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青春,第(di)三套全國中(zhong)小學(xue)生(sheng)系統廣播體操之(zhi)一(yi),由教(jiao)育部(bu)組織創(chuang)編,2008年(nian)9月1日起在全國普通中(zhong)小學(xue)校,中(zhong)等職(zhi)業學(xue)校中(zhong)推行實施。
共分(fen)9節,68個八拍。本套操(cao)以基(ji)本體(ti)操(cao)的(de)動作(zuo)為主,動作(zuo)幅度大,突(tu)出動作(zuo)的(de)規范、舒展、大方、輕快、整齊,注重對良好身體(ti)姿勢的(de)培(pei)養,并通過設計(ji)一些(xie)簡單(dan)、新穎、富(fu)于彈性的(de)不對稱(cheng)動作(zuo)和(he)變奏(zou)動作(zuo),培(pei)養學生(sheng)(sheng)協調性,體(ti)現該(gai)操(cao)的(de)時代特征。音樂旋律優美、節奏(zou)清晰、動感(gan)強,反映學生(sheng)(sheng)在陽光下(xia)熱情歡快、健康(kang)向上的(de)精神面貌和(he)青春的(de)活力與生(sheng)(sheng)機。
(4拍×4)
預備姿勢:直立
第一個八拍
1—2兩臂經側至(zhi)側上舉(掌心向前)。
3—4兩臂頭上(shang)交叉兩次(左手(shou)在前)。
5—8左(zuo)腳開(kai)始踏步4次,同時兩(liang)臂經側(ce)還原(yuan)成直立。
第二個八拍
1—2左腳向側一步成開立,同時左臂側舉、右(you)臂胸前平屈。
3—頭(tou)左轉90度
4—頭還原。
5—8左腳收回(hui),同時兩(liang)臂經上向右繞至體側,還原成(cheng)直立。
第(di)(di)三個八(ba)拍(pai)同第(di)(di)一個八(ba)拍(pai),但方向相(xiang)反。
第(di)四個八(ba)拍同第(di)二個八(ba)拍,但(dan)方向(xiang)相反。
(8拍×8)
預備(bei)姿勢:直立(li)。
第一個八拍
1—2左腳側(ce)(ce)(ce)伸(腳尖內側(ce)(ce)(ce)點地(di)),同時右(you)腿屈(qu)膝、左臂經側(ce)(ce)(ce)至(zhi)上(shang)舉。
3—4還原成直立。
5—右(you)腳側伸(腳尖內側點地),同時左腿屈膝、右(you)臂經(jing)側至上舉。
6—還原成直(zhi)立。
7—左腳(jiao)側伸(shen)(腳(jiao)尖內(nei)側點地),同時右(you)腿屈膝、左臂側舉(眼看左手)。
8—還原成直立(li)。
第二個八拍
1—2左腳向側一步,同時(shi)兩臂胸前平屈。
3—4兩(liang)臂側上舉,稍抬(tai)頭。
5—7兩臂(bei)經體(ti)前交叉向外繞環至體(ti)側。
8—還原成(cheng)直立。
第三、四個八(ba)拍同第一、二(er)個八(ba)拍,但(dan)方向(xiang)相反。
第(di)五至第(di)八個(ge)(ge)拍同第(di)一(yi)至第(di)四個(ge)(ge)八拍。
(8拍×8)
第一個八拍
1—2左腳側伸(腳尖內側點地),同時右腿屈膝,兩(liang)臂前(qian)舉(兩(liang)手重疊,左手在(zai)上)。
3—4還原成直立。
5—右腳側(ce)伸(腳尖內側(ce)點地),同時左腿屈膝,兩臂經側(ce)至側(ce)舉(ju)。
6—右腳(jiao)收回(hui)成(cheng)直立,同(tong)時兩臂前舉(兩手重疊,左手在上)。
7—兩腿(tui)屈(qu),同時兩臂胸前平屈(qu)后振(握拳(quan))。
8—身體直立,同時兩(liang)(liang)臂前舉(握(wo)拳,兩(liang)(liang)手(shou)稍(shao)靠攏(long))。
第二個八拍
1—3兩腿(tui)屈(qu)伸(shen)兩次,同時左臂上舉(ju)、右臂下舉(ju)。后振兩次成前(qian)舉(ju)(握拳,兩手稍(shao)靠攏(long))。
4—身體直立(li)、兩臂成前(qian)舉。
5—提左(zuo)膝(左(zuo)腳貼于右膝內側),右腿屈,同時左(zuo)臂側舉、右臂胸前平(ping)屈后振(握拳),頭左(zuo)轉90度。
6—同4.。
7—8還原(yuan)成直立。
第三(san)、四個八(ba)拍(pai)同第一、二(er)個八(ba)拍(pai),但方向(xiang)相反。
