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zhong)(zhong)國(guo)國(guo)際經濟(ji)交(jiao)(jiao)流中(zhong)(zhong)心(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簡稱:中(zhong)(zhong)心,英(ying)文(wen)縮(suo)寫:CCIEE)成立于2009年3月20日(ri),是經民政部(bu)批復成立的社團組織(zhi),主(zhu)(zhu)管部(bu)門(men)為(wei)國(guo)家發展和(he)改革委員會。2015年底,國(guo)經中(zhong)(zhong)心入選首批國(guo)家高(gao)端智(zhi)(zhi)庫建設試點單位。主(zhu)(zhu)要業務是:開展并組織(zhi)研(yan)究重(zhong)大國(guo)際國(guo)內(nei)經濟(ji)問題,廣泛(fan)開展國(guo)際交(jiao)(jiao)流與合作(zuo),為(wei)政府部(bu)門(men)提供(gong)(gong)智(zhi)(zhi)力支持,為(wei)企業和(he)社會各界提供(gong)(gong)經濟(ji)交(jiao)(jiao)流平臺。
中心(xin)創始(shi)人為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
國經中心(xin)的(de)宗旨(zhi)、理(li)念及服(fu)務(wu)領域
國(guo)(guo)(guo)經(jing)中(zhong)心以(yi)服(fu)務國(guo)(guo)(guo)家發展、增(zeng)進人民福祉、促進國(guo)(guo)(guo)際交流(liu)與合作(zuo)為(wei)宗旨(zhi),堅持(chi)以(yi)中(zhong)國(guo)(guo)(guo)特色社會主義理(li)(li)論為(wei)指(zhi)導(dao),秉承“創新、求實(shi)、睿智(zhi)、兼容”的(de)理(li)(li)念,積極(ji)開展國(guo)(guo)(guo)際國(guo)(guo)(guo)內重(zhong)大(da)理(li)(li)論問題、戰略問題、熱點問題和(he)全局(ju)性問題的(de)研究,努力(li)(li)建設高水平和(he)有國(guo)(guo)(guo)際影響力(li)(li)的(de)中(zhong)國(guo)(guo)(guo)特色新型智(zhi)庫,匯集社會智(zhi)力(li)(li)資源,為(wei)國(guo)(guo)(guo)家、地方和(he)企(qi)業決(jue)策提供智(zhi)力(li)(li)支持(chi)與咨詢服(fu)務,為(wei)增(zeng)強國(guo)(guo)(guo)家軟實(shi)力(li)(li)做貢(gong)獻。
國(guo)經(jing)中心遵(zun)(zun)守中華人(ren)民共和國(guo)憲法、法律(lv)、法規和國(guo)家政策(ce),踐行社(she)會主義(yi)核(he)心價值觀,弘揚愛國(guo)主義(yi)精神(shen),遵(zun)(zun)守社(she)會道德準則(ze),弘揚道德風尚,自(zi)覺加強(qiang)誠信自(zi)律(lv)建設。
一、辦公室
(一)負責理(li)事(shi)長(chang)會(hui)(hui)(hui)、執行局主任會(hui)(hui)(hui)、基(ji)金管委會(hui)(hui)(hui)、中國經濟年會(hui)(hui)(hui)以及綜合性會(hui)(hui)(hui)議的會(hui)(hui)(hui)務(wu)工(gong)(gong)作(zuo),負責資深專家咨詢委有(you)關會(hui)(hui)(hui)務(wu)及其相關服務(wu)工(gong)(gong)作(zuo),會(hui)(hui)(hui)同人力資源(yuan)部做好會(hui)(hui)(hui)員(yuan)大(da)會(hui)(hui)(hui)和理(li)事(shi)會(hui)(hui)(hui)等有(you)關工(gong)(gong)作(zuo)。
(二(er))負(fu)(fu)責文件資料收發、傳遞、歸檔(dang)工作(zuo)(zuo);負(fu)(fu)責單位印章(zhang)、文書檔(dang)案使用和管理;負(fu)(fu)責圖書、報刊訂購等資料管理工作(zuo)(zuo)。
(三)負(fu)責綜(zong)合治理(li)、安全維(wei)穩(wen)、保衛(wei)保密、行政(zheng)管理(li)、后勤保障、物業管理(li)與服(fu)務等工作。
(四(si))負(fu)責財(cai)(cai)務管理、基金(jin)(jin)投資管理、人(ren)員(yuan)工(gong)資發放(fang)及社會保險(xian)、住房公積金(jin)(jin)、中心投資企(qi)業財(cai)(cai)務監督管理等工(gong)作。
(五)完成中心領導(dao)交(jiao)辦的有關工作。
根據上述(shu)業務(wu)范(fan)圍設(she)立3個處(chu)(chu):綜合處(chu)(chu)、財務(wu)處(chu)(chu)、行政處(chu)(chu)。
綜合處:負責理事長(chang)會等(deng)會務工作,包(bao)括(kuo)組織會議材料(liao)準備及匯總撰寫會議紀(ji)要等(deng);文件流轉、機要交換、文書檔案管理、印章管理;商標知(zhi)識產(chan)權管理;工作督辦(ban);安全維(wei)穩、保衛保密等(deng)工作。
財(cai)務處:負責財(cai)務管理(li)、基金(jin)投資(zi)管理(li)、人員(yuan)工資(zi)發放及社會(hui)保險(xian)、住房(fang)公積(ji)金(jin)等(deng)有關工作;負責基金(jin)管委會(hui)有關工作;負責中心投資(zi)企(qi)業(ye)財(cai)務監督(du)管理(li)工作。
