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曲獎 (華語音樂獎項)
金曲獎(Golden Melody Awards),是華語樂壇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音樂獎項。1990年起開始舉辦,由臺灣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每屆頒獎典禮約于每年5、6月前舉行。臺灣金曲獎、臺灣電視金鐘獎和臺灣電影金馬(ma)獎(jiang)(jiang)并(bing)稱(cheng)臺灣年度三大獎(jiang)(jiang)。
金曲獎(jiang)是臺(tai)灣(wan)為(wei)促進華(hua)(hua)語音樂事業,對優(you)良華(hua)(hua)語歌(ge)手(shou)以及優(you)秀(xiu)工(gong)作者(zhe)所提供(gong)的(de)一項競(jing)賽獎(jiang)勵,獎(jiang)勵了(le)許多優(you)良華(hua)(hua)語歌(ge)手(shou)及優(you)秀(xiu)的(de)音樂工(gong)作者(zhe),成為(wei)華(hua)(hua)語歌(ge)壇(tan)最崇高的(de)榮譽指標,對華(hua)(hua)語音樂,有(you)很大的(de)幫(bang)助和鼓(gu)勵。
2018年第29屆部分獲獎名單
年度專輯獎:《C’mon in~》
最(zui)佳(jia)國語專輯:《心里學》
最佳(jia)國語女歌手:徐佳(jia)瑩《心里學》
最佳(jia)國語男歌(ge)手:陳奕(yi)迅《C’mon in~》
最佳新(xin)人獎(jiang):茄子蛋《卡通人物(wu)》
最佳樂團(tuan):董事(shi)長(chang)樂團(tuan)
最佳(jia)演唱組合:頑童MJ116
最佳音樂錄影帶(dai):張(zhang)惠妹(mei)《身后》導演:羅景壬
年度(du)歌曲:盧廣仲《魚(yu)仔(zi)》
最佳作詞人:宋(song)冬野(ye)《郭源(yuan)潮(chao)》
最佳編曲(qu)人:溫奕哲《閻羅王》(演唱(chang)者:閻奕格(ge))
最佳專(zhuan)輯(ji)制(zhi)作人:李宗(zong)盛《仍是異(yi)鄉人》
最佳(jia)單曲制作(zuo)人:林生祥(xiang)《有無》
最佳臺語(yu)專輯:茄子蛋《卡通人物(wu)》
最佳臺語(yu)女歌手:張(zhang)艾莉《艾莉,愛你(ni)》
最佳(jia)臺語男(nan)歌手蕭煌奇:《人生我(wo)敬你(ni)一杯》
最佳原住民語歌手:桑梅娟《渲染》
最佳原住民語專輯:CMO樂團《直美》
最佳客語歌手:秋林《大嶺腳下2》
最佳(jia)客語專(zhuan)輯:黃連煜《黃泥路》
演奏類(lei)最佳作(zuo)曲人:鐘(zhong)興民/紅樹林(lin)《鐘(zhong)興民作(zuo)品集》
最佳專(zhuan)輯裝幀設計:廖俊裕《兄(xiong)弟沒夢不應該》
演奏類最佳專(zhuan)輯制作人(ren):許郁(yu)瑛《happened,happening》
演奏類(lei)最佳(jia)專輯:許郁瑛(ying)《happened,happening》
最佳演唱錄音專輯獎:《家(jia)Ⅲ》
最(zui)佳演奏錄音(yin)專(zhuan)輯獎:《happened,happening》
特別貢(gong)獻獎:蘇芮、郭宗韶
2017年第28屆部分獲獎名單
最佳(jia)國語專輯:五月天(tian)《自傳(chuan)》
最佳國語女歌(ge)手:艾(ai)怡良(liang)
最佳國語男歌手:方大(da)同
最佳新人獎:草東沒有派對
最佳樂團:草東沒有派對
最佳演唱組合(he):Mr. Miss
最(zui)佳音樂錄影帶:張三李四《拆(chai)》
最佳年度歌曲:草東沒有派(pai)對《大(da)風吹》
最佳作(zuo)曲人:黃建為《離心力》
最佳(jia)作(zuo)詞人:陳信宏《成名(ming)在望》