第(di)(di)五至第(di)(di)八(ba)(ba)個(ge)拍同(tong)第(di)(di)一至第(di)(di)四個(ge)八(ba)(ba)拍。
(8拍×8)
預備姿勢:直立(li)。
第一個八拍
1—2左腳(jiao)前邁成(cheng)弓步,同時兩臂經前至(zhi)上舉(握拳(quan))。
3—提右(you)膝(大(da)腿(tui)與地面(mian)平行(xing)),左腿(tui)伸,同時兩(liang)臂胸前(qian)屈肘(掌心相對)。
4—右腿后(hou)伸,同(tong)時兩臂上舉。
5—6右腿前踢(大于90度(du),直(zhi)膝,繃(beng)腳尖),同時(shi)兩臂經側至下舉。
7—右腿后伸(shen),同時兩臂側舉。
8—還原成(cheng)直立。
第二個八拍
1—2左(zuo)腿向側一步(bu)成半蹲(寬(kuan)于(yu)肩),同時兩臂提(ti)前交(jiao)叉至手扶膝(虎(hu)口向內)。
3—4還原成直立。
5—左(zuo)腳(jiao)向(xiang)右(you)前方邁一(yi)步,同時(shi)兩(liang)臂胸前交叉(掌心向(xiang)后)。
6—右(you)腿側(ce)踢(大于90度,直膝(xi),繃腳尖),同時兩臂經下擺至側(ce)舉。
7—右腿后伸,同時兩臂側舉(握拳(quan))。
8—還(huan)原成直(zhi)立。
第三(san)、四個八(ba)拍同第一、二個八(ba)拍,但(dan)方向相(xiang)反。
第五至第八(ba)個(ge)拍同第一至第四個(ge)八(ba)拍。
(8拍×8)
預備姿勢:直立(li)。
第一個八拍
1—2左腳向(xiang)前(qian)一步,同時兩(liang)臂經(jing)前(qian)上舉。
3—4右腳向(xiang)側一步成開立,同時兩臂(bei)側舉。
5—6提左膝(大腿與地面平行,左腳貼于右膝內側),同時左臂擺至(zhi)下舉、右臂擺至(zhi)上舉。
7—8左腿下落(luo)成開(kai)立,同時(shi)上體右側(ce)屈,右手叉腰,左臂(bei)上舉。
第二個八拍
1—4上體左(zuo)側(ce)屈(qu),同時左(zuo)手經側(ce)下擺,觸左(zuo)膝外側(ce),右(you)臂(bei)經側(ce)至(zhi)側(ce)上舉(掌心向外,抬頭看右(you)手)。
5—6上(shang)體還原(yuan)成直立(收左腿),兩臂成側舉。
7—8還(huan)原(yuan)成直立(li)。
第三個八拍
1—2右腳(jiao)向后撤,同時(shi)兩臂經前上舉(ju)。
3—4左腳向側(ce)一步成(cheng)開立(li),同時兩(liang)臂(bei)側(ce)舉。
5—6提右(you)膝(xi)(大腿與地面平行,右(you)腳貼于左(zuo)膝(xi)內(nei)側(ce)),同時右(you)臂擺至(zhi)下舉、左(zuo)臂擺至(zhi)上(shang)舉。
7—8右腿下落成(cheng)開立(li),同時上(shang)體左側屈,左手叉腰,右臂上(shang)舉(ju)。
第四個八(ba)拍(pai)(pai)同(tong)第二個八(ba)拍(pai)(pai),但方向相(xiang)反。
第(di)五至(zhi)第(di)八個(ge)拍同第(di)一至(zhi)第(di)四個(ge)八拍。
(8拍×8)
預備姿勢:直立(li)。
第一個八拍
1—2兩腿屈伸一次,同時(shi)兩手(shou)叉(cha)腰。
3—4左腳向側一(yi)步成開立(li)(稍(shao)寬于肩),同時兩手相(xiang)握前舉。
5—6上體左(zuo)轉90度,同時(shi)左(zuo)臂胸前(qian)平屈,右(you)臂前(qian)舉(ju)(掌心向(xiang)下(xia),眼看右(you)手)。
7—8上體(ti)右轉180度(眼看右手)。
第二個八拍
1—2上體左轉180度,同(tong)時兩臂經前至(zhi)左臂側舉、右臂胸前平(ping)屈(qu)(眼(yan)看左手)。
3—4上體轉動一次(轉幅控制在45度內,眼看左手)。
5—6上(shang)體轉至(zhi)正(zheng)前方(fang),同(tong)時右臂經下,左臂擺至(zhi)頭上(shang)成交(jiao)叉(左臂在前),稍(shao)抬(tai)頭。
7—8還原成直立。
第(di)(di)三、四個八(ba)拍同第(di)(di)一、二個八(ba)拍,但方向(xiang)相(xiang)反。
第五至第八個拍(pai)同第一(yi)至第四個八拍(pai)。
(8拍×8)
預備(bei)姿(zi)勢:直立。
