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tai)式機主板(ban)】組裝臺(tai)式電腦主板(ban)選擇 如何挑選電腦主板(ban)
新手必看之電腦硬件指南
一般在選購主板之前,人們多數已經確定了計算機的檔次,也可以說確定了所使用的CPU。當然(ran),選(xuan)購主(zhu)板和選(xuan)購CPU一樣,都需(xu)要確(que)定使用(yong)intel系列,還(huan)是AMD系列。因為各(ge)自(zi)的插(cha)槽不一樣(yang)。
一、如何挑選主板篇
1、選擇品(pin)牌
一般具有良好口碑,無(wu)疑(yi)讓用戶在(zai)選購時(shi)比較放心。目前市場上的(de)(de)品牌主(zhu)板廠商有華碩,微星,技嘉等幾家(jia)。這幾家(jia)的(de)(de)主(zhu)板在(zai)做工(gong),穩(wen)定性(xing),抗(kang)干(gan)擾性(xing)上都(dou)處于同類產品的(de)(de)前列,并(bing)且售后(hou)服務也(ye)很完(wan)善。
2、觀察做工
除此之外,在選購時需要仔細觀察主板的做工,如看主板的印刷電路板厚度,查看PCB板邊緣是否(fou)光(guang)滑。再檢查(cha)主(zhu)(zhu)板上(shang)的各焊點是否(fou)飽滿有光(guang)澤,排(pai)列是否(fou)十分整潔(jie)。然后,查(cha)看主(zhu)(zhu)板布局結構是否(fou)合理。
最后,確認主板中電容的質量。主板上常見的電容有鋁電解電容,陶瓷貼片電容等。鋁電解電容(直(zhi)立電(dian)容)是(shi)最(zui)常見的電容,一般在CPU和(he)內存(cun)槽附近比較多,鋁(lv)電解(jie)電容的體(ti)積大(da),容量大(da),陶瓷貼(tie)片電容比較小,外觀呈(cheng)黑色貼(tie)片狀,它體(ti)積小,耐熱性好(hao),損耗低,但容量小,一般適用(yong)于高(gao)頻電路,在(zai)主板和(he)顯(xian)卡上被大(da)量采用(yong)。
3、看(kan)保(bao)險(xian)主要是指看(kan)主板的I/O接(jie)口附近(jin)是(shi)否(fou)有足(zu)夠數(shu)量的保險
保險(xian)的作用是當外部設備如鍵盤、鼠標(biao)、顯示器等錯誤地進行熱插拔或外界(jie)電流突然增大如遇到雷擊時,能自動熔斷,以保護主(zhu)板(ban)。而(er)如果沒有(you),則很容(rong)易造(zao)成(cheng)主(zhu)板(ban)燒毀。
從外觀上來看,主板上常見的保險為綠色或灰色扁平狀,類似于貼片電容。一般來說,一款合格的主板在鍵盤、鼠標、USB接(jie)口(kou)附(fu)近都會有這(zhe)樣的保險(xian)。而高檔(dang)主板在SATA硬盤接(jie)口附近也會有這樣的保險。
當然,也有部分主板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減少了保險的使用量,主板上留下了明顯的空焊位。使用這種主板所帶來安全隱患顯而易見,如果我們在挑選主板時,只在I/O接(jie)口附近看(kan)(kan)到一個(ge)或兩(liang)個(ge)這(zhe)樣的保險(xian),對于這(zhe)樣的主(zhu)板(ban),從安全角度(du)來看(kan)(kan),還是敬而遠之為(wei)好。
4、看細節
對于一(yi)款(kuan)優秀的(de)主(zhu)板來說,使(shi)用(yong)是否方便也很重要,而這一(yi)點主(zhu)要看主(zhu)板的(de)細節。
