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從(cong)蘭州大學地理系畢(bi)業(ye)后進入南京農學院(yuan)植保系工作;
1984年,考(kao)上(shang)中國科學(xue)院大氣(qi)物理(li)研究所,先后獲得(de)碩士、博士學(xue)位(wei);
1991年,博士畢業后(hou)(hou)留究(jiu)所工作,先后(hou)(hou)擔(dan)任(ren)助理研(yan)究(jiu)員、副(fu)研(yan)究(jiu)員、研(yan)究(jiu)員、博士生導(dao)師;
1994年,在日(ri)本東京大學氣候系統(tong)研(yan)究(jiu)(jiu)中心從事博士后研(yan)究(jiu)(jiu);
1996年,出(chu)任(ren)(ren)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jiu)所(suo)短期氣候與季風研究(jiu)中心副主任(ren)(ren);
1998年,在美國馬里蘭大學氣(qi)象系作(zuo)高級訪問學者;
1999年,出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wu)理(li)研(yan)究所(suo)副所(suo)長(chang);
2001年,出任中國氣(qi)象科學研究院院長(chang);
2005年,擔任災害天氣國(guo)家重點(dian)實驗室(shi)(中國(guo)氣象(xiang)科學研究院)主任;
2012年,擔任中國氣象科(ke)學(xue)研(yan)究院、中國氣象局科(ke)技委(wei)副主任、研(yan)究員;
2015年,增選為中國(guo)科學院(yuan)院(yuan)士;
2016年,擔任復旦大(da)學特聘教授、大(da)氣(qi)科學研(yan)究院(yuan)院(yuan)長(chang);
2018年,出任復旦大學校長助理、副校長。
1993年,獲(huo)得中國科學(xue)院優秀青年科學(xue)家獎(jiang)二(er)等獎(jiang);
1997年(nian),獲得第二屆中(zhong)國科學(xue)院杰出青年(nian)獎;
2002年,獲(huo)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jin)資助;
2004年,入(ru)選(xuan)“新世紀百千(qian)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xuan);
2015年(nian),當選為中國(guo)科(ke)學(xue)院(yuan)院(yuan)士。