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邱雪梅隨父母遷居江蘇無錫(xi)。
1937年,邱(qiu)雪梅又隨父(fu)母遷居(ju)上海,在上海就(jiu)讀小學。
1945年(nian)7月(yue),邱雪(xue)梅(mei)畢業于(yu)上海第一(yi)女子高級中(zhong)學(xue)(上海第一(yi)女高);同年(nian),邱雪(xue)梅(mei)返回臺灣(wan)定居(ju),剛(gang)開始擔(dan)任布莊會(hui)計(ji)工作。
1949年底,考試進入民聲廣播公司工作,筆(bi)名“慎芝”。
1950年(nian)初,邱(qiu)雪(xue)梅(mei)在臺北市(shi)中山堂對面的(de)“喜臨門西餐廳”初次(ci)聽到關華石的(de)小提琴演奏,印象深刻(ke);同年(nian),邱(qiu)雪(xue)梅(mei)擔任民(min)聲廣播公司播音(yin)主任。
1951年(nian)(nian),關華(hua)石(shi)制作(zuo)的(de)民(min)聲廣(guang)播(bo)(bo)公(gong)司(si)(si)歌(ge)(ge)唱節目《青(qing)春歌(ge)(ge)唱團》公(gong)開招(zhao)考基本歌(ge)(ge)星,邱(qiu)雪梅以《不再相見》一曲應(ying)試,當場錄取;7月(yue),24歲(sui)的(de)邱(qiu)雪梅與40歲(sui)的(de)關華(hua)石(shi)結婚。之后,兩(liang)人(ren)在(zai)臺(tai)北市成都路(lu)“鹿鳴春飯(fan)店”舉行婚宴。兩(liang)人(ren)婚后住在(zai)臺(tai)北市寶慶路(lu),一直在(zai)制作(zuo)電臺(tai)節目,橫跨民(min)聲廣(guang)播(bo)(bo)公(gong)司(si)(si)、中華(hua)廣(guang)播(bo)(bo)電臺(tai)、正聲廣(guang)播(bo)(bo)公(gong)司(si)(si)、華(hua)聲廣(guang)播(bo)(bo)電臺(tai)(即(ji)今華(hua)聲廣(guang)播(bo)(bo)公(gong)司(si)(si))等,做了(le)十年(nian)(nian)。
1969年(nian)4月(yue),邱雪(xue)梅應日(ri)(ri)本眾(zhong)(zhong)議員千葉三(san)郎(lang)(lang)邀請,擔任千葉三(san)郎(lang)(lang)出(chu)席“亞洲國(guo)會(hui)議員聯合會(hui)第五(wu)屆大會(hui)”時的日(ri)(ri)語(yu)翻譯;同月(yue)中旬,邱雪(xue)梅赴日(ri)(ri)本,先行參(can)訪(fang)日(ri)(ri)本眾(zhong)(zhong)議院(yuan)及考察日(ri)(ri)本電視節目制作(zuo)。
1980年3月,邱雪梅(mei)與關(guan)華石擔任(ren)“電視金鐘獎”頒獎人。
1984年(nian)2月,邱雪(xue)梅擔任《時報(bao)周刊》與中國電(dian)視公司(si)主辦的(de)《一(yi)九八三年(nian)度金唱片獎晚會(hui)》頒(ban)獎人;6月,邱雪(xue)梅受邀至臺(tai)(tai)北市立社(she)會(hui)教育館觀(guan)賞白先勇的(de)舞臺(tai)(tai)劇(ju)《金大班(ban)的(de)最后一(yi)夜》首演,觀(guan)后撰(zhuan)寫《夜未央》一(yi)文(wen)發表(biao)于(yu)《聯合(he)報(bao)》。
1984年11月,邱雪梅(mei)以《最后一(yi)夜》一(yi)曲獲(huo)得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作詞人獎”。