行(xing)政處:負責會(hui)務服務、行(xing)政管(guan)(guan)(guan)理、后勤保(bao)障、資料管(guan)(guan)(guan)理、物業管(guan)(guan)(guan)理、資產管(guan)(guan)(guan)理等有關工作。
二、世界經濟研究部(“一(yi)帶一(yi)路”研究部)(簡稱世經部)
(一)研(yan)究(jiu)世(shi)界經濟發(fa)展趨勢及對(dui)我國的影(ying)響,研(yan)究(jiu)國家安(an)全(quan)等重大(da)問題,提(ti)出對(dui)策建(jian)議。
(二)研究全球經濟治理改革,提(ti)出對(dui)策(ce)建議。
(三)開(kai)展“一(yi)帶(dai)一(yi)路”相關問題研究(jiu)(jiu),推動(dong)與(yu)(yu)有關國(guo)家和國(guo)際組織的(de)合作研究(jiu)(jiu),協助開(kai)展與(yu)(yu)沿線(xian)國(guo)家、國(guo)際組織機構的(de)交流(liu)工(gong)作。
(四(si))承擔或(huo)參與重要(yao)咨詢項目。
(五)完成中心領導交辦的工作(zuo)。
根據上述業務范(fan)圍設立3個(ge)處:國際經貿處、全(quan)球經濟治理(li)處、“一帶(dai)一路(lu)”處。
國(guo)(guo)(guo)際(ji)經(jing)貿處:開展國(guo)(guo)(guo)際(ji)經(jing)貿投資發(fa)展、推進(jin)我國(guo)(guo)(guo)高水平(ping)開放(fang)、更好維護(hu)國(guo)(guo)(guo)家安(an)全問(wen)題(ti)研究;承擔(dan)本部門(men)綜合性工作。
全球(qiu)經(jing)濟(ji)治理處:開展全球(qiu)經(jing)濟(ji)治理問題及(ji)貿易、金融、投(tou)資、產業(鏈)、區域及(ji)次區域合作等重要領(ling)域治理研(yan)究,提(ti)出對策建議。
“一帶一路”處:承(cheng)擔“一帶一路”相關問題(包括中日韓經貿、俄羅(luo)斯(si)、非洲、拉美等國別(bie)地區)等研究(jiu)。
三、宏(hong)觀經(jing)濟研(yan)究部(簡稱經(jing)濟部)
(一(yi))跟蹤研究我(wo)國(guo)宏觀經(jing)(jing)濟(ji)運行及重要熱點(dian)難(nan)點(dian)問題(ti),開展(zhan)中長期經(jing)(jing)濟(ji)發展(zhan)規劃研究及經(jing)(jing)濟(ji)預測分(fen)析。
(二(er))開展(zhan)財政、貨幣、產業(ye)、消費、投資、就(jiu)業(ye)等宏(hong)觀政策(ce)研究(jiu)。
(三)承(cheng)擔宏觀經濟(ji)相關領域政策解讀(du)、農業(ye)和其他產(chan)業(ye)發展研究等工作(zuo)。
(四)承擔或(huo)參與部委(wei)交辦的重大研究任(ren)務(wu)。
(五(wu))承擔或參與重要咨(zi)詢項目。
(六)完成(cheng)中心領導交辦的工作(zuo)。
根據上述(shu)業務(wu)范圍設(she)立3個處:綜(zong)合處、財(cai)政金融處、流通和(he)產(chan)業發展處。
綜合處:研(yan)究(jiu)重要經(jing)濟(ji)(ji)發展政策(ce)和(he)規(gui)劃、跟(gen)蹤分析宏(hong)觀經(jing)濟(ji)(ji)運行形勢(shi)以及重要熱點(dian)難點(dian)問題,開(kai)展中長期經(jing)濟(ji)(ji)規(gui)劃研(yan)究(jiu)和(he)經(jing)濟(ji)(ji)預(yu)測分析,提出(chu)對(dui)策(ce)建議;承擔(dan)本部門綜合性工(gong)作。
財政(zheng)(zheng)金(jin)融處:研(yan)究財政(zheng)(zheng)、貨幣和(he)金(jin)融政(zheng)(zheng)策(ce)(ce)及重(zhong)要問題,研(yan)判政(zheng)(zheng)策(ce)(ce)取(qu)向,提出對策(ce)(ce)建議(yi)。
流通和(he)產業發(fa)展處:研(yan)究市場流通、物流業及農業發(fa)展等(deng)重大問題(ti),提出對(dui)策建議。
四(si)、區域(yu)和產(chan)業(ye)經濟研究部(簡稱區域(yu)產(chan)業(ye)部)
(一)圍繞國家重(zhong)大區域發(fa)展戰(zhan)略,研究(jiu)和(he)跟(gen)蹤區域協調發(fa)展和(he)有關重(zhong)大問題。
(二)研(yan)究(jiu)制造業等(deng)重(zhong)要行業及健康領域發展情況(kuang),研(yan)究(jiu)相(xiang)關產業政策。
(三)承(cheng)擔(dan)地方、部門(men)和(he)企業(ye)委托的發展戰(zhan)略和(he)重大問題(ti)研究、發展規劃編制等課題(ti)。
(四)協(xie)調和開展(zhan)(zhan)有(you)關區域經濟(ji)和產(chan)業經濟(ji)發展(zhan)(zhan)方面的咨詢業務。
(五(wu))承擔資(zi)深專家(jia)咨(zi)詢委員會日常業務及其服務工作(zuo)。
(六)完成中(zhong)心(xin)領導交辦的工作。
根據(ju)上述業務(wu)范圍設立(li)3個處(chu):綜合處(chu)(咨詢委秘書(shu)處(chu))、區(qu)域經濟(ji)處(chu)、產業經濟(ji)處(chu)。
綜合處(咨詢委(wei)秘書(shu)處):負責橫向課題的組織協調(diao)工(gong)作;承擔資深專家咨詢委(wei)員會日常業務及其服務工(gong)作和本部門綜合性工(gong)作。
區(qu)域(yu)(yu)經濟處(chu):承擔國家(jia)重大區(qu)域(yu)(yu)發展(zhan)戰略、區(qu)域(yu)(yu)經濟發展(zhan)、城市群都市圈、國家(jia)中心城市和新型城鎮(zhen)化等方(fang)面的(de)研(yan)究(jiu)和規劃編制工作。
