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dong)南(nan)亞國(guo)(guo)家聯(lian)盟(英文: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縮寫:ASEAN,簡稱:東(dong)盟),于1967年8月8日在泰(tai)國(guo)(guo)曼谷成立,秘書(shu)處設(she)在印度(du)尼西亞首都(dou)雅加達。截至2019年,東(dong)盟有10個(ge)成員(yuan)國(guo)(guo):文萊、柬埔(pu)寨、印度(du)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tai)國(guo)(guo)、緬(mian)甸、越南(nan)。聯(lian)盟成員(yuan)國(guo)(guo)總面積約449萬平方千米,人口6.6億。
東南(nan)亞(ya)國(guo)家聯盟(meng)先后(hou)(hou)與中(zhong)國(guo)、韓(han)(han)國(guo)、日本(ben)(ben)等六個國(guo)家建立了自由貿易區,中(zhong)國(guo)、日本(ben)(ben)、韓(han)(han)國(guo)、印(yin)度、俄羅斯、澳大利(li)亞(ya)、新西蘭、美國(guo)等國(guo)先后(hou)(hou)加入了《東南(nan)亞(ya)友好合(he)作(zuo)條(tiao)約》,建立了圍繞東盟(meng)的“10+1”“10+3”“10+8”機(ji)制。此外,東盟(meng)分別與聯合(he)國(guo)、歐盟(meng)、海灣阿拉伯國(guo)家合(he)作(zuo)委員會、南(nan)方(fang)共同市場(chang)等積極發展合(he)作(zuo)關系。
東(dong)南亞(ya)國家聯盟(meng)是(shi)亞(ya)洲(zhou)第(di)三大經(jing)濟(ji)體和(he)世界第(di)六大經(jing)濟(ji)體。2017年,東(dong)盟(meng)經(jing)濟(ji)增長5.2%,經(jing)濟(ji)總量超過(guo)2.7萬億美元。
2023年為“中國東盟農(nong)業發展和糧食安全合作年”。
1961年7月31日,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tai)國在曼谷成立東南(nan)亞聯(lian)盟。
1967年8月7—8日,印(yin)度尼(ni)西亞、泰國、新(xin)加(jia)坡、菲律賓四國外長和馬來西亞副總理在曼谷舉行會議,發表(biao)了《曼谷宣言》(即《東南亞國家(jia)聯盟(meng)成立宣言》),正(zheng)式宣告東南亞國家(jia)聯盟(meng)成立。
1976年,《東(dong)南亞(ya)友好(hao)合作條約》在印(yin)度尼西亞(ya)巴厘島(dao)簽訂(ding)。8月28—29日,馬(ma)來(lai)西亞(ya)、泰國(guo)、菲律賓(bin)三國(guo)在吉(ji)隆(long)坡舉(ju)行部長級(ji)會議(yi),決定由東(dong)南亞(ya)國(guo)家聯(lian)盟(meng)取代東(dong)南亞(ya)聯(lian)盟(meng)。
1984年1月7日(ri),文萊加入東南亞國家聯盟。
1995年7月28日,越南(nan)加入東南(nan)亞國家聯盟。
1997年7月23日,老撾、緬甸加入東南(nan)亞國(guo)家聯盟。
1999年4月30日(ri),柬埔(pu)寨加入(ru)東南亞國家聯盟。
2007年11月20日,參加第13屆東盟首腦會(hui)議(yi)的(de)東盟成員(yuan)國領導人簽署了(le)《東盟憲章(zhang)》。
2008年12月,《東(dong)盟(meng)憲(xian)章》正式生效(xiao)。
2015年12月31日(ri),東盟(meng)共同體正(zheng)式成立(li)。
2019年8月8日(ri),東盟秘書處新大樓落成。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yue)11日(ri)上午,第40屆和第41屆東(dong)盟峰(feng)會在柬埔寨(zhai)首都金邊開(kai)幕。
當地時(shi)間(jian)2022年11月11日,東(dong)盟國(guo)家領導人在第40屆(jie)和第41屆(jie)東(dong)盟峰會上(shang)宣(xuan)布,東(dong)盟接(jie)納東(dong)帝(di)汶(wen)為第11個成員(yuan)國(guo)。
當地(di)時(shi)間2022年(nian)11月11日,第(di)25次中國-東(dong)盟(meng)(10+1)領導人會議宣布:2023年(nian)為“中國東(dong)盟(meng)農業發展(zhan)和糧食安全合作年(nian)”。
