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zi)市人民(min)醫(yi)(yi)院(yuan)(yuan)始(shi)建于1949年(nian),是(shi)一所(suo)集醫(yi)(yi)療(liao)、教(jiao)(jiao)(jiao)學(xue)(xue)、科研(yan)、保健和(he)社(she)區衛生(sheng)服(fu)務于一體的綜合(he)性三級醫(yi)(yi)院(yuan)(yuan),先后被評定為(wei)“湖(hu)北省(sheng)二級甲等醫(yi)(yi)院(yuan)(yuan)”“國際愛嬰醫(yi)(yi)院(yuan)(yuan)”“湖(hu)北省(sheng)百強醫(yi)(yi)院(yuan)(yuan)”“湖(hu)北省(sheng)二級優(you)秀(xiu)醫(yi)(yi)院(yuan)(yuan)”“國家級基層胸(xiong)痛中心”。2014年(nian)2月(yue)被湖(hu)北省(sheng)衛生(sheng)廳(ting)核定為(wei)三級醫(yi)(yi)院(yuan)(yuan),是(shi)上(shang)海交(jiao)通大學(xue)(xue)實(shi)踐基地,湖(hu)北民(min)族(zu)學(xue)(xue)院(yuan)(yuan)教(jiao)(jiao)(jiao)學(xue)(xue)醫(yi)(yi)院(yuan)(yuan)、長江大學(xue)(xue)臨(lin)床醫(yi)(yi)學(xue)(xue)院(yuan)(yuan)教(jiao)(jiao)(jiao)學(xue)(xue)醫(yi)(yi)院(yuan)(yuan)、湖(hu)北中醫(yi)(yi)藥高等專科學(xue)(xue)校直屬附屬醫(yi)(yi)院(yuan)(yuan)。2016年(nian)8月(yue)簽約成立武漢大學(xue)(xue)人民(min)醫(yi)(yi)院(yuan)(yuan)松滋(zi)醫(yi)(yi)院(yuan)(yuan)。
醫(yi)院占(zhan)地(di)面積53273平方米,截止2019年6月(yue),總資產(chan)6.64億元(yuan),固定資產(chan)3.08億元(yuan),醫(yi)院編制床位1000張(zhang),開放(fang)病床800張(zhang)。
2017年(nian)3月,松滋(zi)市衛生和計劃(hua)生育局授予(yu)“突發疫情應急處(chu)置工作”先進單位。
2017年3月,松滋市衛(wei)生(sheng)和計(ji)劃生(sheng)育局授予“2016年度衛(wei)生(sheng)計(ji)生(sheng)工(gong)作”先(xian)進單位(wei)。
2016年,省衛生計(ji)(ji)生委(wei)授予“改善醫(yi)療服務行(xing)動計(ji)(ji)劃”示范醫(yi)院。
2014年(nian)3月,省衛生(sheng)計生(sheng)委核(he)定為(wei)“三級醫院”。
2014年(nian),松滋(zi)市衛(wei)生(sheng)(sheng)計生(sheng)(sheng)局(ju)授予“2014年(nian)度衛(wei)生(sheng)(sheng)計生(sheng)(sheng)宣(xuan)傳(chuan)工作先進單位”。
荊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13-2014年度文明單位”。
2012年(nian),荊州市(shi)總工會授予“基層工會規(gui)范(fan)化建設(she)示范(fan)單位”。
省衛生廳授予“二(er)級甲(jia)等綜合醫院(2012.3-2016.3)”。
2010年,省衛生廳授予“文明醫院”。
2010年(nian),中共松滋市(shi)委、松滋市(shi)人民政府(fu)授予“十星級文明單位”。
2009年(nian),荊(jing)州市衛生局授予“荊(jing)州市醫院管理年(nian)活動先(xian)進單位”。
荊州市衛生局授予“2007-2011年度二級優秀醫院(yuan)”。
醫(yi)院(yuan)現設38個(ge)臨床、醫(yi)技科(ke)室。其(qi)中臨床輸血科(ke)、重癥醫(yi)學科(ke)、婦科(ke)、檢(jian)驗科(ke)、感染性疾(ji)病科(ke)、腫瘤科(ke)、普外科(ke)、麻(ma)醉科(ke)、神(shen)經內科(ke)為(wei)湖北(bei)省重點專(zhuan)科(ke);心血管(guan)內科(ke)、護理部、耳(er)鼻咽喉頭(tou)頸外科(ke)為(wei)荊州市重點專(zhuan)科(ke)。
醫院現有(you)在(zai)職(zhi)職(zhi)工944人(ren),其中專業技術人(ren)員866人(ren),高級職(zhi)稱102人(ren),中級職(zhi)稱251人(ren)。
醫院擁有(you)Allura Xper FD20血(xue)管機(DSA)、1.5T新光纖(xian)超導磁共振、飛利浦Ingenuity Core128極速之(zhi)心螺旋(xuan)CT、X線計算機數字成像處理系統(tong)(DR),口腔全景(jing)X光機,進(jin)口彩超,鈥激光、全自動生化分(fen)析儀、眼科顯微(wei)鏡(jing)和眼壓儀、電視腹腔鏡(jing)、進(jin)口電子胃腸鏡(jing)、咽喉鏡(jing)、膽(dan)道鏡(jing)、前列(lie)腺鏡(jing)、關節鏡(jing)等窺鏡(jing)系列(lie),血(xue)液透析儀,高壓氧艙等大型(xing)設(she)備100多臺(tai)。