首先,要看電源插口的位置。一般來說,主板的電源插口大多在內存插槽附近的邊緣位置。這樣設計最大的好處是用戶可以方便地整理電源線。而部分主板則將電源插槽設計在主板的I/O接口(kou)附(fu)近,這樣,主板的電源線要經過(guo)CPU散(san)熱器上方(fang)才能插上。不(bu)僅不(bu)方(fang)便(bian),并(bing)且粗(cu)粗(cu)的(de)一把電(dian)源線也會影(ying)響到機箱內風道的(de)形成(cheng),進而影(ying)響機箱內的(de)整體散(san)熱情(qing)況。
5、主板(ban)規格(ge)
在家用的情況下,大板小板基本不影響整機性能體驗的,除非您選購的顯卡散熱片太大,才需要考慮到用大板。現在主流的B85還(huan)有部份(fen)H81,H87刷新BIOS過后(hou)搭(da)配帶K的CPU可以超頻而不是一定(ding)要Z87,Z97才可以的(de),當然對(dui)供電有一定要求的(de)。
芯片組:芯片組分為南橋和北橋,是和CPU相連(lian)的兩塊比較大的芯片。作(zuo)用是(shi)協助、分(fen)擔(dan)CPU的工(gong)作。南(nan)橋主(zhu)要對I/O設備(bei)的管理,北橋是對內存條的管理。
二、CPU插座:對應于CPU,參照CPU知識。
三、內存條插槽:
1、Sdram內存插(cha)槽:分為72線和168線
2、DDR插槽:168線。主流內存。
3、RAMBUS插槽。(非主流)
注:現在大多采用168線(xian)的插槽。SDRAM和DDR目(mu)測區別(bie)在(zai)于缺口(kou)的(de)不同,SDRAM分布兩(liang)個缺口,DDR在(zai)內存(cun)條中間(jian)一個缺(que)口。這(zhe)個在(zai)主板插槽(cao)上能清楚的體現(xian)。
四、各類板卡插槽:
ISA總線插槽(cao):速度較慢,已淘汰(tai)。
PCI總(zong)線插槽:工作(zuo)頻率(lv)在33MHz,可滿足聲卡、網(wang)卡和非大(da)型圖像信息(xi)顯卡的要求。PCI總線是一種33MHz@32bit或者66MHz@64bit的并行總線,總線帶寬為133MB/s到最大533MB/s,連接在PCI總線上的所有設備(bei)共享(xiang)133MB/s~533MB/s帶寬。這(zhe)種總線(xian)用(yong)來應(ying)付聲卡、10/100M網(wang)卡(ka)以及USB 1.1等(deng)接口基本(ben)不(bu)成問(wen)題。隨著計算(suan)機和通信技術的進一(yi)(yi)步發展,新一(yi)(yi)代(dai)的I/O接(jie)口大量(liang)涌現,比如(ru)千兆(GE)、萬兆(10GE)的(de)以(yi)太網技(ji)術(shu)、4G/8G的FC技術,使得PCI總線的(de)帶(dai)寬(kuan)已經(jing)無力(li)應付計算系統內部大量高帶(dai)寬(kuan)并(bing)行讀寫的(de)要(yao)求,PCI總線也成為系統性能提升的(de)瓶頸,于是就出(chu)現了PCI Express總線。PCI Express總線技術在(zai)當今新(xin)一代的存儲系統已經(jing)普(pu)遍的應(ying)用。PCIExpress總線能夠提(ti)供極高的帶寬,來滿足系(xi)統(tong)的需求。
目前,PCI-E 3.0規范也已(yi)經確定,其編碼(ma)數據速率,比(bi)同等情況下(xia)的PCI-E 2.0規范(fan)提(ti)高了(le)一倍(bei),X32端口的(de)雙向速(su)率高(gao)達320Gbps。
五、數據線接口:
SATA接口:連接硬(ying)盤、光驅(qu),共分兩組,可連接四個設(she)備(bei)。
軟驅(qu)接口:你還使用嗎?
