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秋吃什么
1、傳統月餅
蛋黃蓮蓉月(yue)餅(bing)、奶黃流心月(yue)餅(bing)、五(wu)仁(ren)火腿月(yue)餅(bing)等都(dou)是香港人喜愛的傳統口味(wei)。一些品牌如(ru)美心、珍妮等推出了冰皮月(yue)餅(bing)、珍珠巧克(ke)力(li)月(yue)餅(bing)、黑芝(zhi)麻軟(ruan)心綠(lv)豆蓉月(yue)餅(bing)等新(xin)口味(wei)。
2、應節食品
燒味(如叉燒、燒肉等)、芋頭(tou)等也是(shi)香(xiang)港中秋節飯桌上常見(jian)的(de)食品。不(bu)少(shao)家庭還會煮一大鍋芋頭(tou),討個(ge)好(hao)彩頭(tou),希望日子有富(fu)余。
3、水果
中秋時節正好是各種水果的季(ji)節,包括龍眼(yan)、荔枝、黃(huang)皮等。這些水果都是健康的選擇(ze),既可享受美味,又可補充(chong)營養(yang)。
總的(de)來說,香(xiang)港的(de)中(zhong)秋節飲食文化非常豐(feng)富,各種傳統與創新的(de)食品都(dou)能在節日里大(da)放異彩,為(wei)人(ren)們帶來味(wei)蕾上的(de)享受。
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是什么
1、舞火龍
香港(gang)中秋節最(zui)富(fu)傳統特(te)色(se)和(he)歷史文化的習俗是舞(wu)火龍(long)。舞(wu)火龍(long)起源于1880年,在2011年被納入國家級(ji)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農(nong)歷(li)八月十四晚起,銅鑼(luo)灣大(da)坑地區就一連三(san)晚舉行盛大(da)的舞火龍(long)活動,幾百人協作完成,祈(qi)求消災解困;而薄扶林村的舞火龍(long)活動則在中(zhong)秋節(jie)當(dang)晚舉行,活動結(jie)束(shu)后會(hui)把火龍(long)投進大(da)海,是香(xiang)港地區中(zhong)秋節(jie)最富(fu)傳統特色的習俗。
2、賞花燈
民間組織“大(da)澳(ao)(ao)非茂里(li)”每年都(dou)會(hui)舉辦的大(da)澳(ao)(ao)水鄉(xiang)花燈節。中秋節前(qian)后,大(da)澳(ao)(ao)吉慶街上會(hui)掛滿800個手繪紙燈籠,當全(quan)部(bu)燈籠都亮起時,中秋氛圍十足。
3、點蠟燭、掛燈籠
甚至煲蠟,利用容器盛著大量高溫液態蠟的行為,煲蠟的人會焚燒報紙或使用蠟燭等作火源,將蠟燭盛載在汽水瓶蓋、月餅罐等器皿中加熱至熔化、燃燒。不過因為安全理由,特區政府在1990年代起已(yi)嚴禁煲(bao)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