(su)文(wen)(wen)茂家中還有(you)老母親需要(yao)贍(shan)養,他(ta)夢想著能夠拜(bai)小蘑菇常(chang)寶堃為(wei)師,將(jiang)來說相聲,多掙些錢養家糊口,讓(rang)老娘過上舒心(xin)的日(ri)子。幾經輾(zhan)轉,蘇(su)(su)文(wen)(wen)茂終于結(jie)識了常(chang)寶堃,并(bing)于1943年(nian)在天津(jin)拜(bai)常(chang)寶堃為(wei)師。
1943年(nian)至(zhi)1948年(nian),在天(tian)津拜常寶堃為(wei)師,藝名蘇伯光。轉年(nian)隨(sui)常連(lian)安赴京,在啟明茶社邊學徒邊演出,于俊波、黃鶴來(lai)等為(wei)其捧哏,至(zhi)1948年(nian)止。
1945年夏第(di)一次回津,演(yan)出《打白(bai)朗》(常寶堃為(wei)其捧哏),獲(huo)得成功(gong),從此(ci)演(yan)出使(shi)用(yong)學(xue)名“蘇文茂”。
1948年(nian)(nian)(nian)4月出師。1949年(nian)(nian)(nian)曾與康立本、高元(yuan)鈞等搭(da)檔(dang),互為(wei)捧逗(dou)。1951年(nian)(nian)(nian)起與常寶華搭(da)檔(dang),以常逗(dou)哏(gen)為(wei)主,合作三(san)年(nian)(nian)(nian)。9月參(can)加天(tian)津(jin)市曲藝(yi)工作團。
1953年,文(wen)(wen)化部第一次(ci)組織文(wen)(wen)藝界的赴朝鮮慰問演(yan)出的隊伍,蘇(su)(su)文(wen)(wen)茂隨隊前往。他與常寶華搭檔(dang)表演(yan)了《燈謎(mi)》《八扇屏》《酒令》等節目。在朝鮮演(yan)出了5個月,直到(dao)停(ting)戰以后(hou),蘇(su)(su)文(wen)(wen)茂才(cai)回到(dao)祖國。
1953年赴朝鮮(xian)慰(wei)問中國(guo)人(ren)民(min)志愿軍(jun),演出五個月之(zhi)久。9月加入天津市曲藝團(tuan)。
1954年起與全長保搭檔。
1956年加入天津人民廣(guang)播電臺天津曲藝團,與朱(zhu)相臣搭檔,合作整理演出(chu)了傳統相聲(sheng)《論捧逗》《批三國》《賊說話》等,以(yi)及新相聲(sheng)《美(mei)名遠(yuan)揚》《學習光(guang)復道(dao)》《光(guang)復道(dao)上(shang)紅旗飄(piao)》等,形成了以(yi)文(wen)雅、深(shen)沉(chen)為特色,具有書卷氣(qi)的“文(wen)哏”風格。
1960年(nian)轉(zhuan)入天津(jin)市(shi)曲藝(yi)團,1961年(nian)在(zai)挖掘傳統曲目的工作(zuo)中,排演(yan)(yan)了七段久未上演(yan)(yan)的曲目,即《打白朗》《賣五器》《鈴鐺譜》等。
1977年與馬志存合作(zuo),在整理傳統相(xiang)聲的同時,演出了《學習張(zhang)士珍》《廢品翻身(shen)記(ji)》《高貴的女人》《新(xin)局長到來之(zhi)后(hou)》《紅(hong)樓百(bai)科(ke)》《爸爸兒(er)子》等,均成為新(xin)時期相(xiang)聲曲目的代表作(zuo)。
1983年8月份當選為天津(jin)市相聲研究會副會長。
2005年7月29日(農歷乙酉年六月廿(nian)四日)晚,出席第(di)五(wu)屆中國曲(qu)藝節天津曲(qu)藝專場演(yan)出在北(bei)京(jing)民族文化(hua)宮劇場亮相。
2006年9月(yue)21日(農歷丙戌年閏(run)七月(yue)廿九日)晚,出(chu)席中國大戲院開(kai)業70周年慶典演(yan)出(chu)第(di)三場。
2007年1月6日(農(nong)(nong)歷丙戌(xu)年十(shi)一月十(shi)八日)出(chu)(chu)席京(jing)韻(yun)大鼓名家(jia)陸倚(yi)琴收(shou)黃薇(wei)為(wei)徒出(chu)(chu)席了(le)收(shou)徒儀式。1月22日(農(nong)(nong)歷丙戌(xu)年十(shi)二月初四日)下(xia)午(wu),天(tian)(tian)津文聯黨組書記、秘(mi)書長孫福海(hai)攜新作《逗你沒商量——相(xiang)聲(sheng)界的奇聞(wen)趣事》在天(tian)(tian)津圖(tu)書大廈首層舉行(xing)簽(qian)售(shou)會(hui),蘇文茂出(chu)(chu)席了(le)簽(qian)售(shou)儀式。
