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nian),舉家遷至香港并定居(ju)。白天在洋(yang)行的(de)化(hua)驗室工作,晚間(jian)讀夜校。
20世紀50年代末期,在灣仔仙掌夜總會和東英樓的一家夜總會里擔任琴師,并組成了“顧(gu)嘉輝大樂隊”。
1961年,赴(fu)美國接受了為期(qi)兩年的(de)音樂訓練課(ke)程(cheng)。進修期(qi)間,以作(zuo)品(pin)《夢》參加邵氏電影(ying)《不了情》的(de)作(zuo)曲比賽,在眾多作(zuo)品(pin)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二(er)名(ming),成為該片的(de)插曲,開始(shi)了音樂演藝生(sheng)涯。
1963年起,在邵氏電影公司及嘉禾電影公司為電影作(zuo)曲配樂(le)。
1967年(nian),加入電視臺負責作曲和音樂(le)策(ce)劃,并擔任音樂(le)總監。
1971年,為功夫影星李小龍的武(wu)打片《唐山大兄》創作原聲(sheng)帶專輯。
1972年,為粵語音樂舞(wu)臺劇《白娘(niang)娘(niang)》譜寫(xie)主題曲(qu)《愛你變成害你》,黃霑填詞,這是“輝黃”組合合作的第一首作品(國(guo)語)。
1974年,為無線電(dian)視劇《啼笑因緣》譜寫(xie)主題曲,該曲和許冠杰的《鬼(gui)馬(ma)雙星(xing)》并(bing)稱為香(xiang)港粵語(yu)流(liu)行曲的開端。
1977年,第一次(ci)與(yu)黃霑合(he)作粵語(yu)歌(ge),為電視劇《家變》創作同名主題曲。
1980年(nian),與(yu)黃(huang)霑合(he)作為電(dian)視劇《上海灘》創(chuang)作的同(tong)名曲引起(qi)廣泛(fan)關注。這個時(shi)期,其獨特的曲風,加上黃(huang)沾用(yong)粵語填(tian)寫但飽蘊(yun)傳統中文色彩的歌(ge)詞,成(cheng)就了“輝黃(huang)”組合(he)。
1986年(nian),為(wei)電影(ying)《英雄(xiong)本色》的主題曲《當(dang)年(nian)情》作曲,由張國榮演(yan)唱。
1990年,為電影《古今(jin)大戰秦俑情》的主題(ti)曲(qu)《焚心(xin)以火》作曲(qu)。
1998年,與黃(huang)霑在廣州天河體育館舉行兩場(chang)“輝黃(huang)演(yan)唱會”。
2007年,為(wei)慶祝香港主權(quan)移交十周年制(zhi)作(zuo)(zuo)(zuo)的電視劇(ju)《歲月(yue)風云》創作(zuo)(zuo)(zuo)同名主題(ti)曲,由張美賢作(zuo)(zuo)(zuo)詞(ci),李克勤、周傳雄(xiong)合唱(chang)。
2008年,應香港中樂(le)團邀請,于其(qi)作品的專(zhuan)場(chang)音(yin)樂(le)會《顧(gu)嘉輝名曲精選》擔任指揮。
2009年,擔任CASH流行曲創(chuang)作(zuo)大賽(sai)評(ping)判。
2012年,在香港紅磡體(ti)育館舉行一連六場的“顧嘉輝大師經(jing)典演唱會”,并上臺(tai)指揮樂隊(dui)。
2015年5月8日至19日,在(zai)香港紅(hong)磡體(ti)育館舉行一(yi)連12場的“顧嘉輝(hui)榮休盛典演(yan)唱(chang)會”上宣布從此不(bu)再(zai)舉辦類似音樂會以及擔任指揮工作(zuo)。
2022年11月20日,參演節(jie)目《時代(dai)風(feng)尚》。
2023年1月3日,在加拿大去世,終年92歲。
1976年《書(shu)劍恩仇錄》原聲(sheng)帶
1978年《倚天(tian)屠(tu)龍記》原聲帶(dai)
1979年《刀神》原聲帶
1982年《天龍八(ba)部(bu)》原聲(sheng)帶
1983年《神雕俠侶》原聲帶
1984年《鹿鼎記》原(yuan)聲(sheng)帶
1984年《笑傲(ao)江湖(hu)》原聲帶(dai)
1985年《雪山飛狐(hu)》原聲(sheng)帶
1985年《碧(bi)血劍》原聲帶