截至2019年,東南(nan)亞國家(jia)聯盟有10個成員國:文萊(lai)、柬埔寨、印度尼(ni)西亞、老撾(zhua)、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nan)。總面積約449萬平(ping)方(fang)千米,人口6.6億(yi)。
當(dang)地(di)時(shi)間2022年11月11日,東盟(meng)接納東帝汶為第11個東南亞國家聯盟(meng)成(cheng)員國。
2022年7月19日,東(dong)(dong)帝汶總統若澤(ze)·拉莫斯·奧爾塔訪問印度尼西亞時說(shuo),東(dong)(dong)帝汶希望明年加(jia)入東(dong)(dong)南亞國家聯盟。
巴布(bu)亞(ya)新幾內亞(ya),為(wei)東南(nan)亞(ya)國(guo)家聯盟(meng)觀察(cha)員(yuan)國(guo)。21世紀以來,巴布(bu)亞(ya)新幾內亞(ya)外(wai)(wai)長一直以觀察(cha)員(yuan)身份出席東盟(meng)外(wai)(wai)長會議。
根據《東盟憲章》,東盟組織機構主要包括:
(一)東(dong)盟(meng)峰會:就(jiu)東(dong)盟(meng)發展的重大問(wen)題和發展方向做出決(jue)策,一般每年舉行兩次會議。
(二)東(dong)盟協調理事會:由(you)東(dong)盟各國外長組成,是綜合協調機構,每年至少舉行(xing)兩次會議。
(三)東(dong)盟(meng)共(gong)(gong)同體(ti)(ti)(ti)理事會(hui)(hui):包括東(dong)盟(meng)政治安全共(gong)(gong)同體(ti)(ti)(ti)理事會(hui)(hui)、東(dong)盟(meng)經濟(ji)共(gong)(gong)同體(ti)(ti)(ti)理事會(hui)(hui)和東(dong)盟(meng)社會(hui)(hui)文化共(gong)(gong)同體(ti)(ti)(ti)理事會(hui)(hui),協調其(qi)下設各領域(yu)工作(zuo),由東(dong)盟(meng)輪值(zhi)主(zhu)席國相關部長(chang)擔任主(zhu)席,每年至少(shao)舉(ju)行兩次(ci)會(hui)(hui)議。
(四)東盟領(ling)(ling)域部長會(hui)議:由成員國相(xiang)(xiang)關領(ling)(ling)域主管部長出席,向(xiang)所(suo)屬共同體理事會(hui)匯報工(gong)作,致力于加強各相(xiang)(xiang)關領(ling)(ling)域合作,支持東盟一體化和(he)共同體建設。
(五)東(dong)(dong)盟秘(mi)書長(chang)和東(dong)(dong)盟秘(mi)書處(chu):負責協助落實東(dong)(dong)盟的協議(yi)和決定(ding),并(bing)進行監督。
(六)東盟常駐代(dai)(dai)表委員會:由(you)東盟成員國指(zhi)派的大使級常駐東盟代(dai)(dai)表組成,代(dai)(dai)表各(ge)自國家協(xie)(xie)助東盟秘書處、東盟協(xie)(xie)調理事會等(deng)機構(gou)開展(zhan)工作。
(七(qi))東盟國(guo)家秘書處(chu):東盟在各成(cheng)員國(guo)的聯絡點和信(xin)息匯(hui)總中心(xin),設在各成(cheng)員國(guo)外交部。
(八)東盟政(zheng)府間人權委員會:負責促(cu)進和保護人權與基(ji)本自(zi)由的相關事務。
(九)東盟附屬機構(gou):包括各種民間和半官(guan)方機構(gou)。
東(dong)(dong)(dong)盟峰(feng)會是東(dong)(dong)(dong)盟最(zui)高決策機(ji)構,由(you)各(ge)成員(yuan)國(guo)國(guo)家元首(shou)或政(zheng)府首(shou)腦(nao)組成,東(dong)(dong)(dong)盟各(ge)國(guo)輪流擔(dan)任(ren)主(zhu)席國(guo)。東(dong)(dong)(dong)盟秘書(shu)(shu)長(chang)是東(dong)(dong)(dong)盟首(shou)席行(xing)政(zheng)官,向東(dong)(dong)(dong)盟峰(feng)會負責,由(you)東(dong)(dong)(dong)盟各(ge)國(guo)輪流推薦資(zi)深(shen)人士擔(dan)任(ren),任(ren)期(qi)5年。現任(ren)秘書(shu)(shu)長(chang)林玉輝(Lim Jock Hoi,文萊前外交與貿易部常秘),2018年1月就任(ren),任(ren)期(qi)至(zhi)2022年底(di)。
年代(dai) 東盟輪值主席國
1976年 印度尼(ni)西亞
1977年 馬來(lai)西亞
