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bao)比達生于音樂世家,爸(ba)爸(ba)曾(ceng)于上海(hai)當過很多年(nian)的樂手,后來移(yi)居香(xiang)港,鮑(bao)比達就是在香(xiang)港出(chu)生。
五歲(sui)的時(shi)候,母親(qin)意外地發(fa)現鮑(bao)比達(da)(da)(da)拿著毛線針當指揮(hui)棒,站在椅子上比手畫(hua)腳陶醉的樣子,心想這孩(hai)子或許有音樂天份,于是(shi)就送鮑(bao)比達(da)(da)(da)去(qu)學鋼(gang)琴。從此,鮑(bao)比達(da)(da)(da)跟鋼(gang)琴就沒辦法(fa)分開。
為了維持家(jia)里生(sheng)計,鮑(bao)比達七歲便開始從事音樂(le)工(gong)作—在夜總會表演薩克斯(si)(si)風(feng)、吉他、貝斯(si)(si)及打擊樂(le)器。鮑(bao)比達十多歲便成為專業(ye)樂(le)手(shou),后來(lai)更成為亞洲多家(jia)著名飯店(dian)及夜總會最年輕(qing)的音樂(le)領班(ban)。
自(zi)七(qi)十(shi)年代起鮑比達(da)除了(le)現場表(biao)演的工作(zuo)外,還(huan)開始踏(ta)足流行(xing)唱片界。所創作(zuo)的旋律和編曲,經常被認為是長青的作(zuo)品,叫人百聽(ting)不厭。
1975年,鮑比達出任香港科藝(yi)百(bai)代唱(chang)片公司的音樂(le)總監,為旗下歌手作曲、編(bian)曲及擔任制作人。
1978年,重返校園,到(dao)美(mei)國波士頓伯(bo)克利(li)音(yin)樂學(xue)院主(zhu)修作曲(qu)及編曲(qu),畢業后轉赴洛(luo)杉(shan)磯迪格羅夫音(yin)樂工作坊修讀電影(ying)配樂及音(yin)樂工業課程。
八十年代初,學成返港,參與(yu)制作(zuo)一線歌手(shou)如許冠杰、徐小鳳、陳百(bai)強、張國(guo)榮、林子祥、葉倩文、甄妮、梅艷芳等的唱(chang)片,并為不少大型活動(dong)擔任(ren)音樂總監(jian)及指揮。
1984年(nian),鮑(bao)比(bi)達(da)第一次參與(yu)臺灣(wan)的(de)音樂制作(zuo)——電視(shi)劇《楊貴妃》的(de)原(yuan)聲帶(dai)。自此之后鮑(bao)比(bi)達(da)漸(jian)漸(jian)活躍于臺灣(wan)的(de)流行樂界。
九十年代初(chu),鮑(bao)比(bi)達簽約滾石(shi)唱片成為制作人,亦擔(dan)任作曲及(ji)編曲。
1993年(nian),為電影《新不了(le)情(qing)》配(pei)樂;同年(nian),受聘于中國(guo)北京的正大國(guo)際,擔任音樂總監(jian)一職。
1995年,在臺北成立工作(zuo)(zuo)室(shi);隨后(hou),擔任李(li)玟(min)專(zhuan)輯的制作(zuo)(zuo)人,由鮑比(bi)達包辦作(zuo)(zuo)曲(qu)、編曲(qu)及制作(zuo)(zuo)的《往日情》推出后(hou)成為大(da)熱歌曲(qu)。后(hou)來鮑比(bi)達陸續參與制作(zuo)(zuo)李(li)玟(min)《每一(yi)次想你》、《李(li)玟(min)CoCo》、《Sunny Day好心情》、《DiDaDi暗示》、《今天到永遠(yuan)》及《真情人》等專(zhuan)輯。
過去(qu)幾年,鮑(bao)比(bi)達(da)在臺灣的(de)音(yin)樂界十分(fen)的(de)活躍(yue)。除了李(li)玟之外,鮑(bao)比(bi)達(da)曾為蕭亞軒、柯以敏、陳(chen)曉東、張信哲、趙詠華、蔡琴(qin)及蘇芮等(deng)知(zhi)名歌手擔(dan)任(ren)制作(zuo)人。在演奏(zou)曲制作(zuo)方面(mian),包括鮑(bao)比(bi)達(da)音(yin)樂工(gong)作(zuo)室旗下藝人王頌恩的(de)雙(shuang)簧管專輯、陳(chen)冠宇的(de)鋼琴(qin)專輯、呂秀齡(ling)的(de)琵琶(pa)及溫金(jin)龍的(de)二胡專輯等(deng)等(deng)。
鮑比達亦為蕭(xiao)亞軒(xuan)、柯(ke)以敏(min)、陳曉東、張信哲、趙詠華、蔡琴及(ji)蘇芮等歌手(shou)擔任(ren)制(zhi)作人。
