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qiang)保(bao)溫(wen)施工(gong)】外墻(qiang)保(bao)溫(wen)施工(gong)的常見問題 保(bao)溫(wen)墻(qiang)體常見問題及原因
外墻(qiang)保溫施工的常見(jian)問題(ti)
外墻保溫,是由聚合物砂漿、玻璃纖維網格布、阻燃型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或擠塑(su)板(XPS)等材(cai)料(liao)復合而成,集(ji)保(bao)溫、防水(shui)、飾面等功能(neng)(neng)于一體。現(xian)(xian)場(chang)粘結施工,是滿足(zu)當(dang)前房屋建筑(zhu)節能(neng)(neng)需求,提高工業(ye)與民用(yong)(yong)建筑(zhu)外墻(qiang)保(bao)溫水(shui)平的優選(xuan)材(cai)料(liao),也是對既有建筑(zhu)節能(neng)(neng)改造的首先材(cai)料(liao)。現(xian)(xian)在市場(chang)上(shang)廣泛應用(yong)(yong)的粘接(jie)EPS保溫板和聚苯板顆粒漿(jiang)體保溫兩類技術。
外墻保溫墻體常見問題及原因
外墻保溫(wen)出現墻面(mian)問(wen)題的時間(jian),一(yi)般會在施(shi)工完(wan)畢后(hou)一(yi)段時間(jian),或經(jing)冬夏(xia)氣溫(wen)循環變化后(hou)出現,其隱藏的質量(liang)或施(shi)工問(wen)題引發(fa)了這些問(wen)題。一(yi)般來說會出現四大問(wen)題。
一、保溫層脫落
因為使用材(cai)料的質(zhi)量問題、施工(gong)過程(cheng)不注意等原因,外墻保溫板材(cai)容易出現(xian)移位、空鼓(gu)、脫落(luo),漿體保溫層存(cun)在空鼓(gu)和(he)脫落(luo)。如果(guo)沒有及(ji)時處理,墻面的保溫效果(guo)會大打(da)折扣。
原因:
1、基層結構因素。框架結構外墻在砼梁柱和砌體接縫處,易發生因砌體變形而造成的保溫層破壞。腳手架洞口等未砌實,形成保溫層局部基層不牢而破壞。外墻裝飾構件固定不牢、移位,形成推拉作用,使保溫層局部空鼓、產生裂紋后長期滲水,最終導致保溫層脫落;
2、抗壓措施不當。保溫板表面荷載過大,或對負風壓抵抗措施采用不合理,如沿海地區或高層建筑外墻采用非釘粘結合的粘結方式,極易使保溫板塊被風壓破壞而空鼓脫落;
3、墻體界面處理不當。除黏土磚墻外,其他墻體均應用界面砂漿處理后再涂抹漿體保溫材料,否則易造成保溫層直接空鼓或界面處理材質失效,形成界面層與主體墻空鼓,連帶形成保溫層空鼓。保溫板表面也需要使用界面砂漿處理,否則也會造成保溫層局部空鼓。
二、抹面層開裂
外墻保溫抹面層由抹面砂漿和增強網組成,抹面砂漿分為底層砂漿和面層砂漿。抹面層施工時,首先將底層砂漿抹于已經安裝好的外保溫板表面,加增強網,將增強網淺抹入底層砂漿,再在之上抹面層砂漿,厚度不得小于3毫米,必須露(lu)紋不(bu)露(lu)網。
抹面砂漿(jiang)(jiang)又稱抗(kang)裂砂漿(jiang)(jiang)或防裂砂漿(jiang)(jiang),對(dui)整個(ge)外(wai)保(bao)溫系(xi)統起(qi)著關鍵(jian)作(zuo)用(yong),為外(wai)保(bao)溫板建造一道可靠的加強保(bao)護層。開(kai)裂的抹面層無法解決外(wai)保(bao)溫的保(bao)溫、隔熱、抗(kang)風壓、防火、耐凍融、防水、耐候(hou)、阻燃、透氣、開(kai)裂等問題。
原因:
1、材料因素。外墻保溫的保溫板密度應是18~22kg/m3,有些施(shi)工單(dan)位會(hui)以次充(chong)好,采用18kg/m3以下的保溫(wen)板,密度不夠,易導致(zhi)抹面砂漿層開(kai)裂;保溫板的自然收縮時間在自然環境中長達60天(tian)(tian),由于(yu)生產企業資金周轉和成本控(kong)制(zhi)等因素,陳化時間(jian)不(bu)到七天(tian)(tian)的保溫(wen)板(ban)就已上墻(qiang),這樣(yang)的結果是上墻(qiang)后的保溫(wen)板(ban)繼續(xu)收(shou)縮,粘(zhan)附再保溫(wen)板(ban)上的抹面砂漿層被拉裂;