1987年 菲(fei)律賓
1992年 新加(jia)坡
1995年(nian) 泰(tai)國
1996年 印度尼(ni)西亞
1997年 馬來西亞
1998年 越南
1999年 菲律賓
2000年 新(xin)加坡(po)
2001年 文萊(lai)
2002年(nian) 柬埔寨
2003年 印度尼(ni)西(xi)亞(ya)
2004年(nian) 老撾
2005年 馬來西亞
2006年 菲(fei)律賓(bin)
2007年 新加坡
2008年 泰國(guo)
2009年 泰國(guo)
2010年 越南
2011年 印度尼西亞
2012年 柬埔寨
2013年 文(wen)萊(lai)
2014年 緬甸(dian)
2015年 馬來西亞(ya)
2016年 老撾(zhua)
2017年 菲律賓
2018年 新加(jia)坡
2019年(nian) 泰國
2020年 越南
2021年 文萊
2022年 柬埔寨(zhai)
歷(li)任(ren) 秘書長 秘書長國籍 秘書長任(ren)期
1 哈托尼奧(ao)·雷索·達(da)爾松 印度尼西亞(ya) 1976年6月(yue)7日—1978年2月(yue)18日
2 奧(ao)馬爾亞迪·約托(tuo)韋約諾 印(yin)度尼西亞 1978年(nian)2月19日(ri)—1978年(nian)6月30日(ri)
3 阿里·阿卜杜拉 馬來西亞(ya) 1978年7月(yue)10日—1980年6月(yue)30日
4 納西索·雷耶斯(si) 菲(fei)律賓 1980年7月1日—1982年7月1日
5 陳啟佑 新(xin)加坡 1982年7月18日(ri)—1984年7月15日(ri)
6 潘(pan)·瓦那(nei)密提 泰國 1984年7月(yue)16日(ri)—1986年7月(yue)15日(ri)
7 容英發(fa) 文萊 1986年7月(yue)16日—1989年7月(yue)16日
8 魯斯林(lin)·諾爾 印度尼(ni)西亞(ya) 1989年7月17日—1993年1月1日
9 丹斯里(li)·達(da)圖·阿吉(ji)特·辛(xin)格 馬(ma)來(lai)西亞 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10 魯道夫·塞維里諾 菲律賓 1998年1月(yue)1日(ri)—2002年12月(yue)31日(ri)
11 王景榮 新(xin)加坡 2003年1月1日(ri)—2007年12月31日(ri)
12 素林·比素萬(wan) 泰(tai)國(guo) 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13 黎良(liang)明 越南 2013年(nian)1月1日—2017年(nian)12月31日
14 林玉輝 文萊 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東南(nan)亞(ya)國家聯(lian)盟成(cheng)立(li)宣言》,于1967年8月8日在泰國曼谷發表(biao)。《東南(nan)亞(ya)國家聯(lian)盟成(cheng)立(li)宣言》確定(ding)的宗(zong)旨和(he)目(mu)標是:
(1)以平(ping)等與協作精神(shen),共同(tong)努力(li)促進本地區的經(jing)濟增長(chang)、社會進步和文(wen)化發展(zhan);
(2)遵循正(zheng)義、國(guo)家關系準(zhun)則和《聯合國(guo)憲章(zhang)》,促(cu)進(jin)本地(di)區的和平與穩定;
(3)促進經濟、社會、文(wen)化(hua)、技術和(he)科(ke)學等問題(ti)的合作與相互支援;
(4)在教(jiao)育、職業和(he)技術及行政訓練和(he)研究(jiu)設施(shi)方(fang)面互(hu)相(xiang)支援;
(5)在充分利(li)用農業和工業、擴大貿易、改善交通運輸、提高人民(min)生活水(shui)平方面(mian)進行更有效的合作;
(6)促進對東南亞問題的(de)研究;
(7)同具有相似宗旨和(he)(he)目標的(de)國際和(he)(he)地區組(zu)織(zhi)保(bao)持緊密(mi)(mi)和(he)(he)互利的(de)合作(zuo),探(tan)尋(xun)與其更緊密(mi)(mi)的(de)合作(zuo)途徑。
《東(dong)盟憲章(zhang)(zhang)》全稱《東(dong)南亞國家聯盟憲章(zhang)(zhang)》,于2008年12月正式生(sheng)效(xiao)。《東(dong)盟憲章(zhang)(zhang)》文(wen)件長達(da)31頁,確(que)立了東(dong)盟的目標、原則和地(di)位。《東(dong)盟憲章(zhang)(zhang)》對各成員(yuan)國具有(you)約(yue)束力,賦予(yu)東(dong)盟法人地(di)位。