產業經濟處(chu):承(cheng)擔制造業等重要(yao)行業及健康領域發展(zhan)的(de)研究(jiu)任務;承(cheng)擔地方、部門和企(qi)業委托(tuo)的(de)發展(zhan)戰略研究(jiu)等咨詢類課(ke)題。
五、創新發(fa)展研究(jiu)部(簡稱創新部)
(一)研究國家創新(xin)體系及(ji)創新(xin)戰(zhan)略、全球創新(xin)趨勢等。
(二)研(yan)究以創新為(wei)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發展模(mo)式、結構調整及管理理論方法(fa)等。
(三)研(yan)究國(guo)家、區域、產(chan)業和企業創新實踐中的重點(dian)難點(dian)問題及對(dui)策。
(四(si))承擔創新類(lei)咨(zi)詢項目,包括(kuo)地方和(he)企業(ye)創新驅動發展(zhan)戰略研究。
(五)承擔(dan)數字(zi)經濟有關研究(jiu)工(gong)作。
(六)完成中心領導交辦的工作(zuo)。
根(gen)據上述業務(wu)范圍設(she)2個(ge)室(shi):創新戰略和政策研究(jiu)室(shi)、數(shu)字經濟研究(jiu)室(shi)。
創(chuang)新戰(zhan)略和政策研(yan)(yan)究(jiu)室:承(cheng)擔創(chuang)新驅動發展戰(zhan)略與(yu)政策研(yan)(yan)究(jiu),重點圍(wei)繞科技(ji)自立自強、科技(ji)與(yu)經(jing)濟(ji)深度融(rong)合、產學(xue)研(yan)(yan)深度融(rong)合等;承(cheng)擔本部門綜合性工作。
數字經濟(ji)研究室(shi):承擔數字經濟(ji)發展(zhan)方(fang)式、發展(zhan)路徑和發展(zhan)措施研究任務。
六、美歐研(yan)究部(簡稱美歐部)
(一)跟蹤研究美國(guo)歐盟經濟、戰(zhan)略和重大熱點問題(ti)。
(二)開展中美(mei)、中國歐盟經(jing)(jing)貿關系、美(mei)歐經(jing)(jing)濟形勢和政策、經(jing)(jing)貿戰略(lve)、金融、產業、科技、氣候變化(hua)、治理(li)體系等(deng)研究。
(三)組織(zhi)撰寫中心(xin)中美、中歐“二軌”等會議的重要文稿。
(四)協助(zhu)開(kai)展中美、中歐對(dui)外經濟交流(liu)等活動。
(五(wu))承擔或(huo)參與重要咨詢(xun)項目。
(六)完(wan)成中心領導(dao)交辦的有關(guan)工作(zuo)。
根(gen)據上述(shu)業務范(fan)圍(wei)設3個室:綜合研究室(美(mei)歐動(dong)態(tai)信息(xi)編輯部)、美(mei)國研究室、歐盟研究室。
綜(zong)合(he)研究(jiu)室(美歐動(dong)態信息(xi)(xi)編(bian)輯部(bu)):開展美國歐盟經(jing)濟、戰略、重大(da)熱點問(wen)題研究(jiu),承(cheng)擔美歐動(dong)態信息(xi)(xi)編(bian)輯工作;推動(dong)中(zhong)美中(zhong)歐重大(da)會議(yi)和對外經(jing)濟交流有關(guan)工作;承(cheng)擔本(ben)部(bu)門綜(zong)合(he)工作。
美(mei)(mei)(mei)(mei)國研(yan)究(jiu)室:研(yan)究(jiu)美(mei)(mei)(mei)(mei)國經(jing)濟(ji)、戰略和重(zhong)大熱點問(wen)題;研(yan)究(jiu)中美(mei)(mei)(mei)(mei)經(jing)貿關系及美(mei)(mei)(mei)(mei)國經(jing)濟(ji)、美(mei)(mei)(mei)(mei)元(yuan)及金融問(wen)題、中美(mei)(mei)(mei)(mei)氣候變化合(he)作等。
歐盟研(yan)究室:主要(yao)研(yan)究中(zhong)國歐盟經貿(mao)關系(xi)及歐盟經濟,包括金(jin)融(rong)問(wen)題及中(zhong)歐氣(qi)候變化合作等。
七、國際交流合作部
(一)組織籌(chou)辦雙邊和多邊國際(ji)會議及有關活動(含港澳(ao)臺(tai)),協調(diao)相關簡報、報告起草工(gong)作。
(二)組織實施與境外(wai)(含港(gang)澳臺(tai))智庫間(jian)合作項目(mu)、信(xin)息(xi)交流和(he)人員交流。
(三)開展與駐華(hua)使領館、國際(ji)組織(zhi)、商(shang)會、協會、跨國公司等機構(gou)合作(zuo)交流。
(四)負責辦(ban)理中心(xin)日常外(wai)事工作。
(五)承擔(dan)業務主管(guan)部門(men)委托的外事手(shou)續辦理工作。
(六)根據交流(liu)活動情(qing)況,提(ti)出需要重點研(yan)究問題的建議(yi)。
(七)完成(cheng)中心領導(dao)交辦(ban)的(de)工作。
根據上述(shu)業務范圍設立4個處(chu)(chu)(chu):外(wai)事協調(diao)處(chu)(chu)(chu)(綜合處(chu)(chu)(chu))、機構合作處(chu)(chu)(chu)、智庫交(jiao)流(liu)處(chu)(chu)(chu)、國(guo)際經(jing)濟論壇秘書處(chu)(chu)(chu)。
外(wai)事協調處(綜合處):負責與國際組織、外(wai)國駐華使館等機構交流(liu),中心(xin)領導(dao)日常對外(wai)交流(liu)等工(gong)作;處理(li)有(you)關重要(yao)外(wai)事文(wen)件管理(li)和報送(song)等綜合事務(wu)。
機構(gou)合作(zuo)處:負責機制性雙邊“二軌”對話及中外(wai)商會、協會、企業界的(de)溝通、聯絡,組織合作(zuo)研究和(he)培訓等項目。
智庫交(jiao)流(liu)處:負責組織(zhi)與境外智庫(含(han)港(gang)澳臺)舉辦雙邊(bian)和多邊(bian)會議(yi),開展聯(lian)合(he)研(yan)究、培訓(xun)等項目。
