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7月,獲(huo)山東(dong)海洋(yang)學(xue)(xue)院學(xue)(xue)士學(xue)(xue)位。
1985年7月,獲山東(dong)海洋(yang)學院碩士學位(wei)。
1989年(nian)1月(yue),獲聯邦德國波恩大學博士學位。
1985年7月(yue)-1992年12月(yue),擔(dan)任青(qing)島海(hai)洋(yang)大(da)學(xue)講師、副教授(shou)、教授(shou)。
1993年10月(yue),擔任博(bo)士研究生導師(shi)。
1994年5月, 擔任教(jiao)育部海水(shui)養殖重點實驗室主任。
1999年(nian)12月,當選(xuan)" 長江(jiang)學者(zhe)崗位(wei) " 特聘教授。
2011年(nian),當(dang)選國際原生生物(wu)學會(hui)常務執委。
2013年8月,當選中國原生動物學分會(hui)理事(shi)長(chang)。
2015年,當選中(zhong)國(guo)科學院(yuan)院(yuan)士。
2019年8月(yue)24日,被(bei)聘為(wei)陜西師范大(da)學兼職(zhi)教授。
國務院(yuan)學位(wei)委員會生命學科專家組成員
國務院學(xue)位委(wei)員(yuan)會學(xue)科評議專家組(生命學(xue)科)成員(yuan)
國際原生生物學會常務執委
中國原生動(dong)物學(xue)會副理事長
國際刊物(wu)《 J. Eukaryotic Microbilogy 》 、《 Protozoological Monographs 》編委
國內(nei)刊物(wu)《海洋與湖(hu)沼》編委
1992年,獲國際原生動(dong)物學會 Foissner 基金(jin)獎。
1994年,獲(huo)國家“杰出青(qing)年基金”資助。
1995年,獲山東省“十大(da)杰出青年”稱號(hao)。
1995年(nian),獲山東(dong)省“十大優秀(xiu)教師”稱(cheng)號。
1998年,獲“山東省(sheng)勞動模(mo)范”稱號。
2001年,獲“全國先進(jin)科技工(gong)作者”稱號。
2002年(nian),獲“中(zhong)國(guo)青(qing)年(nian)科學(xue)家獎”。
2002年,獲“全(quan)國模范教師(shi)”稱號(hao)。
2005年(nian),獲“全國(guo)勞動(dong)模(mo)范(fan)”稱號。
1991年,主持項目《多污水體中(zhong)的周(zhou)叢纖毛蟲研究》 獲“山(shan)東省科技進步成果獎三等獎”。
1993年,主持項目《對蝦體表病害(hai)纖毛蟲的生(sheng)態與區系》獲“國家教(jiao)委科技(ji)進(jin)步(bu)成果(guo)三等獎”。
1997年,主持項目《我國(guo)北方(fang)海區(qu)養殖(zhi)水體中危害性(xing)纖毛蟲原生動(dong)物的(de)生物多樣性(xing)》獲“國(guo)家海洋局科(ke)技(ji)進步一等獎(jiang)”。
1999年,主持(chi)項目《海(hai)洋與淡水環境中(zhong)纖毛蟲(chong)原(yuan)生(sheng)(sheng)動物的基礎生(sheng)(sheng)物學研究》獲“教育部科技(ji)進步(bu)成(cheng)果一(yi)等獎”。
2002年,主持項目《纖毛蟲原生(sheng)動物的細(xi)胞發生(sheng)學研究》獲“高校自(zi)然科學成果一(yi)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