2008年(nian)12月(yue),《東(dong)盟憲章》正式生(sheng)效,確定東(dong)盟的目標包(bao)括:
(一)維護和促進地區和平、安全和穩定,進一步強化以和平為導向的價值觀;
(二(er))通過加強政(zheng)治、安全、經濟和社會(hui)文(wen)化合作(zuo),提升地區活(huo)力(li);
(三(san))維護東南(nan)亞的無核武(wu)器區(qu)地位(wei),杜絕大規模殺(sha)傷性(xing)武(wu)器;
(四)確保東盟人民和(he)成員國與世(shi)界和(he)平相處(chu),生(sheng)活(huo)于公正、民主與和(he)諧的環境中;
(五)建(jian)立穩定、繁榮、極具(ju)競爭力和(he)一(yi)體化的(de)共同市場(chang)和(he)制造基地,實現(xian)貨(huo)物(wu)、服務、投資(zi)、人員(yuan)、資(zi)金自由流動;
(六(liu))通(tong)過相互幫助與合作減輕貧困(kun),縮小東盟內部發展鴻溝;
(七)在充分考慮(lv)東盟(meng)成員國(guo)權利(li)與(yu)義(yi)務(wu)的同時,加(jia)強民主,促(cu)進(jin)良政與(yu)法(fa)治,促(cu)進(jin)和(he)保護人權與(yu)基(ji)本自由;
(八)根(gen)據(ju)全面安全的原則,對(dui)各種形式(shi)的威脅(xie)、跨國犯罪和跨境挑戰作(zuo)出有(you)效(xiao)反應;
(九)促進可(ke)持續發展,保(bao)護本(ben)地區(qu)環境(jing)、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確保(bao)人民(min)高質量的生活(huo);
(十)通過加強教育、終身學習(xi)以及(ji)科技合作,開發人力(li)資源,提高人民(min)素質,強化東盟(meng)共(gong)同體(ti);
(十一)為(wei)人民(min)提(ti)供(gong)發展機會(hui)、社會(hui)福(fu)(fu)利和(he)公(gong)正待遇(yu),提(ti)高人民(min)福(fu)(fu)祉和(he)生活水平;
(十二(er))加強合(he)作,營造安(an)全、無毒(du)品的環境(jing);
(十三)建設以人(ren)為本的東盟,鼓勵社會各界參與(yu)東盟一體化和共(gong)同體建設進程,并從中獲(huo)益;
(十四)增加對本地區(qu)文化(hua)和遺產的認識,加強東(dong)盟(meng)共同(tong)體(ti)意識;
(十五)在(zai)開放(fang)、透(tou)明和包容的地區架構內,維護東(dong)盟在(zai)同外部(bu)伙伴(ban)關系中(zhong)的中(zhong)心地位和積極主(zhu)動作(zuo)用。
據(ju)東盟秘書(shu)處(chu)2009年6月統計(ji),東南(nan)亞(ya)國家聯盟人(ren)口(kou)5.84億。
東南亞國家聯盟(meng)是亞洲(zhou)第三大經濟體和世界第六大經濟體。
2017年,東南亞(ya)國家聯(lian)盟經濟(ji)增長(chang)5.2%,經濟(ji)總量超過2.7萬億美(mei)元(yuan)。
東(dong)南(nan)(nan)亞國(guo)家聯盟(meng)盟(meng)旗是東(dong)南(nan)(nan)亞國(guo)家聯盟(meng)的旗幟,采用于(yu)1997年。藍(lan)色代表大(da)海、天空和(he)友誼(yi)。徽記(ji)由10根黃色條紋組成(cheng),代表10個成(cheng)員國(guo)。
東(dong)(dong)盟(meng)(meng)會(hui)(hui)徽是東(dong)(dong)盟(meng)(meng)的(de)官方標志。東(dong)(dong)盟(meng)(meng)會(hui)(hui)徽代(dai)(dai)(dai)表(biao)一個穩定(ding)、和平(ping)(ping)、團(tuan)結(jie)(jie)和充滿活力(li)的(de)東(dong)(dong)盟(meng)(meng)。會(hui)(hui)徽的(de)顏色(se)(se)藍色(se)(se)、紅(hong)色(se)(se)、白(bai)色(se)(se)和黃色(se)(se)代(dai)(dai)(dai)表(biao)了所有東(dong)(dong)盟(meng)(meng)成員國(guo)國(guo)徽的(de)主(zhu)要顏色(se)(se)。藍色(se)(se)代(dai)(dai)(dai)表(biao)和平(ping)(ping)與(yu)穩定(ding)。紅(hong)色(se)(se)代(dai)(dai)(dai)表(biao)勇(yong)氣和活力(li),白(bai)色(se)(se)代(dai)(dai)(dai)表(biao)純(chun)潔,黃色(se)(se)代(dai)(dai)(dai)表(biao)繁(fan)榮。會(hui)(hui)徽中央(yang)的(de)稻草莖代(dai)(dai)(dai)表(biao)了東(dong)(dong)盟(meng)(meng)開國(guo)元(yuan)勛們(men)的(de)夢想,即東(dong)(dong)盟(meng)(meng)國(guo)家將東(dong)(dong)南亞(ya)所有國(guo)家凝聚在一起,友好(hao)團(tuan)結(jie)(jie)。圓圈代(dai)(dai)(dai)表(biao)東(dong)(dong)盟(meng)(meng)的(de)團(tuan)結(jie)(jie)。
