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mei)國(guo)(guo)國(guo)(guo)家圖書(shu)獎(jiang)(jiang)是由美(mei)國(guo)(guo)出版商(shang)協(xie)(xie)會、美(mei)國(guo)(guo)書(shu)商(shang)協(xie)(xie)會和圖書(shu)制造(zao)商(shang)協(xie)(xie)會于1950年3月(yue)16日聯合設立的(de),只頒給美(mei)國(guo)(guo)公民。美(mei)國(guo)(guo)國(guo)(guo)家圖書(shu)獎(jiang)(jiang)是出版界的(de)盛,與普利策小說獎(jiang)(jiang)一起被稱為(wei)為(wei)美(mei)國(guo)(guo)最重要的(de)兩(liang)個文學獎(jiang)(jiang)項。
年(nian)曾一度代(dai)之(zhi)以(yi)美(mei)國圖(tu)書獎(jiang)(jiang)。1964年(nian)后,全國圖(tu)書獎(jiang)(jiang)非小(xiao)(xiao)說(shuo)獎(jiang)(jiang)進(jin)一步(bu)劃分(fen)為(wei)(wei)文(wen)藝、歷史與傳記、科學(xue)(xue)、哲學(xue)(xue)與宗教(jiao)類最(zui)(zui)佳(jia)作(zuo)品(pin)獎(jiang)(jiang)。1965年(nian)增加了(le)(le)(le)翻譯(yi)作(zuo)品(pin)獎(jiang)(jiang)。1969年(nian)又增設(she)了(le)(le)(le)兒童文(wen)學(xue)(xue)獎(jiang)(jiang)。1972年(nian)開始頒(ban)發(fa)當代(dai)事務、當代(dai)思想(xiang)、當前熱點等最(zui)(zui)佳(jia)作(zuo)品(pin)獎(jiang)(jiang)。1980年(nian)曾進(jin)一步(bu)區分(fen)小(xiao)(xiao)說(shuo)的精裝(zhuang)本(ben)及平裝(zhuang)本(ben)最(zui)(zui)佳(jia)作(zuo)品(pin)獎(jiang)(jiang)。同時為(wei)(wei)了(le)(le)(le)鼓勵新(xin)人增設(she)了(le)(le)(le)處女作(zuo)小(xiao)(xiao)說(shuo)獎(jiang)(jiang)。從(cong)1984年(nian)獎(jiang)(jiang)項驟然減少,到此(ci)為(wei)(wei)止,基本(ben)固定為(wei)(wei)小(xiao)(xiao)說(shuo)、非小(xiao)(xiao)說(shuo)、詩歌和(he)青年(nian)文(wen)學(xue)(xue)四(si)類獎(jiang)(jiang)。
1989年(nian)的(de)(de)春(chun)天(tian),該(gai)獎項的(de)(de)理事會(hui)高層(ceng)意識到各年(nian)齡層(ceng)和不同文(wen)(wen)化(hua)背景(jing)的(de)(de)人在讀(du)書(shu)(shu)、寫作方面的(de)(de)重要性,以及(ji)文(wen)(wen)化(hua)人與非文(wen)(wen)化(hua)讀(du)者之間存(cun)在著(zhu)巨大差異性,于是做出了一(yi)個設(she)立(li)美國(guo)國(guo)家圖書(shu)(shu)基金的(de)(de)重大決定,用以擴大該(gai)獎項在文(wen)(wen)學(xue)領域的(de)(de)認同范圍以及(ji)影響力(li),從而提高全國(guo)人民對優秀作品的(de)(de)文(wen)(wen)學(xue)鑒賞(shang)力(li)與文(wen)(wen)化(hua)修(xiu)養。
1999年哈金憑借長篇小(xiao)說《等(deng)待》獲(huo)得(de)美國(guo)國(guo)家圖書獎,成(cheng)為第一個獲(huo)得(de)該(gai)獎的華人作家。
年份 獲獎小說 獲獎作家(jia)
1950年《金臂人(ren)》納爾遜·艾格林
1951年《福(fu)克納小說集》威廉·福(fu)克納
1952年《從(cong)這里到永恒》詹姆斯·R·瓊斯
1953年《看不見的(de)人》拉爾夫(fu)·埃里森
1954年《奧(ao)吉·馬奇歷險記(ji)》索爾(er)·貝婁
1955年《寓(yu)言》威廉(lian)·福克納
1956年《北弗雷德里克街(jie)十(shi)號》約翰·奧哈(ha)拉
1957年 The Field of Vision Wright Morris
《幻象之地》賴(lai)特·莫里斯
1958年《瓦(wa)普肖(xiao)特紀事》約翰·契佛
1959年《魔桶》伯(bo)納德·馬(ma)拉默德
1960年《再見,哥(ge)倫布》菲利普·羅斯
1961年 The Waters of Kronos Conrad Richter
《克羅諾斯河(he)》 康拉(la)德(de)·李希特(te)
1962年《看電(dian)影的人》 沃克·珀西
1963年 Morte D'Urban J.F. Powers
《神(shen)甫之死》 J.F.鮑爾斯
1964 《馬人》 約翰·厄普代克
1965 《赫索格》 索爾·貝婁
1966 《灰色馬,灰色的騎(qi)手(shou)》 凱(kai)瑟琳·安(an)·波特
1967 《修(xiu)配工》 伯納德·馬拉默德
1968 The Eighth Day Thornton Wilder