國(guo)際經濟論(lun)壇秘書(shu)處:負責(ze)國(guo)際經濟類論(lun)壇籌備(bei)與組織及相關工作。
八、科(ke)研管理和信息服務部(能源(yuan)政(zheng)策研究部)(簡稱科(ke)研信息部)
(一)承擔科(ke)研管理及中(zhong)心學術委(wei)有關(guan)工(gong)作,規范(fan)管理中(zhong)心科(ke)研工(gong)作。
(二)負責中心對外新聞發(fa)布、重要(yao)會議活(huo)動和經(jing)濟每月談的組織及(ji)宣(xuan)傳報道工作,聯系國內外媒(mei)體及(ji)推進(jin)合作。
(三)負(fu)責中(zhong)心內參(can)編校印發(fa)管理(li)工作(zuo),擬訂內參(can)管理(li)辦法和相(xiang)關規定。
(四)負責(ze)中(zhong)心內外網運(yun)行(xing)維(wei)護(hu)、內容更(geng)新,視頻會議(yi)技術(shu)保障,數(shu)據庫運(yun)維(wei)和安全保密等工作。
(五)負責博士后管理有(you)關工作。
(六)負責編輯出版(ban)《全球化(hua)》雜志。
(七)開(kai)展能(neng)源政策及與能(neng)源相(xiang)關的資(zi)源環境(jing)問(wen)題(ti)研究(jiu)(jiu)。承擔或參與相(xiang)關課(ke)題(ti)研究(jiu)(jiu)和項目咨詢。
(八)完成中心領導交(jiao)辦的工作。
根據上(shang)述業務范圍設5個(ge)處(chu):綜合處(chu)、科研管理辦公(gong)室(學術(shu)委員會秘書處(chu)、博(bo)士后科研工作站)、內參處(chu)、網絡處(chu)、《全球化(hua)》編輯部。
綜合處:負(fu)責綜合業務文(wen)檔資料管理、協調各(ge)處工作;聯(lian)系國(guo)內(nei)外媒體(ti)機(ji)構,組織落實(shi)新聞宣傳報道工作;組織開(kai)展能源及與能源相關的資源環境問題研(yan)究工作。
科研管理(li)辦公室(shi)(學術委員會秘書處、博士后科研工(gong)(gong)(gong)作(zuo)(zuo)站):負(fu)責中(zhong)央有關部(bu)門交(jiao)辦課題(ti)、中(zhong)宣部(bu)智(zhi)庫(ku)辦委托課題(ti)、中(zhong)心基金課題(ti)等科研管理(li)工(gong)(gong)(gong)作(zuo)(zuo)。負(fu)責與(yu)中(zhong)宣部(bu)智(zhi)庫(ku)辦對(dui)(dui)接高端智(zhi)庫(ku)試點相關工(gong)(gong)(gong)作(zuo)(zuo),與(yu)國內智(zhi)庫(ku)對(dui)(dui)接開展相關交(jiao)流(liu)工(gong)(gong)(gong)作(zuo)(zuo)。負(fu)責制(zhi)定(ding)和完善(shan)中(zhong)心科研管理(li)制(zhi)度、規定(ding)和辦法。負(fu)責中(zhong)心課題(ti)成果(guo)評選、出版和對(dui)(dui)外(wai)宣介。承擔(dan)中(zhong)心學術委員會有關組織協(xie)調(diao)工(gong)(gong)(gong)作(zuo)(zuo)。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負責工作站日常(chang)管理(li),組(zu)織博士后論(lun)文開題和答(da)辯工作等。
內參處(chu):承(cheng)(cheng)擔中心(xin)(xin)各類內參的編校、印發和管理工作,擬訂內參管理辦法及規定,負責內參獲得領(ling)導批(pi)示、政務信息轉(zhuan)載及得到中宣部高(gao)端智庫(ku)專報等轉(zhuan)載刊發的匯總分析,承(cheng)(cheng)擔中心(xin)(xin)和部門研究工作。
網(wang)絡(luo)處(chu):負(fu)責中心內(nei)外網(wang)站、微信(xin)公眾號及(ji)訂閱(yue)號、視頻會議系(xi)統、網(wang)絡(luo)及(ji)通訊、攝影攝像、數據庫運行維護及(ji)內(nei)容更(geng)新和安全保密(mi)工作。
《全球化》編輯部(bu):編輯出版《全球化》雜志。
九、人力資源部(黨委紀委辦(ban)公室(shi))
(一)負(fu)責中心黨委紀(ji)委黨建、黨風廉政(zheng)建設和紀(ji)律監督檢查等(deng)有(you)關工作。
(二)負責人力資源管理、機構編制、干(gan)部調配(pei)與(yu)任免、監督(du)管理、干(gan)部教育培訓(xun)、勞資薪酬核(he)定、人事服務等工作。
(三(san))負責(ze)發展會(hui)(hui)(hui)員(yuan)(yuan),會(hui)(hui)(hui)員(yuan)(yuan)管理、聯絡及服務,組(zu)(zu)織召(zhao)開會(hui)(hui)(hui)員(yuan)(yuan)大會(hui)(hui)(hui)和理事會(hui)(hui)(hui),承擔社會(hui)(hui)(hui)組(zu)(zu)織年度審驗(yan)等相關工作。
(四)完成(cheng)中心領導(dao)交辦的有關工作。
根據上述(shu)業務范圍設(she)立3個處:人事處、黨務處、會員處。
人(ren)事處(chu):負責(ze)人(ren)力資源管理、機構編(bian)制、隊(dui)伍建設(she)與監督管理、干部(bu)教育培訓、勞資薪(xin)酬核定、人(ren)事服務等工作。負責(ze)部(bu)門綜合性事務工作。
黨務處:負(fu)責(ze)中(zhong)心(xin)黨委(wei)紀委(wei)黨建、黨風廉政建設和紀律(lv)監督檢(jian)查有關工作。
