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7月,畢業于(yu)第(di)二軍(jun)醫(yi)(yi)大學海軍(jun)醫(yi)(yi)學系(xi)本科,獲(huo)學士學位。
1997年,畢業(ye)于上海第二軍醫大(da)學(xue),獲博士(shi)學(xue)位。
1989年7月(yue)至2007年1月(yue),任(ren)第(di)二(er)軍醫(yi)大學第(di)二(er)附屬(shu)醫(yi)院泌尿外科軍醫(yi)、主治軍醫(yi)、副(fu)主任(ren)醫(yi)師、副(fu)教授。
2004年(nian),擔任(ren)科(ke)室行(xing)政(zheng)副(fu)主任(ren)。
2007年1月,轉業,任(ren)同濟大學(xue)附屬第十(shi)人民醫院(yuan)(yuan)、上海(hai)市第十(shi)人民醫院(yuan)(yuan)泌尿外(wai)科主任(ren),主任(ren)醫師(shi),教(jiao)授(shou)、博士生導(dao)師(shi)。
2008年11月(yue),擔任上海市第(di)一(yi)人(ren)民醫(yi)(yi)院(yuan)(yuan)副院(yuan)(yuan)長、同濟大學附屬第(di)十人(ren)民醫(yi)(yi)院(yuan)(yuan)副院(yuan)(yuan)長,分管醫(yi)(yi)療業(ye)務(wu)工(gong)作(zuo)。
以第一完(wan)成(cheng)人獲得軍隊(dui)科(ke)技進步(bu)(bu)二等(deng)(deng)獎(jiang)(jiang)、三(san)等(deng)(deng)獎(jiang)(jiang)各1項(xiang),上(shang)海市(shi)科(ke)技進步(bu)(bu)二等(deng)(deng)獎(jiang)(jiang)1項(xiang),上(shang)海市(shi)醫學(xue)科(ke)技二、三(san)等(deng)(deng)獎(jiang)(jiang)各1項(xiang),以及(ji)國家(jia)發明專利(li)1項(xiang)、科(ke)技成(cheng)果(guo)轉化1項(xiang)。
以第六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deng)獎和軍隊醫療(liao)成果一等(deng)獎各1項(xiang)。
以第(di)(di)一(yi)或第(di)(di)三申(shen)請人獲國家自然科學(xue)基金、全軍“十五”醫藥衛生重點課(ke)題(ti)、上海市(shi)科委重點攻關課(ke)題(ti)等(deng)共(gong)16項,共(gong)280余(yu)萬元。
“十五”期間入(ru)(ru)選長征醫院跨世紀人(ren)才(cai)培養(yang)“208”計(ji)劃,入(ru)(ru)選長征醫院“三重三優(you)學(xue)科人(ren)才(cai)培養(yang)計(ji)劃”的重要專業特色項(xiang)目,以及第二軍(jun)醫大學(xue)“5511”人(ren)才(cai)建設工程優(you)秀(xiu)學(xue)科帶頭(tou)人(ren)苗子培養(yang)計(ji)劃。
2005年,入選(xuan)中華醫學會(hui)泌尿外科分會(hui)將帥人才(cai)培(pei)養計劃(hua)。
1995年、2005年,榮獲榮立三等軍功。
1997年(nian),榮獲“李瑞麟醫(yi)學教育獎”。
1999年、2006年,榮獲(huo)“第二軍(jun)醫大學(xue)先進科技(ji)工作者(zhe)”。
2002年,榮獲“上(shang)海市優秀博(bo)士論(lun)文(wen)”,第二軍醫(yi)大學A級(ji)教(jiao)員。
2005年,獲得上海市衛生系(xi)統(tong)最高榮(rong)譽獎銀蛇獎二等獎,被授予市衛生系(xi)統(tong)先進工作者(zhe),并(bing)記行(xing)政大功一次。
1992年,研制成(cheng)功長征-1號(hao)多器官保存液,獲得國(guo)家(jia)發明專利,并實現成(cheng)果轉化。
1994年,在國際上首先指出紅細(xi)胞參(can)加了移(yi)植腎超急性排斥反應的病理學(xue)損傷,以及(ji)環孢素A腎中毒病理學(xue)損傷可逆(ni)性恢復(fu)的病理學(xue)發生(sheng)機(ji)制。
1997年,在國內(nei)提出腎上腺(xian)腫瘤的(de)各種影像學表(biao)現特征及合理(li)的(de)影像學檢查程序。
2001年,在國內(nei)首先研究大劑量靜脈(mo)注射免(mian)(mian)疫(yi)球蛋白(IVIG)對高(gao)敏病(bing)人的降PRA作(zuo)用(yong),探索免(mian)(mian)疫(yi)高(gao)敏患者的臨床治療新方法(fa)及(ji)作(zuo)用(yong)機制。
2000年至今,積極提倡微創(chuang)治療(liao),開展(zhan)泌尿系(xi)疾病的腔(qiang)內(nei)治療(liao)及其腹腔(qiang)鏡技術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