1997年,擔任(ren)“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li)慶典”的音樂總(zong)監。
1998年,首次(ci)與臺灣果陀劇場(chang)合作(zuo),創(chuang)作(zuo)歌舞劇《天使(shi)不夜城》,鮑比(bi)達(da)除作(zuo)曲和編(bian)曲外,并擔任演出時的指揮和鍵盤手(shou)。
1999年(nian),回港協助許冠杰制作(zuo)創(chuang)意(yi)音(yin)樂劇《仲夏夜(ye)狂(kuang)想曲(qu)》;其后鮑(bao)比達再參與(yu)果陀劇場(chang)的《淡水小鎮》、《城市之光》及《情盡夜(ye)上海》等劇的制作(zuo)。
2003年,出版鋼琴演奏專輯(ji)《情歌(ge)瑪(ma)奇朵》。
2006年(nian),與香港芭蕾舞(wu)團合作制作芭蕾舞(wu)音(yin)樂劇《蘇絲黃》。
2008年,為北京奧運創作火炬歌《點燃激情 傳遞夢想》。
2011年,為鳳凰衛視整場交響作(zuo)品編(bian)曲(qu)制(zhi)作(zuo)“鳳凰涅(nie)槃——鳳凰衛視十五周年慶典晚(wan)會”。
2019年10月26日(ri),參(can)加鳳凰衛(wei)視(shi)中華(hua)小姐環球大賽,并擔任(ren)評委;12月12日(ri),參(can)加《和詩(shi)以歌(ge)》經典古詩(shi)詞音樂會。
2023年,作曲(qu)的首部原創舞臺劇《遺失(shi)的第24個白鍵》在閩南(nan)大戲院首演(yan)。
1994年(nian)《中原新樂》
2001年《鮑比達(da)的(de)音(yin)樂愛(ai)情(qing)故事(shi)》
2005年(nian)《糖(tang)水系列1 Love Flavors 》
1992年(nian) 鮑比達《神奇魔(mo)力》(巨石唱(chang)片(pian))
1993年(nian) 鮑比達《分(fen)享》
1993年 《新(xin)不了情》電影原聲帶專(zhuan)輯
1994年 鮑比達(da)《中原(yuan)新(xin)樂》(2001年臺灣(wan)發(fa)行改(gai)名(ming)“十面埋伏”)
1995年 《夜半歌聲(sheng)(sheng)》電影原聲(sheng)(sheng)帶(dai)專(zhuan)輯(ji)
1996年(nian) 三四郎薩克斯風專輯《地下道的情(qing)人》
1996年 呂秀齡琵(pi)琶專輯《情咒》
1997年 鮑比達(da)《鮑比達(da)的(de)(de)心(xin)音樂(le)-愛情的(de)(de)真相》
1997年 王頌恩雙簧管專(zhuan)輯《一個人的(de)漫游》
1998年 《美少(shao)年之戀》電(dian)影原聲帶(dai)專輯
1998年 李杰《冷咖(ka)啡》
1998年 吳名慧《無可救藥》
1998年 王頌恩雙簧管專輯(ji)《快樂過日(ri)子》
1999年 王頌恩雙簧管專輯(ji)《愛上(shang)了影》
1999年 《1999玫瑰(gui)的故事(shi)》電影原聲帶專輯
1999年 “淡水(shui)小鎮(zhen)”歌舞劇原(yuan)聲帶(dai)專(zhuan)輯《機遇》
1999年(nian) 鮑比達《鮑比達的音樂愛情故事》
1999年(nian) 《天使(shi)不夜城(cheng)》歌舞劇(ju)原(yuan)聲帶專輯(ji)
2000年(nian) 鮑比(bi)達鋼琴專輯《戀愛(ai)新四季》
2000年(nian) 鮑(bao)比達&蔡(cai)琴《Chris & Friends遇見》
2001年(nian) 《夜奔》電(dian)影原聲帶專(zhuan)輯
2003年(nian) 《情(qing)盡夜上(shang)海(hai)》歌舞劇原聲帶
2003年(nian) 鮑比達(da)《情歌(ge)瑪奇朵》(流行爵士(shi))
2003年 林志美(mei)&鮑(bao)比達《當林志美(mei)遇上鮑(bao)比達》
2004年 王曉南二胡專輯(ji)《摩登(deng)大唐》
2007年 我記得萊斯利(li)發燒爵士專輯錄(lu)制的《活》,特別(bie)是獻(xian)給(gei)已故的“張國榮(rong)”
2007年 《夜槽-融合爵士》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