會(hui)員處:負責發展會(hui)員,會(hui)員管理,聯絡及服務,組(zu)(zu)織召開會(hui)員大會(hui)、理事會(hui),承(cheng)擔社會(hui)組(zu)(zu)織年度審驗等相(xiang)關工(gong)作。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團(tuan)體名稱(cheng):中國(guo)國(guo)際經(jing)濟交(jiao)流中心(xin),英文名稱(cheng):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英文縮寫:CCIEE,以下(xia)簡稱(cheng):國(guo)經(jing)中心(xin)。
第二(er)條 國(guo)(guo)經中心是(shi)由致(zhi)力于國(guo)(guo)際(ji)經濟研究與交流的(de)單位和個人自愿結成的(de)全(quan)國(guo)(guo)性(xing)(xing)、學(xue)術性(xing)(xing)、非(fei)營利性(xing)(xing)社(she)會(hui)組織。
第三條 國(guo)經中(zhong)心以服(fu)務國(guo)家發展(zhan)、增(zeng)進人民(min)福祉、促進國(guo)際(ji)(ji)交(jiao)流與(yu)合作為宗旨,堅(jian)持中(zhong)國(guo)特(te)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秉承“創新、求實(shi)、睿智、兼容”的理念,積極開展(zhan)國(guo)際(ji)(ji)國(guo)內重大理論問(wen)(wen)(wen)題(ti)、戰略問(wen)(wen)(wen)題(ti)、熱點問(wen)(wen)(wen)題(ti)和全局性問(wen)(wen)(wen)題(ti)的研究,努力建設高水平和有(you)國(guo)際(ji)(ji)影響力的中(zhong)國(guo)特(te)色新型智庫(ku),匯集社會智力資源,為國(guo)家和地方、企業決策提供智力支持與(yu)咨(zi)詢服(fu)務,為增(zeng)強國(guo)家軟實(shi)力做貢獻(xian)。
國經中(zhong)心遵守(shou)憲法(fa)、法(fa)律、法(fa)規(gui)和國家(jia)政策,踐行社會主義核(he)心價值觀(guan),弘(hong)揚愛(ai)國主義精神,遵守(shou)社會道(dao)德風(feng)尚,自覺(jue)加(jia)強誠(cheng)信自律建設(she)。
第四(si)條(tiao) 國(guo)經(jing)中心堅持中國(guo)共產(chan)黨的(de)(de)全面領導,根據(ju)中國(guo)共產(chan)黨章程的(de)(de)規定,設(she)立(li)中國(guo)共產(chan)黨的(de)(de)組(zu)織(zhi)(zhi),開展黨的(de)(de)活動(dong),為(wei)黨組(zu)織(zhi)(zhi)的(de)(de)活動(dong)提(ti)供(gong)必(bi)要條(tiao)件。
第五條 國(guo)經中(zhong)心接受(shou)業(ye)務主(zhu)管(guan)單位(wei)國(guo)家發展(zhan)和(he)改革委(wei)員(yuan)會及社團登記管(guan)理(li)機關民政部的業(ye)務指導和(he)監督管(guan)理(li)。
第(di)六條 國經中心(xin)的(de)所在地:北京市。
第二章 業務范圍
第七條(tiao) 國經中心的業務范圍:
(一(yi))戰(zhan)略(lve)(lve)(lve)問題研究。根據國家(jia)發展(zhan)需要開(kai)展(zhan)涉及國家(jia)利益和安全的前瞻(zhan)性(xing)(xing)、戰(zhan)略(lve)(lve)(lve)性(xing)(xing)、全局(ju)性(xing)(xing)問題研究,提供(gong)對國家(jia)外(wai)部(bu)環境的評估和戰(zhan)略(lve)(lve)(lve)規劃、決策方案(an)及政策設計建議。
(二(er))經濟問題(ti)研(yan)(yan)(yan)究。主要包(bao)括:國(guo)際國(guo)內(nei)經濟、貿(mao)易、金融、投資等領(ling)域的研(yan)(yan)(yan)究;國(guo)家宏觀經濟政策、產(chan)業發展、結構調整、體制改革等領(ling)域的研(yan)(yan)(yan)究;對國(guo)內(nei)外經濟變動趨(qu)勢、重大(da)熱(re)點(dian)、難點(dian)問題(ti)的持(chi)續研(yan)(yan)(yan)究。
(三)經濟(ji)交(jiao)(jiao)流合(he)作。開(kai)展與(yu)(yu)國(guo)(境(jing))外(wai)政(zheng)府(fu)、企業、研究機構、高等(deng)(deng)院校、社(she)(she)會團體及國(guo)際(ji)組織的合(he)作;圍繞重大社(she)(she)會經濟(ji)問題、雙邊(bian)多邊(bian)合(he)作、國(guo)際(ji)公共政(zheng)策、全球治理等(deng)(deng)進(jin)行交(jiao)(jiao)流;組織國(guo)內外(wai)智庫舉辦論壇、研討會等(deng)(deng)活動;為國(guo)內外(wai)研究機構,企業和政(zheng)府(fu)間開(kai)展經濟(ji)合(he)作,信息(xi)、成果與(yu)(yu)經驗交(jiao)(jiao)流提供渠(qu)道與(yu)(yu)平臺。
(四)政(zheng)(zheng)策(ce)咨詢(xun)服(fu)務(wu)。為(wei)政(zheng)(zheng)府(fu)編制(zhi)經濟和(he)(he)社會發展規(gui)劃(hua)(hua)、研(yan)究制(zhi)定經濟政(zheng)(zheng)策(ce)等提(ti)供(gong)分析報告和(he)(he)建議;為(wei)地(di)方政(zheng)(zheng)府(fu)制(zhi)定區域發展規(gui)劃(hua)(hua),為(wei)行業(ye)組織(zhi)制(zhi)定產業(ye)發展規(gui)劃(hua)(hua)等提(ti)供(gong)智(zhi)力支持(chi);為(wei)企業(ye)戰略規(gui)劃(hua)(hua)、經營(ying)決策(ce)、海內外投資(zi)與重組、技術(shu)創(chuang)新及市場開拓提(ti)供(gong)信息(xi)、政(zheng)(zheng)策(ce)、法(fa)規(gui)等咨詢(xun)服(fu)務(wu)。