1989年《連城訣》原聲帶(dai)
1983年《射雕(diao)英雄傳》原(yuan)聲(sheng)帶(dai)
1971年(nian)《The Big Boss》(唐山大兄(xiong)OST)
1972年《FIST OF FURY》(精武門OST)
1972年《Fist of Fury》(1972年版(ban))
1972年《The Way Of The Dragon》(1972年版)
1977年《狂潮》
1983年(nian)《顧嘉輝音樂(le)名作》
1983年《顧嘉輝音樂名作(zuo)第二(er)輯(ji)》
1991年(nian)《The Way Of The Dragon》
1995年《娛樂金典金曲(qu)音(yin)樂集》
1998年《和興白花油》(顧嘉(jia)輝黃沾(zhan)真友情演(yan)唱會)
2000年(nian)《Dance with Dragon》(與龍共(gong)舞OST)
2001年《英雄(xiong)本色1&2》
2006年《金庸武俠音(yin)樂秘笈(ji)》
2007年(nian)《與龍共舞》
2010年《大師 經典(dian)》
2013年(nian)《顧嘉輝大師(shi)經典(dian)演唱(chang)會》
《明日天涯》羅文
《古鏡幽魂》關(guan)菊英
《昨夜淚(lei)痕》葉麗儀(yi)
《死(si)亡游(you)戲》羅(luo)文
《英雄本色(se)》甄妮
《名劍》鄭少秋
《黃帝子孫》鄭少秋
《無敵是(shi)愛》許冠(guan)杰
《當年(nian)情》張國榮
《奔向未來的(de)日(ri)子(zi)》張(zhang)國(guo)榮
《默默向上游》張國榮
《焚心以火》葉倩(qian)文(wen)
《長路漫(man)漫(man)伴你闖》林子祥(xiang)
《最愛上海灘》劉德華
《書(shu)劍恩(en)仇錄》鄭(zheng)少秋
《狂潮》關菊英
《近代豪(hao)俠傳》關正杰(jie)
《陸小鳳》鄭少秋
《鮮花滿(man)月(yue)樓(lou)》張德蘭(lan)
《落花淚影(ying)》張德蘭(lan)
《大(da)報復(fu)》鄭少秋
《殺手·神槍(qiang)》李振輝
《家變》羅文
《決戰前夕》鄭少秋(qiu)
《愿君心記取》張(zhang)德蘭
《奮斗》甄妮
《倚天屠龍記(ji)》鄭(zheng)少秋(qiu)
《熊(xiong)熊(xiong)圣火》鄭(zheng)少秋
《誓要入刀山》鄭少(shao)秋(qiu)
《情未(wei)了》鄭少秋
《茫茫路》張(zhang)德蘭
《絕(jue)代雙驕》羅文(wen)
《楚留香》鄭少秋(qiu)
《人海奇譚》關正杰
《無名英雄》關正杰
《英雄(xiong)無淚(lei)》甄妮
《風云》仙杜拉
《難忍別離淚》鄭少(shao)秋
《風(feng)霜伴(ban)我行》鄧(deng)麗君
《上海(hai)灘》葉麗儀
1965年(nian),獲得第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jiang)最佳(jia)原創音樂獎(jiang)。《萬花迎(ying)春》
1966年,獲得第4屆臺灣電(dian)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配(pei)樂獎。《萬花迎春》
1967年,獲得第(di)5屆臺灣(wan)電影金馬獎(jiang)最(zui)佳原創(chuang)音樂獎(jiang)。《何日君再來》
1967年,獲得第5屆臺灣(wan)電影金(jin)馬獎最佳劇情片配(pei)樂獎。《何日君再來(lai)》
1977年,獲(huo)得第14屆(jie)臺(tai)灣(wan)電影金馬獎最佳(jia)電影原創音樂。《秋霞》
1978年(nian),獲得(de)第1屆(jie)十大中文金(jin)曲。《誓要入刀山》
1978年,獲(huo)得第1屆十大(da)中(zhong)文(wen)金(jin)曲。《愿君心記取》
1978年(nian),獲得第1屆十大中文金曲。《小李飛(fei)刀(dao)》
1978年,獲得第1屆十大中文金曲(qu)。《倚天屠龍記》
1979年,獲(huo)得第2屆十大中文金(jin)曲(qu)。《春雨彎刀》