六、鍵盤、鼠標、打印機等接口:
早期鍵盤使用專用大圓口,鼠標使用串口,現在這兩樣設備使用PS/2口:綠色接(jie)鼠(shu)標,紫色接(jie)鍵盤。打印(yin)機使(shi)用并口。
七、USB通用接口:
USB通用(yong)接口應(ying)用(yong)很廣泛,就連鍵盤(pan)和鼠(shu)標也向USB接口方向發展。USB接口分為(wei)USB1.1和USB2.0。USB2.0的速度是USB1.1的40倍。
八、1394IEE接口:
(比如用(yong)于電腦與手機之間(jian)數據傳輸,用(yong)的就是(shi)1394IEE接口,還有一些相機(ji)、DV等)
九、BIOS芯片(Basic Input/OutputSystem)
1、控制基(ji)本輸入/輸(shu)出系(xi)統
2、設(she)置各硬(ying)件的參數
3、用于引(yin)導計算(suan)機啟動
4、對(dui)各個硬件進行檢測
十、CMOS電池
CMOS電池用(yong)于關機切斷電源后,提供(gong)主板部分工作的(de)持續電力。如時(shi)間的(de)運行。
十一、跳線:
可能使用(yong)的只(zhi)有兩種:
1、超頻跳線(超外頻)
2、CMOS放電跳線(比如清除計算機(ji)密碼(ma))
十二、電源開關硬盤燈電源燈 SPAKE喇叭等接點
十三、電源接口
注:主板插槽越多,擴展能力越好。
主板芯片組:
作用點:
1、對FSB前(qian)端總線(xian)及內存的工作速度的支(zhi)持
2、對內存(cun)最大(da)容量的支持
3、對CPU的支持
4、對(dui)各類板卡的支持
5、對各種接口的支持(chi)(比如(ru)USB接口)
注:FSB前端(duan)總線是CPU上的一個(ge)概(gai)念(nian),最先(xian)由AMD在推出(chu)K7 CPU時提(ti)出,與CPU外(wai)頻有區別。外(wai)頻是指CPU與(yu)主板的連接(jie)速度,前端總線是指(zhi)數據傳輸的速度。外頻(pin)100MHz是指數字脈沖信號每秒鐘(zhong)震(zhen)蕩1000萬次(ci),面FSB 100MHz是指CPU每秒鐘可接受數據傳輸(shu)量為800MHz。就處理器(qi)速度(du)而言,FSB前端總線比外(wai)頻更(geng)具代(dai)表性。
芯(xin)片組生產廠(chang)家:
INTEL公司:只支持INTEL CPU 典型的芯片組有(you):
810、815 支持P2、P3、C1、C2、C3
845、848、865、875 支(zhi)持P4、P4C 等等這些都是前(qian)幾年的產品(pin)了(le)
現在是最新的H81,B85,Z97,H97,等芯片組。
SIS矽統公司:主要生(sheng)產集成(cheng)芯片組(zu)。
SIS 6XX系列(lie):支(zhi)持(chi)INTEL CPU
SIS 7XX系列:支持AMD CPU
集(ji)成芯片組主(zhu)板,可以滿足(zu)低(di)要求(qiu)要戶(hu),節約配機成本。
VIA威(wei)盛公司:
KT XXX系列(lie)支持AMD CPU
PM XXX系列支(zhi)持INTEL CPU
NVIDIA公司: Nforce系列支持AMD CPU
出于和AMD的(de)伙伴關系,NVIDIA目(mu)前(qian)生(sheng)產(chan)的芯(xin)片組只支持AMD的CPU。據(ju)報(bao)道,由(you)于INTEL與NVIDIA的接洽合作,在不久的時間里(li),NVIDIA將(jiang)生產支持INTEL CPU的芯片組(zu)。
主板品牌:
全(quan)世界生(sheng)(sheng)產主(zhu)板(ban)芯片(pian)組的只有(you)(you)區區幾(ji)家,而(er)生(sheng)(sheng)產主(zhu)板(ban)的有(you)(you)幾(ji)千家,用的芯片(pian)組絕(jue)大部分(fen)是以上四個(ge)生(sheng)(sheng)產廠家。國內比較著名的主(zhu)板(ban)品牌有(you)(you):華碩、微星、技嘉等。
當我們升級主板的BIOS時,一定要正確(que)識別主板的型號及PCB版本號。因(yin)為有(you)的(de)主板型號相同,但是在(zai)其(qi)生產過程中可能芯(xin)片會有(you)所變化,這(zhe)時(shi)會在(zai)PCB版本號上有差(cha)別(bie)。所以在升(sheng)級BIOS時一定要下(xia)載其適合的BIOS代碼(ma)。BIOS芯(xin)片保存(cun)在FLASH EEPROM中,這兩年(nian)的(de)(de)主板為了節省安(an)裝空間(jian),都采用了方形(xing)的(de)(de)芯片。方形(xing)芯片的(de)(de)第一(yi)腳的(de)(de)標志(zhi)位(wei)是一(yi)個(ge)小圓(yuan)點(dian),在(zai)一(yi)側的(de)(de)中間(jian)位(wei)置(zhi)。
我就是個硬件愛好者。對電子電路比較熟悉。主板上的主要原件不過就是北橋,南橋,聲卡芯片,網卡芯片,IO芯片,DC-DC轉(zhuan)換器(qi),電(dian)源場效應管,電(dian)容,槽(cao)口,板卡(ka)這幾樣(yang)東西。所以大家在買主(zhu)板的時候應該仔細觀看。才能挑出好的全(quan)能主(zhu)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