第三章 會員
第八條 國經中(zhong)心的會(hui)(hui)員由單(dan)位會(hui)(hui)員和(he)個人(ren)會(hui)(hui)員組成(cheng)。單(dan)位會(hui)(hui)員包(bao)括研究機構、企(qi)業、高(gao)等(deng)院校、行業協會(hui)(hui)、學術團體等(deng);個人(ren)會(hui)(hui)員包(bao)括專家(jia)學者、企(qi)業家(jia)、社會(hui)(hui)各(ge)界(jie)知(zhi)名人(ren)士等(deng)。
第九條(tiao) 申請(qing)加入國經中心(xin)的單位(wei)會員和個(ge)人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tiao)件:
(一)擁護國(guo)經中心(xin)章程;
(二)有加入國經中心的意(yi)愿(yuan);
(三)愿(yuan)意參加國經中心組織的活動。
第十條 會員入會的程序:
(一(yi))提(ti)交入(ru)會申請書(shu);
(二)經(jing)理(li)事會或常務理(li)事會討論通(tong)過;
(三)由(you)理事會頒(ban)發會員證。
第十(shi)一條 會員享有(you)下列(lie)權利(li):
(一)選(xuan)舉權(quan)、被選(xuan)舉權(quan)和表(biao)決(jue)權(quan);
(二)參加國經中(zhong)心(xin)組織的(de)有關活動(dong);
(三)優先獲得(de)國(guo)經中心的服務,包括:
1、享有國經中(zhong)心(xin)提供的(de)信(xin)息資訊等各類資料;
2、參加國經中(zhong)心舉(ju)辦(ban)的研(yan)討(tao)、培訓等各類研(yan)究及交(jiao)流(liu)活動(dong);
3、享有國經中心(xin)提供的(de)各種研究成果、調研報告(gao)及咨詢服務。
(四)對國經(jing)中心工作提(ti)出建議,進行監督;
(五)入會(hui)自愿、退會(hui)自由。
第十二條(tiao) 會員須(xu)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shou)國經(jing)中心章程(cheng);
(二)執行(xing)國經中心(xin)的決議;
(三)維護國經中心的合法(fa)權益;
(四)對國(guo)經(jing)中心的業務活動提供(gong)支持;
(五)與國經中(zhong)心進行信息交流(liu)。
第十三條 會(hui)員退會(hui)應書面(mian)通知國經中心,并交回會(hui)員證。
第十四條(tiao) 會(hui)(hui)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jing)理(li)(li)事會(hui)(hui)或(huo)常務理(li)(li)事會(hui)(hui)表決(jue)通過,取消會(hui)(hui)員資格。
第四章 組織機構和負責(ze)人產(chan)生、罷免(mian)
第十五條 國經中心(xin)的最高權力機構是(shi)會員大會。會員大會的職權是(shi):
(一(yi))制定和(he)修(xiu)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li)事;
(三(san))審議(yi)理事(shi)會的(de)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制定和修改會費標準;
(五)決定(ding)終止(zhi)事(shi)宜;
(六)決(jue)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六(liu)條 會員(yuan)大會須(xu)有2/3以上的會員(yuan)出席方(fang)能召開,其決議須(xu)經(jing)到(dao)會會員(yuan)半(ban)數以上表決通過方(fang)能生效。
第十七條 會員大會每5年召(zhao)開一(yi)次。
第十八條 理(li)事(shi)會(hui)(hui)是會(hui)(hui)員(yuan)大(da)會(hui)(hui)的執行機(ji)構,在會(hui)(hui)員(yuan)大(da)會(hui)(hui)閉(bi)會(hui)(hui)期間領(ling)導(dao)國經中心(xin)開展工(gong)作,對(dui)會(hui)(hui)員(yuan)大(da)會(hui)(hui)負責。
理(li)事會(hui)每(mei)屆(jie)任期(qi)(qi)5年,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qi)(qi)換屆(jie)的,須(xu)由理(li)事會(hui)表(biao)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cha),并(bing)經社團登(deng)記管理(li)機關批準。延期(qi)(qi)換屆(jie)最長不超(chao)過1年。
第十九條(tiao) 理(li)事會的職權(quan)是:
(一)執(zhi)行(xing)會員(yuan)大會的決(jue)議;
(二)選舉和罷免(mian)理事長(chang)、副理事長(chang)、秘書長(chang)和常務理事;
(三)籌備(bei)召開會員大(da)會;
(四(si))擬(ni)定修改(gai)章程(cheng)草案:
(五)向會(hui)員大(da)會(hui)報告工作(zuo)和(he)財(cai)務狀況;