1979年,獲得(de)第2屆十大中(zhong)文金曲(qu)。《像白(bai)云像清(qing)風》
1979年,獲得第2屆十大中文金曲。《楚留香》
1980年(nian),獲得第3屆十大中文金曲(qu)。《京(jing)華春夢》
1980年(nian),獲(huo)得第(di)3屆十大中文金曲(qu)。《輪流轉》
1980年,獲得第3屆十大中文金曲(qu)。《親(qin)情》
1980年,獲得第3屆十大中文金曲。《上海灘》
1981年(nian),獲得第4屆十大(da)中文金曲。《東方之珠》
1981年(nian),獲得第4屆十(shi)大中文金曲(qu)。《做(zuo)人愛自由》
1981年,獲得第4屆十大中文金(jin)曲(qu)。《醉紅塵(chen)》
1981年,獲得第4屆最高榮(rong)譽。
1982年,獲得第5屆十大中文金曲。《萬水千(qian)山縱橫》
1982年,獲得(de)第5屆十(shi)大中(zhong)文(wen)金曲。《今(jin)晚夜》
1982年,獲得第5屆十大(da)中文金曲。《忘盡心中情(qing)》
1982年,獲得第5屆十大(da)中(zhong)文金曲。《勇(yong)敢的中(zhong)國人》
1982年(nian),獲得(de)第(di)5屆十大中文金(jin)曲。《兩忘煙水里》
1982年,獲得第5屆(jie)最佳中文(流行)歌曲(qu)獎。《忘盡心(xin)中情》
1983年,獲(huo)得第6屆(jie)十(shi)大中文金曲。《世間(jian)始終(zhong)你好(hao)》
1983年,獲(huo)得第6屆十大中文金曲。《交出我的心》
1983年,獲得第(di)6屆十(shi)大中(zhong)文金曲(qu)。《情義(yi)兩心堅》
1983年,獲得(de)第(di)6屆十大中文(wen)金曲(qu)。《隨想曲(qu)》
1984年,獲得第7屆十(shi)大中文金曲。《摘星(xing)》
1986年(nian),獲得第9屆十大中(zhong)文金曲。《當(dang)年(nian)情(qing)》
1990年,獲得第13屆十大(da)中文金曲(qu)。《焚心(xin)以火》
1991年(nian),獲得(de)第10屆香港電(dian)影(ying)金像獎最(zui)佳電(dian)影(ying)配樂獎。《古今大戰秦俑情(qing)》
2002年,獲得(de)第24屆金(jin)曲(qu)銀(yin)禧榮譽大(da)獎。
2017年,獲得第36屆香(xiang)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顧嘉輝(hui)在作曲(qu)(qu)及(ji)編曲(qu)(qu)上有著(zhu)極高的(de)(de)天賦,創作了(le)千余首(shou)歌(ge)曲(qu)(qu),作品融匯東(dong)西音樂風格,受廣(guang)東(dong)粵曲(qu)(qu)的(de)(de)影響頗深,曲(qu)(qu)調優(you)美、流(liu)暢,調式大氣、簡潔,富雋永、回(hui)環之美,韻味(wei)獨到(dao),為香(xiang)港(gang)樂壇發(fa)展帶來重大和深遠的(de)(de)影響,有香(xiang)港(gang)歌(ge)壇教父之稱(cheng)。他(ta)的(de)(de)作品唱紅了(le)一批香(xiang)港(gang)流(liu)行(xing)音樂歌(ge)手,從羅文(wen)、張(zhang)國榮到(dao)梅艷芳,驅逐了(le)英文(wen)歌(ge)的(de)(de)白(bai)色陰影,開(kai)啟了(le)粵語的(de)(de)流(liu)行(xing)樂壇。(梁文(wen)道評)
顧嘉輝的(de)作品歷久常新,多年來陪伴(ban)香(xiang)港人(ren)成(cheng)長,豐富了全球華人(ren)的(de)生活(huo)。他(ta)的(de)精神(shen)和筆(bi)下觸動人(ren)心的(de)不(bu)朽(xiu)香(xiang)江(jiang)樂曲將流傳后世,我們(men)永遠懷念(nian)他(ta)。(香(xiang)港特別行政區政府(fu)文(wen)化體育及(ji)旅(lv)游局(ju)局(ju)長楊潤雄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