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帚的(de)拼音】掃帚怎么讀 撮箕的(de)讀音是什么
掃帚怎么讀
掃帚:[sào zhou]
掃帚是掃地除塵的工具,多用竹枝扎成,比笤帚大,源于中國。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個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見一只受傷的野雞拖著身子向前爬,爬過之處的灰塵少了許多。他想,這一定是雞毛的作用,于是抓來幾只野雞拔下毛來制成了第一把掃帚。這亦是雞毛撣子的由來。由于使用的雞毛太軟,同時又不耐磨損,少康即換上竹條、草等為原料,把撣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掃帚。另也指蔾科植物地膚的別名。
撮箕的讀音是什么
撮箕:[cuō jī]
撮(cuo)箕,通(tong)常用竹子(zi)編織(zhi)而成,現代也有鐵和塑料等(deng)材料制成的撮(cuo)箕,在中(zhong)國西南部分地區使用這(zhe)個稱謂。
指(zhi)撮(cuo)垃圾的簸(bo)箕(ji)。撮(cuo)垃圾或糧食(shi)用到的篾箕(ji)。
撮垃圾或糧食用的(de)篾(mie)箕,最早(zao)都是(shi)用竹(zhu)篾(mie)編制(zhi),竹(zhu)子編制(zhi)的(de)物品,統用篾(mie)箕稱呼.是民間用竹篾編織而成的半圓形(xing)的小籃(lan)子(zi),可(ke)以盛放物品(pin)。一般用來洗菜,菜放在籃(lan)里,而水可(ke)以漏出去。 可(ke)是如今因為有塑料籃(lan)的出現(xian),已經很少(shao)人用這種撮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