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3月-1981年12月,在長沙鐵(tie)(tie)道(dao)學(xue)(xue)院(今中南大(da)學(xue)(xue)鐵(tie)(tie)道(dao)學(xue)(xue)院)機械系鐵(tie)(tie)道(dao)車(che)輛專業學(xue)(xue)習(xi)。
1982年(nian)1月,畢業于長沙鐵道(dao)(dao)學(xue)院(yuan)(今中(zhong)(zhong)南大學(xue)鐵道(dao)(dao)學(xue)院(yuan))機(ji)(ji)械(xie)系,并于長沙鐵道(dao)(dao)學(xue)院(yuan)(今中(zhong)(zhong)南大學(xue)鐵道(dao)(dao)學(xue)院(yuan))機(ji)(ji)車車輛系留校任教。
1986年12月,晉升長(chang)沙(sha)鐵(tie)道(dao)學院(今中南大學鐵(tie)道(dao)學院)講(jiang)師。
1993年5月,晉升長沙鐵道學(xue)院(yuan)(今中(zhong)南大學(xue)鐵道學(xue)院(yuan))副教授(shou)。
1997年7月,晉升長沙鐵(tie)道學院(yuan)(今中南大(da)學鐵(tie)道學院(yuan))教(jiao)授。
1985年(nian)9月-1988年(nian)12月,在(zai)長沙鐵道(dao)學院(今(jin)中南大學鐵道(dao)學院)機(ji)車車輛系機(ji)車車輛專業(ye)攻(gong)讀(du)碩士研究生。
1994年下半年,考入西南交通(tong)大(da)學(xue)機車車輛專業攻(gong)讀(du)博士,師從孫翔校(xiao)長,后(hou)轉學(xue)到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
1996年(nian)9月(yue)-1999年(nian)12月(yue),在中國(guo)空氣(qi)動(dong)力(li)(li)研究與發展中心空氣(qi)動(dong)力(li)(li)學專業攻讀博士(shi)研究生。
1999年,獲(huo)博士學位。
2000年(nian)4月-2008年(nian)9月,擔(dan)任中南大學教(jiao)授(shou)、交通運(yun)輸工程學院(yuan)副院(yuan)長。
2002年-2005年,歷(li)經3年沿(yan)線勘察,忍著劇烈的(de)高(gao)原(yuan)(yuan)反應, 足(zu)跡遍布整個青藏高(gao)原(yuan)(yuan),在獲(huo)得大(da)量(liang)實地數據(ju)和預研(yan)的(de)基礎上,提(ti)出研(yan)建自動化(hua)大(da)風行車安全指揮系統(tong),得到(dao)立項(xiang)批準。
2003年10月,擔(dan)任(ren)(ren)“軌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shi)主任(ren)(ren)。
2008年(nian)9月-2010年(nian)4月,擔任(ren)中南大(da)學校長助理、教(jiao)授。
2010年4月-2016年8月,擔任(ren)中南大學副(fu)校長、教授。
2014年(nian)10月-2017年(nian)6月,擔(dan)任中國(guo)國(guo)民黨(dang)革命(ming)委員會湖南省(sheng)委主(zhu)委。
2015年12月7日(ri),當(dang)選中國工(gong)程(cheng)院(yuan)院(yuan)士(shi)。
2016年6月(yue)-2017年6月(yue),擔任中(zhong)國工程院副院長。
2017年5月至今,擔任中(zhong)南大(da)學校長、教授。
2017年(nian)12月(yue)至今,擔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十三屆中央副主席。
2018年3月(yue)至今,擔任第(di)十三(san)屆全國人民(min)代表大會常(chang)務委員(yuan)會委員(yuan)。
“光(guang)華工程科技(ji)獎”
“何梁何利科技進(jin)步獎”
“詹天(tian)佑成就獎”
“湖南(nan)省(sheng)優秀(xiu)專家(jia)”
2000年,項目《高(gao)速列車(che)氣動特性、撞(zhuang)擊安全動模型試驗系統及(ji)應(ying)用》榮(rong)獲“湖(hu)南省科(ke)技進步一等獎(jiang)”。
2001年,項目《列車空氣動力性能(neng)研究及外形、結構設計方法》榮獲“國(guo)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年,項目《列車交會空氣(qi)壓力波研究與應用》榮獲“湖南省科技進(jin)步一等獎”。
2003年,項目《輪軌、磁浮列車交會(hui)與行(xing)車安全研究》榮獲“教育部科(ke)技進步一(yi)等獎”。
2004年,項目(mu)《高速列車(che)氣動特性、撞擊(ji)安全動模型試驗系統及應(ying)用》榮獲(huo)“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1年,項(xiang)目(mu)《列車結構塑(su)變(bian)吸能技術(shu)及裝置》榮獲“國(guo)家技術(shu)發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