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san)(san)峽工程的興建,為(wei)(wei)褒揚先烈,教育后(hou)人,原萬縣市人民政(zheng)府(轄三(san)(san)區八縣)將三(san)(san)峽庫區水淹沒線下近千(qian)座烈士墓和烈士紀念標(biao)志,統一遷建為(wei)(wei)萬州革命烈士陵園(yuan)。
張愛萍將(jiang)軍為(wei)(wei)萬州革(ge)命(ming)烈士陵園題寫了園名。老革(ge)命(ming)、忠縣(xian)藉作家馬識途,應邀(yao)為(wei)(wei)烈士事跡陳列館題寫了館名。
1998年萬州革命烈(lie)士陵(ling)園在風景(jing)秀麗的太白(bai)巖(yan)下正(zheng)(zheng)式動工興(xing)建,2002年7月建成正(zheng)(zheng)式對外開放。
陵園占(zhan)地36畝,投資(zi)近千萬元,由紀念碑(亭(ting))、大(da)(da)型英烈(lie)(lie)(lie)群雕(diao)、柱雕(diao)、英名墻、瞻(zhan)仰廣(guang)場、烈(lie)(lie)(lie)士(shi)事跡陳(chen)(chen)列館等幾大(da)(da)部分組成。陳(chen)(chen)列館大(da)(da)樓建筑獨特大(da)(da)氣(qi),高(gao)26米(mi)(mi)、分三(san)層,面積3500平(ping)方(fang)米(mi)(mi),館內除序言廳外,設有4個(ge)陳(chen)(chen)列廳,陳(chen)(chen)列展線380米(mi)(mi),其展出珍貴的烈(lie)(lie)(lie)士(shi)圖片、烈(lie)(lie)(lie)士(shi)遺物和(he)歷史史料5200余件(jian)。陳(chen)(chen)列以(yi)新(xin)穎(ying)、獨特、大(da)(da)氣(qi)的布展方(fang)式和(he)較現代的陳(chen)(chen)列手段(duan)以(yi)及翔實的圖片史料,真(zhen)實的展示了萬州各個(ge)革命時期所發生的重(zhong)大(da)(da)歷史事件(jian)和(he)5000多名革命英烈(lie)(lie)(lie)的光輝(hui)業績。
2002年7月(yue)1日,萬(wan)州革命(ming)烈士(shi)陵(ling)園舉(ju)行隆重的開館(guan)儀式,萬(wan)州區(qu)黨(dang)政軍領(ling)導和專家學者、各界人士(shi)參加了儀式并(bing)向革命(ming)先(xian)烈敬獻花圈,參觀烈士(shi)事跡陳(chen)列館(guan),瞻(zhan)仰英名墻。
瞻仰廣場
烈士事跡陳列館
烈士英名墻
柱雕
庫里申科墓
九五慘案(an)紀念館及紀念碑(bei)
2001年4月,國務院批(pi)準(zhun)為“全國重點烈(lie)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dan)位”;
2005年,重慶市委、市政府納入全(quan)市六(liu)大重點“紅(hong)色旅游經(jing)典景區”和(he)十(shi)條“紅(hong)色旅游精品線(xian)路”;
2007年9月(yue)5日,萬縣九·五慘案陳(chen)列館在萬州革命烈士陵園正式(shi)開(kai)館;
2009年5月21日,被中(zhong)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zhu)義教育(yu)示范基地”;
2011年(nian)2月(yue)16日,被民政(zheng)部命名為(wei)“全國民政(zheng)系統行風建設示范單位”;
2011年5月(yue)1日,被重慶市紀委命名(ming)為(wei)“市級廉政(zheng)教(jiao)育(yu)示(shi)范基地(di)”;
2012年6月1日,被民(min)政部授予全國民(min)政系統“優質服務品(pin)牌(pai)”榮譽稱號(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