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xiang)港(gang)賽(sai)馬博物館(guan)場館(guan)面積(ji)約(yue)(yue)558平方米,占地(di)面積(ji)約(yue)(yue)6000平方米,香(xiang)港(gang)賽(sai)馬博物館(guan)內設有八個展覽廳和一所小型電影院.
基本陳列
香(xiang)港賽馬(ma)博物館(guan)常設展覽廳(ting)包括《馬(ma)匹(pi)小百科》及《練馬(ma)師的(de)一天》。
《馬(ma)匹(pi)小百(bai)科》:是介紹馬(ma)匹(pi)骨(gu)骼(ge)結構的同(tong)時(shi),展示(shi)三屆香(xiang)港馬(ma)王“祿怡”(1973—1995)的骸骨(gu)標本,讓參(can)觀者了(le)解一匹(pi)良駒(ju)具備的條(tiao)件(jian)。
《練馬(ma)師的一(yi)天(tian)》:則透過練馬(ma)師物品、短片(pian)及(ji)(ji)馬(ma)廄(jiu)模型,讓參(can)觀者(zhe)對練馬(ma)師工作及(ji)(ji)馬(ma)房的日常運(yun)作有進一(yi)步(bu)的認識。
展(zhan)(zhan)覽廳展(zhan)(zhan)示(shi)早期中(zhong)國的(de)(de)蒙(meng)古小馬(ma)(ma)(ma)(ma)從北方(fang)南下到香(xiang)港及(ji)澳大利(li)亞馬(ma)(ma)(ma)(ma)的(de)(de)生活短片(pian)。介紹(shao)香(xiang)港馬(ma)(ma)(ma)(ma)會跑(pao)馬(ma)(ma)(ma)(ma)地馬(ma)(ma)(ma)(ma)場(chang)自1846年以來的(de)(de)變(bian)遷和發展(zhan)(zhan)。沙田(tian)馬(ma)(ma)(ma)(ma)場(chang)的(de)(de)建(jian)造過程。介紹(shao)賽(sai)馬(ma)(ma)(ma)(ma)裝(zhuang)備、介紹(shao)策騎(qi)技巧,以及(ji)昔日量度騎(qi)師體重的(de)(de)磅。并以互動形式介紹(shao)本港上屆的(de)(de)冠軍(jun)練馬(ma)(ma)(ma)(ma)師、騎(qi)師和見(jian)習騎(qi)師,其中(zhong)包括各(ge)人的(de)(de)訪問片(pian)段(duan)。馬(ma)(ma)(ma)(ma)王的(de)(de)資料、各(ge)途程的(de)(de)最佳參賽(sai)馬(ma)(ma)(ma)(ma)的(de)(de)資料和賽(sai)事(shi)片(pian)段(duan)也都應有(you)盡有(you)。
專題陳列
香(xiang)港賽馬(ma)(ma)博(bo)(bo)物館(guan)成(cheng)立初期(qi),集中展示與(yu)賽馬(ma)(ma)歷史(shi)及活動有關(guan)的(de)(de)長期(qi)展覽。為了讓參觀更加了解馬(ma)(ma)會(hui)的(de)(de)賽馬(ma)(ma)活動以及馬(ma)(ma)會(hui)慈(ci)善事務對香(xiang)港的(de)(de)貢獻,香(xiang)港賽馬(ma)(ma)博(bo)(bo)物館(guan)自2005年起重新定位(wei),除了展出與(yu)香(xiang)港賽馬(ma)(ma)有關(guan)的(de)(de)展品和資料(liao)外,更定期(qi)舉辦專題展覽,介紹(shao)由馬(ma)(ma)會(hui)捐助的(de)(de)慈(ci)善計(ji)劃,或與(yu)馬(ma)(ma)會(hui)有關(guan)的(de)(de)項目。
