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si)想理論教育導刊(kan)》創刊(kan)于(yu)1994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高(gao)等教育出版(ban)社主辦的高(gao)等教育類學術期(qi)刊(kan)。
據2020年第7期(qi)期(qi)刊內頁(ye)顯示(shi),《思想理(li)論教(jiao)育導刊》編(bian)輯委(wei)(wei)員(yuan)會有(you)委(wei)(wei)員(yuan)54人,顧問10人;編(bian)輯部有(you)執行編(bian)輯1人。
據2020年8月23日中國知網顯示,《思想理論(lun)教育導刊》共出版文獻量8484篇、總下(xia)(xia)載(zai)(zai)次數5128627次、總被(bei)引次數79183次,(2019)復合影(ying)(ying)響因子為(wei)(wei)1.900,(2019)綜合影(ying)(ying)響因子為(wei)(wei)0.829。據2020年8月2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tai)顯示,《思想理論(lun)教育導刊》共載(zai)(zai)文6738篇、被(bei)引量63251次、下(xia)(xia)載(zai)(zai)量336841次,基(ji)金(jin)論(lun)文量為(wei)(wei)2025篇,2018年影(ying)(ying)響因子為(wei)(wei)2.00。
1994年(nian),《高校社(she)會科學(xue)研究和理論教學(xue)》創刊,為月刊。
1999年,《高校社會科(ke)學(xue)研究和理論(lun)教學(xue)》更名(ming)為(wei)《思想理論(lun)教育導刊》。
2014年12月,《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入選中國原(yuan)國家新聞(wen)出(chu)版廣電(dian)總局第一批(pi)認(ren)定學(xue)術期刊。
主要欄目
《思(si)想理論教(jiao)育導刊(kan)》主要設(she)有理論探(tan)討、德育論壇、思(si)政工作縱橫(heng)、學科建設(she)、形勢與(yu)政策、教(jiao)學研究、域外德育、教(jiao)學參政等欄(lan)目。
據2020年第7期期刊(kan)內頁(ye)顯示(shi),《思(si)想理論教育導刊(kan)》編(bian)(bian)輯(ji)委(wei)員會有委(wei)員54人(ren),顧(gu)問10人(ren);編(bian)(bian)輯(ji)部有執行編(bian)(bian)輯(ji)1人(ren)。
職務 名單
委員 馬(ma)雷、王(wang)衛權(quan)、王(wang)宏波、王(wang)學(xue)儉、王(wang)樹(shu)蔭、王(wang)順生(sheng)、王(wang)炳林(lin)(lin)、鄧(deng)衛、艾四林(lin)(lin)、田克勤、仝華、曲建武、呂有志、任(ren)大(da)奎、劉書林(lin)(lin)、孫蚌珠、紀亞光、李輝、李玉鴻(hong)、李松(song)林(lin)(lin)、楊曉慧、吳(wu)宏亮、吳(wu)潛濤、何云庵、佘雙好、辛(xin)向(xiang)陽、沈壯海(hai)(hai)、張(zhang)雷聲、陳(chen)(chen)勇、陳(chen)(chen)大(da)文、陳(chen)(chen)占安、陳(chen)(chen)旭東(dong)、陳(chen)(chen)金龍、陳(chen)(chen)錫(xi)喜、武東(dong)生(sheng)、鄭傳芳、郝(hao)立(li)新、胡(hu)樹(shu)祥(xiang)、柳(liu)禮泉、鐘明華、秦宣、袁久(jiu)紅、顧鈺民、顧海(hai)(hai)良、徐維凡、高國希、黃蓉(rong)生(sheng)、閻志堅、梁(liang)樹(shu)發(fa)、蔣(jiang)永穆(mu)、蔣(jiang)耘中、韓憲(xian)洲、韓喜平、滿開宏
顧問 馬(ma)紹孟、朱新均、楊瑞(rui)森、沙(sha)健孫、邵維正、鄭永廷、逢錦聚、梅榮政、靳(jin)諾、靳(jin)輝明
執行編輯 鮑莉煒
據2020年8月23日中國知網顯示,《思想理論(lun)教育導刊(kan)》共(gong)出版文(wen)獻量8484篇(pian)。
據(ju)2020年8月23日萬方數據(ju)知識服務平臺(tai)顯示,《思想理論教育導刊(kan)》共載文6738篇(pian),基金(jin)論文量為2025篇(pian)。
《思(si)想理(li)論教育導刊》是(shi)中(zhong)國(guo)人文(wen)社(she)科(ke)(ke)(ke)核心(xin)期(qi)刊、中(zhong)國(guo)科(ke)(ke)(ke)技核心(xin)期(qi)刊、北京大學《中(zhong)文(wen)核心(xin)期(qi)刊要目總覽》來源(yuan)期(qi)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CSSCI中(zhong)文(wen)社(she)會(hui)科(ke)(ke)(ke)學引文(wen)索引(2019—2020)來源(yuan)期(qi)刊,被中(zhong)國(guo)知(zhi)網(wang)、萬方數據、維普等(deng)收錄。