(六)決(jue)定(ding)會員的吸收(shou)和除名;
(七)決定辦事(shi)機(ji)(ji)構、分支機(ji)(ji)構、代(dai)表機(ji)(ji)構和實體(ti)機(ji)(ji)構的(de)設立、變(bian)更和終止;
(八)決定名譽職務的設立及(ji)人(ren)選;
(九)領導本團(tuan)體各機構開展(zhan)工作;
(十)制(zhi)定內部管理制(zhi)度;
(十一)決定(ding)其(qi)他重大(da)事宜。
第(di)二十條 理(li)事(shi)會須有2/3以上理(li)事(shi)出席(xi)方(fang)能召開,其(qi)決議須經到(dao)會理(li)事(shi)2/3以上表決通過(guo)方(fang)能生(sheng)效。
第二十一條 理(li)事(shi)(shi)會(hui)每年至少召(zhao)開(kai)一次會(hui)議(yi)。理(li)事(shi)(shi)長認(ren)為必要時(shi)或1/3理(li)事(shi)(shi)聯(lian)名(ming)提議(yi)時(shi),可以召(zhao)開(kai)理(li)事(shi)(shi)會(hui)議(yi)。情況特(te)殊(shu)的可采用通訊形式召(zhao)開(kai)。
第二十(shi)(shi)二條 國(guo)經(jing)中(zhong)心設立常務理(li)(li)事(shi)(shi)(shi)會(hui)(hui)。常務理(li)(li)事(shi)(shi)(shi)會(hui)(hui)由理(li)(li)事(shi)(shi)(shi)會(hui)(hui)選舉產生,人數(shu)(shu)不超過理(li)(li)事(shi)(shi)(shi)人數(shu)(shu)的1/3,在理(li)(li)事(shi)(shi)(shi)會(hui)(hui)閉會(hui)(hui)期間,常務理(li)(li)事(shi)(shi)(shi)會(hui)(hui)行使第十(shi)(shi)九(jiu)條第一、三、四、六、七、九(jiu)、十(shi)(shi)項(xiang)的職權,對理(li)(li)事(shi)(shi)(shi)會(hui)(hui)負責。根據需要常務理(li)(li)事(shi)(shi)(shi)可(ke)受(shou)邀承(cheng)擔(dan)國(guo)經(jing)中(zhong)心的研究、交流等重要任務。
第二十三(san)條 常(chang)務(wu)理(li)(li)事會(hui)須有2/3以(yi)上(shang)(shang)常(chang)務(wu)理(li)(li)事出席方(fang)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hui)常(chang)務(wu)理(li)(li)事2/3以(yi)上(shang)(shang)表決通(tong)過方(fang)能生(sheng)效。
第二(er)十四條 常務理事(shi)會(hui)(hui)至少半(ban)年召(zhao)開一次(ci)會(hui)(hui)議,情況特殊的,可采用通訊形式召(zhao)開。
第二十五條(tiao) 國(guo)經中心設立理事(shi)長(chang)(chang)1名(ming),副理事(shi)長(chang)(chang)若干名(ming),秘書長(chang)(chang)1名(ming)。根據需要可設名(ming)譽(yu)理事(shi)長(chang)(chang)1名(ming)。
第(di)二(er)十六條 國經中(zhong)心理事(shi)(shi)長、副理事(shi)(shi)長、秘書長應具備(bei)下列條件:
(一)堅持(chi)黨的(de)路(lu)線、方針、政(zheng)(zheng)策,政(zheng)(zheng)治素質好;
(二)在國經中心業(ye)務領域內(nei)有(you)較(jiao)大影響;
(三)熱心(xin)參與新型智庫建設事(shi)業;
(四)最高任(ren)職年齡(ling)一(yi)般不超過70周歲(sui);
(五)身(shen)體健(jian)康,能勝任國經中心(xin)領導(dao)工作。
第二十七條 國經(jing)中(zhong)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每屆(jie)任(ren)期5年,連任(ren)不超(chao)過兩屆(jie)。因特(te)殊情況需延長任(ren)期的(de),須經(jing)會(hui)員大會(hui)2/3以上的(de)會(hui)員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guan)(guan)單位審(shen)查并經(jing)社團登(deng)記(ji)管(guan)(guan)理機關批準后方可任(ren)職。
第二(er)十八條 國經中(zhong)心設立理(li)事(shi)長(chang)(chang)會。理(li)事(shi)長(chang)(chang)會由理(li)事(shi)長(chang)(chang)、副理(li)事(shi)長(chang)(chang)和(he)秘書長(chang)(chang)組成,理(li)事(shi)長(chang)(chang)會由理(li)事(shi)長(chang)(chang)決(jue)定(ding)召開,行使以下職(zhi)權:
(一)貫徹會員大會和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決(jue)議;
(二(er))監(jian)督各(ge)項規章制度以及年度工(gong)作計劃和年度預算的(de)實施;
(三)向理(li)事會或常(chang)務理(li)事會提(ti)出建議議題。
第二(er)十(shi)九條 國經中心理事長行使(shi)下列職權(quan):
(一)主持(或委托副(fu)理(li)事長)召開理(li)事會(hui)、常務(wu)理(li)事會(hui);
(二(er))主持(或委(wei)托副理(li)事長)召(zhao)開理(li)事長會議,研究決定重要事項(xiang);
