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臺灣十大歌手

本原創文章由 MAIGOO榜單(dan)研(yan)究員773號 上傳提供 2024-10-26 ★★★★ 0
鄧麗君 華語樂壇的時代符號
鄧麗君是甜歌天后,在臺灣有著第一天后的名號,是華語樂壇的標志性人物,是華語樂壇最有號召力的女歌手,是華語樂壇第一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歌手,被譽為中國現代流行音樂的“啟蒙先驅”,代表了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亞洲流行音樂的較高水平。鄧麗君在華語樂壇的地位已經超越流行音樂的范疇,成為了一個文化標志,一個屬于一代人心中難以磨滅的印記。鄧麗君自1969年演唱連續劇《晶晶》的同名主題曲成名后,影響力一直持續到 80 年代末。1980年當選臺灣金鐘獎首位最佳女歌星。20世紀80年代初期先后受邀于林肯中心、洛杉磯音樂中心、拉斯維加斯凱撒皇宮等地舉行演唱會。1986年被美國雜志評選為世界七大女歌星之一。1983年舉行華人歌手首次巡回演唱會。詳細
劉文正
華語歌壇偶像始祖 首屆和連續3屆金鐘獎歌王
劉文正是臺灣樂壇首位被冠名為“天皇巨星”的歌手,有著華語歌壇“偶像始祖”與中國“貓王”的稱號。1979年起連續五年獲得臺灣金嗓獎十大歌星獎。1980-1983年首屆和連續3屆金鐘獎歌王,在金鐘獎歌王/歌后的榮譽上,他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鄧麗君、鳳飛飛都甘拜下風,當紅時期他的知名度與實力不輸鄧麗君,甚至還有“男學劉文正,女學鄧麗君”的說法。多次榮獲國際唱片金唱片獎,遠東首席歌星獎,新馬十大歌星雙冠軍等獎項。他是唯一一位多次蟬聯華語樂壇最高獎項金鐘獎的人,四次蟬聯亞洲十大歌星榜首。
羅大佑 臺灣流行音樂教父 七八十年代臺灣樂壇領路人
羅大佑是臺灣70年代末,80年代初這個時期的樂壇領路人和開創者,他的作品寓意深刻,帶有批判和啟蒙社會意識,是公認的臺灣流行樂壇教父。1982年發行首張創作專輯《之乎者也》,收錄了《童年》《鹿港小鎮》《光陰的故事》《戀曲1980》等至今廣為流唱的歌曲,打破當時流行的民歌曲風,帶領臺灣流行音樂走向毫無前例的批判與省思風潮。1987年于紐約獲頒“亞洲最杰出藝人獎”。2003年獲得第4屆中國金唱片獎“評委會藝術成就獎”。2021年獲得第32屆臺灣金曲獎特別貢獻獎。詳細
周杰倫 中國風歌曲教父 亞洲流行天王
周杰倫是新世紀華語樂壇最具革命性、指標性及影響力的唱作人,融合中西方曲風開創中國風 ,并將R&B曲風提升為主流高度,開啟華語樂壇“R&B時代”與“流行中國風”的先聲。他出道至今獲獎已超350座,其中包含華語樂壇最具影響力的獎項《金曲獎》15座,另外他在世界音樂大獎中已獲得《世界最暢銷華語藝人》獎項和世界華人音樂榜中榜中的《最具影響力男歌手獎項》等代表個人最高榮譽的世界級獎項。周杰倫在2009年獲得了金曲獎的音樂貢獻獎,他為華語音樂做出的貢獻不僅體現在他的創作與音樂風格上,還體現在他對流行音樂的推動與創新上。詳細
鳳飛飛 寶島歌后 唯一蟬聯的金鐘歌后
鳳飛飛的一生是一部臺灣本土歌謠進化史,是臺灣樂壇的傳奇。鳳飛飛跨越了三個年代,而在每個年代,她都可以順時應變。1970年代,她是瓊瑤式電影主題曲的主將,那時她的音樂風格單純、明朗、浪漫;1980年代,她在自己演唱的歌曲里引入更多西洋曲風,這個時期她的音樂風格動感、熱情;1990年代,她傳承臺灣本土歌謠,這個時期她的音樂風格深情、成熟并且洋溢著大地的泥土氣息。鳳飛飛從1971年出道以歌曲《初見一日》入榜“臺灣十大歌星”開始,連續10年占據榜單中。金鐘歌后獎項在1980年設立后鳳飛飛是該獎項9年中唯一一位兩獲歌后(蟬聯)的女歌手。2013年獲得第24屆金曲獎貢獻獎,第48屆金鐘獎特別貢獻獎。詳細
張惠妹 華語樂壇最后的世紀女帝
張惠妹90年代剛出道就連續兩張實體銷量破百萬專輯的記錄是前無古人恐將后無來者的。張惠妹是金曲獎歷史上提名金曲獎歌后次數最多的女歌手,她以其強烈的個人風格和多樣化的音樂才華而聞名,她的音樂作品涵蓋了流行、搖滾、民謠和靈魂樂等多種風格。她是首位接受美國CNN專訪及登上《時代》雜志亞洲版封面的臺灣歌手,是華語樂壇90年代中期至今最具代表性的實力派天后。其專輯《姐妹》《Bad Boy》《牽手》《我可以抱你嗎?愛人》《真實》《我要快樂》《STAR》《阿密特》《你在看我嗎》等經典作品使其全部專輯總銷量在全亞洲累積更達到5000萬張,是亞洲華語流行女歌手唱片銷售紀錄和演唱會人數紀錄保持者。詳細
李玟 國際天后 首位獻唱奧斯卡的華人歌手
