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ling)石(shi)博物(wu)館位于靈(ling)石(shi)縣文(wen)化藝(yi)術中(zhong)心(xin)(xin)大樓三(san)層(ceng)。是(shi)縣委縣政府為(wei)展(zhan)示靈(ling)石(shi)古代文(wen)明(ming),弘揚、彰顯靈(ling)石(shi)文(wen)化、加深靈(ling)石(shi)人民對家(jia)鄉文(wen)明(ming)、文(wen)化的了(le)解程(cheng)度,在2008年(nian)9月動工興建文(wen)化藝(yi)術中(zhong)心(xin)(xin)大樓時建立。靈(ling)石(shi)博物(wu)館以歷(li)(li)史與藝(yi)術并(bing)重,集收藏(zang)、展(zhan)覽、研究、考(kao)古、公共教育(yu)、文(wen)化交流于一體,于2011年(nian)6月對外開(kai)放,隸屬(shu)于靈(ling)石(shi)縣文(wen)物(wu)旅游(you)局。 館舍總建筑面(mian)積2500平方米,展(zhan)廳(ting)面(mian)積1300平方米。藏(zang)品數量近300件,以青(qing)銅器(qi)、瓷器(qi)、玉器(qi)、陶器(qi)、石(shi)器(qi)、化石(shi)、書畫等為(wei)主(zhu)。設有歷(li)(li)史沿(yan)革展(zhan)廳(ting)、傳說故事展(zhan)廳(ting)、文(wen)物(wu)古跡展(zhan)廳(ting)、文(wen)物(wu)實物(wu)展(zhan)廳(ting)等四個基本(ben)陳(chen)列(lie)體系。
建設意義
靈(ling)石博物館將(jiang)會在弘揚中華文明、保護國家(jia)文化遺(yi)產、展(zhan)示靈(ling)石悠久(jiu)歷史、進行(xing)愛(ai)國主義教育(yu)、開展(zhan)對外文化交流等方(fang)面發揮積(ji)極而(er)重要的作用。為適(shi)應構(gou)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xi)和(he)建設學(xue)習型社會的需要,它將(jiang)成為廣(guang)大(da)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學(xue)習歷史和(he)文化知(zhi)識、接(jie)受文明熏陶、進行(xing)終(zhong)身學(xue)習的文化陣(zhen)地和(he)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