(三)檢查會(hui)(hui)員大(da)會(hui)(hui)、理事會(hui)(hui)、常(chang)務理事會(hui)(hui)決議的落實情(qing)況(kuang)。
第(di)三十條 理事長提名(ming)一名(ming)副理事長為國經中心法定代表人,并(bing)經理事會表決通過。
法定代表人代表本會(hui)簽署有關(guan)重要文件。
國(guo)經中心法(fa)定(ding)代(dai)表(biao)人(ren)不兼任其他社團的法(fa)定(ding)代(dai)表(biao)人(ren)。
第五章 資產管理(li)、使用(yong)原則
第三十一條 國(guo)經中心(xin)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捐贈;
(三)政府購買服務;
(四(si))在核準的業務范(fan)圍內開(kai)展活動(dong)和(he)服務的收入;
(五(wu))其他合法收(shou)入。
第三十二(er)條 國經(jing)中心按(an)照(zhao)國家有(you)關規(gui)定收取會(hui)員會(hui)費。
第三十三條 國經中心設立專(zhuan)項基金管理(li)委員會,負責(ze)國經中心研究交(jiao)流經費的籌集(ji)、管理(li)和(he)監督。國經中心應捐贈(zeng)單位的需要,提供專(zhuan)項服務。
第三十四條 國經中(zhong)心經費必須用(yong)于(yu)本章程規定的業務(wu)范(fan)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de)在會員(yuan)中(zhong)分配。
第三十五(wu)條 國經中心(xin)建立嚴格的財務管(guan)理制度(du),保證(zheng)會計資料合(he)法、真實、準確、完整。
第三十六條 國經中心配(pei)備(bei)具有(you)專業資格的會計(ji)人員(yuan),會計(ji)不(bu)得兼任出納。會計(ji)人員(yuan)必須進行會計(ji)核算,實行會計(ji)監督(du)。會計(ji)人員(yuan)調(diao)動工作或離職時(shi),必須與接(jie)(jie)管人員(yuan)辦清交接(jie)(jie)手續。
第三十七條 國(guo)經中心的資產管理(li)必須(xu)(xu)執行(xing)國(guo)家規定(ding)的財務管理(li)制度,接受會(hui)(hui)(hui)員(yuan)大會(hui)(hui)(hui)和財政部門(men)的監(jian)督(du)。資產來源屬于國(guo)家、社會(hui)(hui)(hui)資助和捐贈(zeng)的,必須(xu)(xu)接受審(shen)計機關的監(jian)督(du),并將有關情況(kuang)以(yi)適當方式向(xiang)社會(hui)(hui)(hui)公布。
第三十八(ba)條 國(guo)經(jing)中心換屆或(huo)更換法定代(dai)表人之前必(bi)須進行財(cai)務審計。
第三十九條 國經(jing)中心的資產,任(ren)何單位、個(ge)人不得侵(qin)占(zhan)、私分和(he)挪(nuo)用。
第四十條 國(guo)經中心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fu)利待(dai)遇,參照國(guo)家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liu)章 章程的(de)修(xiu)改程序
第四十一條 對國經中心章(zhang)程(cheng)的修改(gai),須(xu)經理(li)事會(hui)通過(guo)后報會(hui)員大會(hui)審議。
第(di)四十二條 國經(jing)中心(xin)修改的(de)章程,須在會(hui)員(yuan)大會(hui)通過后(hou)15日內,報業務主(zhu)管(guan)單位審查,經(jing)同意,報社團登記管(guan)理(li)機關核準后(hou)生效。
第七章 終止程序(xu)及(ji)終止后的財產處(chu)理
第四(si)十三(san)條 國經中(zhong)心完成(cheng)宗(zong)旨或(huo)自行(xing)解散(san)或(huo)由(you)于(yu)分立、合(he)并等原因需要注銷的,由(you)理(li)(li)事會或(huo)常務理(li)(li)事會提出終止(zhi)動議。
第四(si)十四(si)條 國經中心終止動(dong)議須經會員大會表決(jue)通過,并報(bao)業務主管(guan)單位審查同意。
第四十(shi)五(wu)條 國經中(zhong)心終止前,須在業務主管單位及有關機關指(zhi)導下成立清(qing)算組織(zhi),清(qing)理(li)債權債務,處理(li)善后事宜。清(qing)算期(qi)間(jian),不開展(zhan)清(qing)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si)十六(liu)條 國經中心經社團(tuan)登(deng)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deng)記手續后即為終止(zhi)。
第四十七條(tiao) 國(guo)經中心終止后的剩余財(cai)產,在業務主管(guan)單位和社團登記管(guan)理(li)機關的監督下,按(an)照國(guo)家有關規定,用于(yu)發(fa)展與本團體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八章 附 則
第四十八(ba)條 本章(zhang)程經2020年12月19日第12次會(hui)員大會(hui)表決(jue)通過。
第四十九條 本章程(cheng)的解釋權(quan)屬國經中心理事會。
第五十條 本章程(cheng)自社(she)團登記管理機關核準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