李玟,以獨特的嗓音和出色的舞臺表現力而聞名,是華語歌壇中少有具有國際辨識度的歌手,是首位進軍美國歌壇并于全球發行英語專輯的華語歌手。李玟是華語樂壇少有的全能型音樂人,她的音樂風格多變,涵蓋了R&B、POP、Hip Hop、電子舞曲等多種類型。2001年因演唱《臥虎藏龍》主題曲成為了首位登上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獻唱的華語歌手。憑借1998年專輯《DI DA DI》,成為了登上世界杯開幕式舞臺的唯一一位亞洲歌后。2017年獲得亞洲金曲大賞年度華語音樂至尊獎。她還是唯一曾獻聲NBA開幕式的華語歌手,被《時代》雜志蓋章認證為“華人之光”。詳細
黃鶯鶯 臺灣樂壇的常青樹 新音樂女王
黃鶯鶯一直追求突破,嘗試不同曲風和不同樂種,有“新音樂女王”之稱,是臺灣樂壇的常青樹。從老上海十里洋場的舊情歌到西洋歌曲的“教科書”,她的音樂事業貫穿國語歌壇70、80、90三個時代。她是上世紀70年代臺灣樂壇齊名鄧麗君、甄妮與鳳飛飛的四大天后;是80年代飛碟唱片與蘇芮、蔡琴、王芷蕾齊名的“天后團”成員;是90年代一曲《哭砂》引得20多位江湖后輩競相翻唱的長情天后,一曲《葬心》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主題曲榮譽。1983年以與關正杰合唱歌曲《常在我心間》成為首位同時入選十大勁歌金曲與十大中文金曲的臺灣歌手。2016年拿到臺灣金曲獎特別貢獻獎,終成歌壇傳奇。詳細
蘇芮 黑衣教母 臺灣第一位女性搖滾歌手
蘇芮是首位把黑人靈歌融入華語流行音樂的人物,是華語樂壇里程碑式人物。1983年以《搭錯車》電影原聲帶一鳴驚人,以豪邁高亢的搖滾女聲強勢出擊,和羅大佑的《之乎者也》一起,終結了臺灣歌壇的民歌運動,將臺灣流行音樂帶入新的時代,堪稱臺灣第一位女性搖滾歌手,也是第一位在香港紅勘體育館開唱的臺灣歌手。在中文歌曲領域,蘇芮藍調搖滾的演繹風格至今無人能夠超出。曾發行過30余張唱片專輯和精選集,巔峰時期曾斬獲各項華語大獎,首要代表作品有《奉獻》《酒干倘賣無》《一樣的月光》《親愛的小孩》《牽手》《跟著感覺走》《是否》等。2018年獲得臺灣金曲獎特別貢獻獎。詳細
費玉清 金鐘/金鼎雙料歌王 臺灣樂壇的常青樹
費玉清是金鐘、金鼎雙料歌王,6提金曲獎歌王,是臺灣樂壇的“常青樹”,被稱為“小調歌王”。他以高亢悅耳的嗓音、深情有力的演唱風格和豐富多樣的音樂作品而著稱,被譽為“華語情歌之王”。1981至1986年6次連續蟬聯臺灣金嗓獎十大最受歡迎歌星。1983年發行歌曲《一剪梅》曾創下華語樂壇銷售紀錄,并被翻唱成多種語言,在海內外都廣受歡迎。1984年憑借《夢駝鈴》斬獲臺灣金鐘獎最佳男歌手獎。踏進歌壇迄今,發行個人唱片專輯超過40張,連同合輯及精選有一百余張,所唱的情歌動人且無以倫比,有"金嗓歌王"的雅號。詳細

臺灣十大歌手排行(xing)榜,MAIGOO名(ming)人小編主要依據歌手活躍(yue)的階段、取得(de)的榮譽成(cheng)就、知名(ming)度、影響力、網友(you)評價、網絡關注指(zhi)數以及與榜單主題的契合度等(deng)情況,并綜合參考(kao)互聯網相關排行(xing)榜/榜單進行(xing)推薦,名(ming)單僅供參考(kao)娛樂,歡(huan)迎在(zai)末(mo)尾交流(liu)探討(tao)。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zhu)冊用(yong)戶提供信(xin)息存(cun)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MAIGOO榜單(dan)研(yan)究(jiu)員”、“MAIGOO文(wen)章編輯員”上傳提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zhu)冊用(yong)戶自(zi)主發(fa)布上傳,不(bu)代(dai)表本站觀點(dian),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任何問(wen)題,請及時(shi)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di)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息的(de)知識產(chan)權歸網(wang)站方(fang)所(suo)有(包括但不限于(yu)文字、圖(tu)片、圖(tu)表(biao)、著作權、商標(biao)權、為(wei)用(yong)戶提供的(de)商業信息等),非經許可不得抄(chao)襲或使用(y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