1987年(nian)5月(yue),邱(qiu)雪梅(mei)在(zai)(zai)臺北市立(li)社會(hui)教育館為臺北市立(li)國樂團設計并主(zhu)持《昨夜夢中》音樂會(hui);8月(yue),《民生(sheng)報》主(zhu)辦的(de)“金嗓獎”在(zai)(zai)臺北市中華(hua)體育館舉行頒獎典禮,邱(qiu)雪梅(mei)以《玫瑰人生(sheng)》一曲獲頒“最(zui)佳作詞(ci)獎”。
1987年11月,邱雪梅擔任第24屆金馬獎影片(pian)評審委(wei)員。
1988年3月(yue)19日,邱雪梅因高血壓藥物不(bu)適應,引發(fa)心(xin)臟(zang)病,病逝于臺北市大安(an)區私立(li)宏(hong)恩綜合醫(yi)院,享年60歲(sui)。
2007年3月15日(ri),臺北地方法(fa)院(yuan)判決,邱雪(xue)(xue)梅(mei)作詞(ci)的《負心的人》、《苦酒滿(man)杯》、《萬家燈(deng)火》等53首歌(ge)(ge)詞(ci)著(zhu)作權(quan)屬其(qi)女兒關韻千(qian)所(suo)有;起因是關韻千(qian)指(zhi)控(kong),麗(li)歌(ge)(ge)唱(chang)(chang)片與(yu)海山唱(chang)(chang)片向內政部(bu)注冊(ce)登記(ji)邱雪(xue)(xue)梅(mei)所(suo)作的歌(ge)(ge)詞(ci)著(zhu)作權(quan),還制作成伴唱(chang)(chang)帶,甚至偽造邱雪(xue)(xue)梅(mei)的部(bu)分歌(ge)(ge)詞(ci)轉讓證明書,侵害她繼承邱雪(xue)(xue)梅(mei)的著(zhu)作財產(chan)權(quan)。
創作
慎芝的填詞作品有一千多(duo)首,有些較著(zhu)名(ming)的:
《意難忘(wang)》(1963年(nian),原自(zi)李香蘭所原唱的(de)日(ri)本曲《東京(jing)夜曲》)
《情人(ren)的(de)黃襯(chen)衫(shan)》(1968年,源自韓曲《黃襯(chen)衫(shan)男》)
《月兒(er)像檸(ning)檬》(1969年,原自都春(chun)美所原唱的日(ri)本曲《檸(ning)檬月夜散(san)步道》)
《濛濛細(xi)雨憶當年(nian)》(1971年(nian),原唱(chang)者甄妮,蔡(cai)榮吉作曲(qu))
《夜空》(1974年(nian),原唱(chang)者是(shi)鳳飛飛,原自日本曲《夜空》)
《榕樹(shu)下》(1979年,原唱者是(shi)余天(tian),原自日本(ben)曲《北國之春》)
《最后一夜(ye)》(1984年,原唱者是蔡琴)
《月半(ban)彎》(1986年,原唱者是張學友)
《我只在乎你(ni)》(1987年,原唱者(zhe)是鄧麗君的日語歌曲(qu)《時の流(liu)れに身をまかせ》)
《今夕是(shi)何夕》(1987年,原唱者是(shi)曾慶瑜)
《玫(mei)瑰人生》(1987年,臺灣電視公司國語連(lian)續劇《玫(mei)瑰人生》主題曲(qu),原唱者是(shi)許景(jing)淳)
《情字這(zhe)條路》(1988年,慎芝唯一臺語歌詞創作,原唱者是潘越云(yun))
主持
1962年10月,慎(shen)芝與關華石接受臺灣(wan)電視公司(si)邀請(qing),籌備臺灣(wan)第一個(ge)電視歌唱節目《群(qun)星(xing)會(hui)》。《群(qun)星(xing)會(hui)》源自正聲廣播(bo)公司(si)現場(chang)歌唱節目《歌壇(tan)春秋》,捧紅了不少歌手,如謝雷、張琪、青山(shan)、姚(yao)蘇蓉、鄧麗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