2015年5月3日中午12時(shi)許在天(tian)津逝世(shi),享年86歲。
《文(wen)章會》《蘇批三(san)國》《論捧逗》《汾河灣》等(deng)傳(chuan)統節目。
在蘇文茂的相(xiang)(xiang)聲(sheng)代表作中,《扔(reng)靴子(zi)》是(shi)一(yi)個相(xiang)(xiang)聲(sheng)小段,這個段子(zi)來源于一(yi)個外國笑話,是(shi)謝添(tian)導演對他講的,經過自己的加工,改編(bian)成了一(yi)個相(xiang)(xiang)聲(sheng)小段。
1957年(nian)(nian)的一天中(zhong)午(wu),曲藝團的同事都在(zai)電臺(tai)(tai)大廳休息(xi),電臺(tai)(tai)的工作人(ren)員搬來了錄音設備請他們每(mei)人(ren)講一段笑話。蘇文茂最后一個講的,講的就是《扔(reng)靴子(zi)》。我們經常(chang)在(zai)收音機(ji)中(zhong)聽到的錄音就是1957年(nian)(nian)那天錄制的,已經在(zai)電臺(tai)(tai)中(zhong)播放了整整50年(nian)(nian)的時間了。
蘇(su)文茂(mao)有過兩任妻(qi)(qi)子(zi),兩位妻(qi)(qi)子(zi)都是(shi)他(ta)(ta)最難以割舍的人(ren)。第一任妻(qi)(qi)子(zi)是(shi)他(ta)(ta)心中(zhong)永(yong)遠的痛。解放(fang)初期,蘇(su)文茂(mao)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同事們給他(ta)(ta)介紹,也有女孩追求(qiu),可就(jiu)是(shi)沒有一個(ge)成的。別人(ren)還以為(wei)他(ta)(ta)眼光高(gao),其實蘇(su)文茂(mao)找(zhao)對象(xiang)只有一個(ge)要(yao)求(qiu):必須孝順老人(ren)。
團里開會說(shuo)了(le)一句(ju)玩笑話,二人就(jiu)(jiu)成了(le)一段婚(hun)姻。常寶霆(ting)后(hou)來真的去了(le)武艷芳家找到她父親提親去了(le)。蘇文茂早就(jiu)(jiu)欣賞(shang)武艷芳的為人,二人閃(shan)電訂婚(hun),然后(hou)又迅速(su)結婚(hun)。
婚后,武(wu)艷芳(fang)為蘇(su)文茂生了(le)(le)5個(ge)孩(hai)子(zi),夫妻之間十(shi)分恩愛(ai)。1966年(nian),當蘇(su)文茂剛剛步(bu)入中年(nian)的(de)時(shi)候,武(wu)艷芳(fang)患上了(le)(le)重病,乳(ru)腺(xian)癌。武(wu)艷芳(fang)做了(le)(le)乳(ru)腺(xian)切(qie)除手術,可是癌細(xi)胞在一(yi)年(nian)以后再次復發了(le)(le)。在武(wu)艷芳(fang)最后的(de)日子(zi)里(li),蘇(su)文茂沒有上班,一(yi)直陪伴在妻子(zi)身邊。這一(yi)切(qie)沒有留住武(wu)艷芳(fang),她還是走了(le)(le),給蘇(su)文茂留下(xia)了(le)(le)5個(ge)孩(hai)子(zi)。
1969年,蘇(su)文茂與吳潤(run)清(qing)結婚(hun)。吳潤(run)清(qing)要照顧五個孩(hai)子(zi),還(huan)要贍養(yang)蘇(su)文茂的母親和(he)武艷芳的母親。兩位老人一(yi)位活到90歲(sui)(sui),一(yi)位活到85歲(sui)(sui),都是吳潤(run)清(qing)給(gei)養(yang)老送(song)終(zhong)。蘇(su)文茂對這(zhe)位妻子(zi)也是充滿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