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白(bai)(bai)領(ling)】高(gao)級白(bai)(bai)領(ling)是什么意思 新(xin)白(bai)(bai)領(ling)標準
高級白領是什么意思
高級(ji)白領是指(zhi)在(zai)中、大型知名(ming)企業擔任管理職務(wu)或資格較深的(de)人,他(她)們一般的(de)薪酬(chou)都相對于一般白領高,待遇也相對好(hao)一些。
新白領標準
1、月薪2萬元以上(shang);
2、堅(jian)持健(jian)身和運(yun)動;
3、至少(shao)有兩居室(shi);
4、有15萬元左右的代(dai)步車(che);
5、有固定的朋友圈(quan)子(zi);
6、工作不局(ju)限于在辦公室(shi)完(wan)成,工作遠程(cheng)化是未來趨勢(shi);
7、工作朝九晚(wan)五,有足夠的閑暇(xia)時間;
8、有(you)獨(du)特的娛樂方(fang)式;
9、重視低碳生活;
10、有鐘(zhong)愛的時(shi)尚品牌。
有一個夢想叫“白領”,有一種現實叫“工(gong)資白領”。其(qi)實,夢想與現實之間(jian)的巨大落(luo)差(cha)已(yi)經被很多人習(xi)慣(guan)了——無(wu)論我們如(ru)何奮(fen)斗與努力,社會對(dui)白領含義的更新速度(du),總能讓公(gong)眾不能望其項(xiang)背(bei)。
如今,“月薪(xin)2萬、有兩居室(shi)、有15萬元代(dai)步車(che)”的標(biao)準又被網(wang)友(you)們搬了出(chu)來,白領(ling)標(biao)的與(yu)時俱(ju)進的速度確實驚人(ren)。問題是,這種“新白領標準”就是(shi)標準嗎?先(xian)看一下兩種“白領(ling)標準”。2007年(nian),《中(zhong)國(guo)社會科學院公(gong)布全國(guo)主要城市白(bai)領工(gong)資標準》中(zhong)有具體的(de)月(yue)收入線(xian):香港為(wei)18500元;上(shang)海為(wei)5350元(yuan);北(bei)京(jing)為5000元;杭州為4980元;廣(guang)州為(wei)4750元;南京為(wei)3780元……當然了,隨著物價的(de)(de)上漲,這些數據顯然是(shi)要被提高的(de)(de)。另(ling)外(wai),臺灣漫畫家朱德庸在《醋溜(liu)族》中這樣定義過白領:年輕、不甘(gan)寂寞(mo),在鱗次櫛比的(de)(de)水泥樓(lou)群(qun)間,追逐金錢、愛情和(he)流行,盡(jin)可能為自己而(er)活。
數字定義與文學描述,對于追逐白領的粉絲來講,一個具體,一個形象。但是,放在具體的環境中,放在房價參差不齊的當下,恐怕任何標準都說明不了什么。還有網友計算過,如果我們在一個二線城市定居買房買車,生活小資,早餐是永和、麥當勞或肯德基,周末可以K歌泡吧,每月月薪30000元也(ye)(ye)(ye)是打不住的(de)。在筆者看來,比(bi)月薪(xin)更(geng)重要的(de)一(yi)個參考標準(zhun)是物價。只要物價是持(chi)續上漲的(de),再高的(de)月薪(xin)也(ye)(ye)(ye)會(hui)變成浮云;只要物價是穩定的(de),則我們的(de)月薪(xin)早(zao)晚會(hui)有達(da)到白領標準(zhun)的(de)那一(yi)天。糾(jiu)結之(zhi)處也(ye)(ye)(ye)正在于此——我們(men)的工資永(yong)遠跑(pao)不過(guo)CPI,我們(men)的努力在貨幣貶(bian)值面前總顯得是那(nei)么不堪一擊。至于樓價(jia)(jia)、權利不公等問(wen)題,就更不用(yong)更說了。用(yong)網上流(liu)行(xing)的句式來(lai)說就是:白(bai)領,或者不是白(bai)領,物價(jia)(jia)都在那(nei)里,只漲不跌……除了物價之外,我們的(de)(de)工資水平上漲,還(huan)得(de)有(you)賴于(yu)一個(ge)合理的(de)(de)國(guo)民收入(ru)分配(pei)體(ti)制的(de)(de)建立。說得(de)具體(ti)一些,就是(shi)無論(lun)你是(shi)手拿(na)工鉗勞作于(yu)車間(jian)的(de)(de)技工藍(lan)領(ling),還(huan)是(shi)坐在城市中(zhong)心豪華(hua)寫字(zi)間(jian)的(de)(de)所謂白(bai)領(ling),抑或是(shi)端著鐵飯碗也被人稱為金(jin)領(ling)的(de)(de)公務員,甚至(zhi)是(shi)工作于(yu)田間(jian)地頭的(de)(de)農民,都應該得(de)到一份與(yu)自己投(tou)入(ru)相匹配(pei)的(de)(de)、能夠(gou)讓自己及(ji)家人過上幸(xing)福(fu)生(sheng)活的(de)(de)收入(ru)。在經濟學(xue)中(zhong),我們常(chang)常(chang)把這種社會叫(jiao)做(zuo)“橄(gan)欖(lan)型社(she)會”。
白領與否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絕大部分人是否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不要再“工資白(bai)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