掛號時間
周一(yi)~周五(wu)(每年5月~10月)7:00~17:30
每年1月(yue)(yue)~4月(yue)(yue)、11月(yue)(yue)、12月(yue)(yue)7:00~17:00
周(zhou)六~周(zhou)日(ri)(每年(nian)5月(yue)~10月(yue))7:30~17:30
每年1月(yue)(yue)~4月(yue)(yue)、11月(yue)(yue)、12月(yue)(yue)7:30~17:00
1922年,川軍軍醫于順成掉(diao)隊,來縣城(今老城)開設診所,開松(song)滋西(xi)醫治療之端(duan)。
1936年,外籍人張夷良等三人在街(jie)河市開設“三三醫院”,曾(ceng)完成一(yi)例頸部小腫瘤切除手術。
1938年,省政(zheng)府在老(lao)城(cheng)設戰時(shi)后勤醫藥站。
1939年(nian),武(wu)漢(han)警備司令部派(pai)衛生隊(dui)駐老城半年(nian)。
1942年,縣政府在麻水坪(ping)設(she)立醫療預防隊。
1945年秋,醫療(liao)(liao)隊隨縣(xian)政府遷至(zhi)新江口(kou),改為一等(deng)衛生院,配(pei)有西醫人(ren)員。但設備十分簡陋,除聽診器、體(ti)溫表外,再無任何醫療(liao)(liao)器械;西藥很少,只能醫治(zhi)小(xiao)傷小(xiao)病。
1946年,全縣共有藥(yao)店、診所(suo)85家,其(qi)中(zhong),中(zhong)醫藥(yao)店70家,西醫診所(suo)15家,醫藥(yao)從業人員300名。
1947年(nian)(nian),縣(xian)政府(fu)在(zai)上明鄉(xiang)和大同鎮各設衛生(sheng)(sheng)所(suo)(suo)1個,不(bu)一年(nian)(nian)即裁。同年(nian)(nian),沙(sha)市(shi)天主教(jiao)堂新沙(sha)醫院(yuan)在(zai)沙(sha)道(dao)觀(guan)天主堂設立新沙(sha)衛生(sheng)(sheng)所(suo)(suo),由一名美國(guo)(guo)修士(shi)任醫生(sheng)(sheng),另有(you)護士(shi)、司藥共5人(ren)。設有(you)診(zhen)(zhen)斷室、藥房、治療室。此前(qian),從1942年(nian)(nian)至(zhi)1946年(nian)(nian)。有(you)一些軍醫人(ren)員從國(guo)(guo)民(min)黨部隊流(liu)落下來(lai),在(zai)新江口(kou)、沙(sha)道(dao)觀(guan)、米積臺、老城、西齋、街河市(shi)、劉(liu)家(jia)場、磨盤洲、紙廠河等集市(shi)定居開設診(zhen)(zhen)所(suo)(suo),其中一部分(fen)人(ren)受過正(zheng)規教(jiao)育。這部分(fen)人(ren)在(zai)新中國(guo)(guo)建立后,被人(ren)民(min)政府(fu)吸(xi)收到縣(xian)衛生(sheng)(sheng)院(yuan)工作。
1949年8月,縣(xian)人(ren)(ren)民(min)政府(fu)(fu)接管(guan)原縣(xian)政府(fu)(fu)松滋縣(xian)衛(wei)生(sheng)院(yuan),在(zai)此(ci)基礎上(shang)籌(chou)建松滋縣(xian)人(ren)(ren)民(min)政府(fu)(fu)衛(wei)生(sheng)院(yuan)。先后吸收(shou)配備醫師2人(ren)(ren),助(zhu)產士、司藥及事務長各1人(ren)(ren)。
1950年3月,開業應診,設簡(jian)易病床8張(zhang)。
1951年8月,開(kai)設病房和小(xiao)型手術室(shi)。
1954年12月,在(zai)石板坡修建門診部和住院部,設醫療、防(fang)疫、總(zong)務、婦(fu)幼保健等股室,人(ren)員增加至46人(ren),病(bing)床增加至50張(zhang)。
1958年(nian)5月16日,縣(xian)人民(min)(min)政(zheng)府衛(wei)生院(yuan)改(gai)稱(cheng)松(song)滋縣(xian)人民(min)(min)醫院(yuan),病床(chuang)增加至(zhi)90張(zhang),設放射科、檢(jian)驗(yan)科。
1965年,全(quan)院職工增加至130人(ren),設病(bing)床(chuang)100張。
1972年增設保(bao)健科。
1974年,職工人(ren)數增(zeng)加至176人(ren),其中衛技人(ren)員130人(ren),病床200張。
1985年,設(she)病床305張,職工人(ren)數364人(ren),其中衛技人(ren)員265人(ren),占(zhan)總(zong)數的(de)72.8%。
(以上數據來源官網,數據截止至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