2008年11月20日,盟(meng)(meng)歌創作的最后一輪(lun)評選(xuan)在曼(man)谷舉行,共有10首(shou)候選(xuan)曲(qu)目入圍。評委來自東盟(meng)(meng)10個(ge)成員(yuan)國,以及(ji)對話(hua)國中國、澳大利亞、日本。最終從10首(shou)候選(xuan)歌曲(qu)中選(xuan)擇(ze)了《東盟(meng)(meng)之路》。
《東盟(meng)(meng)之(zhi)路(lu)》歌(ge)詞:“高(gao)高(gao)舉起我(wo)們的旗幟,像天一樣高(gao);擁抱我(wo)們心中的自(zi)豪;東盟(meng)(meng)緊密團結如一體,內省自(zi)身(shen),放眼(yan)全世界(jie);以和(he)平(ping)為(wei)起點(dian),以繁榮為(wei)目標。我(wo)們敢(gan)于(yu)夢(meng)想,我(wo)們樂得分(fen)享。共同(tong)為(wei)東盟(meng)(meng),我(wo)們敢(gan)于(yu)夢(meng)想;我(wo)們樂于(yu)分(fen)享,因為(wei)這就是東盟(meng)(meng)之(zhi)路(lu)。”
1967年8月(yue)8日,泰國、印(yin)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bin)、馬來西亞5國在曼谷發表《東(dong)南亞國家聯(lian)盟成立宣(xuan)言》。8月(yue)8日被定為“東(dong)盟日”。
出版物
東南亞國家聯(lian)盟擁有眾(zhong)多定期(qi)或不(bu)定期(qi)發行的(de)出版物,如《東盟年度(du)報告》《東盟商(shang)務(wu)通訊(xun)》等。
1976年2月,東盟第1次首腦(nao)會(hui)議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會(hui)議簽署了《東南(nan)亞(ya)(ya)友(you)好合(he)作條約》和(he)《東南(nan)亞(ya)(ya)國家(jia)聯盟協調一致宣(xuan)言》。
1977年8月,東盟(meng)第2次首腦會(hui)議在馬來西亞吉隆(long)坡舉行(xing),會(hui)議確定東盟(meng)擴大(da)區域(yu)經濟(ji)(ji)合作(zuo),加強同美國、日本、澳大(da)利(li)亞、新西蘭和歐共體的對(dui)話和經濟(ji)(ji)聯系。
1987年12月,東(dong)盟第3次首(shou)腦會(hui)議(yi)在菲(fei)律賓馬(ma)尼拉舉行,會(hui)議(yi)簽署了(le)《馬(ma)尼拉宣(xuan)言》《東(dong)南(nan)亞友好合作條約》修正(zheng)議(yi)定書和四(si)項經濟協定。
1992年(nian)1月,東盟(meng)第4次首腦會議在新加(jia)坡舉行,簽署(shu)了《1992年(nian)新加(jia)坡宣言》《東盟(meng)經濟(ji)合作框架(jia)協定》和《有效普惠關稅協定》等三個(ge)文件。
1995年12月,東(dong)(dong)盟(meng)(meng)(meng)第5次首(shou)腦(nao)會議在(zai)泰(tai)國曼(man)谷舉行,會議發表(biao)了《曼(man)谷宣言》,簽署了《促進東(dong)(dong)盟(meng)(meng)(meng)一體化和形成東(dong)(dong)盟(meng)(meng)(meng)整(zheng)體意(yi)識實施方案(an)》《關于加強東(dong)(dong)盟(meng)(meng)(meng)經濟合(he)作框架議定書》《東(dong)(dong)南亞(ya)無核武器區條約(yue)》,通過了《東(dong)(dong)盟(meng)(meng)(meng)組織(zhi)機制調(diao)整(zheng)方案(an)》。
1998年12月,東盟第6次(ci)首(shou)腦(nao)會(hui)議在越(yue)南首(shou)都河內(nei)舉行(xing)。會(hui)議通過(guo)了《河內(nei)宣言》《河內(nei)行(xing)動綱領》《大膽(dan)措施聲明》三個(ge)文件,決(jue)定加(jia)快東盟自由貿易和東盟投(tou)資區的進程。