2、施工技術。基層表面的平整度過大,采用黏結劑厚度、多層板、表面打磨找平等調整方法都會導致保溫質量存在缺陷;基層表面的(de)灰塵、顆粒(li)等妨(fang)礙粘貼的(de)物質沒有(you)進行(xing)界面處理;保溫板粘結(jie)面積過小,不符合規范,達不到(dao)粘結(jie)面積的(de)質量要求;在暴曬或高(gao)溫天(tian)氣下(xia)進行(xing)米(mi)面砂漿(jiang)層施工,面層失水過快導(dao)致裂(lie)縫(feng)產生;
3、溫差變化。膨脹聚苯板和抗裂砂漿這兩層材料的導熱系數不同,膨脹聚苯板的導熱系數為0.042W/(m·K),抗裂(lie)砂漿的導熱系數為0.93W/(m·K),導熱系(xi)數相(xiang)差22倍。夏季太陽直(zhi)射在(zai)抹面(mian)砂漿(jiang)表面(mian)時,抹面(mian)砂漿(jiang)表面(mian)溫度可達50~70℃,遇突然降雨砂(sha)漿面溫度(du)會降至15℃左(zuo)右,溫差可達35~55℃。這種溫差(cha)(cha)變化和晝夜(ye)溫差(cha)(cha)、季節氣(qi)溫的(de)影響,導致抹(mo)面砂漿層發(fa)生(sheng)變形的(de)量差(cha)(cha)大,容易產(chan)生(sheng)裂縫。
三、室內結露
由(you)于(yu)內墻面中用混(hun)凝(ning)土挑出的裝飾(shi)線(xian)條過多,而做保溫(wen)(wen)時混(hun)凝(ning)土澆注比例關系已經確定,該部分的保溫(wen)(wen)處理就被放棄,這些沒有采取(qu)保溫(wen)(wen)處理的裸露混(hun)凝(ning)土部位會使室內出現(xian)返(fan)霜、結露現(xian)象,容(rong)易導致墻面潮濕發霉。
原因:
1、窗的節點設計不合理。在節能設計中對窗的設計位置只有一個原則,就是根據保溫形式的不同而設置不同的位置。采用外保溫時應靠近墻體的外側。盡量使保溫層與窗連接成一個整體以減少保溫層與窗體間的保溫斷點、避免熱橋的發生。有的設計人員在設計中忽視了外窗膀傳熱對耗熱指標的影響,對外窗洞口周圍的窗膀不采取保溫設計處理。這就導致了室內結露;
2、冷熱橋形成。保溫斷點設計不合理,導致窗洞周邊形成熱橋效應,應該改善室內的濕度死角,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從根本上阻斷熱橋;
3、防水設計不合理。在窗戶的設計中沒有考慮到根部上口的滴水處理,以及窗戶下口根部的防水設計處理,水容易從保溫層與窗根的連接部位進入保溫系統的內部,從而對外保溫系統造成危害。
四、外墻面磚空鼓、脫落
外(wai)墻面磚、材料(liao)脫(tuo)落致人(ren)受傷的新聞屢(lv)見(jian)不(bu)鮮(xian)。施工中的失誤導致的質量問題、氣溫的影(ying)響等(deng)都(dou)可能是(shi)外(wai)墻面磚出現問題的因(yin)素之(zhi)一,空鼓(gu)、脫(tuo)落的面磚除了使(shi)墻面外(wai)觀不(bu)好看(kan)之(zhi)外(wai),也容易發生事(shi)故。
原因:
1、氣溫變化。不同季節和晝夜的溫差變化,使得飾面磚受到三維方向溫度應力的影響,飾面層會產生局部應力集中在縱橫墻體或屋面與墻體的交接處,若是在大面積墻面中部,或者相鄰面磚的局部擠壓,就會引起面磚脫落;
2、材料質量。因為抹面砂漿層變形空鼓,導致面磚大面積脫落;組(zu)成的(de)(de)復合墻體由于(yu)各(ge)層的(de)(de)材料不(bu)相容(rong),變形不(bu)協調,導致(zhi)面(mian)(mian)(mian)磚(zhuan)產生位移;外墻的(de)(de)防(fang)水(shui)措施沒有做到位。導致(zhi)水(shui)分滲入,引起(qi)凍融(rong)反復凍融(rong)循(xun)環,造成面(mian)(mian)(mian)磚(zhuan)粘接層破壞,引起(qi)面(mian)(mian)(mian)磚(zhuan)脫落(luo);
3、外力因素。一些外力的因素也會導致面磚脫落,比如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結構物墻體變形、錯位,造成墻體嚴重開裂、面磚脫落;風(feng)壓(ya)、地震(zhen)等自然(ran)因素也會導致面(mian)磚(zhuan)脫落。
編輯點評:外墻保溫工作(zuo)通(tong)常是一項大工程,由開發商負(fu)責,住戶能夠(gou)做(zuo)到的(de)就是在使用(yong)過程中多注意使用(yong)事項,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既對自己負(fu)責,也對公眾安(an)全負(fu)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