《第(di)八(ba)日(ri)》 桑頓(dun)·懷爾德
1969 Steps Jerzy Kosinski
《步(bu)子》 杰(jie)茲(zi)·康辛斯基(ji)
1970 《他們》 喬(qiao)伊斯·卡羅(luo)爾·奧茨
1971 《塞穆勒(le)先生的行星》 索爾·貝婁
1972 《短篇小說全集(ji)》 弗蘭(lan)納里·奧康(kang)納
1973 《客邁拉(la)》 約翰·巴思
1973 Augustus John Williams
《奧古斯都》 約翰·威廉斯
1974 《萬有引力之虹》 托馬(ma)斯·品欽(qin)
1974 A Crown of Feathers 艾薩克·巴(ba)什維斯·辛格
《羽毛王冠》
1975 Dog Soldiers Robert Stone
《亡命之徒》 羅伯特(te)·斯通
1975 The Hair of Harold Roux Thomas Williams
《哈(ha)羅德·魯的頭發》 托(tuo)馬斯·威廉斯
1976 《小(xiao)大亨》 威廉·加(jia)迪斯(si)
1977 The Spectator Bird Wallace Stegner
《旁觀鳥》 華萊士·斯泰(tai)格納
1978 Blood Tie Mary Lee Settle
《血結》 瑪麗·李·塞特爾
1979 Going after Cacciato Tim O'Brien
《追(zhui)尋(xun)卡奇亞托》 蒂姆·奧布(bu)萊恩(en)
1980 《蘇菲的(de)選擇》 威廉(lian)·斯泰倫
1980 《蓋普(pu)眼中的世界》 約翰(han)·歐文
1981 《約(yue)翰(han)·契弗短篇(pian)小說(shuo)集(ji)》 約(yue)翰(han)·契弗
1981 Plain Song Wright Morris
《平原之歌》 賴特·莫里斯
1982 《兔子富了(le)》 約翰·厄普(pu)代(dai)克(ke)
1982 So Long, See You Tomorrow William Maxwell
再見,明(ming)天見 威(wei)廉·麥克斯韋爾
1983 The Collected Stories 尤多拉·韋爾(er)蒂
1983 《紫(zi)色(se)》 艾麗(li)斯·沃克
1984 Victory over Japan Ellen Gilchrist
《打敗日本》 埃倫·吉(ji)爾克(ke)里斯(si)特
1985 《白噪(zao)音》 唐·德里(li)羅
1986 World's Fair E.L. Doctorow
《世(shi)界博覽會》 E·L·多克托(tuo)羅
1987 Paco's Story Larry Heinemann
《帕科的(de)故事》 海涅(nie)曼·拉里(li)
1988 Paris Trout Pete Dexter
《帕里(li)斯·特勞(lao)特》 皮特·德克斯特
1989 Spartina John Casey
《斯巴泰納(na)》 約翰·凱西(xi)
1990 Middle Passage Charles Johnson
《中途》 查爾(er)斯·約翰(han)遜
1991 Mating Norman Rush
《交融》 諾曼·拉什
1992 《天下駿馬》 科(ke)馬克·麥卡(ka)錫
1993 《船(chuan)訊》 安妮·普魯
1994 《訴訟游戲》 威(wei)廉·加迪斯
1995 《薩巴斯劇(ju)院》 菲利普(pu)·羅斯
1996 Ship Fever and Other Stories Andrea Barrett
《船熱》 安(an)德(de)烈婭(ya)·巴雷特
1997 《冷山(shan)》 查(cha)爾斯·弗(fu)雷澤
1998 《迷人的比利》 Alice McDermott
艾(ai)麗斯·麥克(ke)德莫特
1999 《等待》 哈金
2000 《在美國》 蘇珊·桑(sang)塔格(ge)
2001 《糾正》 喬納森·弗蘭(lan)岑
2002 《三個六(liu)月》 朱(zhu)莉(li)亞·格(ge)拉斯
2003 《大(da)火(huo)》 雪莉·哈(ha)澤德
2004 《巴(ba)拉圭(gui)消息(xi)》 莉(li)莉(li)·塔克
2005 Europe Central William T. Vollmann
《歐洲中心》 威廉·T·沃爾(er)曼
2006 《回(hui)聲(sheng)制造者》 理查德(de)·鮑(bao)爾斯(si)
2007 《煙樹》 丹尼斯(si)·約翰(han)遜
2008 Shadow Country 彼得·馬修森
《暗鄉》
2009 《轉吧,這偉大(da)的(de)世界》 科倫·麥(mai)凱恩
2010 《暴政之王(wang)》 賈(jia)米·戈登
2011 《拯救骨肉》 JesmynWard
杰斯米·沃德
2012 《圓屋(wu)》 路易斯·厄(e)德里克(ke)
2013 《上帝(di)鳥》 詹姆斯(si)·麥克布賴德(de)
2014 《重新(xin)派遣》 菲爾·克萊
2015 《幸運(yun)微(wei)笑》 亞(ya)當·約翰遜
2016 《地下鐵道》 科爾森·懷特黑(hei)德(de)
2017 《歌唱(chang)不朽地(di)歌唱(chang)》 JesmynWard
杰斯米·沃德
2018 《朋友》(《The Friend》) 西格麗德·努涅斯(Sigrid Nunez)
2021《一本好書》 杰森(sen)·莫特
《昨晚的電訊俱樂部》 馬琳達·羅(Malinda Lo)
《漂浮物》 馬丁·埃斯帕達(Martín Esp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