最佳編曲人:盧(lu)凱彤《還不夠遠》
最(zui)佳專輯制作(zuo)人:荒井十一《vavayan.女人》
最佳(jia)演唱類錄音專輯獎:桑布(bu)伊《椏(ya)干》
最(zui)佳(jia)單曲(qu)制作人:陳(chen)君(jun)豪《是日救(jiu)星》
最佳臺語專輯:伍佰《釘子花(hua)》
最(zui)佳臺語女歌手:曹雅雯
最佳臺語男歌(ge)手(shou):謝銘佑(you)
最佳原住民語歌(ge)手:桑布伊
最佳原住民語專輯(ji):阿爆(阿仍仍)《vavayan 女人》
最(zui)佳客語歌手:二本貓《光亮彷徨的閃耀年紀》
最佳客語專輯:二本貓《光(guang)亮彷徨的閃耀年紀(ji)》
演奏類最(zui)佳作曲人:秦四風(feng)
最佳(jia)專(zhuan)輯裝幀設計(ji)獎:陳星翰、何旭庭、講口萬、余品翰、小狐、毛怪、李(li)夏
演奏類(lei)最佳專輯制作(zuo)人(ren)獎李欣蕓《心情(qing)電影院(yuan)》
演奏類(lei)最佳(jia)專輯獎:秦四(si)風《SEDAR》
金(jin)曲特別貢獻獎:紀露(lu)霞、張(zhang)雨生
評審團獎:生祥樂隊《圍莊》
年度專輯獎(jiang):桑布伊(yi)《椏(ya)干》
2016年第27屆部分獲獎名單
最佳國(guo)語專輯:蘇打綠《冬 未了》
最佳國(guo)語女(nv)歌手:彭佳慧(hui)《大齡女(nv)子》
最佳(jia)國語男歌手(shou):林俊杰《和自己對話 3D實驗專輯》
最佳新人(ren)獎:謝震(zhen)廷《查理(li) PROGRESS REPORTS》
最佳(jia)樂(le)團:蘇打綠《冬 未(wei)了(le)》
最佳演唱組合:張三李四(si)《張三李四(si)同名專輯》
最佳音樂錄影(ying)帶:談宗藩《如同悲傷被下載了(le)兩(liang)次》/(陳珊(shan)妮《如同悲傷被下載了(le)兩(liang)次》)
最佳(jia)年度歌(ge)曲:舒米恩《不要(yao)放(fang)棄Aka pisawad》/ 《太(tai)陽的孩子電影原聲帶》
最(zui)佳(jia)作曲人:林俊杰(jie)《不為誰而作的歌(ge)》/《和自(zi)己對話(hua) 3D實驗專輯》
最佳作詞人:吳青(qing)峰(feng)《他舉起右手點(dian)名》/《冬·未了》
最佳編(bian)曲人:蘇打綠、林偉(wei)哲(zhe)《痛快(kuai)的哀艷》/《冬(dong)·未了》
最佳專輯制作人(ren):林偉哲《冬 未了(le)》
最佳演唱(chang)類錄音專輯獎:崔(cui)健(jian)《光(guang)凍》
演唱類最佳(jia)(jia)單曲制作人:陳建騏《大齡女子(zi)》/ 彭佳(jia)(jia)慧(hui)《大齡女子(zi)》
最(zui)佳專輯包裝獎:林緯銘(ming)《一切(qie)不滅(mie)定律》
最佳臺(tai)語(yu)專輯:陳建瑋《古倫(lun)美亞》
最(zui)佳臺語女歌手:黃妃《無字天(tian)書》
最佳臺語男(nan)歌手:陳建瑋《古倫美(mei)亞》
最佳(jia)原住民語歌手:巴(ba)賴(高仲杰)《古老的透明》
最佳原(yuan)住民專輯:吳昊恩 & The Daniel Ho Trio《洄游》
最佳(jia)客語歌手:羅文(wen)裕《驚喜時刻》
最佳客語專輯(ji):黃子軒(xuan)與山平快《異鄉(xiang)人》
演奏類最佳作(zuo)曲人:黃裕翔《高鐵小旅(lv)行》
演奏類最佳專輯(ji)制作(zuo)人獎:林強《刺客聶隱娘(niang)電影(ying)原(yuan)聲專輯(ji)》
演奏類最佳專輯獎:《奇人密(mi)碼:古(gu)羅布之謎》
金曲特別貢獻獎:黃鶯鶯
2015年第26屆部分獲獎名單
最佳國(guo)語(yu)男(nan)歌手(shou):陳奕迅《米·閃》
最佳國(guo)語女歌手(shou):張惠(hui)妹(mei)《偏執面(mian)》
最佳國語專輯(ji):蔡依林《 呸(pei)》
