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重慶大圓祥博物館
0 票數:0 #博物館#
重慶大圓祥博物館建立于2013年4月,位于重慶市璧山區。是在近200年的鄉村工業遺址及古建筑構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民間博物館,也是巴渝古建筑構件博物館,亦被稱為“重慶祖屋”博物館,其收藏主要來源于巴渝境內漢代至民國的各類古建筑構件及其陳設、器具。從2017年1月9日起,重慶大圓祥博物館正式開放,全年不休。
  • 中文名: 重(zhong)慶(qing)大圓祥博物館
  • 官網:
  • 地址: 重慶市(shi)璧山(shan)區健龍鎮龍江新石村(cun)5社
  • 門票: 免費
  • 開放時間: 09:00~17:00
  • 博物館等級: 國家三級(ji)(非國有)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給生活一把琴"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重慶大圓祥博物館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xiang)細介紹 PROFILE +

基本介紹

重慶大圓祥博物(wu)館成立(li)于2013年4月,于2014年正式入駐(zhu)璧山區一處工業遺址天福碗(wan)廠(chang)。大圓祥博物(wu)館八(ba)大展廳分門別類(lei)展陳著巴(ba)蜀古(gu)(gu)建筑木雕(diao)(diao)、石雕(diao)(diao)藏品。館藏數達十(shi)余萬件(jian),總(zong)收(shou)藏量足(zu)以恢復數百棟巴(ba)蜀古(gu)(gu)宅大院,是中國(guo)目前古(gu)(gu)建收(shou)藏規模大,藏品較(jiao)為豐富的民間(jian)博物(wu)館,也被稱(cheng)為“重慶祖屋”博物(wu)館。

2018年,入選成為“重慶市中小(xiao)學(xue)社會實踐教育(yu)基(ji)地(di)(di)”,和(he)“璧(bi)山(shan)區(qu)中小(xiao)學(xue)社會實踐教育(yu)基(ji)地(di)(di)”。2019年,“紅(hong)色(se)文化主題(ti)展館”成為紅(hong)色(se)教育(yu)基(ji)地(di)(di),是黨建主題(ti)教育(yu)基(ji)地(di)(di)。大圓祥(xiang)博物館取自佛經里面(mian)講(jiang)的大度、圓融、祥(xiang)和(he)。其(qi)所在地(di)(di)為璧(bi)山(shan)一(yi)處工(gong)業遺址——天福(fu)碗(wan)(wan)(wan)廠(chang)。 天福(fu)碗(wan)(wan)(wan)廠(chang)(1854-2020),有166余(yu)(yu)年的歷史(shi),是璧(bi)山(shan)較具(ju)代表性的工(gong)業遺址。天福(fu)碗(wan)(wan)(wan)廠(chang)占地(di)(di)五十余(yu)(yu)畝,其(qi)廠(chang)區(qu)廠(chang)貌至(zhi)今保(bao)存(cun)完好(hao),歷史(shi)遺存(cun)豐富。2000年后天福(fu)碗(wan)(wan)(wan)廠(chang),幾經租賃及轉手購買(mai),于2013年由(you)大圓祥(xiang)公司買(mai)下(xia),用于重慶大圓祥(xiang)博物館收藏的倉儲、展陳(chen)。

展廳展館

門窗匾館

該館建筑面積約2500平方米,主要館藏(zang)為(wei)宋代石(shi)雕“三世佛(fo)”;明清時期的(de)門(men)神(shen)門(men)、木(mu)雕門(men)、窗、匾額等(deng)和解放后懸掛于成都天府廣(guang)場的(de)八幅偉(wei)人油畫像。

尋根堂(祖宗牌位館)

建(jian)筑(zhu)面積(ji)約500平方米,主要(yao)館(guan)藏為清(qing)代神龕(kan)、神位(wei)、祖宗牌位(wei),桌子等(deng)。

精品館

建筑面積約420平(ping)方米,主要館藏為(wei)明(ming)清(qing)時期的門、窗、撐拱(gong)、門楣、吞(tun)口(kou),硯臺等(deng)。

佛道造像藝術館

建筑面積約(yue)950平方米,主要館藏為(wei)明清(qing)時期的木(mu)雕(diao)、石雕(diao)、泥塑佛(fo)、道造像(xiang)、廟畫及氣勢(shi)恢宏的“千手觀音”壇城。

木雕家具館

建(jian)筑面積約1000平方(fang)米(mi),主要館藏為清代家具,包括床、衣帽架、屏風、茶架等家具。

家訓字板館

建筑面積約1300平方(fang)米(mi),主要館藏為清(qing)代、民國(guo)時期的治家格言,詩詞(ci)佳句(ju)等(deng)木雕字板。

歷史沿革

(1854—今)

1854咸豐四年(1854年)曾(ceng)成之(zhi)在石龍場古石橋辦(ban)(ban)(ban)天福(fu)碗廠(chang)(chang)(chang)。隨后來鳳、丁家又辦(ban)(ban)(ban)起碗廠(chang)(chang)(chang)多處。較大的(de)有(you)光(guang)緒元年王(wang)(wang)志(zhi)清等(deng)在王(wang)(wang)家溝辦(ban)(ban)(ban)的(de)新民碗廠(chang)(chang)(chang)及肖家嘴同(tong)心碗廠(chang)(chang)(chang)。各碗廠(chang)(chang)(chang)年產土碗一(yi)萬只以上。(圖1-1天福(fu)碗廠(chang)(chang)(chang)廢墟里挖出的(de)清代碗底)