第一個八拍
1—2兩(liang)臂經側擺至上舉,兩(liang)手相握。
3—4左腳向(xiang)側一步成開立(稍寬于肩(jian)),上體面向(xiang)左前方,同時(shi)左手扶(fu)頭后部,右臂前上舉(掌心(xin)向(xiang)下)。
5—6上(shang)體還(huan)原,同時雙手叉(cha)腰。
7—8上體前(qian)屈,左手指觸右腳前(qian)地面(掌(zhang)心向內)。
第二個八拍
1—2上(shang)體前(qian)屈,同時右手指觸左腳前(qian)地面(掌心向內),左臂后上(shang)舉(掌心向外(wai))。
3—4體前(qian)屈(qu)振動一次,同時(shi)兩手指(zhi)觸地(掌心向(xiang)后)。
5—6左(zuo)腳(jiao)收回,同時下(xia)蹲,兩手(shou)扶膝(xi)上(shang)部(bu)(指尖相對,眼看前下(xia)方)。
7—8還原成直立。
第三、四個八拍(pai)同第一、二個八拍(pai),但方向相反(fan)。
第五至(zhi)第八個(ge)拍(pai)同第一至(zhi)第四個(ge)八拍(pai)。
(8拍×8)
預備姿(zi)勢:直立。
第一個八拍
1一左前45度跳成(cheng)左弓(gong)步,兩臂胸前平(ping)屈(握拳)。
2一跳成(cheng)并立,兩臂(bei)還(huan)原(yuan)。
3一左前(qian)弓步跳(tiao),同時兩(liang)臂經側擺至(zhi)頭上擊(ji)掌。
4一右轉45度跳還原成(cheng)直立(li)。
5—6并腿(tui)小跳兩次,兩臂(bei)胸(xiong)前平屈(握(wo)拳)。
7一(yi)分腿(tui)跳,兩臂側上舉(拳變掌)。
8一還(huan)原成(cheng)直立。
第二個八拍
1一右腳后踢(ti)腿(tui)跳(tiao),同時兩臂胸前屈肘(拳心向后)。
2一左腳后踢腿跳,同時兩臂(bei)下舉(ju)(拳心(xin)向內)。
3一右(you)腳后(hou)踢腿跳,兩臂側舉。
4一跳成并立(li),兩臂放于體(ti)側。
5—6跳(tiao)成(cheng)半蹲開立,同(tong)時(shi)兩(liang)臂經體前交叉向外繞至側(ce)舉(拳變掌)。
7—8還原(yuan)成直(zhi)立。
第三、四(si)個八(ba)拍(pai)同第一、二個八(ba)拍(pai),但方向相(xiang)反。
第五(wu)至第八個八拍同第一至第四(si)個八拍
(8拍×8)
預(yu)備(bei)姿勢(shi):直(zhi)立。
第一個八拍
1—4左腳開始踏(ta)步,兩(liang)臂擺至(zhi)側上舉(ju)(掌(zhang)心(xin)向(xiang)外)。
5—8踏步,兩臂(bei)下(xia)落至(zhi)側(ce)下(xia)舉(ju),同時屈肘(zhou),前臂(bei)向外(wai)繞環至(zhi)體側(ce),還原成(cheng)直(zhi)立。
第二個八拍
1—2左(zuo)腳(jiao)(jiao)向(xiang)前一(yi)步,右腳(jiao)(jiao)并于左(zuo)腳(jiao)(jiao)內側點地,同時兩臂(bei)擺至前舉(ju)(掌心向(xiang)下)。
3—4右腳(jiao)后退一步,左腳(jiao)并于右腳(jiao)內側(ce)點地,同時兩臂經下擺至側(ce)舉(ju)。
5—8右(you)腳開始踏步,兩臂向下,還原成直(zhi)立(li)。
第三.四個八(ba)(ba)拍同(tong)第一、二(er)個八(ba)(ba)拍,但方向(xiang)相反。
第五個八拍
l一(yi)2兩臂側舉。
3—4右腳向(xiang)側一(yi)步成開立(稍寬于(yu)肩),同時身(shen)體左轉45度,兩(liang)臂前舉(ju)擊掌。
5—6體前(qian)屈(qu),同時兩手(shou)交叉(cha)相握至前(qian)下舉(ju)。
7—8上(shang)體抬起,同時兩臂上(shang)舉(兩手(shou)相握,掌心向上(shang))。
第六個八拍
1—4左臂上舉(掌(zhang)心(xin)向后(hou)),右臂經(jing)前(qian)至下舉,低頭,眼看右手(shou)。
5—8左(zuo)腳收回,同時(shi)左(zuo)臂(bei)經(jing)側還原成直立(li)。
第七(qi)、八個(ge)八拍(pai)同第五、六(liu)個(ge)八拍(pai),但方向(xiang)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