2001年11月,東(dong)盟第7次(ci)東(dong)盟首腦會議在(zai)文萊(lai)舉行(xing)。會議發(fa)表了(le)《2001東(dong)盟反恐聯合行(xing)動宣(xuan)言》《第七次(ci)東(dong)盟首腦會議關于艾滋病(bing)問題宣(xuan)言》,并通(tong)過了(le)“河(he)內行(xing)動計劃中期回顧”等文件。
2002年11月(yue)4日至5日,第8次東(dong)盟(meng)首(shou)腦會議在柬(jian)埔寨首(shou)都(dou)金邊舉行,并簽(qian)署了《東(dong)盟(meng)旅(lv)游(you)協定》。
2003年(nian)10月7日(ri)至(zhi)8日(ri),第9屆東盟首腦(nao)會(hui)議(yi)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會(hui)議(yi)通(tong)過(guo)了《東盟第二協約宣言》(亦稱《第二巴厘宣言》)。
2004年11月(yue)29日(ri)至30日(ri),第10屆東(dong)盟(meng)首(shou)(shou)腦會(hui)議(yi)在(zai)老撾首(shou)(shou)都萬象舉(ju)行(xing)(xing)。會(hui)議(yi)簽署了(le)《萬象行(xing)(xing)動綱領(ling)》和(he)《東(dong)盟(meng)關于(yu)一體化優(you)先領(ling)域的(de)框架協(xie)議(yi)》,并通(tong)過了(le)《東(dong)盟(meng)社(she)會(hui)文(wen)化共同(tong)體行(xing)(xing)動綱領(ling)》和(he)《東(dong)盟(meng)安全(quan)共同(tong)體行(xing)(xing)動綱領(ling)》。
2005年12月12日,第11屆東盟(meng)(meng)首腦會(hui)議在馬來西(xi)亞首都吉隆(long)坡(po)舉行。會(hui)議通過了關于(yu)制定東盟(meng)(meng)憲章的《吉隆(long)坡(po)宣言》。
2007年1月(yue)13日至14日,第(di)12屆(jie)東盟(meng)首腦會(hui)議在(zai)菲律賓中部城市宿務舉行。會(hui)議確定了(le)東盟(meng)憲章(zhang)藍(lan)圖計(ji)劃并簽署(shu)了(le)《宿務宣言》。此(ci)外,會(hui)議還簽署(shu)了(le)包括《東盟(meng)反恐公約》在(zai)內的一系列文件(jian)。
2007年11月,第13屆東盟首腦會(hui)議(yi)在新加坡(po)舉行。會(hui)議(yi)通過了包括《東盟憲章》《東盟經濟共同體藍(lan)圖宣言》在內(nei)的(de)一(yi)系列重要文件。
2009年(nian)2月27日至(zhi)3月1日,第14屆東盟(meng)首腦(nao)會議(yi)在泰國中(zhong)部海(hai)濱城(cheng)市華欣舉(ju)行(xing)。會議(yi)簽(qian)署了《東盟(meng)共同(tong)體(ti)2009—2015年(nian)路線圖宣言》。
2009年10月23日至25日,第15屆東盟首腦會議在泰國華欣舉(ju)行。
2010年4月8日至(zhi)9日,第(di)16屆(jie)東盟(meng)首腦會議(yi)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會議(yi)通過了《東盟(meng)經濟復(fu)蘇和可持(chi)續發展聯合(he)聲(sheng)明以及(ji)東盟(meng)應對氣候變化(hua)聯合(he)聲(sheng)明》。
2010年10月,第17屆東(dong)盟(meng)(meng)(meng)首(shou)腦會(hui)(hui)議在(zai)越南河內(nei)舉行。會(hui)(hui)議通過了促進經濟復蘇和人力資源開發的(de)(de)《東(dong)盟(meng)(meng)(meng)宣言》、旨在(zai)加強(qiang)保(bao)障東(dong)盟(meng)(meng)(meng)地區婦女兒童福利的(de)(de)《河內(nei)宣言》《東(dong)盟(meng)(meng)(meng)互聯互通總(zong)體(ti)規劃》以及(ji)實施海上(shang)搜救合作的(de)(de)文件。
2011年5月7日(ri)至8日(ri),第18屆東盟首腦會(hui)議在印度尼(ni)西亞首都雅(ya)加(jia)達舉行。
2011年11月17日,第19屆東(dong)盟(meng)首腦會議在印尼(ni)巴厘島舉行。會議通過了(le)《在全球國家(jia)共(gong)同體中的東(dong)盟(meng)共(gong)同體巴厘宣言》(又稱《巴厘第三協約宣言》)。
