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的(de)大面積漢代(dai)(dai)耕作(zuo)農田遺跡再現了漢代(dai)(dai)農村鄉里(li)的(de)真實(shi)景(jing)象,為(wei)研究漢代(dai)(dai)基層社(she)會結構、中下層民(min)眾生(sheng)產(chan)和生(sheng)活狀況(kuang)、漢代(dai)(dai)農耕文(wen)明(ming)、黃河(he)河(he)道變遷等眾多學術(shu)課題,提供了珍貴的(de)實(shi)物資料。
三楊(yang)莊遺址于2003年(nian)發(fa)現(xian)(xian),是我國一處保存(cun)完整、內涵(han)豐(feng)富、價值重(zhong)大(da)、影響深遠的大(da)型漢代農耕聚落遺址。截止2009年(nian),勘探面積(ji)已(yi)超過100萬平方米,共發(fa)現(xian)(xian)漢代庭院14處,清理4處,發(fa)掘(jue)面積(ji)1萬平方米。
正是因為三楊莊遺址所具有(you)的重大價值,因此一經發現便引(yin)起(qi)國內外學術界的轟(hong)動,被專(zhuan)家(jia)學者譽為“中(zhong)國的龐貝”,被國家(jia)文物(wu)局(ju)等(deng)部(bu)門評為2005年度“全(quan)國十(shi)大考古(gu)新發現”。我國文物(wu),考古(gu)學家(jia)徐蘋芳、張忠(zhong)培、謝辰生(sheng)、徐光冀(ji)、劉慶(qing)柱等(deng)數十(shi)位專(zhuan)家(jia)學者先(xian)后到(dao)三楊莊漢代遺址進(jin)行實地考察(cha)和(he)研(yan)究,對內黃(huang)三楊莊漢代遺址給予了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