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伏發電的原理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的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后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光伏發電的優點是較少受地域限制,因為陽光普照大地;光(guang)伏系統還(huan)具有安全可靠、無噪聲、低污染、無需消(xiao)耗燃(ran)料和(he)架設輸電線路即可就(jiu)地發電供(gong)電及建(jian)設周期短的優點。
光伏(fu)發電是根據(ju)光生(sheng)伏(fu)特效(xiao)應原(yuan)理(li),利(li)用(yong)太陽(yang)能電(dian)池將太陽(yang)光能直接轉化為電(dian)能。不論是獨立使用(yong)還(huan)是并(bing)網發(fa)電(dian),光伏(fu)發電系統主要由太(tai)陽能電池板(組件)、控(kong)制器和逆變器三大(da)部分組(zu)成,它們主要由電子元器件構成,不涉及(ji)機械部件,所以,光伏發(fa)電(dian)(dian)設備極為精煉(lian),可靠穩(wen)定壽命長(chang)、安(an)裝維護簡便(bian)。理(li)論上講,光伏發(fa)電(dian)(dian)技(ji)術(shu)可以(yi)用(yong)于(yu)任何需要電(dian)(dian)源的場合,上至(zhi)航(hang)天器,下至(zhi)家用(yong)電(dian)(dian)源,大到(dao)兆瓦級電(dian)(dian)站,小(xiao)到(dao)玩具,光伏電(dian)(dian)源無處不(bu)在。太陽能光伏發(fa)電(dian)(dian)的最基(ji)本元件(jian)是太陽能電(dian)(dian)池(片),有(you)單晶硅、多(duo)晶硅、非晶硅和(he)薄膜(mo)電(dian)池等(deng)。
目前,單晶(jing)(jing)和(he)多晶(jing)(jing)電(dian)池用量最大,非晶(jing)(jing)電(dian)池用于一(yi)些小系(xi)統和(he)計算器(qi)輔助電(dian)源等。國產晶(jing)(jing)體硅電(dian)池效率在10至13%左右,國外同(tong)類產品效率約(yue)18至23%。由一(yi)個(ge)或(huo)多個(ge)太陽能電(dian)池(chi)片組成的太陽能電(dian)池(chi)板稱為(wei)光(guang)伏組件(jian)。目(mu)前,光(guang)伏發電(dian)產(chan)(chan)品主要(yao)用(yong)于(yu)三(san)大(da)方面:一(yi)是為(wei)無電(dian)場合提供電(dian)源,主要(yao)為(wei)廣(guang)大(da)無電(dian)地區(qu)居民生(sheng)活生(sheng)產(chan)(chan)提供電(dian)力,還(huan)有微波中繼電(dian)源、通訊電(dian)源等,另外(wai),還(huan)包括一(yi)些移動(dong)電(dian)源和(he)備用(yong)電(dian)源:二(er)是太陽能日用(yong)電(dian)子(zi)產(chan)(chan)品,如各類(lei)太陽能充電(dian)器(qi)、太陽能路燈(deng)和(he)太陽能草坪燈(deng)等;三(san)是并(bing)網發電,這在發達國(guo)家已經(jing)大面積推廣(guang)實施。我國(guo)并(bing)網發電還未起步(bu),不過,2008年北京奧(ao)運會部分用電(dian)由太(tai)陽能發(fa)電(dian)和風力發(fa)電(dian)提(ti)供。
二、光伏產業的優勢
1、永不枯竭。
2、采集太(tai)陽能的(de)地點的(de)地理位置要求(qiu)不高;相(xiang)對而言(yan),水(shui)電站或風電站對地(di)理位置要求則比較(jiao)高。
3、建立(li)太陽能(neng)發電站所(suo)需的時間和成本都比水(shui)電站要低。
4、使(shi)用太陽能不(bu)會造成環境污染,是理想的綠色(se)能源。但原料開采(cai)和生產光伏產品過程中也會消(xiao)耗大量(liang)能源和造成污染 。
5、適用(yong)范圍廣,就算一般家庭也可以利用(yong)太陽能發電。
三、光伏產業的特點
太陽能是唯一能夠保證人類未來需求的能量來源。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將光子轉化為電子的一個純物理過程,轉化過程不排放任何有害物質,其特點如下:
充足性:據美國能源部報告(2005年4月)世(shi)界上潛在水能資源(yuan)4.6TW(1TW=1012W),經濟可開采(cai)資(zi)源只(zhi)有0.9TW;風能實際可開發資源2~4TW;生物(wu)質能3TW;海洋能(neng)不到2TW;地(di)熱能大約12TW;太陽能潛(qian)在資源120000TW,實(shi)際可開(kai)采資源(yuan)高達600TW。
安(an)全性:運行可靠(kao)、使用安(an)全;發電規律性強(qiang)、可預測(調度比風(feng)力發電容易)。
廣泛(fan)性:生(sheng)產資料豐富(fu)(地殼中硅元素含量(liang)位列第二)、建設地域(yu)廣(荒漠、建(jian)筑物等)、規模大小皆宜。
免維護:使用壽命(ming)長(20~50年、工作25年效率下降20%)、免維(wei)護、無人值守。
清潔性(xing):無(wu)燃料消耗、零(ling)排(pai)放、無(wu)噪(zao)聲、無(wu)污染(ran)、能量回收期短(0.8~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