最佳年度歌曲獎:Fire Ex 滅火器《島嶼天(tian)光 EP》
最佳臺(tai)語女(nv)歌手:李愛綺(qi)《微風·城市(shi)
最佳臺語男歌手:蕭煌(huang)奇《上水的花》
最佳(jia)臺(tai)語專輯(ji):蕭煌奇《上水的花》
最佳專輯包(bao)裝::聶永(yong)真《小湊戀歌(ge)》
最佳(jia)編曲人:佛跳墻《給你看》
演奏類最佳作曲人:彭飛/ 《夜晚的貓們Night Cats》
演(yan)唱類最(zui)佳作曲人:韋禮安《狼(lang)》
最佳演奏錄音專輯:林少英《海風的牽引(yin)》
最佳演唱錄音專輯(ji):蔡(cai)依(yi)林《呸》
演奏類最佳專輯制作人:Daniel Ho《烏克麗麗的(de)飛行(xing)》
演奏類最佳專輯(ji):門(men)田英司(si)《The Flow》
最佳原住民語歌手:咱荖(lao).加麓《玻里尼西亞》
最佳原住民語(yu)專輯:咱荖.加麓《玻里尼西亞》
特別(bie)貢(gong)獻獎(jiang):陳楊、江蕙
最佳客語歌手:黃連煜《山(shan)歌一條路》
最(zui)佳客(ke)語(yu)專輯:黃連煜《山歌一(yi)條(tiao)路》
最佳音樂錄(lu)影(ying)帶(dai):黃中平(ping) 《在不(bu)確定的世界(jie)里》
最佳樂團:佛跳墻《給你(ni)看(kan)》
最佳(jia)新人:BOXING樂團(tuan)/ BOXING
最佳演(yan)唱組合:慢(man)慢(man)說樂(le)團《MURMURSHOW》
最佳作詞(ci)人:李焯雄《不(bu)散,不(bu)見》
最佳單曲(qu)制作(zuo)人:小安《唇語》
最佳演唱(chang)專(zhuan)輯(ji)制作人:荒井壯(zhuang)一郎(lang)《不(bu)散 不(bu)見(jian)》
2014年第25屆部分獲獎名單
最(zui)佳國語(yu)專輯:張震岳《我是海雅谷慕》
最佳國語男歌手(shou):林俊杰《因你而在 Stories Untold》
最佳國語(yu)女歌手(shou):戴(dai)佩(pei)妮《純屬意外》
最佳新人獎:李(li)榮浩《模特》
最(zui)佳樂(le)團:麋先生Mixer《馬(ma)戲團運動》
最佳演唱(chang)組合:光引(yin)擎(qing)《沿(yan)途風景》
最佳年度歌曲:李宗盛(sheng)《山(shan)丘》
最佳(jia)音樂錄影帶:何男宏 (陳綺(qi)貞《流浪(lang)者之(zhi)歌》)
最佳作曲人:蕭賀(he)碩《Musicians》
最佳作詞人(ren):李宗盛《山丘》
最佳編曲人:趙兆(李健《風吹麥(mai)浪》)
最佳(jia)專輯制(zhi)作人:戴佩妮(劉思涵《擁抱你》)
最佳單曲制作(zuo)人(ren):孔令奇、Derek Nakamoto(孔令奇《老派戀情》)
最(zui)佳臺語專輯:陳(chen)建(jian)瑋《30出(chu)頭》
最佳臺語女歌手:黃乙玲《惦在你身邊》
最佳臺語男歌(ge)手:陳建瑋《30出頭》
特別貢(gong)獻(xian)獎:彭國華
2013年第24屆部分獲獎名單
最佳(jia)年度歌曲蔡依林:《大藝術家》
最佳國語專輯:林憶蓮《蓋亞(ya)》
最佳臺(tai)語專輯:謝銘祐《臺(tai)南(nan)》
最佳客(ke)語專輯(ji):暗黑白(bai)領階級(ji)《回家(jia)的路》
最佳(jia)原(yuan)住民語專輯:歐(ou)開合唱團《O-Kai A Cappella》
最佳音(yin)樂錄影帶(dai):陳(chen)奕仁《干杯(bei)》
最佳國語男歌手:蕭敬騰《以愛(ai)之(zhi)名》
最佳國語女(nv)歌手(shou):林憶蓮《蓋亞(ya)》
最佳(jia)新人:葛仲珊《葛屁 Knock Out》
最佳作曲人(ren):黃韻(yun)玲《回(hui)味》
最(zui)佳作詞人:焦安溥(pu)(張懸(xuan))《玫瑰色的你》
最佳樂團(tuan):猴子飛行員《Big Child》
最(zui)佳演唱組(zu)合(he):歐(ou)開(kai)合(he)唱團《O-Kai A Cappella》
