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銀飾的種類方式有哪些
1、按品種分
基(ji)本分為耳(er)飾、頸飾、手(shou)飾、足(zu)飾和服(fu)飾5個(ge)大類。
耳(er)(er)飾包括:耳(er)(er)釘(ding),耳(er)(er)環,耳(er)(er)線,耳(er)(er)吊。
項飾包括:項鏈,吊墜,項圈。
手(shou)(shou)飾包括:戒指,手(shou)(shou)鐲(zhuo),手(shou)(shou)鏈(lian)。
足飾(shi)包括:腳鏈(lian)。
服(fu)飾專(zhuan)指服(fu)裝(zhuang)上的飾物,包括領(ling)花、領(ling)帶(dai)夾、胸飾、袖扣(kou)。
2、按銀的含量分
925銀
是(shi)指含銀(yin)92.5%的銀(yin),在國際標(biao)準上(shang)被公認為純銀(yin)標(biao)準。100%的銀(yin)較軟,制作(zuo)時不能成(cheng)型,不便做(zuo)成(cheng)銀(yin)飾,而且比較容易“氧化”,俗稱“變色”。
素銀
925銀外鍍外鍍白金,能夠(gou)最大(da)可能的(de)延緩銀在氧化(hua)或硫化(hua)情況(kuang)下(xia)變(bian)黃變(bian)黑的(de)特性(xing)。行業上(shang)把沒有外鍍白金的(de)925銀稱為(wei)“素(su)銀”,素(su)銀在空氣中比較(jiao)容易氧化(hua)。一般市(shi)面上(shang)出售的(de)925銀有很(hen)大(da)比例(li)的(de)產品為(wei)了降底成(cheng)本(ben),都是(shi)素(su)銀。
泰銀
泰國(guo)特產(chan),標準也(ye)是925的銀含量。外(wai)表缺乏(fa)光亮度,追求一(yi)種“古”“舊”的“古銀”效果。比起925銀外(wai)鍍白(bai)金的銀飾(shi),由于大眾基(ji)礎不夠廣泛(fan),相對(dui)925銀來講,價格要較低一(yi)些。
藏銀
一般不含銀(yin)的(de)成分,是(shi)白銅(銅鎳合金)的(de)雅稱,傳(chuan)統(tong)(tong)上的(de)藏(zang)(zang)銀(yin)為30%銀(yin)加上70%的(de)銅,但(dan)即便(bian)是(shi)這樣傳(chuan)統(tong)(tong)工藝(yi)的(de)“藏(zang)(zang)銀(yin)”,市(shi)場上也已見不到了,大(da)多以完全白銅替代(dai)。
3、按工藝處理分
基本上分為亮銀(yin)、原色(se)銀(yin)(手工(gong)銀(yin))、泰銀(yin)等三大類(lei)。其中又分為鑲嵌寶(bao)石的鑲嵌類(lei)和不(bu)鑲嵌的素銀(yin)類(lei)。
亮銀(yin)(yin):通過在銀(yin)(yin)飾表面電(dian)鍍銠或其它電(dian)鍍材料,而使(shi)(shi)銀(yin)(yin)有白金一(yi)樣的(de)光澤,并(bing)使(shi)(shi)銀(yin)(yin)與空(kong)氣隔絕,只(zhi)要不(bu)破壞鍍層,可(ke)以使(shi)(shi)銀(yin)(yin)飾更長時間(jian)不(bu)氧化,銀(yin)(yin)飾工藝。
原色銀(yin):銀(yin)本身不(bu)經(jing)過任(ren)何加工(gong)處(chu)理,并通過半手(shou)工(gong)或全(quan)手(shou)工(gong)的(de)工(gong)藝制作(zuo),使銀(yin)飾有(you)樸實自然的(de)風格。
