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村位于斗門鎮的黃楊山下虎跳門旁,是宋朝趙氏皇族后裔的聚居地。經過600多年的歷史積淀,南門村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古祠堂、古村落以及皇族文化。南門趙氏祖祠菉猗堂的建筑布局、結構、形制手法都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村內接霞莊是南宋皇族后裔所建村內的毓秀古村是一個自然古村落,清一色清末民初的青磚瓦房。2014年度CCTV十大最美鄉村名單揭曉,珠海市南門村在眾多美麗鄉村中脫穎而出,獲得“中國十大最美鄉村”榮譽稱號。2019年9月,南門村入選“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詳細
排山村是一個極具嶺南特色的古村落,原名斜排村,是八甲行政村的自然村之一。該村背靠小山,面臨田野,因民居順著斜山坡,循地勢由高至低而建,且一排排井然有序、整齊排列,既傾斜又成排,因此在清乾隆年間立村時就命名為斜排村,直至民國初年才改為排山村。黃泥墻老屋、譚氏宗祠、百年老樹……這些排山村的“寶貝”,經過歲月的沉淀,散發出獨特的歷史韻味,雖然有些已倒塌或是褪色,但排山村古村落的歷史人文資源優勢仍然成為該村的最大亮點。在2012年,排山村就入選了“廣東省第三批廣東省古村落”。
會同村位于珠海市唐家灣鎮西南,村內是清一色嶺南民居,家家都是灰瓦、青磚、飛檐,建筑布局整齊,外形色調一致,嵌填在“棋盤式”方格網形成的整齊的宅基地中。2006年,會同古村被頒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并申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會同村的核心結構俗稱“三街八巷”。其“三街”為:村內沿荷花塘由北向南的“下橫街”、與之平行依山勢漸高的“中橫街”和“上橫街”;“八巷”為八條東西向的石街小巷。“八巷”自下而上順山勢連接三條主街,“三街八巷”互相垂直交錯,構成方正規矩的“棋盤式”空間組織架構。
詳細
網山村位于斗門區乾務鎮西北部,地處南海之濱、崖門之東,依山而建,因村后的隆山造型奇特,遠觀形似撒開的魚網而得名。據記載,網山村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年,是珠海乃至珠江三角地區保留下來為數不多的古村落之一。據Maigoo小編了解,2009年,網山村被認定為第二批“廣東省古村落”,成為珠海市第三個“省級古村落”。2011年初更是入選“廣東省名村”,被古建筑專家譽為“中國清代古嶺南人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荔山村于明朝洪武年年間立村,宋時,村前村后遍植荔枝,故稱荔枝山,后簡稱荔山。荔山村自明清到民國時名人輩出,如明代黃倫,晚清廣西巡撫黃槐森等。村中突顯“威名”的當屬黃氏大宗祠群,它坐北向南,規模宏大,氣勢莊嚴雄偉。祠堂門前其中一對直頭獅子,在珠海非常罕見。村中另一大文化特色是村中源自少林的黃氏佛家拳。據MaiGoo小編了解,荔山村與斗門區趙家莊、網山村、排山村、虎山村5條村被公布為廣東省的古村落和傳統村落。
追溯歷史源頭,虎山村是從荔山村分離出來的一個村落。荔山黃氏后人,在清代在鄰近地區創建了一個新的小村落,這便是如今的“虎山村”。虎山文化底蘊深厚,傳統資源豐富,尤以古樹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特色,其內的古樹公園、古榕樹群、古荔枝林等樹木極具觀賞價值,同時還擁有“獨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裝泥魚。如今,虎山村和排山村、趙家莊等古村落一道登上了廣東省古村落和傳統村落的光榮榜,成為斗門區歷史文化和文明發展的重要見證和載體。
淇澳位于珠海唐家灣鎮,為偏僻的海島漁村,有著悠久的歷史,因位居珠江出海口要沖,故上千年前即有漁民聚居,在島上的后沙灣、東澳灣古遺址,考古工作者發掘了大量距今約4500至5000年的彩陶和白陶,它們是珠海迄今最早人類活動的證據,而東澳灣古遺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典型最完整的沙石遺址。此外,在這面積不足18平方公里的的淇澳島上竟有17座廟宇,浸透著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村東祖廟始建于宋代,文昌宮建于清同治年間。
詳細
南屏村,隸屬于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南屏鎮南屏社區。南屏村建筑朝向為南北向,村落街巷呈魚骨形,東西向的主街串聯各南北方向的巷道,村落自東向西呈“亭-塾-宅-祠-廟”的典型魚骨狀格局,可概括為“三街六巷”式的布局。“三街”是指東西走向的東西大街、北大街和長房街,“六巷”指的是南北走向的居安街、中橫街、卓齋街、青園街、長巷和南閘街。“三街六巷”相互垂直交錯,構成網狀的道路系統。2019年9月,南屏村入選“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石龍村為斗門區北部、蓮州鎮蓮溪片區的中心,與江珠高速公路出入口相鄰,是斗門花卉苗木的種植基地。石龍村是斗門十美鄉村之一,亦有雅稱“花木之鄉”;石龍村地形為長條狀分布,一條主街道兩邊整齊排列著舊民居,一條主河流從每家每戶的前院或后門流過。由于較少的開發,這里保留了較多較為完整的嶺南建筑。帶著孩子來這里走走看看,一定能有很多新的發現。據Maigoo小編得知,珠海市石龍村入選中國美麗鄉村百佳范例。
上柵村,位于珠海市地圖的東北方向上,北靠北沙村,西靠永豐村,毗鄰中山市翠亨。上柵村至今已經擁有了上千年的歷史,起自于唐至德二年(757),名曰蓮塘境,直至明嘉靖年(1522)改名為上柵村。早在康雍年間,村中即廣設書屋、私塾,相繼培養出進士、舉人。又毗鄰港澳,得風氣之先,同治年間即有官派第一、二批留美幼童5名。晚清迄民國,鄉人至內地城市和香港,或遠及日本、歐美求學者更逾百計,人才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