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土雞宰殺燙毛去內臟,入冷水鍋中(zhong)煮沸,打去浮(fu)沫改用微火繼(ji)續煮至半熟,撈(lao)出用剪(jian)刀(dao)剪(jian)成(cheng)八塊,雞頭、雞尾(wei)、兩翅(chi)、兩腿、兩胸(xiong)。入鍋再(zai)煮兩分(fen)鐘(zhong)關火燜(men)10分(fen)鐘(zhong),取出分(fen)盤裝上桌即(ji)可。
菜品(pin)上桌后(hou)主(zhu)人(ren)按客(ke)人(ren)身(shen)份(fen)、年齡(ling)、輩份(fen)分送(song)客(ke)人(ren)。主(zhu)客(ke)吃雞頭,次客(ke)吃雞尾,雞腿作禮品(pin)留(liu)給主(zhu)客(ke)帶走。
客(ke)人(ren)不足八位(wei),主人(ren)才可享用,超過八位(wei)則多殺雞。
吃時(shi)得到雞頭(tou)的客人若能把雞腦髓(sui)完整無(wu)缺地取出來,足以表示對主人的一片真(zhen)心實意。
這時(shi)主人把雞腦髓裝在(zai)一只小盤里,這便是苗族(zu)“吃(chi)雞頭,還雞崽”習俗的體現。
受到(dao)尊(zun)重(zhong)的主人高興地夾兩塊肥肉(rou)送至主人碗中,表示回(hui)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