宣統年間

新民碗(wan)廠聘請江西瓷(ci)工黃道尹后,改(gai)土粗碗(wan)為紅花碗(wan),時銷江津縣(xian),遠售(shou)陜、甘、寧(ning)、青(qing)海(hai)等省。璧山碗(wan)的聲譽與日俱增(zeng)。

民國初年

璧山土碗業已有(you)十四、五家,碗車200多架,工人(ren)700人(ren)。1934年,巴縣(xian)人(ren)王(wang)紹洲(zhou)等在(zai)廣(guang)普辦水口山碗廠。

1940

因日機轟(hong)炸,土(tu)陶家器多被損壞,重慶、巴(ba)縣屬壁(bi)山(shan)縣銷區,常供不(bu)應求,使土(tu)陶業繼(ji)續發(fa)展。解放初期

璧(bi)山(shan)縣土陶有18戶,主要集中(zhong)于來鳳、八(ba)塘。1953年(nian)產日用陶瓷(ci)375萬(wan)件(jian)。其(qi)中(zhong)土碗307萬(wan)件(jian),產值3. 2萬(wan)元。產量比(bi)解放前上升2.8倍(bei),遠銷(xiao)外(wai)地。1954年(nian)曾由四川省供銷(xiao)社(she)包銷(xiao)。

1956

1956年2月(yue)天福、新民兩碗廠(chang)(chang)(chang)和大同鍋鏵廠(chang)(chang)(chang)合(he)營,更名(ming)為(wei)(wei):“四川省(sheng)地(di)(di)方(fang)合(he)營璧山縣天福陶瓷(ci)(ci)廠(chang)(chang)(chang)”。3月(yue),水口山、同心等廠(chang)(chang)(chang)合(he)營,更名(ming)為(wei)(wei)“四川省(sheng)地(di)(di)方(fang)合(he)營璧山縣水口山陶瓷(ci)(ci)廠(chang)(chang)(chang)”。這(zhe)年的陶瓷(ci)(ci)生產(chan)仍以(yi)土碗為(wei)(wei)主,產(chan)量408萬件(jian)。

1957

1957年瓷(ci)(ci)器業興起。天福瓷(ci)(ci)廠工(gong)人張南軒(xuan)改(gai)革土碗工(gong)藝,造“天字(zi)碗”盛(sheng)銷一時(shi)。接著改(gai)柴窯(yao)為煤窯(yao)(倒焰窯(yao)),細瓷(ci)(ci)試制(zhi)成(cheng)功,開始(shi)生產日(ri)用瓷(ci)(ci)器,為縣內陶瓷(ci)(ci)業骨干企業。

1964

璧(bi)山(shan)水口山(shan)陶(tao)(tao)瓷廠撤(che)銷并入天(tian)福陶(tao)(tao)瓷廠。

1978

天福陶瓷廠實行TQC(全面質量(liang)管理),建(jian)立產品(pin)(pin)(pin)“自檢(jian)(jian)(jian)、互(hu)檢(jian)(jian)(jian)、專業檢(jian)(jian)(jian)”及廢品(pin)(pin)(pin)調換制度(du),半成品(pin)(pin)(pin)合格率(lv)由63%上升到86. 5%,扭虧為盈萬(wan)余元。

1983

天(tian)福(fu)陶(tao)瓷廠研制成(cheng)功釉(you)面磚,1984年(nian)批量生(sheng)產,產量23973平方(fang)米,利潤(run)40萬元,企業擺脫了連年(nian)虧損。

1985

“四川省地方(fang)合營璧山(shan)縣天福陶瓷廠”更名為“重慶市(shi)璧山(shan)瓷廠”,職(zhi)工224人,占地面(mian)(mian)(mian)積27405平方(fang)米,建筑面(mian)(mian)(mian)積8906平方(fang)米,固定資產(chan)102. 9萬元,產(chan)值138. 8萬元,利稅48萬元,產(chan)量日(ri)用陶瓷754萬件,釉面(mian)(mian)(mian)磚(zhuan)93592平方(fang)米,碗108.15萬件。

1993

璧山瓷廠與香港羅保投資有限(xian)公(gong)(gong)司合作經營“重(zhong)慶羅保墻地磚有限(xian)公(gong)(gong)司”。

1994

璧山瓷廠進行股份制改組。

1999

重慶市(shi)璧山方正(zheng)瓷(ci)磚(zhuan)廠租賃璧山瓷(ci)廠進行生(sheng)產。

2000

璧山瓷廠正式停產(chan)。

2013—今

2013年2月2日大(da)圓(yuan)祥公司買下璧山瓷廠,用于(yu)重慶(qing)大(da)圓(yuan)祥博物館(guan)倉儲、展陳。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冊用戶(hu)提供信息存(cun)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ji)上(shang)傳提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冊用戶(hu)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dai)表本站(zhan)觀點,更不表示本站(zhan)支持(chi)購買和(he)交易,本站(zhan)對網頁中內容(rong)的合法性(xing)(xing)、準(zhun)確性(xing)(xing)、真實性(xing)(xing)、適用性(xing)(xing)、安全性(xing)(xing)等概不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you)(you),如有(you)(you)侵(qin)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he)問題,請及時聯系我(wo)們(men),我(wo)們(men)將在第(di)一時間刪(shan)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4893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035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0293個代理需求 已有1329431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