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ma)條在新疆(jiang)做過一段時(shi)間的(de)修井工(gong)、測(ce)井工(gong)。后(hou)來他選擇(ze)辭職(zhi)來到北京發展,每天在租的(de)房子里練(lian)8個小時(shi)的(de)琴。
1995年,組(zu)建了(le)“布衣家族(zu)樂隊(dui)”,期間(jian)他還開(kai)始嘗(chang)試創作了(le)一些歌曲(qu)。之后,他開(kai)始在北京(jing)的(de)一些酒吧里進(jin)行(xing)駐唱。
1999年,錄(lu)制完(wan)成了第一張個人(ren)音(yin)樂專(zhuan)(zhuan)輯《傻女孩》;10月(yue),簽(qian)約華納唱(chang)片,但(dan)因某些原因,《傻女孩》這(zhe)張專(zhuan)(zhuan)輯最終(zhong)未能發(fa)行(xing)。
2004年(nian)4月,簽約太合麥田,成為(wei)旗(qi)下簽約藝人,期間還為(wei)老狼、葉蓓等(deng)歌手創作了(le)《時光的牧童》、《秋雨》、《無盡(jin)等(deng)待》等(deng)歌曲。
2006年,為老狼創作歌曲《等待》,并參與了這首單曲的(de)和聲工作。
2007年3月22日,正(zheng)式加盟(meng)“十(shi)三月”音樂(le)獨立廠牌(pai),成為旗下簽(qian)約藝(yi)人;4月,推(tui)出個(ge)人原創民謠(yao)單曲《花兒》。
2008年9月,推(tui)出個人原創民謠(yao)單曲《塔吉汗》;9月30日,參加“中國(guo)龍水湖畔國(guo)際露營音(yin)樂節(jie)”。
2009年2月(yue),推(tui)出首張個人(ren)同名(ming)專輯《馬條》;7月(yue),出演(yan)(yan)邵(shao)澤輝執導的(de)話劇《那一夜(ye),我(wo)們搞(gao)音樂》;10月(yue)9日(ri),受邀擔任(ren)幸福大街“再(zai)不相愛(ai)就老(lao)了”演(yan)(yan)唱會的(de)表(biao)演(yan)(yan)嘉賓。
2010年1月(yue)(yue)(yue),推出(chu)個人(ren)原創(chuang)單曲(qu)(qu)《那(nei)年榕樹下》;10月(yue)(yue)(yue),推出(chu)個人(ren)原創(chuang)民謠(yao)單曲(qu)(qu)《奔(ben)四》;12月(yue)(yue)(yue)17日,推出(chu)第二張個人(ren)音樂專輯《你找錯(cuo)了地方》。
2012年1月13日,推出第三張(zhang)個人音樂專輯(ji)《高手》。
2015年(nian),參(can)加(jia)CCTV-3《中(zhong)國(guo)好歌(ge)曲第二(er)季》的比(bi)賽;4月,簽約(yue)樹音(yin)樂,成為旗(qi)下簽約(yue)藝(yi)人;同年(nian),參(can)加(jia)“云上音(yin)樂現場全國(guo)巡回演唱(chang)會”。
2016年1月(yue)(yue),為(wei)電影《謀殺似水(shui)(shui)年華(hua)》創作并演唱(chang)宣傳曲《似水(shui)(shui)年華(hua)》;8月(yue)(yue)8日,推出第四張個(ge)人音樂專輯(ji)《篝火》。
2021年11月16日,發行創作專輯《塞(sai)外》。
2022年12月23日,參加民謠音(yin)樂競演綜藝《我們民謠2022》。
2023年3月19日,參加(jia)《2023青燥音樂節(jie)》;4月,參加(jia)2023成都仙人掌(zhang)音樂節(jie)。
2010年《那(nei)年榕樹下》
2023年《給給》
2009年《馬條》
2010年(nian)《你找錯(cuo)了地方(fang)》
2012年《高手》
2016年《篝火》
2021年《塞外》
馬條的(de)(de)(de)歌被(bei)認為(wei)是(shi)本土音(yin)樂與西方搖滾(gun)結(jie)合的(de)(de)(de)典范,有別于中(zhong)國內地音(yin)樂規定的(de)(de)(de)模(mo)式框(kuang)架,不(bu)拘泥、奔放,像燃燒在沙漠中(zhong)孤獨的(de)(de)(de)火焰。馬條的(de)(de)(de)音(yin)樂就像“黑油”一(yi)樣(yang),充滿了未知的(de)(de)(de)顆(ke)粒感,不(bu)時的(de)(de)(de)激(ji)情(qing)迸發,不(bu)時的(de)(de)(de)含蓄纏綿,讓人眩(xuan)暈、著(zhu)迷。他像一(yi)只低空飛行的(de)(de)(de)的(de)(de)(de)大漠之(zhi)鷹,敏感地捕捉著(zhu)生(sheng)活(huo)帶給他的(de)(de)(de)五味(wei),而音(yin)樂則是(shi)他對生(sheng)活(huo)的(de)(de)(de)一(yi)種(zhong)解讀和一(yi)種(zhong)與世人交流(liu)的(de)(de)(de)方式。(新浪評)
馬條的民(min)謠和搖滾樂(le)風簡潔兇猛、節(jie)奏強勁而層次(ci)清晰,他的歌(ge)曲讓人有一種身心(xin)交(jiao)融(rong)的節(jie)奏與(yu)旋律融(rong)合(he)的感(gan)覺,而歌(ge)詞(ci)則簡潔中暗含詩意,是對自(zi)由生命與(yu)在(zai)路上的夢想的思考與(yu)表達,他的吉(ji)他技(ji)術(shu)高(gao)超且實用,他與(yu)樂(le)隊的配合(he)也呈現出了其豐富的音樂(le)性。(《南方都市報》評)
馬條(tiao)的(de)音樂就像西北的(de)烈酒(jiu),煽情、夠勁。馬條(tiao)的(de)演唱汲取(qu)新疆民族樂風之精(jing)華,并將(jiang)其與搖(yao)滾樂完美結合,土色土香又不(bu)失(shi)現(xian)代風味。(《每日(ri)新報》評)
歌曲《花兒》如(ru)同一封西北漢子的情(qing)書,馬條僅(jin)用聲音就(jiu)可以(yi)讓(rang)聽眾看到(dao)他堅毅的鼻線(xian),嗅到(dao)他靈魂(hun)發條中纏(chan)綿的柔情(qing)。(新(xin)華網評(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