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
杜(du)爾伯(bo)特(te)博物館(guan)共有四(si)個(ge)部分展廳(ting),展示手(shou)段(duan)科(ke)技含量較高(gao),整(zheng)個(ge)展覽采用高(gao)科(ke)技的(de)聲、光、電等(deng)手(shou)段(duan),通過圖文并茂、動靜結合(he)等(deng)形式,詳實展示杜(du)爾伯(bo)特(te)悠久(jiu)的(de)歷史、獨(du)特(te)的(de)民俗、豐(feng)富的(de)資源和輝(hui)煌的(de)成(cheng)就。
建(jian)館20年來,曾接待了國(guo)家、省市領導、外國(guo)貴賓及國(guo)內經濟貿易(yi)旅(lv)游等團(tuan)體,年接待觀(guan)眾5萬余人次。
開館
縣博物館于(yu)2006年9月1日(ri)正式開館。市(shi)人大副主(zhu)任常樹林、縣委書記薛志(zhi)偉(wei)等市(shi)、縣領導參加(jia)了開館剪(jian)彩儀式。
2011年8月12日正式免費(fei)對外開放。新(xin)落成的(de)縣(xian)博物(wu)館(guan)總面積2000平方米,分設歷史、民(min)俗(su)(su)、資源、成就四個展(zhan)廳,展(zhan)覽采用聲、光、電等(deng)高(gao)科技手段,通過圖(tu)文(wen)并貌、動靜結合、立體呈(cheng)現、實(shi)物(wu)展(zhan)示等(deng)形式,生動再現了杜(du)爾伯特(te)的(de)滄(cang)桑巨(ju)變(bian)。同時,為充實(shi)館(guan)藏文(wen)物(wu),特(te)從蒙古國、內(nei)蒙古自(zi)治區等(deng)地征集到蒙古包、勒勒車、水囊等(deng)蒙古族生活(huo)用品(pin),在縣(xian)內(nei)征集到蒙古族王(wang)爺騎(qi)用過的(de)雕(diao)花馬鞍和民(min)間彈(dan)奏樂(le)器、嬰(ying)兒床等(deng)民(min)俗(su)(su)文(wen)物(wu)。同時也有見證(zheng)我縣(xian)近五十年來(lai)發生翻天覆地變(bian)化的(de)實(shi)物(wu)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