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柴胡(hu)是北柴胡(hu)的一種,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6~15cm,直徑0.3~0.8cm。
根頭膨大,頂端殘留3~15個莖基或(huo)短纖維狀葉基,下(xia)部分枝。
表面黑(hei)褐色或淺(qian)棕色,具(ju)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kong)。
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顯(xian)片狀纖(xian)維(wei)性,皮部(bu)淺棕色,木(mu)部(bu)黃白色。
甘南藏(zang)(zang)族自(zi)治州卓尼縣所轄藏(zang)(zang)巴(ba)哇鎮(zhen)、洮硯鎮(zhen)、納浪鎮(zhen)、木耳鎮(zhen)、柳林鎮(zhen)、喀爾(er)欽(qin)鎮(zhen)、扎古錄鎮(zhen)、阿子灘鎮(zhen)、完冒鎮(zhen)、申藏(zang)(zang)鎮(zhen)、恰蓋鄉(xiang)、刀告鄉(xiang)、杓(shao)哇鄉(xiang)、康(kang)多鄉(xiang)共計14個鄉(xiang)(鎮(zhen))93個行政村(cun)。
地理坐標為東經102°40′~104°02′,北緯34°10′~35°10′。
和解少陽
用于外感發熱,或邪入半表半里的寒熱往來及瘧疾寒熱等,如(<傷寒論>小柴(chai)胡湯(tang))、(柴(chai)葛解肌湯(tang))。
疏肝解郁
用于肝郁氣滯,脅肋脹滿疼痛,及肝郁血虛,月經不調等,如(<景岳全書>柴胡疏肝散)。
升陽舉陷
用于中氣不足,清陽下陷的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等,如(<脾胃論>補中益氣湯)。
熱入血室
婦女患外感發熱期間遇到月經來潮,外邪傳入血室,致寒熱發作。如(<和劑局方>逍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