曾于該館展(zhan)出(chu)的專題(ti)展(zhan)覽(lan)包括《微章——小框(kuang)子(zi)里的藝(yi)術和歷(li)史(shi)》《中(zhong)(zhong)樂(le)珍萃漢韻薪傳——香港(gang)中(zhong)(zhong)文大學中(zhong)(zhong)國音樂(le)數據館藏品展(zhan)》《探索:賽馬會(hui)藝(yi)力顯光華》《百載回(hui)憶——賽馬歷(li)史(shi)照片展(zhan)》《香港(gang)賽馬會(hui)100%紅——視藝(yi)展(zhan)覽(lan)》《賽馬會(hui)公眾高爾夫球場一活西洲(zhou)》《保育·活化一中(zhong)(zhong)區警(jing)署建(jian)筑群》《2008奧(ao)運馬術展(zhan)覽(lan)》以及《廠(chang)出(chu)創意一由石硤(xia)尾工廠(chang)大廈到賽馬會(hui)創意藝(yi)術中(zhong)(zhong)心(xin)》。
為了紀念(nian)香港(gang)賽馬會(hui)成立125周年,該館亦于2009年9月(yue)至2010年8月(yue)舉行了《歲(sui)月(yue)印(yin)記(ji)——香港(gang)賽馬會(hui)125周年紀念(nian)展(zhan)覽》,介紹馬會(hui)的(de)發展(zhan)歷程、香港(gang)賽馬運(yun)動的(de)演(yan)變(bian)以及馬會(hui)如何透過慈善工(gong)作回饋社(she)會(hui)。
由(you)于香港(gang)賽馬會為非牟利機構,香港(gang)賽馬博物館(guan)館(guan)內(nei)大部份的藏品均由(you)公眾捐贈。館(guan)內(nei)藏品類(lei)別分為證章、賽馬用具(ju)、歷史繪畫、獎杯銀器、陶瓷及(ji)照片等(deng)。
香港賽馬(ma)博物館館內重要藏品有香港三屆馬(ma)王“"祿怡”的(de)(de)骨(gu)架、香港賽馬(ma)會社群杯、“馬(ma)票機”、早期的(de)(de)馬(ma)夫證(zheng)和策騎員許(xu)可證(zheng),還有當時比賽用的(de)(de)小皮包、證(zheng)章及(ji)計時秒(miao)表等。
香港三屆馬(ma)王“"祿怡”的(de)骨(gu)(gu)架(jia):骸骨(gu)(gu)源自香港第一匹贏得百(bai)萬獎金的(de)冠軍馬(ma)王——于1995年(nian)逝世的(de)“祿怡”。骸骨(gu)(gu)旁設有圖(tu)解(jie),詳細說明馬(ma)匹的(de)骨(gu)(gu)架(jia)和組(zu)織,讓(rang)大家(jia)清楚(chu)馬(ma)匹的(de)架(jia)構。除此(ci)之外,參觀者更可細聽(ting)練馬(ma)師如何培養(yang)出競賽(sai)馬(ma)王的(de)錄音(yin)談話。
香港(gang)賽馬博物館(guan)位(wei)于香港(gang)特別行政(zheng)區跑馬地(di)快活看臺2樓。
10:00—17:00時;星(xing)期三夜馬賽事:上午10:00—19:30(逢星(xing)期一(yi)及農歷新年初(chu)一(yi)、初(chu)二休館)。
免費。
自駕
香港特別(bie)行政(zheng)區——彌敦道——康莊道——紅磡海(hai)底隧道——1號干(gan)線——香港賽馬(ma)博物館
上海市——滬昆高(gao)速(su)——下沙大橋——濟廣(guang)高(gao)速(su)——廣(guang)龍高(gao)速(su)——甬(yong)莞高(gao)速(su)——武深高(gao)速(su)——東部過境高(gao)速(su)——香(xiang)園圍公路——吐露(lu)港公路——沙田(tian)路——窩(wo)打(da)老道——香(xiang)港賽馬博(bo)物(wu)館
港鐵站
時代廣場A出口
公共汽車站
37B,38,42,65,72,72A,75,77,90,92,96,97,170,590A,M590,592,807
1994年,香港(gang)賽馬(ma)博物(wu)館正式創建。
1996年10月18日,香港賽馬(ma)博物館正式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