最佳(jia)編曲人:常石磊(lei)《蓋亞》
最(zui)佳專(zhuan)輯(ji)制作人:林憶蓮(lian)、常石磊《蓋亞》
最佳單曲制作人:亂(luan)彈阿翔《不一(yi)樣的你》
最佳臺語男歌手:謝銘(ming)祐《臺南》
最(zui)佳臺語女歌(ge)手:李婭莎(sha)《愛》
最佳客語(yu)歌手(shou):湯宇歆《兩個世界》
最佳原住(zhu)民語歌手:盧皆興《桑布伊同名(ming)專輯》
特別(bie)貢獻獎(jiang):鳳飛(fei)飛(fei)
二、hito流行音樂獎
hito流行音樂獎(jiang)是臺(tai)灣最重要(yao)音樂獎(jiang)項之一,美好Hit Fm聯播網于每年(nian)年(nian)初舉辦(ban)的“HITO流行音樂獎(jiang)頒獎(jiang)典禮(li)”上(shang)產生的獎(jiang)項,該獎(jiang)于2003年(nian)起設立。
2012年(nian)5月6日,”hito流行音(yin)樂獎頒獎典禮“在高雄(xiong)盛(sheng)大(da)復辦,周杰倫勇奪“最受歡迎全球華語(yu)歌手”、“Hito全球傳(chuan)媒大(da)獎”等4項獎成2012年(nian)最大(da)贏家。
三、金針獎
金(jin)針(zhen)獎(jiang)(jiang)(The Golden Needle Award)是由香(xiang)港電臺(tai)舉(ju)辦(ban)的(de)十大中(zhong)文(wen)金(jin)曲(qu)所評選(xuan)出來的(de)香(xiang)港樂(le)(le)壇最高(gao)榮(rong)譽(yu)大獎(jiang)(jiang),以表揚個別(bie)從(cong)事音(yin)樂(le)(le)行業者在(zai)香(xiang)港流行音(yin)樂(le)(le)領域的(de)卓越成就(jiu)和貢獻。金(jin)針(zhen)獎(jiang)(jiang)并不拘泥于流行音(yin)樂(le)(le)領域,包括戲劇、古典(dian)音(yin)樂(le)(le)以及民樂(le)(le)亦(yi)在(zai)評選(xuan)范圍之(zhi)內。獎(jiang)(jiang)項(xiang)于1981年第一次頒發,但沒有固定(ding)每年頒獎(jiang)(jiang),只待有足(zu)夠資格獲獎(jiang)(jiang)的(de)歌手出現時才會(hui)在(zai)十大中(zhong)文(wen)金(jin)曲(qu)頒獎(jiang)(jiang)典(dian)禮上頒發。金(jin)針(zhen)獎(jiang)(jiang)被同業認同是香(xiang)港地區音(yin)樂(le)(le)獎(jiang)(jiang)項(xiang)的(de)最高(gao)榮(rong)譽(yu),在(zai)華(hua)語樂(le)(le)壇亦(yi)有廣(guang)泛的(de)影響力,權威性備(bei)受尊(zun)重。
四、中國音樂金鐘獎
中國音樂金鐘獎創辦于2001年,是中宣部批準設立、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共同主辦的中國音樂界綜合性專業大獎,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jin)鷹獎(jiang)、電影(ying)金(jin)雞獎(jiang)并(bing)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jiang)。2003年開始金(jin)鐘獎(jiang)永久(jiu)落戶廣州。
推薦閱讀
電(dian)視(shi)劇頒獎(jiang)典(dian)禮有哪些(xie)?中國電(dian)視(shi)劇各大獎(jiang)項含金量(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