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宜昌市秭歸縣十大著名旅游景點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愛上旅游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屈(qu)原故里文化(hua)旅游區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位于宜昌市秭歸縣鳳凰山,北枕高峽平湖,西和南依秭歸新縣城,東連三峽大壩,景區總面積33.3公頃。景區是以屈原祠、屈原衣冠冢為主要內容的屈原文化旅游園區;以峽江皮影、巫術表演、船工號子為主要內容的非物質文化展示園區,是全國一流的非遺保護傳承基地,距三峽大壩的直線距離僅600米,站在景區的鳳凰山頂,三峽大壩可一覽無余,現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5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2
三峽竹(zhu)海生態風景區
三峽竹海生態風景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茅坪鎮泗溪村,是一個以游覽觀光、動感體驗為主,休閑度假、科學考察為輔的生態旅游風景區。景區沿大溪水系呈樹枝狀分布,南北長9公里,東西寬1公里,中心區域面積20平方公里;區內幽篁修竹,小橋流水,山巒疊嶂,飛瀑蒸騰,植被茂密,竹種繁多,以山、樹、洞、竹、水、瀑見長,被譽為“三峽地區的天然氧吧”。
03
宜昌(chang)九(jiu)畹溪風景(jing)區
九畹溪旅游區,位于長江三峽西陵峽南岸、秭歸新縣城西部,距三峽大壩20公里,是三峽大壩庫首第一旅游風景區。九畹溪游樂區分為水路和陸路兩段旅游區。陸路起自九畹溪大橋,終至九畹溪電站,沿途有仙女山、界埡、情侶峰、神牛泉、將軍巖、美女曬羞、剪刀崖、和尚巖等十余處自然景觀;有極具科學研究價值與觀賞探秘價值的古懸棺群;有人跡罕至,完全處于原始狀態的干溪溝,以及天下奇觀、鬼斧神工的青鐘地縫。
04
湖北大(da)老嶺國(guo)家森林公園
大老嶺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長江西陵峽北岸的湖北宜昌市夷陵區、秭歸縣、興山縣交界處。森林公園總面積5972hm2,森林覆蓋率98%,活立木蓄積50萬m3。公園內生長著179科768屬2085種維管植物,其中紅豆杉、珙桐等37種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棲息著59科134屬185種陸生脊椎動物,其中林麝、豹等26種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享有“植物寶庫”、“動物樂園”、“大壩綠色衛士”、“綠色基因庫”、“宜昌的廬山”等美譽。1992年,經原林業部批準建立大老嶺國家森林公園。
05
鏈(lian)子崖景區
鏈子崖景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屈原鎮的長江西陵峽南岸,屹立于兵書寶劍峽和牛肝馬肺峽之間,因“鏈子鎖崖”而得名。在神秘的北緯30°線上,西陵峽兵書寶劍峽峽口,有一座布滿裂縫的大山壁立大江,這就是名聞遐邇的鏈子崖。鏈子崖早年名叫“鎖住山”、“鎖山”。《歸州志·山水》載:香溪“東流三里為兵書峽,又名白狗峽。峽南石壁中折,廣五尺,相傳有神力關鎖,歷久不墜,謂之鎖山。”屬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06
秭歸縣(xian)博物館
秭歸縣屈原紀念館(秭歸縣屈原祠紀念館、秭歸縣博物館)是秭歸縣文物、博物和名勝古跡的管理機構,接待中外游客的事業單位,屬中國歷史人物紀念館。位于湖北省秭歸縣城東。館藏各種版本的《楚辭》和研究《楚辭》、屈原的書籍500余套,歷代名家字畫300余件。出土文物 800余件。其中較珍貴的有越王州勾劍,長50厘米,重1.75千克,劍格上刻有鳥篆“越王州勾、自乍用劍”字樣。其他還有巴式戈、矛、劍。劍、矛上均有銘文和圖騰。
07
五龍(long)溫泉(quan)風(feng)景區
五龍溫泉度假區位于郭家壩鎮西南廟埡村倉平河畔,地處鄂西生態旅游圈黃金區位,距宜昌城區百余公里,是離宜昌城區最近的溫泉。這里群山環抱,山巒如巨龍沖天而起,有漁王寨、系馬樁等“倉平八景”,"五龍溫泉"出入其間。五龍溫泉資源獨特,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溫泉內含有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礦物質。主體項目為溫泉休閑。配合溫泉開發,再將周圍的農田改成梯田,栽種四季時令水果,發展農家樂,搞觀光農業和觀光林業。
08
屈原(yuan)祠(ci)
屈原祠位于秭歸縣東1.5 公里長江北岸的向家坪,又稱清烈公祠,占地面積約30畝,為紀念屈原而建。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1978年建葛洲壩水利樞時,將它遷向家坪,且按原貌重建。屈原祠以屈原文化為統領,是三峽庫區能夠把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充分結合起來的區域。
本榜單主要依據有關部門公布的旅游景區等級劃分或景點榮譽稱號,結合旅游景點在各大旅游平臺網站(攜程、去哪兒、途牛、飛豬、同程、百度)的口碑評價,門票銷量,公眾知名度,網絡關注指數等情況,并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名單僅供參考,幫助您了解當地的著名/好玩的景點,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zhu)(zhu)冊用戶提供(gong)信(xin)(xin)息存儲空間服(fu)務,非“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提供(gong)”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zhu)冊用戶自(zi)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dai)表本(ben)站觀點,版權(quan)歸(gui)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信(xin)(xin)息、錯誤信(xin)(xin)息或(huo)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wo)們(men),我(wo)們(men)將(jiang)在第一時間刪除或(huo)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xin)息的知識(shi)產(chan)權歸網站方所(suo)有(you)(包(bao)括但不限于文字(zi)、圖(tu)片、圖(tu)表、著作(zuo)權、商標權、為用(yong)戶提(ti)供的商業信(xin)息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yong)。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77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5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2806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1477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