據2020年8月23日中(zhong)國知網顯示,《思想理論教(jiao)育(yu)導刊》總下(xia)載次(ci)數(shu)5128627次(ci)、總被(bei)引次(ci)數(shu)79183次(ci),(2019)復合(he)(he)影響因子(zi)為1.900,(2019)綜(zong)合(he)(he)影響因子(zi)為0.829。
據(ju)(ju)2020年8月23日萬方數據(ju)(ju)知識服務平臺顯(xian)示(shi),《思(si)想(xiang)理論教(jiao)育導刊》被引量63251次、下載(zai)量336841次;據(ju)(ju)2018年中國期(qi)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ju)(ju)顯(xian)示(shi),《思(si)想(xiang)理論教(jiao)育導刊》影(ying)響因子為(wei)2.00,在全部統計源期(qi)刊(6719)中排(pai)第425名。
《思想理論教育導(dao)刊》是社科雙(shuang)效期刊;2001年獲(huo)中宣部“五個一(yi)工程”將一(yi)篇好文章(zhang)獎。
《思(si)想(xiang)理(li)(li)論(lun)(lun)教(jiao)育(yu)導刊(kan)》主要服務于全國高校思(si)想(xiang)理(li)(li)論(lun)(lun)教(jiao)育(yu)教(jiao)師和(he)思(si)想(xiang)政(zheng)治(zhi)工(gong)作者,堅持政(zheng)確(que)的理(li)(li)論(lun)(lun)導向,積極推進(jin)高校鄧(deng)小平理(li)(li)論(lun)(lun)和(he)“三個(ge)代表”重要思(si)想(xiang)“三進(jin)”工(gong)作,積極探索和(he)反映高校“兩得”教(jiao)學熱點、難點問題,及(ji)時反映教(jiao)育(yu)主管部門的全國高校思(si)想(xiang)理(li)(li)論(lun)(lun)教(jiao)育(yu)和(he)思(si)想(xiang)政(zheng)治(zhi)工(gong)作領(ling)域的最新舉措、動態和(he)成(cheng)果(guo)。
1、投稿(gao)一般不要超過8000字(zi)。
2、《思想理論教育導刊》投(tou)稿格式要(yao)求規范,項目(mu)齊全,按順序(xu)包括(kuo):文題(ti)、作者(zhe)姓名、工作單位、省、市、摘要(yao)、關鍵詞(ci);正文;參考文獻。如果所(suo)投(tou)稿件是作者(zhe)承擔的科研基金項目(mu),請注明項目(mu)名稱和編號。最后附(fu)作者(zhe)詳細通信地址、郵政(zheng)編碼、聯系(xi)電話(hua)、電子信箱。
3、《思(si)想理(li)論(lun)教育導刊(kan)》參考文(wen)獻采用(yong)文(wen)末(mo)順序編(bian)碼(ma)制(zhi),即以(yi)參考文(wen)獻在正文(wen)中出現的先(xian)后次(ci)序列于文(wen)后。
4、文(wen)(wen)中(zhong)引(yin)文(wen)(wen)序號(hao)與(yu)文(wen)(wen)末參考文(wen)(wen)獻序號(hao)相對應(ying),用(yong)(yong)上標方括(kuo)號(hao)、頁(ye)碼(ma)(ma)加(jia)括(kuo)號(hao)寫在后面(mian),如:(P11)、(P12)。期刊文(wen)(wen)章(zhang)不需標注頁(ye)碼(ma)(ma)。一(yi)種文(wen)(wen)獻在文(wen)(wen)中(zhong)被多次引(yin)用(yong)(yong),引(yin)文(wen)(wen)用(yong)(yong)同一(yi)序號(hao)標出(chu),并標出(chu)具體的頁(ye)碼(ma)(ma)。
5、對題名、文章內(nei)容等(deng)的解釋與說明,用圓(yuan)碼①②標注(zhu),放(fang)在當頁(ye)頁(ye)腳。
6、歡迎投稿。
7、編輯(ji)部可(ke)對擬用投稿進行技術性修改,不同意者請在(zai)投稿中說明(ming)。
8、投(tou)(tou)(tou)稿(gao)(gao)請(qing)注(zhu)明“專投(tou)(tou)(tou)”。投(tou)(tou)(tou)稿(gao)(gao)如侵犯他(ta)人著作權,由作者承擔相關法律責任。投(tou)(tou)(tou)稿(gao)(gao)寄出(chu)后兩個月未接到用(yong)稿(gao)(gao)通(tong)知者,作者可自行處理(li)。投(tou)(tou)(tou)稿(gao)(gao)一般不退,請(qing)作者自留底稿(gao)(gao)。
職務 姓名
主編 王衛權
副主編 劉書(shu)林(常務)、查朱和(he)
編輯部主任 張楠
編委會主(zhu)任 顧海(hai)良、胡樹祥
編委會(hui)副主(zhu)任 王(wang)衛(wei)權(quan)、劉(liu)書(shu)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