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國際電影(ying)節(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shi)北美(mei)歷史(shi)最久的(de)評獎電影(ying)節。
評委會特別大(da)獎:王全安(an)《圖(tu)雅的婚事》(中國(guo))
最佳女主角獎:余男《圖雅的婚事(shi)》(中國(guo))
藝術成就銀(yin)雨果獎:瓊(qiong)·艾(ai)倫(lun)、海倫(lun)·亨特(te)、維(wei)奧(ao)拉·戴維(wei)斯
“調查性新(xin)聞報道/新(xin)聞紀錄片(pian)類(lei)”金(jin)牌(pai)獎:鳳(feng)凰衛視(shi)《時(shi)事特區-豬漫黃浦(pu)江(jiang)》
“調查性新聞報道/新聞紀(ji)(ji)錄(lu)片類”優異(yi)獎(jiang):專題片《朝(chao)鮮紀(ji)(ji)行(xing)2013》
“美術設(she)計(ji)/制作設(she)計(ji)”的銀牌獎(jiang):《全(quan)(quan)媒(mei)體全(quan)(quan)時空(kong)》
終(zhong)身成就獎:凱文·克萊(lai)恩
芝加哥(ge)國際電影節(jie)(2017年)跨入第53個年頭,,著名導(dao)演(yan)奧(ao)利弗·斯通、史(shi)蒂文·斯皮爾(er)(er)伯格(ge),著名演(yan)員邁克爾(er)(er)·道格(ge)拉(la)斯、湯姆·克魯斯、薩(sa)莉·菲爾(er)(er)德、達(da)斯汀(ting)·霍夫(fu)曼和阿(a)爾(er)(er)·帕西諾等均(jun)獲得過電影節(jie)終身成(cheng)就獎(jiang)。
最佳影片金雨(yu)果獎:愛麗(li)絲(si)·洛(luo)瓦赫(he)《幸福的(de)拉扎羅》(意大(da)利)
最佳編劇銀雨果獎:史蒂芬·布塞(sai)《開(kai)戰》
最佳(jia)導演銀雨果獎:賈樟柯《江湖兒女》(中國)
最佳男(nan)主角銀雨果獎(jiang):加斯(si)帕·克里斯(si)滕森《費羅斯(si)特之前》
最(zui)佳女(nv)主角銀(yin)雨果獎(jiang):趙濤《江湖兒女(nv)》(中國)
銀雨果獎(jiang)特(te)別評(ping)審(shen)團獎(jiang):《歡(huan)樂(le)》
金雨果獎(jiang)最佳(jia)新導演(yan):艾(ai)希·梅(mei)菲爾《落紅》
最(zui)佳攝影獎:《候鳥》
最佳藝術指導獎:《候鳥》
時間 獎(jiang)項(xiang) 獲(huo)獎(jiang)者(zhe)
1990 最佳影(ying)片(pian)-金雨(yu)果獎 張藝謀《菊(ju)豆》
1992 最佳女主角-銀雨果獎(jiang) 張(zhang)曼(man)玉《阮(ruan)玲玉》
最佳導演-銀(yin)雨果獎(jiang) 關錦(jin)鵬《阮玲(ling)玉(yu)》
1993 最佳女(nv)主角-銀雨果(guo)獎(jiang) 斯琴高娃《香魂女(nv)》
1998 最佳(jia)影(ying)片-金雨果獎 蔡明亮《洞》
2000 最佳導(dao)演-銀雨果獎(jiang) 羅卓瑤《遇(yu)上1967的女神》
2001 最佳導演(yan)-銀雨果獎(jiang) 蔡(cai)明亮《你那(nei)邊(bian)幾點》
評審團大獎 蔡明(ming)亮《你那邊幾(ji)點》
2007 評(ping)委會特別(bie)大(da)獎 王全安《圖(tu)雅的(de)婚事》
最(zui)佳女(nv)主(zhu)角-銀雨果獎(jiang) 余男(nan)《圖雅的婚(hun)事》
電視紀錄(lu)片(pian)類(lei)“藝術(shu)與(yu)人文貢獻(xian)銀雨果獎”陳(chen)曉楠《冷暖人生/四川地震(zhen)-陳(chen)堅(jian)的(de)最后79小時》
2018 最(zui)佳導演銀(yin)雨果(guo)獎(jiang) 賈樟柯《江湖兒女》
最(zui)佳女主角(jiao)-銀(yin)雨果獎 趙濤《江湖(hu)兒(er)女》
通過電(dian)(dian)影(ying)(ying)(ying)和錄像藝(yi)術手段加強不(bu)同文化(hua)背景人(ren)民之間(jian)的(de)(de)理解和溝通。芝加哥(ge)電(dian)(dian)影(ying)(ying)(ying)節組織是(shi)由電(dian)(dian)影(ying)(ying)(ying)制作人(ren)、形象藝(yi)術家麥克爾(er).庫澤(ze)于(yu)1964年(nian)發起成立的(de)(de)。芝加哥(ge)電(dian)(dian)影(ying)(ying)(ying)節每年(nian)10月舉辦(ban),自1965年(nian)第一屆電(dian)(dian)影(ying)(ying)(ying)節至今,芝加哥(ge)國際(ji)電(dian)(dian)影(ying)(ying)(ying)節已成為世界知名的(de)(de)年(nian)度電(dian)(dian)影(ying)(ying)(ying)盛會(hui)。2002年(nian),來自30多(duo)個國家和地區(qu)的(de)(de)90多(duo)部故(gu)事片、40多(duo)部短片參加了電(dian)(dian)影(ying)(ying)(ying)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de)(de)6萬多(duo)觀眾。我國著名電(dian)(dian)影(ying)(ying)(ying)導演張藝(yi)謀的(de)(de)《菊(ju)豆》曾于(yu)1990年(nian)首獲該電(dian)(dian)影(ying)(ying)(ying)節最高獎--金雨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