泰銀(yin)(yin):復古風(feng)格的(de)銀(yin)(yin)飾,通過人(ren)工硫化,使銀(yin)(yin)飾氧(yang)化做舊,此(ci)類銀(yin)(yin)飾風(feng)格更加個(ge)性(xing),突出了銀(yin)(yin)飾自己的(de)風(feng)格,與黃(huang)白金(jin)首(shou)飾明顯(xian)區(qu)分開,款式多樣(yang),既有(you)高貴(gui)典雅(ya)型的(de),也有(you)休閑個(ge)性(xing)型的(de),受到很多時尚(shang)人(ren)士的(de)喜愛。因(yin)東南(nan)亞(ya)國家(jia)此(ci)類工藝成熟,因(yin)此(ci)俗稱(cheng)泰銀(yin)(yin)。
4、按鑲嵌寶石分
主要根據鑲嵌的(de)寶石(shi)(shi)(shi)不同而分類(lei),一(yi)般鑲嵌的(de)寶石(shi)(shi)(shi)主要有:鋯石(shi)(shi)(shi)、石(shi)(shi)(shi)榴石(shi)(shi)(shi)、瑪瑙石(shi)(shi)(shi)、水晶石(shi)(shi)(shi)、馬克賽石(shi)(shi)(shi)、綠松石(shi)(shi)(shi)、琥珀、貝殼、隕石(shi)(shi)(shi)、琺瑯等。
二、市場上的8種銀首飾介紹
1、銀元寶
外貌呈橢圓形、長方形,一般兩耳高立,兩耳中間面部凹下平坦,潔白光潤,底部有蜂窩,蜂窩口小洞大,深淺不一,分布自然,打擊聲音貫通一致,重量1750克左右,成色980‰。若表面有黑斑點,成色970‰,黑斑點較多,成色950‰。
有一種重量(liang)為(wei)312.5克、31.25克的舊制十(shi)兩及一兩的小(xiao)元(yuan)寶(bao),面(mian)部打有"十(shi)足"戳記,成色(se)950―980‰。
2、銀磚
外貌(mao)長方形銀(yin)錠(ding),重量2000克左(zuo)右,也(ye)有幾百克,成色(se)950‰居多980‰少。成色(se)900‰以下的起很厚的皺皮(pi),面上黑紅(hong)色(se)發(fa)烏。
3、銀滴珠(高足錠、老虎眼)
外貌半圓形,底部有小蜂窩,成色950―980‰,重(zhong)62克左右。
4、松江錠
外(wai)貌形狀似乳頭,表面灰黑色,重量180克左右(you),成色950‰左右(you),有(you)(you)突出的(de)鉛釉,底部具深(shen)細蜂窩,每(mei)錠上附有(you)(you)15克鉛釉,有(you)(you)的(de)地方(fang)(fang)(北京地區)己經(jing)去掉,有(you)(you)打擊痕跡,形成上方(fang)(fang)下(xia)圓。
5、銀條
外貌長條狀(zhuang),尺(chi)寸不等,重量300克左右,好的成色950‰左右,一(yi)般成色900左右,是(shi)制(zhi)作銀飾的原(yuan)料。900‰以下的呈灰白(bai)色,質堅硬敲(qiao)打有銅聲,底面無蜂窩,火燒后表面顯黑(hei)紅。
6、銀飾品、器皿
首飾(shi)、器皿(min)中摻入雜質紅銅(tong)較(jiao)多,白銅(tong)、黃銅(tong)較(jiao)少。 首飾(shi)有銀手鐲(zhuo)、佩、鏈(lian)、墜、簪、鎖。 器皿(min)有餐具(ju)、壺、碗、杯(bei)瓶(ping)、鼎、爐、盾牌。
7、出土銀飾
墓葬中出土銀飾去面均腐蝕成一層黑銹,市場上常出現用硫(liu)化氫作用做(zuo)舊。
8、銀圓
銀圓是我國過(guo)去市場上流通(tong)的一(yi)種(zhong)貨(huo)幣(bi),種(zhong)類(lei)繁(fan)多(duo),從(cong)孫中山頭像、袁世凱頭像版為(wei)主,還(huan)有中華蘇維埃(ai)幣(bi)、四(si)川"漢"字幣(bi)、孫船幣(bi)、光緒元寶幣(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