2012年(nian)4月3日至4日,第20屆(jie)東(dong)盟峰會在柬埔寨首都金邊(bian)舉行(xing)。峰會通過了一(yi)系列重(zhong)要成果文件(jian),包(bao)括第20屆(jie)東(dong)盟峰會《主(zhu)席聲明(ming)》《金邊(bian)宣(xuan)言》《金邊(bian)議程(cheng)》《2015年(nian)建(jian)立東(dong)盟無(wu)毒品區宣(xuan)言》和《“全球溫和派(pai)行(xing)動組織”概念文件(jian)》等。
2012年11月,第21屆(jie)東盟(meng)峰(feng)會在柬埔(pu)寨首(shou)都金邊(bian)舉行,峰(feng)會簽(qian)署(shu)《東盟(meng)人權宣言》。
2013年,第22屆東盟峰(feng)會、第23屆東盟峰(feng)會在文萊首都斯里(li)巴加灣市舉(ju)行(xing)。
2014年,第24屆(jie)(jie)東盟峰會、第25屆(jie)(jie)東盟峰會在(zai)緬(mian)甸首(shou)都內比都舉行。
2015年,第(di)26屆(jie)東盟峰會、第(di)27屆(jie)東盟峰會在馬(ma)來西(xi)亞吉隆坡舉行。
2016年9月,第28屆(jie)東(dong)盟(meng)峰會、第29屆(jie)東(dong)盟(meng)峰會在老撾(zhua)萬象舉行。會議通過了(le)(le)《東(dong)盟(meng)愿(yuan)景2025》《東(dong)盟(meng)互聯互通總體規(gui)劃2025》和(he)第三(san)份(fen)《東(dong)盟(meng)一體化倡議工作計劃》。東(dong)盟(meng)國(guo)家領導人還簽(qian)署(shu)了(le)(le)共同應對域(yu)內外災害的宣言。
2017年4月,第(di)30屆(jie)東(dong)(dong)(dong)(dong)(dong)(dong)盟(meng)(meng)(meng)(meng)(meng)峰會(hui)在(zai)菲(fei)律賓馬尼拉(la)舉行。11月,第(di)31屆(jie)東(dong)(dong)(dong)(dong)(dong)(dong)盟(meng)(meng)(meng)(meng)(meng)峰會(hui)在(zai)菲(fei)律賓馬尼拉(la)舉行。會(hui)議就建設(she)更加(jia)穩定(ding)(ding)和(he)更具韌性(xing)的(de)東(dong)(dong)(dong)(dong)(dong)(dong)盟(meng)(meng)(meng)(meng)(meng)共(gong)同(tong)體(即建設(she)以人為(wei)本(ben)的(de)東(dong)(dong)(dong)(dong)(dong)(dong)盟(meng)(meng)(meng)(meng)(meng)、維護(hu)地區和(he)平與(yu)(yu)穩定(ding)(ding)、加(jia)強(qiang)(qiang)海上安(an)全(quan)與(yu)(yu)合作、促進包容(rong)性(xing)與(yu)(yu)創新(xin)驅(qu)動(dong)型增長、加(jia)強(qiang)(qiang)東(dong)(dong)(dong)(dong)(dong)(dong)盟(meng)(meng)(meng)(meng)(meng)韌性(xing)、推動(dong)東(dong)(dong)(dong)(dong)(dong)(dong)盟(meng)(meng)(meng)(meng)(meng)成為(wei)區域主義樣板(ban)和(he)全(quan)球事務(wu)參與(yu)(yu)者)進行了討論,簽署了《東(dong)(dong)(dong)(dong)(dong)(dong)盟(meng)(meng)(meng)(meng)(meng)關(guan)(guan)于(yu)保護(hu)和(he)提高移民勞(lao)工(gong)權利的(de)共(gong)識(shi)》,通(tong)過(guo)了《東(dong)(dong)(dong)(dong)(dong)(dong)盟(meng)(meng)(meng)(meng)(meng)關(guan)(guan)于(yu)預防和(he)打擊(ji)網(wang)絡犯(fan)罪的(de)宣言》《東(dong)(dong)(dong)(dong)(dong)(dong)盟(meng)(meng)(meng)(meng)(meng)創新(xin)宣言》等多份重要文件。東(dong)(dong)(dong)(dong)(dong)(dong)盟(meng)(meng)(meng)(meng)(meng)及其對話或域外伙(huo)伴領(ling)導人共(gong)同(tong)出席(xi)東(dong)(dong)(dong)(dong)(dong)(dong)盟(meng)(meng)(meng)(meng)(meng)成立50周年紀(ji)念活動(dong)。
2018年4月,第32屆東(dong)(dong)盟(meng)(meng)(meng)峰會在(zai)(zai)新加(jia)坡舉行(xing),會后發表《主席聲(sheng)明》《關于建設韌性和創新的(de)(de)(de)東(dong)(dong)盟(meng)(meng)(meng)愿景文(wen)件(jian)》《關于網絡安(an)全合作(zuo)的(de)(de)(de)聲(sheng)明》《東(dong)(dong)盟(meng)(meng)(meng)智(zhi)慧(hui)城(cheng)市網絡概(gai)念(nian)文(wen)件(jian)》。11月,第33屆東(dong)(dong)盟(meng)(meng)(meng)峰會在(zai)(zai)新加(jia)坡舉行(xing),通過了《東(dong)(dong)盟(meng)(meng)(meng)智(zhi)慧(hui)城(cheng)市網絡框架》《關于增加(jia)綠色就(jiu)業以促進東(dong)(dong)盟(meng)(meng)(meng)共(gong)同體平等(deng)與包容性增長的(de)(de)(de)宣言》等(deng)文(wen)件(jian)。
2019年6月,第34屆(jie)東(dong)盟(meng)(meng)(meng)峰(feng)會(hui)(hui)在(zai)泰(tai)國曼谷舉行(xing)(xing),發表(biao)(biao)了(le)《東(dong)盟(meng)(meng)(meng)印(yin)太展望》《東(dong)盟(meng)(meng)(meng)領(ling)導(dao)人關(guan)(guan)于可持續伙(huo)伴關(guan)(guan)系(xi)的(de)(de)(de)愿(yuan)景聲(sheng)(sheng)明》《應對亞(ya)洲(zhou)地(di)區海洋垃圾的(de)(de)(de)曼谷宣言》及其行(xing)(xing)動框架(jia)等文件(jian)。11月,第35屆(jie)東(dong)盟(meng)(meng)(meng)峰(feng)會(hui)(hui)在(zai)泰(tai)國曼谷舉行(xing)(xing),會(hui)(hui)議發表(biao)(biao)了(le)《主席聲(sheng)(sheng)明》《東(dong)盟(meng)(meng)(meng)關(guan)(guan)于向(xiang)第四(si)次工業革命轉型的(de)(de)(de)宣言》《東(dong)盟(meng)(meng)(meng)關(guan)(guan)于氣候變化的(de)(de)(de)聯合聲(sheng)(sheng)明》等文件(jian)。
2020年(nian)6月,第36屆東(dong)(dong)盟峰(feng)會(hui)以視(shi)頻形(xing)式舉(ju)行(xing),發表了《東(dong)(dong)盟領(ling)導人關于團結(jie)協作主動應對(dui)的愿景(jing)聲明(ming)》等(deng)文件。11月,第37屆東(dong)(dong)盟峰(feng)會(hui)以視(shi)頻形(xing)式舉(ju)行(xing),通過了《東(dong)(dong)盟全面復蘇框架》及(ji)其實施計劃(hua)。
1994年7月(yue),東(dong)南亞(ya)國(guo)家聯盟(meng)倡導(dao)成立東(dong)盟(meng)地區論壇(ARF),主要(yao)就(jiu)亞(ya)太(tai)地區政治和安全問題(ti)交換意見。10月(yue),東(dong)南亞(ya)國(guo)家聯盟(meng)倡議(yi)召開亞(ya)歐會議(yi)(ASEM),促進(jin)東(dong)亞(ya)和歐盟(meng)的政治對(dui)話與經濟合作。
1997年,東南亞國家聯盟與中(zhong)國、日本、韓(han)國共同啟動了東亞合作(zuo),東盟與中(zhong)日韓(han)(10+3)、東亞峰會(EAS)等機制相繼誕生。
1999年9月,在東南亞國家聯盟(meng)倡議(yi)下,東亞—拉美合作論壇(FEALAC)成(cheng)立。
2011年11月,東盟提出“區(qu)域全面經濟伙伴關(guan)系(RCEP)”倡議(yi),旨在構建以(yi)東盟為核心的地(di)區(qu)自貿安排。
2012年11月,在第七屆東亞峰會上,東南亞國(guo)(guo)家聯(lian)盟國(guo)(guo)家與(yu)中(zhong)國(guo)(guo)、日本、韓(han)國(guo)(guo)、印(yin)度、澳大利(li)亞、新西蘭(lan)6國(guo)(guo)領導人(ren)同意(yi)啟動RCEP談判。
2017年11月(yue),首(shou)次(ci)RCEP領導人會議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